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原中國電影工作者聯(lián)誼會理事
人物生平
(1911~1987) 原籍陜西臨潼,生于西安。中學時期參與創(chuàng)辦紅芽社劇團,演出一些鼓吹鏟除軍閥、打倒列強的短劇。1928年到上海,考入上海藝術大學文學系,不久加入南國社,1930年轉入上海持志大學,并參加左翼作家聯(lián)盟和左翼戲劇家聯(lián)盟。1931年,在大道劇社參加《火的跳舞》、《街頭人》、《SOS》、《亂鐘》等進步戲劇的演出,并參加了影片《玉堂春》的拍攝。其后,相繼在聯(lián)華影業(yè)公司拍攝的《續(xù)故都春夢》和電通影片公司拍攝的《桃李劫》、《自由神》、《都市風光》等影片中飾演主要角色。同時,他還擔任電通影業(yè)公司的總務、劇務、發(fā)行、宣傳等部門的負責工作。
1936年,他返回西安,擔任“西北各界救國會”宣傳部副部長。1938年,進重慶中國電影制片廠任劇務科長、演員?谷諔(zhàn)爭勝利后回到上海,在影片《一江春水向東流》中扮演龐浩公一角,獲得好評,是他的代表作。后又在《武訓傳》中飾演張舉人。
成就及榮譽
建國后,除參加拍攝了《球場風波》、《 紅色的種子》等影片外,主要從事制片行政工作。在他一生近四十年的電影、舞臺生涯中,共飾演了幾十個經(jīng)歷不同、身份各異的反面人物。他力主反派正演,是 中國影壇上以擅演反派角色的老演員之一。曾是 中國電影工作者聯(lián)誼會理事。
2.歷史人物
(1898—1952年) 革命黨人。又名伯塤、全初、守常、鐵生。1926年加入共產(chǎn)黨,開展工農革命運動,曾任建國軍營長。1929年脫黨,任國民黨法院學習書記、區(qū)長。1933年加入國民黨?箲(zhàn)初與共產(chǎn)黨人舉辦青年訓練班,為副主任,成立鄂豫邊區(qū)抗日游擊隊三支隊(后為 華中游擊指揮部第三支隊),任司令。1939年冬改編為第五戰(zhàn)區(qū)第一游擊縱隊抗日游擊大隊,任大隊長。1940年其隊被編為 新四軍鄂豫挺進隊信(陽)應(山)總隊,任總隊長?箲(zhàn)勝利后,在淅河協(xié)助國民黨先遣軍收編汪偽軍,任支隊長、第六挺進團團長。后任國民黨隨縣黨部監(jiān)察委員、縣保衛(wèi)大隊長、游記總隊副隊長。1946年活埋農民暴動首領梁家英。1948年任隨縣流亡政府縣長、第八縱隊 綏靖團長。后逃至武漢,成立特務組織,潛回隨縣進行暗殺、破壞活動。新中國成立后被人民政府逮捕。1952年去世。
3.書法家
周伯勛 男,漢族, 1942年生于河北固安,藝名雪巖,大學文化先后畢業(yè)于滄州師專、無錫書法進修學院、武漢同濟醫(yī)大健教系。幼喜詩文書畫!∫酝跖蔀樽,博采眾長,終鑄其格。在從事教育、衛(wèi)生宣傳工作同時業(yè)余忖習書畫,曾受知于書畫大師孫其峰、啟功、董壽平、胡爽盒等。多年來周覽名山大川足跡所到積稿盈尺。深受大自然啟迪,胸襟堿工。書從唐碑入手研習碑林潛心石鼓鼎篆,四體兼攻。 畫以山水走獸趣濃,自成面貌,。1987年所創(chuàng)“一筆龍”被“中意杯”國際書法在賽用做賽;95年由中國文聯(lián)評為特級書法;1989年慶求贈與日本友人。同年參加由世界書畫家協(xié)會組織的“十國”巡回展,1996年由全國文聯(lián)潤格為特級書法,并收藏。書畫詩兼工,崇尚藝德。為光耀中華而奮筆秉燭勤耕。1990年向亞運會捐贈了“龍騰虎躍”四幅丈二大字,中央電視臺曾以新聞播出,并授予“德藝雙馨書畫家”稱號。此后多處名勝館所索藏。1998年4月在中國美術館成功舉辦了個人書畫展。人民日報、中央電視臺等10多家新聞單位都作了報道。受到各界好評。1999年應邀參加了中華二十世紀書畫名家萬米長卷的繪制活動。作品曾先后參加由世界書畫家協(xié)會舉辦的十國巡展、德國國際畫廊大展。2000年5月參加文化部、全國文聯(lián)、人民畫報社組織的世界華人書法大賽獲銀獎,并授予“華人藝術家”稱號;同年十月應文化部邀請參加訪韓藝術代表團,2005年4月,應北京電視臺邀請曾作書法藝術表演。先后在濟州、慶州、漢城舉辦了書畫展,并作了書畫交流和表演,榮獲金獎。在全國部分名勝古跡留有墨跡:“蒲松齡紀念館”、“峨眉金頂”、“成都杜甫草堂”、“江蘇周恩來紀念館”、“合肥包公陵園”、“黃山北海賓館”、“中國美術館”、“濟南東湖賓館”等,F(xiàn)為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書畫家聯(lián)誼會成員、中華書法藝術研究會成員、全國衛(wèi)生書畫協(xié)會理事,中華詩詞學會會員。
著作有《顏真卿楷書基本筆劃寫法》、《顏真卿楷書基本結構習字帖》、《中國龍》、《雪巖書畫選集》。
名載:“《國際文學藝術家大全》、《世界名人錄》、《中國書畫篆刻藝術家大辭典》、《中國二十世紀書畫名家辭典》、《全國政協(xié)風采錄》”等十幾部辭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