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上周是我值周,所以,我會比平常更努力去聽、去看、去接觸、去反思學校里的一些事兒。
開學第三周,學校各項工作按新學期計劃有條不紊地鋪開,各部門各司其職,通力合作,很好地體現(xiàn)了作為一所管理制度日趨成為一種文化的學校在日常運作方面的傳承性和高效性。同學們在午修晚睡、兩操晨跑、聽課自習等各方面都有上佳表現(xiàn),與上一學年同期相比,又有了長足的進步。
此外,許多備課組都能按新學期要求,深入開展定點、定時備課研討活動,各年級已啟動了新學期聽課活動,高三級還組織開展了“走出去”交流活動,一股規(guī)范、務(wù)實的教研之風正悄悄吹起;與此同時,新教師、實習老師的加入,也給學校平添了新的活力和氣息。
當然,我們身邊有令人欣喜的風景,也還有很多值得期待的畫面。
當我發(fā)現(xiàn)我家讀小學4年級的小屁孩喊出的運動會口號“401班,非同一般;超強401,永遠是第一”,與我們高中學生打出的標語、口號,從押韻形式到目標立意,幾乎一樣的時候,我就有一種強烈的期待——對同學們思維深度和文化積淀的期待。畢竟,高中生,不應象小孩般簡單幼稚,也不應有成人的老練世俗。高中生應該有高中生的文化標識和品位。比如我們的日常話題可不可以有更多的書卷氣,我們的班級文化,可不可以做得與眾不同一點;我們的社團組織,可不可以有自己的章程和實施細則;我們接下來的體育節(jié),同學們在設(shè)計本班的口號、入場和大本營時,可不可以淡化搞怪、賣萌的娛樂,從而更多地展現(xiàn)本班的團隊特色和青春斗志,等等。高中生的思維,應該不斷地走向理性;高中生的審美,應該更關(guān)注內(nèi)涵。這雖然不能一蹴而就,但至少是努力的方向。
另外,在我每次糾結(jié)于一些同學對諸如亂扔飲料瓶、上課趴臺睡、安全疏散演習散散慢慢、嘻嘻哈哈,進入圖書館大聲喧嘩、宿舍內(nèi)總是關(guān)燈后沖涼、洗衣等等那些陋習無動于衷時,我又會產(chǎn)生一種強烈的期待,期待一種譴責的精神在我們的高中校園高揚。如果說,小學生是模仿著老師來做事兒,初中生是按老師說的去做事兒,那么到了高中,應該是根據(jù)自己的思考、判斷去做事兒。高中生,應該成為有立場、有態(tài)度的人。對是非、善惡、好壞、美丑、雅俗等不只停留在浮皮潦草的層面,而應學會用道德的評判、審美的標準和法律的準繩去確立自己的立場、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我們常把“和諧”掛嘴邊,但和諧的前提是同一群體的人對不正之風表明批評和責備的姿態(tài),并加以譴責。這樣正氣才能滋長。我期待,我們的周邊能滋長一股敢于譴責的正氣——對亂扔垃圾、隨意張貼、浪費水電、自我自私、魯莽沖動、庸俗頹唐等不良現(xiàn)象,大聲說不。
歷史上的今天,也就是1969年9月24日,著名詩人食指(郭路生)寫下他的成名作《相信未來》,它象“閃電”、象“施魔”,迅速抓住了當時青年的心。我們的現(xiàn)實,沒有食指所處時代的混沌悲凄,我們生逢此時,青春可以盡情揮灑,意志呼喚理性表達。我也相信未來,相信我們的期待不會只是一種期待。
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