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翰·弗倫奇 - 個人簡介
約翰·弗倫奇爵士SirJohnFrench
1866年加入皇家海軍,1874年轉(zhuǎn)入陸軍。19世紀晚期參加過蘇丹戰(zhàn)爭(即馬赫迪大起義)與布爾戰(zhàn)爭。1911年任英軍總參謀長。1914年任英國遠征軍司令。具有諷刺意味的是,他的妹妹卻是英國國內(nèi)著名的反戰(zhàn)領袖。蒙斯戰(zhàn)役后對戰(zhàn)爭前景持消極態(tài)度。經(jīng)過法國人的強烈勸說才勉強同意參加馬恩河會戰(zhàn)。1915年辭職,由道格拉斯·海格爵士接任其職務。1916年在本土軍總司令任上鎮(zhèn)壓了發(fā)生在東部的叛亂。退休后獲得英國政府頒發(fā)的50000鎊獎金,1925年去世。
約翰·弗倫奇 - 職業(yè)生涯
1852年9月28日,約翰·登頓·平克斯通·弗倫奇出生在肯特郡的里普爾山谷,他的雙親是威廉·弗倫奇船長和瑪格麗特·艾蔻茲。1866年,弗倫奇加入軍隊,作為軍官候補生和少年水手在海軍服役。在1870年轉(zhuǎn)為民兵后,弗倫奇于1874年正式轉(zhuǎn)入陸軍服務,加入第19輕騎兵團。經(jīng)過一段豐富而出色的職業(yè)生涯,他不斷獲得晉升。1884年10月-1885年4月期間,弗倫奇參加了尼羅河遠征隊,去解救在喀土穆被圍的戈登。該行動雖然失敗,但是弗倫奇因為出色的表現(xiàn)晉升為上校,并在1889-1893年間指揮第19輕騎兵團。1897年,約翰·弗倫奇晉升為準將,負責指揮一個騎兵旅。
1899年10月第二次英布戰(zhàn)爭爆發(fā)時他被提拔為少將,并前往南非履新,在布勒遠征軍中指揮一個騎兵師。戰(zhàn)爭中,弗倫奇參加了10月21日在埃蘭茲拉特以及萊迪史密斯附近的重大戰(zhàn)斗,并于11月2日在該城被布爾人包圍前順利撤離。1899年11月-1900年2月期間,他重組了他的騎兵師,并招募當?shù)氐尿T兵部隊。在侵入奧蘭治自由邦前夕,弗倫奇晉升為中將。2月17日,他率部迂回前進以解金伯利之圍,此舉使其部隊陷入疲憊。3月7日他在波普勒格羅夫?qū)嵤﹤?cè)翼機動,但由于布爾人快速撤退以及其馬匹的惡劣情況使行動受挫。3月13日,他率部進入奧蘭治自由邦首都布隆方丹。6月5日,占領德蘭士瓦的首都比勒陀利亞。隨后他參加了向闊馬提波特的進軍(7月21日-9月25日)。1901年1月下旬-5月下旬,他在東德蘭士瓦實施清剿戰(zhàn)。1901年5月-1902年5月,他在克龍涅角指揮對布爾人游擊隊的戰(zhàn)斗。
在南非的戰(zhàn)斗結(jié)束后,弗倫奇回到英國。1902年,他就任阿爾德肖特的司令官。1907年,弗倫奇晉升為上將,轉(zhuǎn)任陸軍總監(jiān)。1912年,約翰·弗倫奇就任英帝國陸軍參謀總長,并在一年后晉升為陸軍元帥。1914年4月卡勒兵變后,他辭去參謀總長一職。在第一次世界大戰(zhàn)爆發(fā)后,弗倫奇被選為英國遠征軍總司令開赴法國。略有諷刺性的是,他的姐姐夏洛特·德斯帕正參與領導著一場反戰(zhàn)運動。
1914年8月18日-19日,約翰·弗倫奇把英軍集中于比利時南部,位于朗雷扎克將軍的法國第五集團軍左翼。英軍試圖阻擊亞歷山大·馮·克魯克的德國第一集團軍,但在蒙斯(8月23日)和勒卡托(8月25日-27日)被表現(xiàn)出色的德軍擊退。弗倫奇對朗雷扎克在克魯克的攻擊下向巴黎東南后撤非常不滿。而且蒙斯會戰(zhàn)后,弗倫奇對戰(zhàn)爭的態(tài)度更趨悲觀,懷疑是否能在戰(zhàn)爭中最終取勝。之后,弗倫奇對與法軍的合作非常不積極,注重于保存他的部
隨后,約翰·弗倫奇指揮英軍在法國和比利時作戰(zhàn),在第一次伊普爾會戰(zhàn)(1914年10月19日-11月22日)、第二次伊普爾會戰(zhàn)(1915年4月22日-5月25日)、羅斯攻勢(1915年9月25日-11月4日)中均取得良好戰(zhàn)果。但是由于繼續(xù)對與法軍合作持消極態(tài)度,并在羅斯之戰(zhàn)中極為不當?shù)呐鋫漕A備隊,弗倫奇遭到強烈抨擊。這導致他在12月15日被道格拉斯·黑格取代。
被解除了遠征軍的職位后,約翰·弗倫奇被封為子爵,于1915-1918年擔任英國本土部隊總司令。其間,他于1916年鎮(zhèn)壓了愛爾蘭的復活節(jié)起義。1918年5月年,弗倫奇被授予愛爾蘭總督的頭銜,在隨后極為困難的時期內(nèi)履行了他的職務。1921年初,弗倫奇辭職并接受伯爵頭銜。在他退休時,英國政府授予他5萬英鎊的獎金。約翰·弗倫奇爵士在1925年5月22日卒于肯特的迪爾城堡。
約翰·弗倫奇 - 個人評價
在青年時代,弗倫奇是一位有能力的、認真謹慎和充滿活力的指揮官。在任英國遠征軍總司令后,他變得猶豫、執(zhí)拗,毫無生氣,不愿意幫助友軍。英國遠征軍最初取得的勝利主要應歸功于部隊的素質(zhì)和各師的指揮官,而不是他的努力。
約翰·弗倫奇 - 相關(guān)條目
約翰·約瑟夫·潘興 |
萊茵哈特·舍爾 |
德懷特·戴維·艾森豪威爾 |
威廉·米切爾 |
亨利·哈利·阿諾德 |
馬克斯·霍夫曼 |
亞歷山大·馮·克魯克 |
安德魯·坎寧安 |
威廉·丹尼爾·萊希 |
馮·法爾肯海因 |
瓦西里·伊萬諾維奇·崔可夫 |
穆斯塔法·基馬爾 |
歐內(nèi)斯特·約瑟夫·金 |
奧斯卡·馮·胡蒂爾 |
雷蒙德·埃姆斯·斯普魯恩斯 |
伊恩·漢密爾頓 |
康拉德·馮·赫岑多夫 |
戴維·貝蒂 |
謝苗·米哈依洛維奇·布瓊尼 |
約瑟夫·斯大林 |
約翰·弗倫奇 - 參考資料
(1)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7640d60100070d.html(2)http://www.qxwar.com/simple/t282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