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佛·菲尼克斯曾經(jīng)是好萊塢的希望之星。1993年,這個年僅23歲的天才演員因吸毒過量猝死在星光大道上。執(zhí)導(dǎo)了菲尼克斯生前完成的最后一部影片《那個叫愛的東西》的美國導(dǎo)演彼得·波格丹諾維奇撰寫了一篇回憶文章。文中,波格丹諾維奇不無傷感地說道,菲尼克斯擁有卓而不群的天賦,但他很容易陷入自己扮演的角色不能自拔。菲尼克斯曾對彼得說,他本人并不沉迷于毒品,他只是沉迷在自己扮演的角色里。菲尼克斯以扮演那種自戀、驕傲、才華橫溢并有自毀傾向的角色而聞名,最后,他也確實(shí)死于自毀。
里佛·菲尼克斯 - 生平
里弗·菲尼克斯因1977年全家前往美國洛杉磯鳳凰城而得此名字。他十歲時,在父母的鼓勵下,開始職業(yè)化的電視表演生涯。里弗·菲尼克斯初登銀幕是在1985年的《探險者》中,隨后的三部影片:《站在我身旁》、《蚊子海岸》和《印第安那瓊斯和最后的十字軍》則為他揚(yáng)名影壇。他在1988年的《不設(shè)限通緝》中飾演的約翰尼為他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的提名。里弗·菲尼克斯于1993年因吸食過量毒品在約翰尼·德普的私人俱樂部中死亡,年僅23歲。
里佛·菲尼克斯 - 個人傳記
John Glatt所著的《Lost in Hollywood》的書中,對于里佛的一生的講述,讓我再次陷入對這位偉大演員的喜愛和懷念中。在此默哀,沉痛悼念他的離開。
里弗的故事要從他母親和父親的結(jié)合講起。1968年夏天,23歲的Arlyn Sharon Dunetz放棄了秘書的工作和家庭主婦的角色,決定追尋更有意義的生活,追尋她的hippie dream。她從Bronx到達(dá)Los Angeles遇到十幾歲就離開家一直在外生活的John Bottom。他們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彼此志趣相投。于是1969年,Arlyn和John在一個hippie ceremony結(jié)合,繼而一路往北,到達(dá)Madras Oregon。Bottom找到一份seasonal work.,與其他的hippie住在一起,在田間勞作。也是在這里,Arlyn拒絕醫(yī)生的幫助,在三天難產(chǎn)的掙扎之后,1970年8月23日中午12時3分,生下了他們的第一個孩子——River Jude Bottom。(里弗·菲尼克斯)
River的名字出自他們共同讀的《荷馬史詩》,Jude則是出自他們最愛的一首歌——Beatles的《Hey Jude》。
作為hippies,Arlyn和John傳播peace-and-free-love的嬉皮文化,也是因此,River從出生就過上居無定所的生活。1972年他們加入了L.A.的Children of God,生活在這個有百余個家庭組成的群體中。他們信仰上帝,閱讀圣經(jīng),也將一家人的姓氏由Bottom改為Phoenix。
生活在Children of God的人們崇尚一種特殊的不為接受的性自由,他們互相分享自己的妻子或者丈夫,認(rèn)為這是上帝賜予的禮物。也正是因此,River在4歲的時候就失去了童貞。多年以后,River仍為止感到難言的困擾。
1975年圣誕節(jié),River從西班牙歌手Alfonso Sainz那里得到一份禮物——一把吉他。從此River在跟隨一家四處漂泊的路上一直抱著心愛的吉他彈唱。River有四個兄妹:Rain,Leaf,Summer,Heart。從五個孩子的名字就了解到這是一個怎樣的家庭。他們始終堅持食素,除蔬果和豆制品其他食品不去接觸。他們的流浪生活格外艱苦,幕天席地。River7歲的生日,父母除了樹上的椰子和芒果,什么也不能帶給他。多數(shù)的時候他們都要忍饑挨餓。盡管如此,River后來表示,他從未感到恐懼,雖然吃這一餐時候下一餐沒有著落,但是心里并不害怕。
1978年他們一家從墨西哥回到美國,River直到八歲仍未接受過任何正式的教育,但在Children of God的生活帶給River相當(dāng)大的影響。他可以用西班牙文流利的朗讀圣經(jīng)。他的父母抵制正規(guī)的教育,不讓自己的孩子進(jìn)入學(xué)校。同時美國的文化與生活方式給他們極大的沖擊。River和Rain的吉他彈唱吸引了明星發(fā)掘者,父親對成為孩子演員不是很贊成,但性格內(nèi)斂,而母親最初就有要成為演員的夢想,于是經(jīng)過思想斗爭之后,還是到達(dá)California。River由此踏上Hollywood之路。
從此里佛成為了一名外表俊美另許多小女孩著迷的童星,參演了很多電視節(jié)目。他的外形格外受歡迎。此后,1985年左右開始演出了幾部很好的電影,逐漸成為電影演員,也結(jié)識到許多電影人,正式走上電影道路。期間遇到的困難頗多,他由于沒有接受到正規(guī)教育,對于語言和歷史都無從知曉,與人交流也存在著障礙,在表演這個大課堂中,他逐漸成熟起來,并且一直擔(dān)當(dāng)著家庭生計的重任。由于River,一家人再也不用挨餓受凍,多年來租住很好的房子,地點(diǎn)則一直跟隨著River拍戲的地點(diǎn)來選擇。
由于《Stand by Me》(《站在我身旁》)的成功,里佛成為炙手可熱的年輕演員,后來與Harrison Ford等等的著名演員合作,人們對于里佛的評價頗高,認(rèn)為這個孩子對于表演有著非凡的天賦。
拍戲之余,里佛總喜歡自己在角落里彈琴唱歌。86年他開始與他的表演伙伴——15歲的Martha Plimpton約會,他們成為純結(jié)的一對小戀人。沒有電影拍攝的階段,他與家人住在Central American jungle of Belize,與一些年齡相仿的在表演時候認(rèn)識的朋友在一起玩,以及一些其他的伙伴,比如搖滾音樂人Frank Zappal的孩子等。里佛的童年和其他孩子并不相同,承受著巨大壓力的同時,沒有享受到應(yīng)該有的自有愉快的年少時光。
16歲時,里佛認(rèn)為自己的表演遇到困難,他認(rèn)為自己應(yīng)該趕快長大,極力的想擺脫過去的好孩子形象,希望成為成年人。在出演了幾部褒貶不一的電影之后,隨著年齡的增長,他陷入了青春迷惘之中,這于他過去有著不可分割的聯(lián)系。在紐約,他開始懼怕人們在公共場所認(rèn)出他來,他厭煩明星式的包圍和關(guān)注。
1987年秋天Phoenix一家搬到Gainesville的一處大房子,那里的人不會認(rèn)出他來,他感到得到了巨大的生活空間。同時與音樂伙伴組成了一支搖滾樂隊,在周圍巡演,雖然發(fā)行商認(rèn)為他們的音樂不夠成熟,但是他們?nèi)匀粓猿直硌荨iver有電影檔期時候,樂隊會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排練,有時會跟隨他到拍攝地城市表演。很多去聽他們樂隊演出的人都是為看River而去,這點(diǎn)讓樂隊不夠滿意,但是很多人逐漸還是融入到他們的音樂中,他們對此非常高興。里佛始終堅持著自己的音樂理念,用音樂歌唱和宣揚(yáng)和平與愛。九十年代,樂隊其他成員無法忍受等待里佛從電影中回來的迷惘日子,終于各自走散。由于里佛對于毒品的接觸,深入以及依賴,女友Martha Plimpton也離開了他。他為之感到深深的難過,失去親密的伙伴,戀人,好像失去方向。
從那部電影開始,他仿佛難以抽身到原來的生活中,一舉一動已經(jīng)帶著墮落頹廢的氣息,并且滿意擺脫在拍戲時嘗試的更烈性的毒品,21歲的時候又開始酗酒。這一次,他是真真正正告別了過去,擺脫了從前的銀幕形象。
此后他繼續(xù)拍攝了一些電影。他的表演天才是難以掩蓋的。他的片酬一再上漲,他為自己的祖父祖母買房,為自己的父母買地,讓所有人過上好的日子。他從小就認(rèn)為自己肩負(fù)著實(shí)現(xiàn)人們夢想的責(zé)任,于是他只能不斷的燃燒自己,走無法回頭的路,為了實(shí)現(xiàn)大家的夢想。而自己卻不為自己添置過什么,只是堅持著一種常人難有的對于電影和生活的熱情,極端的付出著自己,體驗(yàn)著周遭的一切。
1993年10月31日凌晨2點(diǎn)鐘,Rio因?yàn)槲具^量心臟衰竭,死在美國California,Hollywood的一間酒吧——The Viper Room。年僅23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