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納斯塔斯 - 基本資料
姓名:伊利·納斯塔斯國籍:羅馬尼亞
生日:1946年7月19日
出生地: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
身高:182厘米
體重:75千克
持拍:右手握拍,雙手反拍
轉職業(yè)年:1969年
成績:
單打最高排名:1(1973年8月23日)
雙打最高排名:59(1983年1月3日)
現單打排名:已退役
現雙打排名:已退役
單打冠軍頭銜:53個
雙打冠軍頭銜:45個
職業(yè)戰(zhàn)績:730勝275負(單打)
480勝208負(雙打)
獎金:207,6761美元
大滿貫(5個(單打2個,雙打3個))
法網:男單冠軍(1972年)
男雙冠軍(1970年)
溫網:男單亞軍(1972年,1976年)
男雙冠軍(1973年)
美網:男單冠軍(1972年)
男雙冠軍(1975年)
伊利·納斯塔斯 - 簡介
伊利·納斯塔斯,1946年7月19日生于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盡管6歲就開始打網球,但他大部分時間是在踢足球。12歲時得到一把嶄新的史萊辛格球拍是他人生的轉折點,到14歲時,他已是羅馬尼亞一流的少年選手。他第一次引起普遍的關注是在1966年,當時20歲的他與老師伊翁·提里亞克搭檔獲得法網男雙亞軍。1969年,土場上長大的他草地實力也有長足進步。那一年的戴維斯杯半決賽,以他和提里亞克為主力的羅馬尼亞隊擊敗英國隊闖入決賽。他很快就成為羅馬尼亞第一位國際級的網球手,而他早期的榮譽也多來自戴維斯杯的出色表現。他曾率隊在1969、1970、1971年三入決賽,但均負于強大的美國隊。從1966~1985年,納斯塔斯有著戴維斯杯20年的參賽史,是該項賽事最活躍的人物之一。他在52次與各個國家隊的交鋒和146場單、雙打比賽中贏下了109場。進入20世紀70年代,納斯塔斯的職業(yè)生涯開始走向巔峰。1971年年底,他奪得了4次年終總決賽冠軍的第一個,之后連續(xù)4年均闖入決賽并3次奪冠。1972年的溫布爾頓,他在1/4決賽中直落3盤戰(zhàn)勝后來的雙打搭檔康納斯,半決賽又擊敗奧蘭蒂斯。在決賽的5盤大戰(zhàn)中,擁有強烈發(fā)球上網風格的美國人斯坦·史密斯擊敗了以柔韌、頑強見長的納斯塔斯。那場比賽被認為是1933年杰克·克勞福德與埃爾斯沃斯·維恩斯決戰(zhàn)以來又一次經典對決。兩個月后,他在還采用草地球場的美國公開賽決賽中,在兩度落后的局面下,苦戰(zhàn)5盤戰(zhàn)勝阿瑟·阿什奪得自己第一項大滿貫單打冠軍。
1973年,他無往不勝,幾乎贏下了溫網以前的所有比賽。在贏得羅馬公開賽之后又在法網決賽中擊敗前南斯拉夫的皮利奇摘桂。接下來又一鼓作氣捧得女王杯。那一年,他33次參賽奪得17項冠軍。而1973年的溫布爾頓卻始終是人們最感興趣的話題。那一年,由于法國公開賽之后皮利奇拒絕參加戴維斯杯而被前南斯拉夫網協(xié)與ITF禁賽,溫布爾頓賽會排除了皮利奇,引發(fā)了上一年剛剛成立的ATP強烈抗議。有79位排位百名以內的球員罷賽抵制1973年溫布爾頓。本來準備與球員朋友同進退的納斯塔斯在獨裁者齊奧塞斯庫和國內網協(xié)的壓力下前往倫敦,被列為頭號種子,緊隨其后的高手只有捷克的寇蒂斯和英國本土的泰勒等寥寥數人。
為此,他的球迷們對1976年的溫布爾頓決賽記憶猶新。當時,納斯塔斯對陣已在法網成名的博格。他回憶道:“我的開局不錯,那一年,我曾在快速場地上贏過他,我認為自己應該輕松獲勝!辈└褚脖池摼薮蟮膲毫,人們說他的風格在溫布爾頓永遠不能成功。但所有人都錯了,那是博格連續(xù)五奪溫網的開始。在最后1分結束后,30歲的納斯塔斯跳過球網擁抱年輕他10歲的對手。他回憶說:“小伙子哭了,我早就說過他會成為傳奇人物!奔{斯塔斯善于在對拉中甩開對手打出winner,他有高超的上旋球功力,他最驕傲的是自己的快速反應和移動。像那個時代的高手一樣,他的底線和網前俱佳。1976年,納斯塔斯成為歐洲第一位職業(yè)獎金超百萬美元的選手,他的職業(yè)總獎金超過200萬美元。
納斯塔斯的職業(yè)生涯跨越業(yè)余和公開賽兩時代,他是單、雙打冠軍數超過100個的5名球員之一。1991年,納斯塔斯進入網球國際名人堂,F在,他與家人定居紐約。他還是元老巡回賽和各種慈善表演賽的?汀:笥洠1996年,納斯塔斯一度引起國際矚目,因為他宣布參選巨變后的布加勒斯特市長,但以失敗告終,“也許這對他和布加勒斯特都是最好的結果!彼拈L輩和老朋友提里亞克調侃說。
伊利·納斯塔斯 - 運動員歷程
伊利·納斯塔斯,1946年7月19日生于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少年時候的納斯塔斯活潑好動,興趣廣泛,網球只是他的愛好之一,從6歲就已經開始拿其網球拍進行練習,不過相對來說,他更喜歡足球。他把更多的時間和熱情都投入到足球運動里面去了。那個時候也許納斯塔斯也曾經想過打網球,不過他的理想也許是成為一名足球運動員。直到他12歲的那一年,他收到一份獨特的禮物:一枝嶄新的漂亮的史萊辛格球拍。正是這個小小的禮物,改變了小伊利的一生。這把球拍把納斯塔斯的全部身心都吸引過去了,他不斷摩挲,愛不釋手。在那一刻,納斯塔斯下了決心,打網球。他開始把全部的時間都去進行了網球訓練。納斯塔斯驚人的網球天賦瞬間展露無疑。僅僅過了兩年,14歲的納斯塔斯已經在羅馬尼亞的少年組的比賽里找不到對手。他決定正式進入網壇闖蕩天下。人們恐怕沒有想到,終結天王巨星拉弗的年代的球員居然會是這個其貌不揚的小伙子。納斯塔斯進入網壇的時候還只是一個不成熟的少年,無論是在技術上還是在經驗上和心理素質上,納斯塔斯顯然還有許多需要完善的地方。納斯塔斯涉足網壇的60年代,正是澳大利亞天王埃莫森在四大滿貫稱王稱霸的年代,在業(yè)余網球界,年輕的納斯塔斯與埃莫森這位前輩比起來顯然不具備挑戰(zhàn)的實力。而納斯塔斯也一直沒有進入職業(yè)網球界,更不用說與另外一位澳洲天王拉弗較量了。60年代是澳大利亞球員的天下,拉弗、羅斯維爾、埃莫森和科特的光芒,壟斷了網壇的每一個角落。而這十年,也是納斯塔斯不斷完善自己的時光。這十年也為后來納斯塔斯在網壇上稱霸一時奠定了基礎。
是金子總會發(fā)光。1966年,納斯塔斯和他的老師伊翁·提里亞克搭檔獲得法國公開賽的雙打亞軍,引起了國際網球界的關注,被認為是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在羅馬尼亞這樣一個網球小國里,納斯塔斯的冒尖令人興奮。他也是羅馬尼亞歷史上第一位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級頂尖球手。在此期間,納斯塔斯也系統(tǒng)科學的完善了自己的技術,不但加強了以往已有的強大底線抽擊的力量,更把自己發(fā)球上網的技術有了一個質的突破,此后他在草場上的戰(zhàn)績也一日千里。1969年戴維斯杯半決賽,年輕的納斯塔斯率領羅馬尼亞隊在全英網球俱樂部的溫布爾登中央大球場擊敗英國隊進入決賽。這也是羅馬尼亞歷史上首次進入戴杯決賽。在那個年代,戴維斯杯象征著網壇的另外一個最高榮譽。無數的名將為之全力奮戰(zhàn),誓要把獎杯捧回。作為一個熱血青年,納斯塔斯是羅馬尼亞戴維斯杯隊伍忠心不二的戰(zhàn)將。從1966年到1985年,納斯塔斯沒有一年在一旁當觀眾,連續(xù)二十年參賽,這也是戴杯歷史上一段傳奇。而納斯塔斯一生的主要成就,也基本上凝聚在了戴維斯杯中。他在52次與各個國家隊伍的交鋒高達146場(含單雙打),他取得了其中109場的勝利。此外,他曾經率領羅馬尼亞于1969年、1970年、1971年連續(xù)三年進入決賽。雖然最后連續(xù)三次都是敗在了強大的美國隊手下,但羅馬尼亞可以說雖敗猶榮,畢竟美國隊里有康納斯、阿瑟阿什、史密斯等超級名將,而羅馬尼亞只有納斯塔斯獨撐大梁。在戴維斯杯賽上的納斯塔斯,是網壇榮光的一個重要組成。
進入70年代,納斯塔斯的職業(yè)生涯開始走向巔峰。隨著1968年世界網壇進入公開賽時代,網壇又是一番新景象。澳大利亞名將拉弗夾著在職業(yè)圈稱霸的神威,在1969年一口氣把四大滿貫吞并,他仍然是世界最頂尖的球員,而年輕的一輩,已經是欣欣向榮,紐科姆、阿瑟阿什、康納斯等人的迅速走紅,網壇有點混亂了。納斯塔斯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開始了他的顛峰時期。1971年年底,他奪得了四次年終總決賽(今天大師杯的前身)冠軍的第一個,之后連續(xù)四年均闖入決賽并三次奪冠。他也是年終總決賽歷史上第一個冠軍和第一個三連冠。年終總決賽第一次設立,就迎來了一個年輕的冠軍,多少有點出人意表。拉弗在這一年的失利,說明拉弗已經不能夠在網壇上呼風喚雨了?梢哉f,年終總決賽是納斯塔斯職業(yè)生涯的另外一個舞臺。在早期的年終總決賽,他成了獨一無二的霸主。而他在年終總決賽四次冠軍的戰(zhàn)績,也僅次于倫德爾和桑普拉斯的五次。納斯塔斯的霸氣顯露出來。納斯塔斯在多年的征戰(zhàn)中磨練出來的全面的技術,在1972年7月的溫布爾登得到了施展。在這一年的溫網中央大球場,納斯塔斯的狀態(tài)神勇。他先在1/4決賽以3比0戰(zhàn)勝后來的雙打搭檔,也是美國的希望之星,后來的一代天王康納斯,半決賽又擊敗后來在1975年奪得美網男單冠軍的名將奧蘭斯,一路闖進了決賽。積蓄了多年力量的納斯塔斯想要在網壇圣地奪得挑戰(zhàn)者杯,在單打賽場上稱雄。
他決賽的對手是上一年(1971年)的美國公開賽冠軍美國名將斯坦·史密斯。然而命運就像在作弄了納斯塔斯,在決賽的五盤大戰(zhàn)中,納斯塔斯終于沒有能夠笑到最后。這場比賽驚心動魄,比分交替上升,難分難解。無數次的,納斯塔斯就要獲得網壇的最高榮譽了,但是始終無法更進一步。以柔韌、頑強見長的納斯塔斯最終敗在擁有強烈發(fā)球上網風格的美國人史密斯的拍下。這場比賽被認為是1933年杰克·克勞福德和埃爾斯沃斯·維恩斯決戰(zhàn)以來又一次經典對決。這場比賽的激烈精彩和殘酷,比起1980年兩大巨星博格和麥肯羅的那場溫網世紀之戰(zhàn)也不遑多讓。而這場失敗,仿佛也給納斯塔斯上了詛咒,此后納斯塔斯雖然無數次的接近溫網冠軍獎杯,始終是功虧一簣。溫網也成了納斯塔斯的一塊心病和職業(yè)生涯的最大遺憾。兩個月后,他在還采用草地球場的美國公開賽決賽中,在兩度落后的局面下,苦戰(zhàn)五盤力克美國黑人名將阿瑟·阿什奪得自己第一項大滿貫單打冠軍。
1973年,納斯塔斯進入職業(yè)生涯頂峰的一年。他戰(zhàn)無不勝,幾乎拿下了溫網以前的所有比賽德冠軍。在贏得具有崇高地位和聲譽的羅馬公開賽(此時羅馬公開賽的重要性甚至要超過澳大利亞公開賽)之后又在羅蘭加洛斯球場中擊敗南斯拉夫名將皮利奇把火槍手杯捧回老家。接下來又一鼓作氣奪得女王杯。那一年,他33次參賽奪得17項冠軍。一年17項冠軍的紀錄,也是歷史之最。這個紀錄一直保持到今天都是無人能夠接近的。包括球王桑普拉斯。也是在這一年的納斯塔斯近乎神奇的勝利,近乎無敵的狀態(tài),他毫無爭議的成為那一年的霸主。
在賽場上的被警告、罰款、禁賽對納斯塔斯來說是家常便飯。不過,場下的納斯塔斯卻是個和善爽快的人。1976年溫網決賽,納斯塔斯敗在瑞典小將博格的拍下,在比賽最后一分結束后,30歲的納斯塔斯跳過球網,熱情的緊緊擁抱著比自己年輕10歲的對手,博格激動得淚流滿面。很多年以后,納斯塔斯回憶起這個歷史的時刻:“小伙子哭了。我早就說過他會成為傳奇人物。”納斯塔斯是正確的,這場比賽是博格溫網五連冠偉業(yè)的開始,也照亮了未來天皇博格的年輕時代。
1976年,納斯塔斯成為歐洲第一位職業(yè)獎金超百萬美元的選手。他的職業(yè)總獎金超過二百萬美元。納斯塔斯的職業(yè)生涯跨越業(yè)余和公開賽兩個時代,無論在哪個時代里,納斯塔斯都以他自己的方式,在世界網壇贏得了尊重和地位。他是歷史上單、雙打冠軍總數超過100個的5名男子球員之一。1991年,納斯塔斯入選網球名人堂,F在,他與家人定居于紐約。他是元老巡回賽和各種慈善表演賽的?。納斯塔斯出現和顛峰時期的年代正是世界網壇進入公開賽時代,作為公開賽時代以來第一個真正當代意義上的排名世界第一的球王,納斯塔斯在網壇歷史劃過一道耀眼光芒。
伊利·納斯塔斯 - 職業(yè)生涯
大滿貫
男單冠軍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國籍 | 勝方比分 |
1972 | 美網 | 草地 | 亞瑟·阿什 | 美國 | 3-6,6-3,6-7,6-4,6-3 |
1973 | 法網 | 紅土 | NikolaPilic | 南斯拉夫 | 6-3,6-3,6-0 |
男單亞軍
年份 | 比賽 | 場地 | 決賽對手 | 國籍 | 對手勝方比分 |
1971 | 法網 | 紅土 | 科德斯 | 捷克 | 8-6,6-2,2-6,7-5 |
1972 | 溫布爾登 | 草地 | 史密斯 | 美國 | 4-6,6-3,6-3,4-6,7-5 |
1976 | 溫布爾登 | 草地 | 博格 | 瑞典 | 6-4,6-2,9-7 |
年終大師賽
冠軍
年份 | 舉行地點 | 決賽對手 | 對手國籍 | 勝方比分 |
1971 | 法國巴黎 | 史密斯 | 美國 | 5-7,7-6,6-3 |
1972 | 西班牙巴塞羅那 | 史密斯 | 美國 | 6-3,6-2,3-6,2-6,6-3 |
1973 | 美國波士頓 | TomOkker | 荷蘭 | 6-3,7-5,4-6,6-3 |
1975 | 瑞典斯德哥爾摩 | 博格 | 瑞典 | 6-2,6-2,6-1 |
ATP單打冠軍(53)
1970(1):羅馬
1971(7):里奇蒙德、翰普頓、尼斯、蒙特卡洛、瑞典公開賽(巴斯塔德)、溫布利、年終大師賽
1972(12):巴爾的摩、奧馬哈、蒙特卡洛、馬德里、尼斯、杜塞爾多夫、蒙特利爾、美網、南橙郡、西雅圖、倫敦、年終大師賽
1973(14):奧馬哈、卡爾加里、巴塞羅那、蒙特卡洛、佛羅倫薩、法網、羅馬、皇后會、瑞士公開賽(格斯塔德)、辛辛納提、馬德里、巴塞羅那-2、巴黎室內賽、年終大師賽
1974(6):里奇蒙德WCT、華盛頓WCT、般尼茅夫、雪松林、馬德里、巴塞羅那
1975(5):巴塞羅那、巴倫西亞、馬德里、南橙郡、年終大師賽
1976(5):亞特蘭大WCT、梳士巴利、百事大滿貫、拉科斯塔、南橙郡
1977(2):墨西哥城WCT、普羅旺斯?怂
1978(1):邁阿密
ATP雙打冠軍(45)
1970(4):辛辛納提、費城WCT、法網、羅馬
1971(3):布宜諾斯艾利斯、翰普頓、蒙特卡洛
1972(6):漢堡、馬德里、翰普頓、肯薩斯城、蒙特利爾、羅馬
1973(10):南橙郡、斯德哥爾摩、溫布爾登、卡爾加里、蒙特卡洛、巴黎室內賽、翰普頓、梳士巴利、巴塞羅那、馬德里
1974(4):印第安納波利斯(RCA錦標賽)、倫敦、巴塞羅那、般尼茅夫
1975(4):梳士巴利、南橙郡、美網、馬德里
1976(1):斯德哥爾摩WCT
1977(4):休斯敦WCT、倫敦WCT、圣路易WCT、普羅旺斯?怂
1979(5):辛辛納提、薩拉索塔、亞特蘭大、特拉維夫、蒙特卡洛
1981(3):巴塞爾、南錫、巴黎室內賽
1985(1):特拉維夫
伊利·納斯塔斯 - 神秘球童
那是一場深夜的比賽,情緒化的伊利·納斯塔斯打得非常糟糕。惱怒的他一氣之下將球拍扔給了斯匹茨,然后走到了斯匹茨所在的球場底線的位置。此時,球場上響起了掌聲,斯匹茨開始發(fā)球,球被接回之后,斯匹茨的新搭檔,約翰·紐科比將球擊中,奪得一分。觀眾開始喝彩,斯匹茨再度發(fā)球,紐科比拿下第二分。這時,納斯塔斯拿回自己的球拍,但要求斯匹茨再幫他一個忙!斑@次,他希望我能替他找一條他可以比賽穿的網球裙。”斯匹茨說道,“我費了番功夫,替他找了一條。
伊利·納斯塔斯 - 軼事
ATP祝賀《網球》創(chuàng)刊周年
男子職業(yè)網球聯合會(ATP)于1972年美國公開賽舉行期間創(chuàng)建,最初只是一個單純的球員工會組織。首任總裁由南美球員克里夫·卓斯戴爾擔任,執(zhí)行長由公認的偉大球員杰克·克拉默擔任。1973年ATP創(chuàng)立了排名積分系統(tǒng),羅馬尼亞的伊利·納斯塔斯成為歷史上首位世界排名第一的球員。1988年,ATP在美國網球公開賽球場外的停車場發(fā)表聲明,接管高級別職業(yè)比賽。1990年,在ATP團結了職業(yè)球員和高級別賽事之后,一個嶄新的職業(yè)網球時代到來了。
進入21世紀以來,憑借費德勒、羅迪克、科里亞和斯里查潘等優(yōu)秀年輕球員的出色表現,ATP延續(xù)了強勁的發(fā)展勢頭。而對中國來說,新世紀里最大的收獲便是上海連續(xù)三年承辦ATP最精彩的年終“大師杯”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