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水深 - 簡介
顧水深(1916~1978) 鼓師。浙江省上虞梁湖古李巷人。幼入私塾5年,學習道教音樂,吹打彈唱件件皆能。尤其對紹劇和調腔方面的打擊樂,頗有研究,技法也很流暢。
顧水深 - 生平
1940年進入上海,在太乙道院擔任吹打道士。2年之后,轉事越劇司鼓工作。40年代中期,為越劇演員施銀花打鼓,曾在《方玉娘祭塔》一劇中,伴奏緊跟唱腔,鑼鼓緊跟表演,在社會上和同行中產生了較大的影響。1950年,加入合作越劇團樂隊,為戚雅仙、畢春芳司鼓,并與賀孝忠(主胡)長期共事、密切合作,經過近20年的藝術實踐,在"中板散唱"、"囂板主胡領奏法",以及〔流水〕、〔二凡〕、〔三凡〕特定的長短過門(包括京、紹、調腔鑼鼓的改革、運用)等諸方面板式的建設、發(fā)展、創(chuàng)新過程中所形成?quot;合作風格"及其伴奏特點作出了貢獻,為越劇愛好者和同行們所公認。其司鼓技術,功底扎實,藝術表現(xiàn)上品。左手擊出的音色,厚實而清雅;右手單扦的發(fā)音,豐滿而柔和。落點準,板性穩(wěn),樸實無華。無論文戲和武場,伴唱與配音,其板扦配合,雙扦滾打,都無淹腔覆音、震耳欲聾之感,敲得既"糯"又有激情。而且自始至終地自我建立在統(tǒng)一的藝術整體之中,無個人表現(xiàn)之意。如文化大革命前灌的《婚姻曲》、《樓臺會》、《血手印》、《玉堂春》、《林沖》等唱片和電臺錄音,均有此等風格。1972年劇團解散轉業(y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