文昌園坐落在美麗的灌南高級中學校園的西北角,是莘莘學子讀書思考的理想去處!拔牟钡妹谇宕掳叉(zhèn)著名的建筑彤華宮里的“文昌閣”。彤華宮是一座寺宮建筑群,始建于明代萬歷年間,地址在新安鎮(zhèn)五牌街出口處北側(cè),占地約5畝。在彤華宮的樓上,有康熙時狀元汪應(yīng)銓親筆書寫“文昌閣”三個大字的匾額!拔牟闭,文化繁衍昌盛,精神源遠流長之謂也。
灌南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可謂文星璀璨,在三國和東晉時就有徐淑、徐?、徐宣和劉遵等著名人物。根據(jù)《西游記》作者吳承恩的自述以及史料記載,20XX年4期《文物》雜志刊登文章考證了吳承恩祖籍在今天新安鎮(zhèn)劉園村(原碩湖鄉(xiāng))的觀點已經(jīng)被史學界認同!拔牟龍@”中,有四塊拓碑,分別是吳承恩撰寫的《先府賓墓志銘》和《劉居士夫婦合葬墓志銘》。其中,《劉居士夫婦合葬墓志銘》,是1979年劉園村一組村民在平整土地時發(fā)現(xiàn)的。該墓志銘祭文上款為“射陽吳承恩撰文、春臺宋仁書丹、四泉王潮篆蓋”,下款為“山陽王仲義刻”。這四人為當時的一代文豪、書法篆刻名家。為了紀念這位偉大的文學家,“文昌園”中樹立了吳承恩的塑像。
剛進入園中,就看見集吳承恩字體的三個渾厚遒勁的大字“文昌園”。另外,還有國內(nèi)一些著名書法家的題字,有溫州市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馬亦釗的“與時競進”,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副主席、上海書法家協(xié)會主席、著名女書法家周惠君的“大潮”,有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江蘇分會主席武中奇的“百川歸!,有近代婦女活動家、教育家、書法家張默君的“源遠流長”。這些都從不同側(cè)面概括了“文昌園”的真正內(nèi)涵。
“文昌園”里的六塊石書――灌南文化史冊:“海西故國”“ 三國遺事”“ 唐宋漁鹽”“ 明清古港”“民國風云”“當代文星”對灌南的悠久文化做了簡要的回顧。
“衛(wèi)公廊”內(nèi),懸掛著四副對聯(lián)。面向東的對聯(lián)是“行文簡淺顯,做事誠平恒!边@是啟功先生撰寫的對聯(lián)。啟功(1912~20XX),中國當代著名教育家、古典文獻學家、書畫家、文物鑒定家、紅學家、詩人,國學大師。“行文簡淺顯”講的是如何治學!靶形摹笔侵v寫文章,進一步就是講學習,更進一步就是講治學。治學要達到的就是“簡淺顯”!昂啞笔恰昂喢鞫笠,“淺”是“深入淺出”,“顯”是深刻的道理卻能明白如話地、顯豁地表達出來,這是治學的最高境界!白鍪抡\平恒”講的是如何做事做學問!罢\”,是指誠實,求真,不虛假;“平”,是指平常,本色,真心,不表演;“恒”,就是“恒心”,堅持、堅持再堅持。做事、做學問都貴在堅持,貴在有恒心。
里面面向東的對聯(lián)是“分黃山秀氣,振東海文風”。這副對聯(lián)的來歷還有一段佳話。明代徽州歙縣庠生程鵬來到新安鎮(zhèn)后,撰寫一副楹聯(lián):“分黃山半點秀氣,鎮(zhèn)東海一郡文風”,并把此聯(lián)懸掛在緊鄰彤華宮的魁星閣內(nèi),為此引起了里人與徽民的一場紛爭,訟之于海州官府。雖經(jīng)海州知府周燧改為“分黃山秀氣,鎮(zhèn)東海文風”,但里人仍然不滿意?滴跄觊g,狀元汪應(yīng)銓蒞臨新安鎮(zhèn),全鎮(zhèn)名流文士齊聚文昌閣,又論及楹聯(lián)之爭,汪應(yīng)銓略一思索,揮毫潑墨,改楹聯(lián)為“分黃山秀氣,振東海文風”。汪應(yīng)銓剛一落筆,眾皆叫好,一場多年的楹聯(lián)之爭遂告平息。汪應(yīng)銓不愧為狀元,他這一改,雖僅是同音的一字之差,但卻有天壤之別。“鎮(zhèn)”的霸道跋扈、盛氣凌人顯而易見,“振”的展翅欲飛、精神煥發(fā)則一目了然,更觸發(fā)人們的美好想象。
面向北有乾隆皇帝御筆親書的“安民為本”四字匾額。對聯(lián)是“作古文應(yīng)有生氣,遇賢者自無妄言”。這是民國時期新安鎮(zhèn)“書香門第”的著名書法家趙鎮(zhèn)(1878~1936)的書法。著名書法家于右任在見了趙鎮(zhèn)的書法后,驚奇地說:“他的字是綿里藏針寫出來的。延伸似枯藤,剛?cè)嵯酀,蒼勁老辣,力透紙背,非一日之功也!边@副對聯(lián)的意思是:寫文章寫得生動活潑,不死氣沉沉令人生厭,這樣的人見到賢士大家自然就不說蠢話了。前句“應(yīng)有”強調(diào)的是要求和主觀努力,是人為的成分,而后句“自無”表述的是熏陶、自然影響下的結(jié)果,毫無人為或主觀努力的意思在里邊――“自然熏陶”使得后輩不敢妄言。
面向南的對聯(lián)是“絲綸閣下文章靜,花萼樓中雨露深”。這是王逸岑用左手書寫的對聯(lián)。王逸岑(1879~1959),新安鎮(zhèn)人,近代著名書法家!敖z綸閣下文章靜”來源于白居易的詩《直中書省》:“絲綸閣下文章靜,鐘鼓樓中刻漏長。獨坐黃昏誰是伴,紫薇花對紫薇郎! 絲綸閣:指替皇帝撰擬詔書的閣樓。紫薇郎:唐代官名,紫葳侍郎的簡稱,即中書侍郎。“絲綸閣下文章靜”的意思是,我在中書省里擬詔書的絲綸閣值班寫文章,覺得周圍一片寂靜,花萼樓,“花萼相輝樓”的簡稱。我國的宮廷建筑,稱樓者,當從唐玄宗命名的花萼相輝樓開始。按我國古代的皇位繼承制,繼承唐睿宗帝位的當是嫡長子、玄宗的哥哥李憲。但當時,李隆基驍勇善戰(zhàn),功勛卓著。睿宗想立李隆基為太子,卻不合舊禮,想立李憲又心有猶豫。此時的李憲深明義理,果斷請辭。睿宗贊之,方將帝位傳于玄宗。玄宗感念哥哥的德行義舉,繼位以后,在興慶宮里專門修建了花萼相輝樓,“花萼相輝樓”的名稱,來源于《詩經(jīng)》中的“棠棣之華(花),鄂(萼)不脧脧(光明,光亮)。凡今之人,莫如兄弟!陛,花托,花朵最外面一圈綠色小片。這里的意思是說棠梨花,花復萼,萼承花,兄弟之間的情誼,就如同這花與萼一樣,相互輝映!盎ㄝ嘞噍x樓”的樓名,很好地象征了他們兄弟之間的手足之情。盛唐時代,花萼相輝樓位列四大名樓(即江西的滕王閣、湖北的黃鶴樓、湖南的岳陽樓、山西的鸛雀樓)之前,統(tǒng)稱為“天下五大名樓”。而花萼相輝樓位于帝都長安皇宮之中,享有“天下第一名樓”的美譽。景靜心靜寫就錦繡文章,家庭和睦而又兄弟情深,真是人生最大快事。
“文昌園”,彰顯灌南古今文化的精華,陶冶灌中學子情操的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