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歷
王霙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古蕩灣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小學五年級那年,浙江省藝術學校的老師到王霙就讀的小學招生時,被操場上嬉戲的王霙靈動的身姿所吸引,破例免除考試,把12歲的他招進了浙江省藝術學校舞蹈班。
1958年秋天,王霙出生于浙江省杭州市古蕩灣一戶貧困的農民家庭。12歲時,他被招進了浙江省藝術學校舞蹈班;
1970年夏季的一天,學校組織學生去看越劇表演,沒想到王霙第一次看就癡迷上了越劇,回來后就堅決不再學舞蹈了,他纏著老師非讓幫他轉班去學習越劇不可……
1978年,王霙考入文化部下屬的中央紅旗越劇團,在主攻越劇的同時,學習話劇表演。
1983年,王霙考入中央實驗話劇院,這一年,他25歲。此后幾年,他演
出過《陶行知》、《聊齋》、《三言二拍》等電視劇,豐富的表演經驗,為他準確地把握和塑造好毛澤東的藝術形象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2018年3月,入選《中國電視劇60年大系u2022人物卷》。
2018年4月22日,主演的電影《紅色圩場》在遂川縣大汾鎮(zhèn)殺青。
主要作品
越劇作品
《毛澤東楊開慧》飾 毛澤東
話劇作品
《桃花扇》
《小鎮(zhèn)風情》
《溫莎的風流娘兒們》
《兄弟情》
《紅星照耀中國》飾 毛澤東
《大地銘記》(情景。╋ 毛澤東
電影作品
上映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8 | 紅色圩場 | --- | --- | --- |
2015 | 東方欲曉 | 毛澤東 | 安瀾 | 梁春書 |
2012 | 扎西1935 | 毛澤東 | 張夷非 | 孫淳;金鑫;馬曉偉 |
2010 | 古田1929 | 毛澤東 | 趙繼烈 | 王伍福;谷偉 |
2007 | 八月一日 | 毛澤東 | 宋業(yè)明 | ---- |
2006 | 西風烈 | 毛澤東 | 董玲 | 楊海超;孫曦霆;韓立勇 |
2006 | 我的長征 | 毛澤東 | 翟俊杰 | 王伍福;王心剛;鐘秋 |
2005 | 歷史的選擇 | 毛澤東 | ---- | 孫維民;王琴珍;王長珍 |
2003 | 毛澤東去安源 | 毛澤東 | 康健民 | 阮丹寧;郭連文;彭博 |
2001 | 毛澤東在1925 | 毛澤東 | 張今標 | 涓子;李維民;張小波 |
2000 | 毛澤東與斯諾 | 毛澤東 | 宋江波,王學新 | 古月;約翰·嘉德那;厐順 |
1996 | 彝海結盟 | 毛澤東 | ---- | 傅學誠;多布杰;魏金虎 |
1993 | 秋收起義 | 毛澤東 | 周康渝 | 劉法魯;李永田;王茜 |
1991 | 開天辟地 | 毛澤東 | 李歇浦 | 邵宏來;孫繼堂;佟瑞欣 |
---- | 相伴到永遠 | ---- | ---- | ---- |
---- | 決戰(zhàn)前的較量 | ---- | ---- | ---- |
電視劇作品
首播時間 | 劇名 | 扮演角色 | 導演 | 合作演員 |
---|---|---|---|---|
2017 | 人民子弟兵 | 毛澤東 | 程力棟、詹成霖、雷子 | 于震,王力可,李洋,巫迪文,姜莉,孫浩然 |
2014 | 開國元勛朱德 | 毛澤東 | ---- | 王伍福 |
2014 | 領袖 | 毛澤東 | ---- | 郭廣平 |
2014 | 十送紅軍 | 毛澤東 | 毛衛(wèi)寧 | 佟大為,蒲巴甲,萬茜 |
2011 | 我的青春在延安 | 毛澤東 | 桑華 | 鄭愷;孫驍驍;喬喬 |
2011 | 開國元勛朱德 | 毛澤東 | 王文盛 | 王伍福;郭偉華 |
2009 | 紅色搖籃 | 毛澤東 | 金韜 | 王伍福;劉勁;張晶晶 |
2009 | 民主之瀾 | 毛澤東 | 朱正;李振平 | 海波;孫維民;蓋美 |
2009 | 決戰(zhàn)南京 | 毛澤東 | 沈悅、沈嚴 | 郭廣平;孫維民;陳寶國 |
2007 | 浴血堅持 | 毛澤東 | 胡玫 | 馬少驊;倪土;包貝爾 |
2007 | 井岡山 | 毛澤東 | 金韜 | 王伍福;潘雨辰;黃鵬 |
2006 | 彭雪楓 | 毛澤東 | ---- | 孫洪濤;王伍福;郭法曾 |
2005 | 陳賡大將 | 毛澤東 | 葉大鷹 | 侯勇;劉勁 |
2005 | 張治中 | 毛澤東 | ---- | ---- |
2004 | 格達活佛 | 毛澤東 | 楊韜 | 多布杰;巴森;洛丹 |
2004 | 張伯苓 | 毛澤東 | 周友朝 | 唐國強;雷鎮(zhèn)語;馬曉偉 |
2002 | 肖勁光大將 | 毛澤東 | 高狄 | 張治中;王英;郭偉華 |
2002 | 羅榮桓元帥 | 毛澤東 | ---- | 孫繼堂;王伍福 |
2001 | 中原突圍 | 毛澤東 | 石偉 | 徐平;劉永生;郭偉華 |
2000 | 日出東方 | 毛澤東 | ---- | 宋凱;孔祥玉;孫繼堂 |
1999 | 黃克誠 | 毛澤東 | ---- | 趙成順;譚非翎 |
1998 | 朱德上井岡 | 毛澤東 | ---- | 王伍福 |
1995 | 楊開慧 | 毛澤東 | 秦志鈺 | 常遠;劉文治 |
《尋覓驕楊》飾 毛澤東
《狂飆》飾 毛澤東
《陶行知》飾陶行知
2012年《王稼祥》飾 毛澤東 導演:王一巖合作:王洛勇、劉勁、盧奇
2012年《粟裕大將》飾 毛澤東 導演:賈鋼合作演員:王伍福、谷偉、郭廣平
2013年《領袖》飾 毛澤東 合作﹕郭廣平
2012年《陳云》飾 毛澤東 導演:金韜;合作演員:謝剛、王伍福、劉勁、李雪峰
2013年《聶榮臻》飾 毛澤東 導演:周友朝;合作演員:林永健、齊歡、郭偉華
個人生活
不管是圈內人還是觀眾,看過王霙塑造的毛澤東之后,對他的評價只有八個字:栩栩如生,形神兼?zhèn)。能得到這樣的評價,王霙在開心之余,也對自己的妻子賀亞琳充滿了感激。賀亞琳是國家二級化妝師,她與王霙是因戲結緣。1996年11月12日,王霙赴云南拍攝電視劇《彝海結盟》,一位叫賀亞琳的女化妝師水平相當了得,讓他十分敬佩。其后兩年,王霙又在不同的劇組遇到了賀亞琳。他發(fā)現(xiàn)賀亞琳和自己一樣,是一個對待事業(yè)非常認真、執(zhí)著的人。共同的追求使兩個人越走越近,最終結為夫妻。每次王霙演毛澤東,只要有時間,賀亞琳就在邊上認真觀看。王霙說:“她常常會提醒我,比如說我剛才臺詞說得有些慢,一會兒要注意一下,或者我的表演有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每演完一場戲,我都要看她一眼,如果她點點頭,我就踏實了;如果她搖頭,即使導演已經通過了,我還是要再來一遍!蓖蹼浱寡,自己之所以有今天的成績,與賀亞琳多年來的支持、幫助和辛勤勞動是分不開的。言語之中,能聽出王霙對妻子的一片深情。
社會活動
2011年4月5日晚,王霙參加2011中國畬鄉(xiāng)“三月三”活動開幕式暨中國電影家協(xié)會采風景寧行·民族大聯(lián)合活動。
2016年6月12日,中國影協(xié)、中國文聯(lián)電影藝術中心送歡樂下基層大型公益演出在被譽為“中國龍蝦第一鄉(xiāng)”美譽的湖北潛江舉行,王霙參演節(jié)目《偉人情懷》。
程力棟、詹成霖、雷子 |
人物評價
青春激蕩、神形兼?zhèn)洌和蹼?/p>
遠望舉止相像,近瞧神態(tài)逼真,越看越像毛主席,他就是青年毛澤東的扮演者,中央實驗話劇院一級演員王霙。1970年進入演藝圈的王霙,從舞蹈、戲曲、戲劇到影視,扮演過不同類型不同時期的各種角色,是一個多才多藝的演員。
提起第一次扮演毛澤東的經歷,王霙頗感是一種緣分。1989年,上海電影制片廠籌拍《開天辟地》,為了“青年毛澤東”的人選,劇組費盡周折。開拍在即,在一次翻閱推薦演員檔案時,王霙的照片讓導演之一胡立德眼睛一亮:“這才是我要找的人吶!”
長得像與演得像還是有天壤之別的。頭一回扮演毛澤東,不是忘臺詞,就是忘動作,感覺特別扭。正當王霙一籌莫展時,導演說:千萬別以為自己不像,其實你現(xiàn)在已經很像了,尤其是你忘詞的時候更像。一句提醒,使王茅塞頓開:是。∫胙莺媒巧,一要自信,有信心才能揮灑自如;二要忘我,忘我才能真正入戲,實現(xiàn)“形”與“神”的和諧。
在悉心揣摩其他扮演者精妙之處的同時,王霙總是結合自己的感悟進行創(chuàng)造性的發(fā)揮。當他發(fā)現(xiàn)自己在沉思,以及與鏡頭成45°側角時面部輪廓最逼真,在拍攝時就盡可能地展示這兩種姿態(tài)。再比如抽煙,以往銀幕展現(xiàn)的“主席”始終把煙夾在食指與中指之間。王細心體會后認為,煙快燃盡時用拇指和食指小心捏著抽,才不會浪費太長的煙蒂,這更符合毛澤東出身農家、終生節(jié)儉的個性。這個傳神的造型上了銀幕,立即受到了好評。
即便對自己摸索出來的經驗,王霙也不墨守成規(guī)。他每接一部戲,都當成是一次新的挑戰(zhàn),都要一絲不茍地研究劇本,揣摩臺詞,反復演練。在他看來雖然角色沒變,但每一部戲反映的年代不同,歷史事件不同,編導的意圖也不同,因而必須“把每一次都當成第一次”,力爭每次扮演都能從一個新的角度,一個更深的層面去塑造領袖的形象。
為了表現(xiàn)偉人的精神和情感世界,更準確地把握角色,他還研讀了許多領袖原著、有關傳記、傳奇和回憶錄,查閱了大量歷史資料;拍戲過程中,他還總要擠出時間到偉人當年生活戰(zhàn)斗過的地方去走走看看,向當?shù)乩相l(xiāng)打聽一些毛主席的故事,積累一些更直觀、更深刻的感受。
扮演領袖,苦在其中。拍《秋收起義》時,軍委張震副主席前來視察劇組。見到王霙,他連連擺手說:“不像,不像,你太胖了!边@位曾是秋收起義隊伍里一名“紅小鬼”告訴王霙,毛主席當年的形象是:“蓬頭垢面,骨瘦如柴,外加瘸腿”。為了符合角色的要求,王霙咬著牙減肥,個把月粒米未進,每天只吃極少量的水果,餓得連說話的力氣都沒有,短短28天里,體重從168斤直線掉到了140斤,終于符合了角色的要求。
由于扮演的是創(chuàng)業(yè)時期的青年毛澤東,王霙大部分時間是在“爬雪山”、“過草地”、鉆山溝中度過的。
拍《日出東方》中“朱毛會師”這段戲時已是秋末冬初。大山深處寒風浸骨,冷雨凄凄,衣著單薄襤褸的“紅軍戰(zhàn)士”們凍得直哆嗦,而同樣身著單衣的“主席”盡管嘴唇凍得發(fā)紫,卻要昂首挺胸,談笑自如。
然而,更多的是感動。1993年王霙來到井岡山拍攝《狂飚》。一天下午正巧碰上了在當?shù)剡M行革命傳統(tǒng)教育的某軍事院校的師生們,看到“毛澤東”的身影,大家潮水般地涌了上來,從肩扛將星的院領導到學員,沿著蜿蜒的山路自覺地排起數(shù)公里的長隊要求與“主席”合影留念。那一刻,王霙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和感動。這些成了王霙克服千辛萬苦演好角色的最強大、最持久的動力。每扮演一次毛澤東,就會增加一分對這位歷史偉人的景仰和愛戴,每塑造一次偉人的形象,自己的靈魂都會受到一次震撼和洗禮。
王霙先后在《開天辟地》、《秋收起義》、《楊開慧》、《毛澤東與斯諾》、《毛澤東在一九二五》、《日出東方》等30多部影視劇中扮演中青年毛澤東,成為深受廣大觀眾喜愛的特型演員。角色與原型永遠是一對真與假的矛盾,因而演員對演藝的追求也是永無止境的,對于特型演員來說,尤其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