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爾·馬爾登 - 簡介
卡爾·馬爾登(Karl Malden),美國好萊塢著名演員、美國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前主席。191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國伊利諾伊州芝加哥,父親是塞爾維亞人,母親是捷克人。馬爾登在學生時代經(jīng)常參加學校和教堂的演出,對表演興趣濃厚。馬爾登曾在他成長的城市——印第安納州加里市一家鋼鐵廠工作過3年,后來獲得一份獎學金學習表演,并認識了后來成為他妻子的同學莫娜·格林伯格。
馬爾登相貌平平,有一個肥大的鼻子,用他自己的話說,還有一張煉鋼平爐般的臉。不過這些都沒有妨礙馬爾登的事業(yè)發(fā)展,他憑借智慧塑造了豐富多彩的舞臺、電影和電視形象。
卡爾·馬爾登 - 藝術(shù)生涯
卡爾·馬爾登1914年3月22日生于印第安納州蓋利市。原名馬爾登·塞庫洛維奇。父母都是南斯拉夫人。原先想當教師,故進師范大學讀書,后易志演員。畢業(yè)后就去百老匯,演出有《黃金時代的小伙子》 、 《慢調(diào)》、《逃亡者》等劇。但最成功的應數(shù)1947年在紐約上演的田納西·威廉斯名劇《欲望號街車》里的米契一角。
他從影也很早,1940年以《自知已求》一片嶄露頭角。而后,當時好萊塢幾部名片如《勝利女神》、《飛鏢》、 《槍手》 、《死吻》里都有馬爾登的身影。1951年。在根據(jù)同名舞臺劇改編的影片《欲望號街車》(A Streetcar Named Desire)里,他扮演同一角色——米契是男主人公斯坦利的牌友,自從和斯坦利妻子的姊姊布朗什認得后,一下子變得彬彬有禮起來,經(jīng)過一段時間相處,他準備娶她,但后來斯利兜出布朗什的老底,便打消了愛與結(jié)婚的念頭。由于角色的成功,馬爾登捧走了最佳男配角金像。
之后,這位獎主還演拍了許多好影片,如《獨眼杰克斯》(飾奸詐的父親)、 《辛辛那提小子》 (飾搞兩面派的槍手)、《在江邊》 (飾碼頭工人的神父)、 《巴頓將軍》 (飾布雷德利將軍)等等。
除了表演外,馬爾登還從事導演工作。他曾執(zhí)導過《時限》等片。再有,他對電視也很感興趣,主演過一部片名為《舊金山的大街》的警探電視連續(xù)劇。
卡爾·馬爾登 - 作品
馬爾登上世紀30年代活躍于百老匯戲劇舞臺,曾獲得紐約劇評家獎。馬爾登一生主演過50多部影片,包括《巴頓將軍》《孺子雄心》《安邦定國志》和《娃娃新娘》等。1951年,馬爾登憑《欲望號街車》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54年又憑《碼頭風云》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使馬爾登名聲大振的還有他在上世紀70年代主演的電視連續(xù)劇《舊金山街頭》,當時剛?cè)腴T的邁克爾·道格拉斯在劇中扮演馬爾登飾演的老偵探的年輕同事,道格拉斯為此稱馬爾登為導師。
除了電影和電視劇,馬爾登在上世紀70年代和80年代為美國運通公司的旅行支票所做的商業(yè)廣告也讓他的形象深入人心,人們都記得他的那句廣告語:“出門時別忘記帶上它們!
2004年,美國電影演員協(xié)會授予馬爾登終身成就獎。馬爾登稱這是他的事業(yè)的一個頂峰。
卡爾·馬爾登 - 影響
卡爾·馬爾登1951年憑借影片《欲望號街車》(A StreetcarN am edD esire)中的米奇一角贏得了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84年電視電影《Fatal V ision》(FatalV ision)又為他贏回艾美獎最佳男配角獎。2003年,美國演員工會授予卡爾·馬爾登終身成就獎,而美國眾議院為了向他表示敬意,甚至以他的名字為洛杉磯的一家郵局命名。
卡爾·馬爾登 - 逝世
2009年7月1日,馬爾登在美國加利福尼亞州布倫特伍德家中去世,享年97歲。
據(jù)美聯(lián)社報道,馬爾登的家人宣布了他去世的消息,并向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通報了有關(guān)情況。
馬爾登的家人說,馬爾登屬自然死亡,去世時家人在他身邊。
卡爾·馬爾登 - 榮譽
1951年,馬爾登憑《欲望號街車》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1954年又憑《碼頭風云》獲得奧斯卡最佳男配角獎提名。
1989年至1992年,馬爾登任美國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主席。2004年,美國電影演員協(xié)會授予馬爾登終身成就獎。馬爾登稱這是他的事業(yè)的一個頂峰。
卡爾·馬爾登 - 評價
卡爾·馬爾登,有一副特異的容貌。鼻子偌大,其尖端呈球形,滿臉盡是皺紋和橫肉,似乎只適合演壞蛋或小丑,然而他演技扎實,戲路極廣,演好人也很成功。
電影藝術(shù)與科學學院主席錫德·加尼斯評價說,馬爾登的一生“豐富而充實”,他的藝術(shù)生涯跨越戲劇和影視領(lǐng)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