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歷
胡繼成,安徽省金寨縣人,一九三一年參加六安縣游擊大隊,同年加入中國共產(chǎn)主義青年團,后編入中國工農(nóng)紅軍。一九三三年由團轉(zhuǎn)入中國共產(chǎn)黨。
土地革命戰(zhàn)爭時期,任紅二十五軍第七十五師二二三團副連長、連長,紅十五軍團第七十五師司令部一科科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zhàn)爭時期,任八路軍一一五師三四四旅六八八團副營長,六八九團參謀長,冀魯豫支隊第五大隊大隊長,冀魯豫軍區(qū)第五縱隊二旅六團團長,新四軍第三師八旅二十四團團長、旅參謀長,山東濱海軍區(q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解放戰(zhàn)爭時期,任新四軍第三師八旅副旅長,東北民主聯(lián)軍第二縱隊四師副師長,第四野戰(zhàn)軍四十二軍一二六師師長。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任中國人民志愿軍副軍長,中國人民解放軍軍長,廣州軍區(qū)參謀長,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qū)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副政治委員、顧問。
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將軍銜。是第五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
2016年5月15日20時40分,原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胡繼成在成都軍區(qū)總醫(yī)院病逝,享年101歲。
人物生平
胡繼成書法
歷任警衛(wèi)班長、排長、紅25軍75師223團副連長、75師保衛(wèi)連連長、團部參謀、紅15軍團75師司令部作戰(zhàn)參謀、科長、115師344旅688團副營長、688團參謀長、冀魯豫支隊第5大隊大隊長、冀魯豫軍區(qū)第5縱隊6旅2團團長、新四軍3師8旅24團團長、旅參謀長、山東濱海軍區(qū)司令部參謀處處長。
解放戰(zhàn)爭,胡繼成到東北,先擔任2縱4師副師長、師長,后調(diào)任5縱15師師長。15師是南滿獨立3師的基礎(chǔ),原來是安東軍區(qū)的保安部隊,屬地方武裝,戰(zhàn)斗歷史不長,善于行軍和游擊戰(zhàn)。胡繼成后來擔任42軍126師師長、42軍副軍長。
1950年,胡繼成入朝作戰(zhàn),任志愿軍42軍副軍長。在朝鮮的一次戰(zhàn)斗中,42軍125師撞上了裝備精良的勁敵美騎兵第一師第七團,125師的主要指揮員在打與不打的問題上議來論去,決定不下來。請示剛跟上來的副軍長胡繼成,胡繼成未明確表態(tài)。在軍中心指揮所的42軍軍長吳瑞林要求堅決打,派軍參謀長廖仲符去軍前指傳達命令,督促命令的貫徹實施?125師和124師的指揮員仍猶豫不決,胡繼成見兩種意見相持不下又未能及時定下決心,一直到12月1日凌晨仍然議而不決。廖仲符一看不行,趕緊回到軍中心指揮所向軍長報告。正在吃早飯的吳瑞林嘩啦一聲把碗摔了:“你回去告訴他們,今天晚上必須打,誰再說個不字,老子拿他是問!笨上闀r已晚,騎七團早在大批飛機掩護下逃走。胡繼成獲朝鮮二級國旗勛章、二級自由獨立勛章。
將軍軼事
吃野菜得痢疾虛脫墜崖
胡繼成16歲就參加了紅軍,當時家里貧窮,他知道紅軍是窮人的隊伍。1933年夏,紅25軍包圍湖北黃安(今紅安)七里坪,與20倍的國民黨軍作戰(zhàn),激戰(zhàn)40余天,紅軍彈盡糧絕,又遇疾病蔓延,減員過半,不得不退往大別山。部隊撤出七里坪鎮(zhèn)退往麻城境內(nèi)后,完全斷了糧。那時,胡繼成是紅25軍新編73師219團三營七連連長。在麻城以北黃土崗?fù)ㄍL锖拥耐局,胡老因把口糧讓給戰(zhàn)士吃,自己吃野菜得了痢疾,行軍路上出現(xiàn)虛脫,不幸在黑夜里摔下了山崖,昏死在灌木叢中。
一條情報救了一千多傷病員
得知國民黨兵來襲,其他傷勢較輕的傷病員也都往山里跑,山上聚集了1000多傷病員。由于山下駐扎著敵人,他們根本不敢下山去找糧食吃。為了生存,他們只好三五成群分散隱蔽在密林深處的巖洞、石縫中,尋找野菜、樹葉、蘑菇和青蛙、蛇、老鼠當食物。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xù)了很久,直到一支游擊隊伍狠狠地打擊了山下的敵人,致使國民黨兵退回到縣城。他們1000多傷員得知山下戰(zhàn)斗打響,就把輕傷員組織起來,成立了一個“掩護連”,胡老被推選為連長,專門負責保護重傷員,同時給大家找食物。在山下游擊隊和敵人交戰(zhàn)過程中,一位游擊隊員身受重傷爬上山,胡老當即讓吳院長把當時最為珍貴的中草藥給他敷上,傷員感動之余,告訴了他們一個絕密情報。這名游擊隊傷員透露:在不遠的一座大山上,埋藏著鄂東北游擊隊的一批武器彈藥和糧食。而這條情報最終給1000多傷病員的生命帶來了轉(zhuǎn)機。
個人榮譽
胡繼成回國后就讀于南京軍事學院高級系,1954年畢業(yè),歷任42軍軍長、廣州軍區(qū)副參謀長、參謀長、成都軍區(qū)副司令員兼四川省軍區(qū)司令員、成都軍區(qū)副政委。1955年被授予少將軍銜。獲二級八一勛章、二級獨立自由勛章、一級解放勛章、一級紅星功勛榮譽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