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國籍 美國
生日 1952年9月2日
出生地 美國伊利諾州東圣路易貝爾維爾
居住地 美國伊利諾州東圣路易貝爾維爾
身高 177厘米
體重 70千克
持拍 左手握拍,雙手反拍
轉職業(yè)年 1972年
他是網(wǎng)壇歷史上職業(yè)生命最長的球員之一,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到九十年代中,橫跨三個年代,見證了網(wǎng)球壇由木球拍年代到碳鋼球拍年代。
他是七十年代中至八十年代初男子網(wǎng)球壇最有競爭力球員之一,其職業(yè)生涯共奪109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是公開賽年代以來最多,當中包括八項大滿貫錦標,生涯單打勝負為1241 - 277。
他曾在1975年、1981年和1984年三年中代表美國參加戴維斯杯,當中美國隊也在1981年奪得冠軍。
他曾和美國女子網(wǎng)球名將埃弗特訂婚,但戀情最后無疾而終。
個人介紹
吉米·康納斯 (James Scott Jimmy Connors 吉米·康諾爾斯,1952年9月2日在伊利諾州東圣路易出生),是美國職業(yè)網(wǎng)球運動員,前世界排名第一,亦是首位球員連續(xù)五年(1974-78年)成為ATP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生涯共奪105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歷來最多,當中包括8項大滿貫錦標,亦是唯一一位ATP巡回賽單打奪冠過百的球員),生涯勝負為1222 - 269。康納斯是一名左撇子,屬技術全面型的球員,由于他無論在底線抽擊(Aggressive baseliner)、抑或發(fā)球上網(wǎng)(Serve and Volleyer)都有超凡水平,所以他在各種場地,包括硬地、地顫、草地、泥地(綠土)都有一定成績。1974年,康納斯奪得14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包括3項大滿貫錦標(澳網(wǎng)、溫布爾登、美網(wǎng)),成為繼1969年的澳大利亞網(wǎng)球名宿拉弗(en:Rod Laver)之后,第二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三奪大滿貫男單錦標的球員。 由于當年上述三項大滿貫錦標均在草地上進行比賽,康納斯亦是在公開賽年代以來的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球員一年三奪草地大滿貫男單錦標。1975年,康納斯衛(wèi)冕上年奪冠的三個大滿貫失敗而只獲亞軍,在澳網(wǎng)決賽以四盤(比數(shù)5u20137,6u20133,4u20136,5u20137)敗于主場老將紐康姆(John Newcombe); 他在溫布爾登決賽以四盤(比數(shù)1u20136,1u20136,7u20135,4u20136)敗于ATP總裁阿瑟·阿什(Arthur Ashe),當年2人因新成立職業(yè)球員協(xié)會(即ATP)問題鬧不和; 而當年美網(wǎng)轉到在綠土泥地舉行,康納斯在決賽以三盤(比數(shù)4u20136,3u20136,3u20136)敗于西班牙泥地王奧蘭特斯(Manuel Orantes),但康納斯仍憑9冠6亞成績, 第二度成為年終第一!
1978年,在美網(wǎng)的硬地賽場決戰(zhàn)瑞典名將博格,直落3盤(6u20134, 6u20132, 6u20132)擊敗對手,成功奪得其個人第三個美網(wǎng)男單冠軍,是繼1974年在草地和1976年在綠土奪標后,成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球員在三種不同賽場奪得美網(wǎng)男單錦標。1982年,康納斯以30歲之齡連奪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2個大滿貫男單錦標。1989年,康納斯以37歲高齡奪得生涯最后一項ATP巡回賽單打冠軍 - 特拉維夫網(wǎng)球賽。2006年,康納斯宣布出任前世界排名第一美國球手羅迪克的教練。
個人成績
單打最高排名 1(1974年7月29日)
雙打最高排名 370(1993年3月1日)
現(xiàn)單打排名 已退役
現(xiàn)雙打排名 已退役
單打冠軍頭銜 109個,ATP Profile只列107個
雙打冠軍頭銜 15個
職業(yè)戰(zhàn)績 1241勝277負(單打)
173勝78負(雙打)
獎金 864,1040美元
技術分析
康諾爾斯是一名左撇子,屬技術全面型的球員,由于他無論在底線抽擊、抑或發(fā)球上網(wǎng)都有超凡水平,還有他的的接發(fā)球能力很強,所以他在各種場地,包括硬地、地毯、草地、泥地(紅土或綠土)都有一定成績。 除了技術全面外,他的體格十分強壯,力量充沛又善于走動,正是他能長期保持良好競賽水平的原因。
據(jù)他回憶,“媽媽(他的啟蒙老師)總是把球滾過來,我就必須雙手揮拍打過去,只有那樣我才能拿得動球拍打得到球! 加上自小他身材都較很多同齡男子網(wǎng)球運動員矮細,故他從小就采用雙手反拍。 他亦被譽為網(wǎng)球史上最佳的左手雙反球員。
年輕時的康諾爾斯性格較為火爆和粗野,是約翰·麥肯羅之前的網(wǎng)壇脾氣最差的球員之一,他曾得罪過無數(shù)人,包括裁判和對手。 他的比賽情緒有時受外界影響而波動。
他早年亦是一名雙打高手,納斯塔塞是他的最佳雙打拍擋。 雙打方面,他曾和后者合作取得1973年溫布爾登和1975年美網(wǎng)雙打冠軍。 生涯共奪15個ATP巡回賽雙打冠軍。
然而,單打是他的主打項目,他是至今唯一一位ATP巡回賽單打奪冠過百的球員。
基本內(nèi)容
康諾爾斯(又譯康納斯) (James Scott Jimmy Connors,1952年9月2日在伊利諾州東圣路易出生),是美國職業(yè)網(wǎng)球運動員,前世界排名第一,亦是首位球員連續(xù)五年(1974-78年)成為ATP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生涯共奪109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 (歷來最多,當中包括8項大滿貫錦標),生涯勝負為1241 - 277。
他曾和美國女子網(wǎng)球名將埃弗特定婚,但戀情最后無疾而終。
康諾爾斯是一名左撇子,屬技術全面型的球員,由于他無論在底線抽擊、抑或發(fā)球上網(wǎng)都有超凡水平,所以他在各種場地,包括硬地、地毯、草地、泥地( 紅土或綠土) 都有一定成績。
他早年亦是一名雙打高手,納斯塔塞是他的最佳雙打拍擋。 雙打方面,他曾和后者合作取得1973年溫布爾登和1975年美網(wǎng)雙打冠軍。
然而,單打是他的主打項目,他是至今唯一一位ATP巡回賽單打奪冠過百的球員。
1974年,康諾爾斯奪得15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包括3項大滿貫錦標 (澳網(wǎng)、 溫布爾登、美網(wǎng)),成為繼1969年的澳大利亞網(wǎng)球名宿拉沃爾之后,第二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三奪大滿貫男單錦標的球員。 由于當年上述三項大滿貫錦標均在草地上進行比賽,康諾爾斯亦是在公開賽年代以來的第二位也是唯一兩位球員一年三奪草地大滿貫男單錦標。
1975年,康諾爾斯衛(wèi)冕上年奪冠的三個大滿貫失敗而只獲亞軍,在澳網(wǎng)決賽以四盤 (比數(shù)5u20137,6u20133,4u20136,5u20137) 敗于主場老將紐康姆; 他在溫布爾登決賽以四盤 (比數(shù)1u20136,1u20136,7u20135,4u20136) 敗于ATP總裁亞瑟·阿什,當年2人因新成立職業(yè)球員協(xié)會 (即ATP) 問題鬧不和; 而當年美網(wǎng)轉到在綠土泥地舉行,康諾爾斯在決賽以三盤(比數(shù)4u20136,3u20136,3u20136)敗于西班牙泥地王奧蘭特斯 (Manuel Orantes),但康諾爾斯仍憑9冠6亞成績, 第二度成為年終第一。
1974-77年間,他曾創(chuàng)下連續(xù)160周世界排名第一的舊紀錄。
1978年,在美網(wǎng)的硬地賽場決戰(zhàn)瑞典名將博格,直落3盤 (6u20134, 6u20132, 6u20132) 擊敗對手,成功奪得其個人第三個美網(wǎng)男單冠軍,是繼1974年在草地和1976年在綠土奪標后,成為首位也是唯一一位球員在三種不同賽場奪得美網(wǎng)男單錦標。
1982年,康諾爾斯以30歲之齡,在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2個大滿貫男單決賽中,分別擊敗2大宿敵 - 約翰·麥肯羅和倫德爾,連奪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雙料冠軍。
1989年,康諾爾斯以37歲高齡奪得生涯最后一項ATP巡回賽單打冠軍 - 特拉維夫網(wǎng)球賽。
2006年7月24日,康諾爾斯宣布出任前世界排名第一美國球手羅迪克的教練,并于2008年3月6日終止教職。
康納斯是接發(fā)球大師,他左手持拍,底線擊球很出色,球位很深。康納斯的發(fā)球旋轉并不強烈,他的擊球也側重于平抽。他的左手反手是有史以來最好的左撇子之一,他的正手也很出色。康納斯是ATP正式統(tǒng)計冠軍數(shù)量最多的球員,共109個。
== 大滿貫男單冠軍 (8)==
1974年 澳網(wǎng) - 草地 : 勝 菲爾·鄧特 澳大利亞 7-6, 6-4, 4-6, 6-3
1974年 溫布爾登 - 草地 : 勝 羅斯威爾 澳大利亞 6-1, 6-1, 6-4
1974年 美網(wǎng) - 草地 : 勝 羅斯威爾 澳大利亞 6-1, 6-0, 6-1
1976年 美網(wǎng) - 綠土 : 勝 博格 瑞典 6-4, 3-6, 7-6, 6-4
1978年 美網(wǎng) - 硬地 : 勝 博格 瑞典 6-4, 6-2, 6-2
1982年 溫布爾登 - 草地 : 勝 約翰·麥肯羅 美國 3-6, 6-3, 6-7, 7-6, 6-4
1982年 美網(wǎng) - 硬地 : 勝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3, 6-2, 4-6, 6-4
1983年 美網(wǎng) - 硬地 : 勝 倫德爾 捷克斯洛伐克 6-3, 6-7, 7-5, 6-0
==單打冠軍 (109)==
1972 (6) - 杰克遜維爾、洛諾克 * 、女王杯、哥倫布市、辛辛納提、奧爾巴尼
1973 (11) - 巴爾的摩、洛諾克、鹽湖城、沙利斯伯利、帕拉默斯、波士頓、翰普頓、哥倫布市、洛杉磯、魁北克、約翰內(nèi)斯堡
1974 (15) - 澳網(wǎng)、洛諾克、小石城、美國伯明翰、沙利斯伯利、翰普頓、鹽湖城、坦帕、曼徹斯特 * 、溫布爾登、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洛杉磯、倫敦、約翰內(nèi)斯堡
1975 (9) - 巴哈馬群島、美國伯明翰、沙利斯伯利、波卡雷頓、翰普頓、丹佛、北康威、百慕達、茂宜島
1976 (12) - 美國伯明翰、費城 WCT、翰普頓、棕櫚泉市、丹佛 WCT、拉斯維加斯、華盛頓、北康威、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科隆、溫布利
1977 (8) - 美國伯明翰 WCT、圣路易 WCT、拉斯維加斯、達拉斯 WCT、茂宜島、悉尼室內(nèi)賽、拉斯維加斯 WCT 挑戰(zhàn)杯、年終大師賽
1978 (10) - 費城 WCT、丹佛、孟菲斯、鹿特丹 WTC、英國伯明翰、華盛頓、印第安那波利斯、斯托、美網(wǎng)、悉尼室內(nèi)賽
1979 (8) - 美國伯明翰、費城、多拉度海灘 WCT 冠軍賽 * 、孟菲斯、塔爾薩、印第安那波利斯、斯托、香港
1980 (6) - 美國伯明翰、費城、達拉斯 WCT、北康威、中華民國、東京室內(nèi)賽
1981 (4) - 拉奎塔、布魯塞爾、鹿特丹、溫布利
1982 (7) - 蒙特雷、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女王杯、溫布爾登、哥倫布市、美網(wǎng)
1983 (4) - 孟菲斯、拉斯維加斯、女王杯、美網(wǎng)
1984 (5) - 孟菲斯、拉奎塔、Boca West、洛杉磯、東京室內(nèi)賽
1988 (2) - 華盛頓、圖盧茲
1989 (2) - 圖盧茲、特拉維夫
* - 未在ATP Profile列出的ATP單打奪冠賽事。 (ATP Profile只列106冠,但ATP球員指南明確指出康諾爾斯生涯共奪109個ATP單打冠軍。)
==男單亞軍 (54)==
1971 (2) - 哥倫布市、洛杉磯
1972 (3) - 巴爾的摩、華盛頓、印第安那波利斯
1973 (2) - 奧馬哈、布雷頓森林
1974 (2) - 奧馬哈、南橙郡
1975 (6) - 澳網(wǎng)、紐約、溫布爾登、美網(wǎng)、斯德哥爾摩、倫敦
1976 (4) - 拉科斯塔、沙利斯伯利、諾丁漢 *、拉斯維加斯 WCT 挑戰(zhàn)杯
1977 (6) - 費城 WCT、多倫多室內(nèi) WCT、溫布爾登、百事大滿貫、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
1978 (2) - 百事大滿貫、溫布爾登
1979 (4) - 百事大滿貫、拉斯維加斯、東京室內(nèi)賽、蒙特利爾 WCT 挑戰(zhàn)杯
1980 (2) - 孟菲斯、圣何塞
1981 (2) - 蒙特卡洛 *、漢堡
1982 (4) - 米蘭、費城、鹿特丹、圣佛朗西斯科
1983 (1) - 溫布利
1984 (3) - 鹿特丹 *、達拉斯 WCT、溫布爾登
1985 (2) - 邁爾斯堡、芝加哥
1986 (4) - 邁爾斯堡、女王杯、辛辛納提、圣佛朗西斯科
1987 (3) - 孟菲斯、奧蘭多、女王杯
1988 (2) - 米蘭、邁阿密(比斯肯灣)
* - 未在ATP Profile列出的ATP單打奪冠賽事。 (ATP Profile只列51亞,但ATP球員指南明確指出康諾爾斯生涯共奪54個ATP單打亞軍。)
==雙打冠軍 (15)==
1972 (2) - 哥倫布市、洛杉磯 WCT
1973 (4) - 巴爾的摩、溫布爾登、南橙郡、斯德哥爾摩
1974 (4) - 沙利斯伯利、鹽湖城、印第安那波利斯、倫敦
1975 (3) - 鹽湖城、南橙郡、美網(wǎng)
1976 (1) - 美國伯明翰
1980 (1) - 北康威
早年生涯
在伊利諾伊州的貝爾維爾,年僅9歲的康諾爾斯贏得了他第一項重要賽事的冠軍 -10歲以下橙碗(Orange Bowl),以后他又連續(xù)獲得12、14和16歲的美國第一。
1971年,他贏得全美大學生(NCAA)網(wǎng)球賽冠軍,第二年他加入了職業(yè)圈并于當年獲得六項單打冠軍。 (1970年,他以非職業(yè)球員身份參加巡回賽。)
1973年,他奪得11項ATP單打冠軍,取得81勝16負的驕人戰(zhàn)績,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升上第三位。 這是他邁向成熟的一年,全面宣告康諾爾斯已在男子網(wǎng)壇中崛起,也為來年比賽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黃金五年
1974年,康諾爾斯奪得15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包括三項大滿貫錦標(澳網(wǎng)、溫布爾登、美網(wǎng)),他在澳網(wǎng)男單決賽擊敗澳大利亞網(wǎng)球員菲爾·鄧特(現(xiàn)役美國男子網(wǎng)球員泰勒·鄧特的父親),在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男單決賽均橫掃澳大利亞老將羅斯威爾而奪魁的,他成為繼1969年的澳大利亞網(wǎng)球名宿拉沃爾之后,第二位在公開賽年代以來一年三奪大滿貫男單錦標的球員。 由于當年上述三項大滿貫錦標均在草地上進行比賽,他亦是在公開賽年代以來的第二位也是唯一兩位球員一年三奪草地大滿貫男單錦標。 不過由于康諾爾斯參加了與ATP對立的WTT( World Team Tennis)而被對取消參加法網(wǎng)的資格,痛失一年內(nèi)包攬四大滿貫男單冠軍的良機。 而在當年他公開了和美國女子網(wǎng)球名將埃弗特的戀情,他倆又是當年的溫布爾登男女子單打冠軍,他們戀情甚至訂婚的消息一傳出,就轟動了整個網(wǎng)壇,不過最終他們因性格不合而分手。
1975年,康諾爾斯在大賽中受到挫折,他在上年單打奪冠的三個大滿貫比賽中衛(wèi)冕失敗而只獲亞軍,在澳網(wǎng)決賽以四盤(比分 : 5u20137, 6u20133, 4u20136, 5u20137)敗于主場老將紐康姆; 他在溫布爾登決賽以四盤(比分 : 1u20136, 1u20136, 7u20135, 4u20136)敗于ATP總裁亞瑟·阿什,當年兩人因新成立職業(yè)球員協(xié)會(即ATP)問題鬧不和; 而當年美網(wǎng)則被轉到在綠土泥地舉行,康諾爾斯在決賽中以直落三盤(比分 : 4u20136, 3u20136, 3u20136)敗于西班牙泥地王奧蘭特斯(Manuel Orantes)而無緣錦標,但他仍憑9冠6亞成績,第二度成為年終第一。
1976年,康諾爾斯奪得12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包括美網(wǎng); 他在美網(wǎng)決賽以四盤(比分 : 6-4, 3-6, 7-6, 6-4)擊敗宿敵博格。 當年他也第三度成為年終第一。
1977年,康諾爾斯在在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男單比賽均殺入決賽,分別敗于博格和維拉斯而獲得亞軍。 但在年終大師賽中,他又擊敗博格奪標。 當年的溫布爾登賽事中,他曾因為出言不遜而被球迷喝倒采。
1974-77年間,他曾創(chuàng)下連續(xù)160周世界排名第一的舊紀錄。 (生涯累積世界排名 第一周數(shù)為268周,也是首個生涯累積世界排名第一周數(shù)達200周的男子球員。)
1978年,他在美網(wǎng)男單比賽的硬地場決戰(zhàn)瑞典名將博格,直落3盤(6u20134, 6u20132, 6u20132)擊敗對手,成功奪得其個人第三個美網(wǎng)男單冠軍,是繼1974年在草地場和1976年在綠土泥地場奪標后,成為唯一一位球員在三種不同賽場奪得美網(wǎng)男單錦標。
這五年,他都成功保住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 不過他的風頭已被多次在法網(wǎng)和在溫布爾登男單稱王的瑞典偶像球員博格蓋過。
退居二線1979-81年
1979-81年,正值博格和約翰·麥肯羅雙雄并立期; 這三年,康諾爾斯在最擅長的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男單比賽都是敗于這兩人而在半決賽止步。復蘇期1982-83年
1982年,康諾爾斯以30歲之齡,在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兩個大滿貫男單決賽中,分別擊敗兩大宿敵 - 約翰·麥肯羅和倫德爾,連奪溫布爾登和美網(wǎng)雙料冠軍; 雖然當年約翰·麥肯羅爭議地獲得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第一,但康諾爾斯卻獲得ITF世界冠軍。
1983年,他又再次在美網(wǎng)決賽打敗宿敵倫德爾,成功衛(wèi)冕美網(wǎng)男單冠軍。后期生涯
1984年,已年近32歲的他,進入個人生涯最后一項大滿貫男單決賽 - 溫布爾登,結果被老對手兼當年霸主約翰·麥肯羅以直落3盤(6u20131, 6u20131, 6u20132)橫掃。 之后他再沒有進入過大滿貫男單決賽; 1985年,男子網(wǎng)球壇也進入了倫德爾獨霸的年代,他面對倫德爾強大的正手只能完全倒下來,之后再沒有擊敗過對方,而兩人的對陣紀錄也在1985年后剛好逆轉,康諾爾斯只能吞下十七連敗的苦果。
1989年,他以37歲高齡奪得個人生涯最后一項ATP巡回賽單打冠軍 - 特拉維夫網(wǎng)球賽。 當年的ATP單打年終排名為14位。
1990年,他接受了手腕的手術,當年他只參加了三個ATP巡回賽單打賽事(米蘭、巴塞爾、圖盧茲),結果全部都是首輪出局,ATP單打年終世界排名插水式地從上年的14位下滑至當年的936位。
1991年美網(wǎng)
1991年,已年屆39歲高齡的他,以外卡身份參加當年的美網(wǎng)單打賽事,此前他曾18次(也是歷來最多次)被美網(wǎng)組委會列為種子選手; 在1991年美網(wǎng)前夕,他的ATP單打世界排名只達到174位,按賽例他不能以排名取得參加美網(wǎng)的正賽資格,但賽會鑒于他是五屆男子單打冠軍身份,于是他獲賽會發(fā)出外卡邀請他參賽,結果他一路過關斬將,接連打敗多位至少較他年輕七年的球員(帕特里克·麥肯羅、Michiel Schapers、Karel Novacek、Aaron Krickstein、哈休斯(Paul Haarhuis)),一直殺入半決賽,才敗于同胞兼未來球王考瑞爾,當他敗于考瑞爾而止步于半決賽后,中央球場的全場觀眾站起來為他熱烈鼓掌,康諾爾斯也成了美網(wǎng)史上第二最年長的男單半決賽球員(繼1974年年近四十歲的羅斯威爾后)。
生涯總結
總結他在職業(yè)生涯中對陣三大宿敵博格、約翰·麥肯羅和倫德爾的對賽成績均處于下風(分別是[8-14]、[14-20]和[13-22]),但他有五個大滿貫男單冠軍是在決賽分別擊敗這三大克星取得的。他和這三位網(wǎng)球名宿(合稱“四大金剛”)合力締造了網(wǎng)球史上至今為止最燦爛的“黃金時代”(1979-81年),這時期的網(wǎng)球運動地位極崇高,足可以媲美足球,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二運動。還有,吉米·康納斯的職業(yè)生涯很長-職業(yè)生涯開始得比其他三人早,退出網(wǎng)壇也比這三人晚,他的年紀也是四人中最年長(康諾爾斯比同代的博格年長三歲半、比晚出道的約翰·麥肯羅和倫德爾分別年長近六歲半和七歲半);所以他也被冠以網(wǎng)壇常青樹的外號。
另外有趣的是,除了對陣上述曾獲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三大宿敵外,吉米·康納斯在職業(yè)生涯中對陣其他曾獲世界第一的網(wǎng)球員中,也沒有一個能處于上風的:
vs納斯塔塞10-13
vs紐康姆2-2
vs維蘭德0-5
vs埃德伯格6-6
vs貝克爾0-6
vs考瑞爾0-3
vs桑普拉斯0-2
vs阿加西0-2
(按:除了納斯塔塞、紐康姆兩位前一哥外,其余世界排名第一球員都比吉米·康納斯年輕,1974年夏天至1988年夏天男單世界排名第一均是由“四大金剛”所壟斷。)
他的生涯共奪109個ATP巡回賽單打冠軍(當中包括8個大滿貫錦標),是公開賽年代以來最多,比第二位的倫德爾還要多出15個,至今仍沒有其他球員能接近他的紀錄;他的生涯ATP單打和四大滿貫男單勝仗分別為1241場和233場,也是公開賽年代以來最多的。
他、維蘭德和阿加西也是網(wǎng)球史上至今唯一三位在三種不同場地(草地、硬地、泥地)都贏過大滿貫男單錦標的網(wǎng)球員。他也是累積268周ATP單打世界排名第一的前紀錄保持者,該紀錄及后被倫德爾在1990年所創(chuàng)的累積270周所打破。與當年很多大牌球員一樣,因為七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澳網(wǎng)多在年底舉行,而且那時澳網(wǎng)的重要性不及現(xiàn)在,康諾爾斯曾經(jīng)多次缺席當時的澳網(wǎng)賽事,職業(yè)生涯中他只參加了兩次男單賽事-1974年(奪得冠軍)和1975年(奪得亞軍)以及兩次男雙賽事-1973年(伙拍博格)和1974年。另外,也像很多球王一樣,康諾爾斯從未在紅土泥地場舉行的法網(wǎng)男單比賽中折桂,他最佳的成績是四次半決賽(1979年、1980年、1984年和1985年),他也從沒有在歐洲取得過紅土泥地賽的男單錦標,他的12個泥地賽男單冠軍都是在北美綠土場取得的。
退休以后
1996年,他參加了一項在阿特蘭大舉行的綠土泥地賽事(單打和雙打),均是首輪出局,之后再沒有參加ATP的職業(yè)賽事。
退休后,他多參與為美國培育網(wǎng)球員的青訓事務。
1998年,他被引薦進入國際網(wǎng)球名人堂(International Tennis Hall of Fame)。
2005年,他在美國TENNIS雜志評出最偉大的40位球員評選中獲得第7位。
2006年7月24日,他宣布出任前世界排名第一美國球手羅迪克的教練,并于2008年3月6日終止教職。
ATP巡回賽 單打冠軍109
1972年 (6) - 杰克遜維爾、洛諾克 * 、女王杯、哥倫布市、辛辛納提、奧爾巴尼
1973年 (11) - 巴爾的摩、洛諾克、鹽湖城、沙利斯伯利、帕拉默斯、波士頓、翰普頓、哥倫布市、洛杉磯、魁北克、約翰內(nèi)斯堡
1974年 (15) - 澳網(wǎng)、洛諾克、小石城、美國伯明翰、沙利斯伯利、翰普頓、鹽湖城、坦帕、曼徹斯特、溫布爾登、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洛杉磯、倫敦、約翰內(nèi)斯堡
1975年 (9) - 巴哈馬群島、美國伯明翰、沙利斯伯利、波卡雷頓、翰普頓、丹佛、北康威、百慕大、茂宜島
1976年 (12) - 美國伯明翰、費城 WCT、翰普頓、棕櫚泉市、丹佛 WCT、拉斯維加斯、華盛頓、北康威、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科隆、溫布利
1977年 (8) - 美國伯明翰 WCT、圣路易 WCT、拉斯維加斯、達拉斯 WCT、茂宜島、悉尼室內(nèi)賽、拉斯維加斯 WCT 挑戰(zhàn)杯、年終大師賽
1978年 (10) - 費城 WCT、丹佛、孟菲斯、鹿特丹 WTC、英國伯明翰、華盛頓、印第安那波利斯、斯托、美網(wǎng)、悉尼室內(nèi)賽
1979年 (8) - 美國伯明翰、費城、多拉度海灘 WCT 冠軍賽 * 、孟菲斯、塔爾薩、印第安那波利斯、斯托、香港
1980年 (6) - 美國伯明翰、費城、達拉斯 WCT、北康威、中華民國、東京室內(nèi)賽
1981年 (4) - 拉奎塔、布魯塞爾、鹿特丹、溫布利
1982年 (7) - 蒙特雷、洛杉磯、拉斯維加斯、女王杯、溫布爾登、哥倫布市、美網(wǎng)
1983年 (4) - 孟菲斯、拉斯維加斯、女王杯、美網(wǎng)
1984年 (5) - 孟菲斯、拉奎塔、Boca West、洛杉磯、東京室內(nèi)賽
1988年 (2) - 華盛頓、圖盧茲
1989年 (2) - 圖盧茲、特拉維夫
* - 未在ATP Profile列出的ATP單打奪冠賽事。 (ATP Profile只列107冠,但ATP球員指南明確指出康諾爾斯生涯共奪109個ATP單打冠軍。)
** - 17個國家或地區(qū)奪冠(ATP男單冠軍) : 美國、英國、加拿大、南非、澳大利亞、巴哈馬群島、英屬百慕大、西德、荷蘭、美屬波多黎各、英屬香港、臺灣 (中華民國)、日本、比利時、墨西哥、法國、以色列
亞軍(54)
1971年 (2) - 哥倫布市、洛杉磯
1972年 (3) - 巴爾的摩、華盛頓、印第安那波利斯
1973年 (2) - 奧馬哈、布雷頓森林
1974年 (2) - 奧馬哈、南橙郡
1975年 (6) - 澳網(wǎng)、紐約、溫布爾登、美網(wǎng)、斯德哥爾摩、倫敦
1976年 (4) - 拉科斯塔、沙利斯伯利、諾丁漢 *、拉斯維加斯 WCT 挑戰(zhàn)杯
1977年 (6) - 費城 WCT、多倫多室內(nèi) WCT、溫布爾登、百事大滿貫、印第安那波利斯、美網(wǎng)
1978年 (2) - 百事大滿貫、溫布爾登
1979年 (4) - 百事大滿貫、拉斯維加斯、東京室內(nèi)賽、蒙特利爾 WCT 挑戰(zhàn)杯
1980年 (2) - 孟菲斯、圣何塞
1981年 (2) - 蒙特卡洛 *、漢堡
1982年 (4) - 米蘭、費城、鹿特丹、舊金山
1983年 (1) - 溫布利
1984年 (3) - 鹿特丹 *、達拉斯 WCT、溫布爾登
1985年 (2) - 邁爾斯堡、芝加哥
1986年 (4) - 邁爾斯堡、女王杯、辛辛納提、舊金山
1987年 (3) - 孟菲斯、奧蘭多、女王杯
1988年 (2) - 米蘭、邁阿密(比斯肯灣)
* - 未在ATP Profile列出的ATP單打奪冠賽事。 (ATP Profile只列51亞,但ATP球員指南明確指出康諾爾斯生涯共奪54個ATP單打亞軍。)
雙打冠軍(15)
1972年 (2) - 哥倫布市、洛杉磯 WCT
1973年 (4) - 巴爾的摩、溫布爾登、南橙郡、斯德哥爾摩
1974年 (4) - 沙利斯伯利、鹽湖城、印第安那波利斯、倫敦
1975年 (3) - 鹽湖城、南橙郡、美網(wǎng)
1976年 (1) - 美國伯明翰
1980年 (1) - 北康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