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莎 - 基本資料
烏莎 Pilavullakandi Thekkevarambil Usha(印度)
性 別: 女
出生日期: 1982年1月7日
身 高:
體 重:
比賽項目: 田徑
烏莎 - 簡介
烏莎,印度女子短跑運動員,全名披拉伍拉坎蒂·梯克瓦蘭比·烏莎,在印度人們時常稱她為P.T.烏莎。她曾在1986年漢城亞運會上獲200米、400米、400米欄和4×100米接力4項冠軍;由于她1964年5月20日出生于南印度喀拉拉邦科芝科德縣的帕由里村(Payyoli),所以在她成名后人們又叫她帕由里快車(Payyoli Express)。
烏莎 - 個人生涯
烏莎十二歲時,喀拉拉邦政府興辦體育運動學(xué)校,她被選拔代表全縣入校,每月獲得250印度盧比的人才培養(yǎng)津貼。1979年,十五歲的烏莎參加全世界中學(xué)生運動會,她被瑪哈萬·納馬比爾(Madhavan Nambiar)教練發(fā)現(xiàn)并進(jìn)行專業(yè)訓(xùn)練。次年即代表印度參加了莫斯科奧運會。
1982年
新德里亞運會,她得到女子100米和200米銀牌。1983年參加在科威特城舉行的亞洲田徑錦標(biāo)賽,烏莎獲得女子400米金牌并打破亞洲記錄。此后一直到1989年,她總共在亞洲田徑錦標(biāo)賽上獲得13塊金牌,3塊銀牌,1塊銅牌。1984年的洛杉磯奧運會,烏莎以最佳成績進(jìn)入女子400米欄的決賽,可惜在決賽最后階段后勁不繼,以百分之一秒之差取得第四,與獎牌失之交臂。
1985年的亞洲田徑錦標(biāo)賽,她獲得六塊獎牌(5塊金牌和1塊銅牌),至今這仍是世界上任何田徑運動員在同一次洲際運動會上取得獎牌的記錄。1986年首爾(當(dāng)時叫漢城)亞運會,烏莎得到4塊金牌和1塊銀牌,在她參加的所有項目里都刷新了亞運會記錄。
烏莎在亞洲田徑場上給人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她的運動 生涯長達(dá)十幾年,是亞洲為數(shù)不多的跑道上的常青樹。20年前, 13歲的烏莎 就顯出了超人的速度,她在印度全國14歲以下年齡 組田徑賽中,一人包攬100米、80米欄、4×100米接力和跳遠(yuǎn)4 枚金牌,她本來還能獲得更多金牌,但組織者想讓其他孩子也 分享到金牌,沒讓她參加更多項目。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期間, 烏莎 首次獲得100米和200米兩枚銀牌。翌年,她在科威特亞洲 田徑賽上奪得400米金牌和200米銀牌。以后在每兩年舉行一次 的亞洲田徑賽上,烏莎從沒空手而歸,她的鼎盛時期保持了近 10年,在1989年新德里亞洲田徑賽上,她共奪得200米、400米、 400米欄和4×400米接力4枚金牌,200米跑出的23秒27的國家紀(jì) 錄保持至今。
1990年北京亞運會,烏莎終于顯出力不從心,她沒能戰(zhàn)勝 年輕選手。第二年,烏莎退役組織了小家庭,丈夫斯利尼瓦山 是個職員,卡巴迪業(yè)余運動員。如今,烏莎已有一個6歲的兒子, 丈夫很支持她復(fù)出重上跑道,并且親自當(dāng)她的教練。今年33歲 的烏莎體重比當(dāng)年的59公斤增加了20公斤,她說:“這些年我 連慢跑都放棄了,因此你可以想象得出,我要恢復(fù)原來的狀態(tài) 要進(jìn)行多大的運動量!”但她和丈夫很有信心,他們說,許多 歐洲女運動員都是在做了母親以后重返賽場而出的成績,她們 的運動年齡保持得很長。
烏莎在整個運動生涯中總共為印度獲得了101塊國際比賽的獎牌,為此她獲得 了議會頒發(fā)的獎?wù)。今天的烏莎是印度南方鐵路局的雇員。
烏莎 - 輝煌成就
1980年,代表印度參加莫斯科奧運會。
1982年新德里亞運會,她得到女子100米和200米銀牌。
1983年亞洲田徑錦標(biāo)賽,獲得女子400米金牌并打破亞洲記錄。
1984年洛杉磯奧運會,獲得女子400米欄的第四。
1985年的亞洲田徑錦標(biāo)賽,獲得5塊金牌和1塊銅牌。
1986年漢城亞運會"> 1986年漢城亞運會,獲得200米、400米、400米欄和4×100米接力4項冠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