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麗·碧克馥默片女演員,是美國早期的電影明星,極盛時期曾是全世界美最富有、名氣最大的女人,也是“聯藝”影業(yè)公司的創(chuàng)立成員之一,1928年以《賣得風情》一片獲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至從有了瑪麗·碧克馥,就有了”美國甜心”這個詞.
瑪麗·碧克馥 - 個人資料
姓名:瑪麗·碧克馥
英文名:Mary Pickford
性別:女
出生年月:1892年4月8日,
出生地點:加拿大多倫多
逝世年月:1979年5月29日(美國加州圣莫尼卡)
星座:白羊座
瑪麗·碧克馥 - 個人簡介
美國電影演員,制片人。1893年4月9日生于加拿大多倫多,1979年5月28日卒于美國加利福尼亞圣莫尼卡。5歲開始在加拿大演出話劇,16歲進入美國電影界,逐漸在D·W·格里菲斯等人的影片中成為美國默片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1916年她自己組建瑪麗·碧克馥制片公司。1919年與卓別林等人的公司聯合組成聯美影片公司。1933年退出影壇。她是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的創(chuàng)始人之一。1929年因主演《俏姑娘》獲奧斯卡最佳女演員獎,不過她卻是靠拉票贏得獎項的,這也是當時有名的丑聞。1975年,她獲得奧斯卡特別榮譽獎。其代表作還有《冷落的別墅》、《灰姑娘》、《可憐的小富女子》等。
瑪麗·碧克馥 - 影星歷程
瑪麗·碧克馥出生于加拿大多倫多,原名叫格拉迪斯·路易斯·史密斯。身高1.54m。5歲時父親死于工傷事故,瑪麗過早地挑起了維持家庭生活的重擔。艱苦的工作造就了瑪麗的生存能力。開始在加拿大演出話劇,8歲時她就參加巡回演出團,足跡遍布加拿大和美國,14歲時,瑪麗決定進軍百老匯獻藝。他貿然沖進百老匯領軍人物劇作家戴維·伯拉斯科的辦公室,以秀美的容貌和婉轉的言辭打動了伯拉斯科,遂得以在他的話劇《弗吉尼亞的勇士》中擔任主角。此后伯拉斯科還為其更名為瑪麗·碧克馥。
1909年,渴望成名的瑪麗戀戀不舍地離開舞臺,憑借同樣的魅力和決心得到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D·W·格里菲斯的賞識而進入美國電影界。格里菲思的夫人琳達·阿維德森回憶說:“那是5月的一個明媚早晨。當我離開片場時,注意到有個小女孩靜靜地坐在門旁的角落。她看上去14歲左右,后來我知道她已17歲了。她身穿海軍藍嗶嘰套裝、藍白相間條紋襯衫,頭戴金邊托斯卡納水手帽,上面飾以藍色蝴蝶結。她的面容是那么鮮艷、那么可愛、那么溫和……”見到格里菲思時,瑪麗告訴他:“你必須認識到我是一個演員、一個藝術家。我在真正的舞臺上演過重要角色。我一周需要演出25場,還有額外的工作。”格里菲思被她堅決的態(tài)度征服了,于是瑪麗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冷落的別墅》中的女主角。
瑪麗有一頭金色鬈發(fā),被觀眾稱為“金色女孩”或簡稱“小瑪麗”。連續(xù)拍攝幾部影片后,遂名聲大振,逐漸在D·W·格里菲斯等人的影片中成為美國默片時代最受歡迎的女演員之一,旣惒粌H經常主演格里菲斯的作品,而且自己還寫劇本。這充分顯示了她多才多藝的才華。1910年瑪麗被帝國影片公司從比沃格拉夫電影公司挖走,該公司在廣告中自豪地宣稱:“小瑪麗現在屬于帝國影片公司的演員!爆旣愂莻機敏的人,他看出了自身的價值。為了更高的片酬和更大的表演權,他不斷地改換門庭,艱苦地操縱著合同。隨著名聲的增長,瑪麗的薪水也穩(wěn)步攀升:1909年初入比沃格拉夫公司時,周薪40美元;1910年在帝國影片公司時,周薪已升至175美元;1911年到美琪影片公司又升至275美元;1912年轉到A·朱克的名演員影片公司,周薪已達到500美元。之后其薪金一直周期性翻番。到1916年中期,瑪麗與朱克簽訂了一項令人驚愕的合同:索抽打每周1萬美元外加30萬美元獎金,同時要求成立一分公司——瑪麗·璧克馥影片公司,專門攝制由她主演的影片,并參加制片廠的利潤分成。翌年瑪麗又與第一國家影片公司簽約,每部影片索價35萬美元。
當然,在這一過程中,瑪麗也為制作公司源源不斷賺進了數不清的鈔票。1909年,美國電影的制作中心從紐約轉移到好萊塢,自此瑪麗幾乎每10天便完成一部作品。只1909到1912這4年間她就拍攝了約140部電影,旣愑兄赖娜蓊仯伙A一笑都能使觀眾魂銷魄散。其票房價值更連續(xù)多年居全美首位,崇拜者遍布全球。
因擅長扮演可愛、天真的小女孩,瑪麗獲得了“美國甜心”和“世界的情人”稱號。如《善良的小魔鬼》、《暴風雨之鄉(xiāng)的苔絲》、《蝴蝶夫人》、《灰姑娘》、《小巷美女》、《異想天開》均為這一類影片。在漫長的從影生涯中,瑪麗曾屢次試圖改變其已經標準化了的表演方向,但終究拗不過公眾壓力,還是回到了自己的典型角色。
1919年,瑪麗·碧克馥和另外3位炙手可熱的大明星D·W·格里菲思、查爾斯·卓別林、道格拉斯·范朋克攜手,共同創(chuàng)辦了聯美影片公司。翌年,瑪麗·碧克馥嫁給了范朋克。此前,她曾經在1911年1月7日與演員歐文·摩爾結婚,在摩爾變成酒鬼后,瑪麗與他分道揚鑣。1920年3月2日與歐文·摩爾離婚后,當年3月28日與范朋克結婚。當時,瑪麗·碧克馥和范朋克這兩位大明星的聯姻成為世界影壇的一件大事。這段美國本世紀初影壇最為轟動的浪漫史,在世界電影史上也是少見的,他們的結合,并沒有引起什么風波。他們原是憂心仲仲地怕聲名掃地,不料反而引起億萬觀眾對他們的欣羨。他們的結合使美國電影界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繁榮景象。這一時期瑪麗·碧克馥的藝術生涯也達到了巔峰。此后,她拍攝了《長腿爸爸》、《小方特羅伊爵士》、《小基德船長》、《羅西塔》、《小安妮·魯尼》、《麻雀》、《黑海盜》和《我最好的女孩》等默片。由于她的名聲顯赫、才華橫溢,人們把她看成是理想伴侶,從而譽稱她為“美國的情人”,乃至又被稱為“世界的情人”。
1928年,35歲的瑪麗·碧克馥深感再靠“少女風情”去吸引影迷已無可能,決定改變自己的形象。于是她剪掉了標志性的一頭金色鬈發(fā),改蓄當時流行的短發(fā),并挑選了一個異乎尋常的角色——《風騷女人》中的“摩登”女郎諾瑪·貝森特。影片中她飾演的是南方小鎮(zhèn)上的時髦女郎,因愛上了一年輕男子,卻遭到父親強烈反對。父親把她的戀人殺了,她也終于香消玉減,旣惖谋硌萘钊诵淖砩衩,很多觀眾都為她的表演流下了眼淚。但是瑪麗缺少的是溫柔和嫻淑,這使她扮演的角色局限在純真少女的天地里。《風騷女人》是璧克馥拍攝的第一部有聲影片,雖然賣座成績平平,卻為她贏得了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據說頒獎前夕,瑪麗·碧克馥把中央評委會的全體評委請到她的別墅里招待“茶點”,結果她真的獲了獎。由此輿論大嘩;蛟S正是因為如此,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宣布從第3屆起撤銷中央評委會,得獎名單改由學院的近300名會員投票決定。
拍完《風騷女人》后,瑪麗又和丈夫道格拉斯·范朋克合演了由莎士比亞名劇改編的《馴悍記》,但影片遭遇徹底失敗。影評人挖苦說,此片唯一值得注意之處是片頭字幕上有“編劇:莎士比亞”字樣。之后,瑪麗的另外兩部影片《基基》和《秘密》也相繼失敗。1933年,她拍完最后一部影片《秘密》告別了影壇,旣愐簧谐鲅萦捌240余部,監(jiān)制、制片30余部、編劇10余部。20世紀30年代中期,瑪麗經常在無線廣播電臺播音,也出版了幾本書,包括1955年的回憶錄《陽光與陰影》。
1936年1月10日,瑪麗與范朋克離婚,1937年6月26日嫁給了1927年共同主演影片《我最好的女孩》的影星查爾斯·巴迪·羅杰斯(影片《翼》的男主演)同她走完四十二年的人生之路。1936年,她被任命為聯美影片公司的首席副總。第二年,她成立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化妝品公司。1953年,瑪麗與留任的唯一伙伴卓別林一道將聯美影片公司拍賣。
30年代初,瑪麗曾將其早期許多無聲片的版權買下,打算臨終前付之一炬,后改變初衷。1970年,她將自己130部初期影片中的50部捐贈給美國電影學會。以終生辛勤勞動的汗水而榮獲1975年第四十八屆奧斯卡:為表彰瑪麗·碧克馥對電影事業(yè)獨一無二的貢獻,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授予她一尊奧斯卡特別榮譽獎。1979年5月29日,瑪麗·碧克馥死于腦溢血,享年87歲。
瑪麗·碧克馥 - 影星軼事
紀念瑪麗·碧克馥
據美國媒體報道,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俗稱“奧斯卡學院”)欲回收兩尊小金人,防止其流向市場,這兩尊奧斯卡獎小金人均屬于已逝的默片女星瑪麗·碧克馥。這兩尊小金人一尊在瑪麗·碧克馥的繼承人手中,該繼承人索價50萬美元,另外一尊在瑪麗·碧克馥的最后一任丈夫手中,他拒絕出售。
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提出訴訟時表示,為了表示紀念這位奧斯卡獎上的女星,學院有以每尊10美元購回小金人的權利。目前,此案仍在審理當中。瑪麗·碧克馥是美國默片時代的電影明星,分別在1930年和1975年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和成就獎。
瑪麗·碧克馥 - 精彩圖片
瑪麗·碧克馥 - 相關鏈接
1:http://www.mtime.com/person/912222/filmographies/
2:http://suzbbs.soufun.com/xiuba~4~666/16117250_16117774.htm
3:http://www.eelove.cn/modules/m/list.article.php?id=MaryPickford&artcat_id=0&article_id=92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