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芳芳 - 個人概述
芳芳的藝名是著名導(dǎo)演嚴(yán)俊為她所取。蕭芳芳祖籍江蘇吳縣甪直,如今在甪直的官方網(wǎng)站上還能找到介紹她的網(wǎng)頁。蕭芳芳的父親蕭乃震,是位留德學(xué)生,母親成豐慧也是一位才女,擅繪丹青。
童年時代
兩歲移民到香港后不久,父親逝世,從此她便與母親相依為命。六歲時(1953年),她開始當(dāng)上童星來貼補(bǔ)家計(jì)。七歲那年,她接演了第一部電影文藝片《小星淚》(1954年),成名作是國語片《苦兒流浪記》(1960年),影片的主題曲《世上只有媽媽好》的首唱者便是50年前還是當(dāng)紅童星的蕭芳芳。
1956年,她為邵氏公司演出《梅姑》,從此聲名大噪。她的成名之作就是《苦兒流浪記》(1958)。后來,蕭芳芳拜京劇武旦粉菊花為師,曾與陳寶珠同臺演出京劇。
輝煌年代(60年代)
1960年代初期,她第一部演出的武俠片是《青城十九俠》(1960)。后來拍攝的影片有:《火燒紅蓮寺》、《紅線女夜盜寶盒》、《玉面閰羅》、《圣火雄風(fēng)》、《劫火紅蓮》、《雙鳳旗》、《豆蔻干戈》、《萬劫門》等共二百三十多部國粵語電影。其中在《玉面閰羅》中,她第一次當(dāng)上了女主角。1966年,蕭芳芳首演時裝玉女片《少女心》。這部影片打破了過往造型,從此戲路更為寬廣。同年,她與陳寶珠合演《彩色青春》。
1969年《明報周刊》上的蕭芳芳蕭芳芳是當(dāng)年的“七公主”之一(薛家燕、馮寶寶、王愛明、沈之華、蕭芳芳、馮素波、陳寶珠)。作為童星紅極一時的她長到少女時,仍受母親管制。
蕭芳芳和陳寶珠曾是京劇名宿粉菊花的門徒,又是義結(jié)金蘭的姐妹。在60年代初開始,二人便成為古裝武俠中的常見主角。自出演第一部武俠片《青城十九俠》后,蕭芳芳便一發(fā)而不可收。至1966年,短短的幾年間蕭芳芳總共出演了100多部古裝片,有時一個月內(nèi)她要兩三部影片的拍攝任務(wù),其風(fēng)頭之盛難以想象。在影壇上唯一能與她平分秋色的也就是她的師妹陳寶珠。她和陳寶珠一時間成為最佳的新派少俠搭檔,與老派的曹達(dá)華、于素秋師兄妹相映成輝。而有趣的是雖然她與陳寶珠是師姐妹、情同手足,但雙方的影迷卻勢同水火。據(jù)說1966年在蕭芳芳、陳寶珠合作主演的《七彩胡不歸》上映之時,遇有蕭芳芳的特寫時,觀眾中陳寶珠的影迷便會大喝倒彩,而遇有陳寶珠的鏡頭時,蕭的影迷也會如此,這也成為當(dāng)時影壇一大趣事,從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二人的受歡迎程度之高。
演古裝戲蕭芳芳形神兼?zhèn),演時裝戲蕭芳芳同樣身手不凡。1966年,19歲的蕭芳芳出演她的第一部時裝戲《少女心》,該片由陳云導(dǎo)演,影片中她不停變換身上的時裝,更為令觀眾稱道的是她在該片中一人飾演三個角色,并且載歌載舞一共跳了18支舞。影片上映時一度引起轟動,賣座空前,吸引了眾多影迷觀看。此后,她接連主演了《鳳舞驚魂》、《快樂年華》、《我的愛人就是你》、《紫色風(fēng)雨夜》、《青春戀歌》等一系列時裝片,都獲得好評。最為令人稱奇的是她還曾在《飛賊紅玫瑰》中一個飾演10個角色,并盡情展露了自己的歌舞、武打、演技,另萬千影迷位之傾倒。此時的蕭芳芳又從一個古裝片明星變身成為時裝歌舞片明星。
無線階段(70年代)
進(jìn)入70年代后,蕭芳芳做出了她人生中一次極為重要的選擇。在當(dāng)紅之時,她暫時放下了自己的表演事業(yè),于1970年做出了赴美留學(xué)的選擇,這令期待她在銀幕上繼續(xù)有所作為的影迷和業(yè)內(nèi)人士十分失望。3年之后,她取得了新澤西州西頓賀爾大學(xué)大眾傳播學(xué)的學(xué)士學(xué)位。
學(xué)成回港后,她與梁普智、陳欣健合作自編、自導(dǎo)、自演了影片《跳灰》。之后,她又加入無線電視,在熒屏上塑造了林亞珍這一傻大姐形象,后更親自將其搬上銀幕,拍過《林亞珍(1978)、《八彩林亞珍》(1982)等電影;馗壑蟮氖挿挤佳菁驾^早前也再有提升。1974年,蕭芳芳主演了《女朋友》和《海韻》兩部影片,這兩部影片都贏得相當(dāng)高的評價,并為她分別贏得了臺灣金馬獎最佳女配角獎和西班牙影展最佳女主角獎。
之后,她便開始頻頻與獎有緣。她主演的電視連續(xù)劇《秋水長天》獲得了金鐘獎的最佳女演員獎,并對臺灣連續(xù)劇的風(fēng)格和發(fā)展產(chǎn)生了極大的影響。
80年代之后
1987年主演的影片《不是冤家不聚頭》為她贏得了第七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1995年,她因在電影《女人四十》中的出色表演,而獲得了柏林國際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成為繼張曼玉之后又一位摘取這一桂冠的華人演員。
大陸年輕的影迷熟悉蕭芳芳可能是緣于1993年她主演的電影《方世玉》,片中她飾演方世玉的媽媽苗翠花。電影中苗翠花武功高強(qiáng)、好抱不平,但卻粗心魯莽,形象十分可愛。這一形象相信看過影片的觀眾都還猶記在心。在主演《女人四十》之后,蕭芳芳接著在根據(jù)杜國威原著舞臺劇改編而成的《虎度門》(1996年)也有出色的表演。
電影之外
目前的蕭芳芳耳聾,多年來她一直為耳患困擾,左耳已經(jīng)失去聽覺,右耳病情每下愈況。最早是因細(xì)菌感染導(dǎo)致耳疾,加上演藝工作的忙累、壓力加重了病情,多年來遍尋名醫(yī)都沒有起色,漸漸地她從左耳失聰,到了右耳也只剩下微弱聽覺,連戴助聽器都無濟(jì)于事。
1998年,蕭芳芳創(chuàng)立了護(hù)苗基金,積極宣傳“保護(hù)兒童免受性侵犯”的訊息。2000年后,因身體原因,她減少了幕前演出,專注社區(qū)服務(wù)。
蕭芳芳 - 作品年表
《麻雀飛龍》 (1996年) 飾演秀鈿
《虎度門》 (1996年)
《女人四十》 (1995年) 飾演余芳芳
《搶錢夫妻》 (1993年)
《功夫皇帝方世玉》 (1993年) 飾演苗翠花
《兩個女人,一個靚,一個唔靚》 (1992年)
《漫畫威龍》 (1992年)
《奸人鬼》 (1984年)
《八彩林亞珍》 (1982年)
《佳人有約》 (1982年)
《撞到正》 (1980年)又名:《小姐撞到鬼》
《林亞珍老虎斜蟹》 (1979年)
《林亞珍》 (1978年)
《跳灰》 (1975年)
《金云夢》 (1975年)
《女朋友》 (1974年)
《廣島廿八》 (1974年)
《海韻》 (1974年)
《快樂天使》 (1970年)
《花月爭輝》 (1969年)
《媽媽要我嫁》 (1969年)
《合歡歌舞慶華年》 (1969年)
《玫瑰、芍藥、海棠紅》 (1969年)
《獨(dú)掌震龍門》 (1969年)
《四鳳求凰》 (1969年)
《王老五的日記》 (1969年)
《飛女正傳》 (1969年) 飾演徐玉貞
《香噴噴小姐》 (1969年)
《追求奇遇記》 (1969年) 飾演楊玉鳳
《雌雄妙賊》 (1969年)
《龍飛鳳舞》 (1969年)
《青春戀歌》 (1968年)
《天龍俠》 (1968年)
《觀世音收妖》 (1968年)
《橫沖直撞入陽關(guān)》 (1968年)
《紫色風(fēng)雨夜》 (1968年)
《藍(lán)鷹》 (1968年)
《浪子佳人》 (1968年)
《鎖著的新娘》 (1968年)
《窗》 (1968年)
《窗外情》 (1968年)
《大情人》 (1968年)
《花樣的年華》 (1968年)
《冬戀》 (1968年)
《賊千金》 (1968年)
《歡樂滿人間》 (1968年)
《歡樂年年》 (1968年)
《奪魄幽靈》 (1968年)
《五月的紅唇》 (1968年)
《鐵血火龍令》 (1968年)
《金鷗》 (1967年)
《玉女神偷》 (1967年)
《鉆石大劫案》(1967年)
《金骷髏》 (1967年)
《快樂年華》 (1967年)
《藍(lán)色毒黃蜂》 (1967年)
《篷門淑女》 (1967年)
《七彩封神榜》 (1967年)
《七公主》(上集) (1967年)
《七公主》(下集) (1967年)
《青春兒女》 (1967年)
《青春之戀》 (1967年)飾演姬麗絲
《飛賊紅玫瑰》 (1967年)
《飛賊金絲貓》 (1967年)
《鳳舞驚魂》 (1967年年)
《殺手粉紅鉆》 (1967年年)
《紅粉金剛》(1967年年)
《閃電煞星》 (1967年)
《少女情》 (1967年)
《神探智破美人計(jì)》(1967年)
《歡樂歌聲處處聞》(1967年)
《圣火雄風(fēng)大破火蓮陣》 (1967年)
《鐵血火龍令》 (1967年)
《我愛阿哥哥》(1967年)
《我的愛人就是你》 (1967年)
《血染鐵魔掌》 (1967年)
《一步一驚心》 (1967年)
《玉郎三戲女將軍》 (1967年)
《玉面女煞星》 (1967年)
《玉女親情》 (1967年)
《八大女俠鬧江湖》(上集) (1966年)
《八大女俠鬧江湖》 (下集)(1966年)
《百步迷蹤掌》(上集) (1966年)
《百步迷蹤掌》 (下集)(1966年)
《碧落紅塵》(大結(jié)局)(1966年)
《碧落紅塵》(上集) (1966年) 飾演水中萍
《碧落紅塵》 (下集)(1966年)
《彩色青春》 (1966年)
《鐵血恩仇錄》(上集) (1966年)
《豆蔻干戈》(上集) (1966年) 飾演林凝碧
《豆蔻干戈》 (下集)(1966年)
《少女心》 (1966年)
《龍虎榜》 (下集)(1966年)
《萬劫門》 (上集)(1966年)
《萬劫門》 (下集) (1966年)
《臥龍山生死斗》 (1966年)
《火龍神珠》(1966年)
《五劍群龍》 (1966年)
《龍虎英雄傳》 (1966年)
《圣火雄風(fēng)》(上集) (1966年) 飾演杜娟兒
《圣火雄風(fēng)》 (下集)(1966年) 飾演杜娟兒
《濟(jì)公捉妖》 (1966年)
《一劍情》 (1966年)
《劫火紅蓮上集》 (1966年)
《劫火紅蓮下集》 (1966年)
《金蝙蝠》 (1966年)
《金蝙蝠尋寶復(fù)仇》 (1966年)
《孫悟空大戰(zhàn)群妖》 (1966年)
《雙鳳旗上集》 (1966年)
《雙鳳旗下集》 (1966年)
《女飛俠》 (1966年)
《龍虎榜上集》 (1966年)
《七彩胡不歸》 (1966年)飾演顰娘
《哪吒收七妖》 (1966年)
《鐵血恩仇錄下集》 (1966年)
《哪吒三戰(zhàn)紅孩兒》 (1965年)
《斷魂劍》 (1965年)
《山東響馬》 (1965年)
《鐵劍朱痕》(上集) (1965年)
《鐵劍朱痕》 (下集)(1965年)
《如來神掌怒碎萬劍門》 (1965年)
《玉面閻羅》(上集)(1965年)
《玉面閻羅》(下集) (1965年)
《火燒平陽城》 (1965年)
《濟(jì)公大鬧公堂》 (1965年)
《孫悟空大斗八大仙》 (1965年)
《孫悟空三戲百花仙》 (1965年)
《閻王令》 (1965年)
《紅金龍大戰(zhàn)蝙蝠精》 (1964年)
《孫悟空大鬧九尾狐》 (1964年)
《紅線女夜盜寶盒》 (1963年)
《火燒紅蓮寺》(上集) (1963年)
《火燒紅蓮寺》(下集) (1963年)
《劍俠恩仇錄》 (1962年)
《倩女情俠下集》 (1962年)
《萬里尋親記》 (1961年)
《香江花月夜》 (1961年)
《萬劫孤兒》 (1961年)
《倩女情俠》(上集) (1961年)
《母愛》 (1961年)
《青城十九俠》 (1960年)
《孝道》 (1960年)
《刀光劍影》 (1960年)
《蕓娘》 (1960年)飾演青兒
《苦兒流浪記》 (1958年)
《太太傳奇》 (1957年)
《紅顏劫》 (1956年)
《孤星血淚》 (1955年)
《梅姑》 (1955年)
《小星淚》 (1954年)
蕭芳芳 - 榮譽(yù)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女人四十》更獲香港電影金紫荊獎、香港電影評論學(xué)會、柏林電影節(jié)銀熊獎及臺灣金馬獎最佳女主角獎,同時亦為她贏得亞洲電影人協(xié)會頒贈“最高成就獎”。憑《女人四十》獲得1996年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銀熊獎。
其他榮譽(yù):
第2屆亞太影展劇情長片特別獎最佳女童星 (1955年)
第1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1975年)
第7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87年) 《不是冤家不聚頭》
第45屆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女演員 (1995年) 《女人四十》
第15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1995年) 《女人四十》
第32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5年)《女人四十》
第33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1996年)《虎度門》
第2屆香港電影評論學(xué)會獎最佳女演員 (1996年)《虎度門》
第1屆香港金紫荊獎最佳女主角 (1996年)《虎度門》
第41屆亞太影展最佳女主角 (1996年)《虎度門》
1997年,獲英國女皇頒發(fā)MBE勛銜及香港藝術(shù)家年獎
2007年,獲中國香港國際電影節(jié)首屆亞洲電影杰出貢獻(xiàn)獎
2009年4月8日,香港電影金像獎協(xié)會宣布,被授予香港電影金像獎“終身成就獎”,以表揚(yáng)她善用天賦才華,為香港電影界做出貢獻(xià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