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福坪安評書演員。1885年【光緒十一年(乙酉)】在北京出生,滿族,為鈕古祿氏,原名福布森。師從徐長勝先生,出師后起初經(jīng)常在京津兩地演出,他是在天津紅起來的,以《明英烈》享譽津門,1920年左右在評書界更是獨占鰲頭。后到營口、沈陽、安東等外埠演出。當時營口曲藝氣氛濃厚,評書看戲的觀眾特別多,懂書懂戲的行家也多,每天都有諸多各界名角在營口登臺獻藝,加之熱情的書迷也打動了福先生,使得福坪安定居在營口,于1951年歿于營口。當時福坪安老先生每天出入夏家茶館等幾家書場茶館,為營口觀眾獻藝,并在營口收徒李鶴謙等。
表演特長
他的表演臺風穩(wěn)健,氣度大方,輕易不樂,總板著臉;他的書路規(guī)矩,情節(jié)合理,結(jié)構(gòu)嚴謹,流暢自如,刻畫人物生動形象;聲音低而不喑,沒有大喊大叫,沒有滿臺飛,按部就班,一石一房,讓人聽著靜而不沉,在輕松愉快之中偷著穩(wěn)當。他說《永慶升平》得到過哈輔元的指教,有“活馬成龍”之譽;他的《隋唐》“瓦崗山亮隊”,二十四隊人、馬、刀、槍,各有贊賦,絕不雷同,是為絕活;他的《明英烈》,“八黑十二紅”各有開臉;他還演說《三俠五義》。
演出作品
常演書目有《大隋唐》、《三俠五義》、《明英烈》、《永慶升平》。他在《永慶升平》有“活馬成龍”之謂,《明英烈》學(xué)于士英無比,刻劃人物,一人一相!洞笏逄啤酚小巴邖徤搅陵牎币还(jié),亮廿四隊,人、馬、刀、槍贊,各說廿四套,堪稱一絕。
收 “鶴”字輩的徒弟:李鶴謙、吳鶴齡、董鶴良、郭鶴鳴、馬鶴逸。
作品介紹
民國時期,在天津、營口演說《明英烈》最為著名的,首推福坪安先生。他演繹的《明英烈》是評書傳統(tǒng)的書目,也叫使“大槍桿兒”。主要內(nèi)容就是元朝末年,順帝統(tǒng)制殘暴,各路起義風起云涌。朱元璋先在皇寺出家,學(xué)會武藝,又在馬家莊當傭工,投奔郭子興部下,結(jié)識了劉伯溫、常遇春等人,并聯(lián)絡(luò)了眾多反元志士。元順帝用丞相脫脫之計,假設(shè)武科場,誘騙各路起義首領(lǐng)到大都,使其自相殘殺,再設(shè)埋伏地雷火炮,欲將天下英雄一網(wǎng)打盡。朱元璋、常遇春、胡大海等大鬧武科場,殺出京城。
朱元璋在武當山舉兵起義,被推為西吳王,劉伯溫為軍師,請出徐達掛帥,得襄陽、定濠州、取滁州,迫使脫脫飲鴆身亡,元朝覆滅大局已定;常遇春飛身攻打采石磯,戰(zhàn)太平,取金陵,攻取寧國府,北漢王陳友諒戰(zhàn)死;攻打平江,消滅東吳張士誠,掃平各路反王,趕走順帝,統(tǒng)一全國,建立明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