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恩勇 - 簡介
性別:男
出生日期:1962年 10月 10日
出生地:廣東汕頭
代表團身份:教練員
職務:教練
工作單位:廣東體育局、國家體育總局
所負責運動員:許冕、王天凌、王峰、王克楠
運動簡歷:
1973年進入廣東跳水隊
1982年退役
1983年任教練員工作
工作簡歷:
1983 - 現在 擔任教練員
2010年12月,中國跳水隊進行調整,結束了自己國家隊教練的生涯。
胡恩勇 - 執(zhí)教成績
孫淑偉: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跳臺冠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男子跳臺單/雙人冠軍,亞運會冠軍余卓成:悉尼奧運會男子跳板亞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男子3米板單/雙人冠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1米跳板冠軍
蔡玉燕:世界錦標賽女子跳臺單、雙人亞軍,亞運會女子跳臺個人冠軍,世界杯團體冠軍
王峰:北京奧運會男子三米跳板雙人冠軍
胡恩勇 - 造星教練
他沒有拿過奧運會金牌,但是奧運會跳水金牌里卻有著他的汗水;他沒有當過世界游泳錦標賽冠軍,但所有的冠軍都對他心存深深的感激。因為突出的貢獻,不久前他還成為廣東省可口可樂奧運火炬手候選人唯一一名體育界代表。他就是被稱為“造星教練”的胡恩勇。出生于1962年的胡恩勇,是地地道道的汕頭人。10歲時,他從汕頭市金砂小學被選送到廣州二沙頭跳水隊,進行專業(yè)性跳水訓練,從此與中國跳水運動結下不解情緣。1979年,因為身體原因,胡恩勇開始改行執(zhí)教,成為一名跳水教練。他勤于鉆研,善于思考,摸索出一套創(chuàng)新實效的訓練方式,其中“倒立斜坡上下行走”、“沙坑行走”和“海綿墊行走”等訓練方法,解決了以往跳水運動員在訓練過程中腕關節(jié)容易損傷的難題,收到很好的效果。
胡恩勇還獨具慧眼,善于發(fā)現基層跳水苗子,甘當培養(yǎng)跳水運動員的“人梯”。他先后挑選、調教出“八大弟子”,其中包括:獲得巴塞羅那奧運會男子跳臺冠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男子跳臺單/雙人冠軍、亞運會冠軍的孫淑偉;獲得悉尼奧運會男子跳板亞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男子3米板單/雙人冠軍、世界錦標賽、世界杯1米跳板冠軍的余卓成;獲得世界錦標賽女子跳臺單/雙人亞軍、亞運會女子跳臺個人冠軍、世界杯團體冠軍的蔡玉燕等,F在的國家跳水隊中,秦凱等小將也歸于胡恩勇的門下。并因此被媒體稱譽為“造星教練”。
胡恩勇 - 奧運火炬手
作為可口可樂奧運火炬手候選人唯一一名體育界代表,胡恩勇自謙道,自己只是體育工作者中很普通的一員,任何一個對社會做出過有益之事的普通百姓,都應該是值得表揚和尊敬的。不過廣東跳水隊經過數代人的努力,在廣東的體育界打下了堅實的基礎,而他作為這個跳水隊的一員,能被社會認可,才是最值得高興和驕傲的。對于2008年北京奧運會,由于隊內有著良好的競賽氛圍,所以即便當時工作十分艱巨,心情也能保持舒暢。同時,胡恩勇還認為,在備戰(zhàn)2008奧運會中,把每天的工作做好,踏踏實實地走好每一步,這也是對奧運會最大的支持。
胡恩勇表示,對于北京奧運會,他沒有給自己確定一個金牌指標,就是做好每一天的工作,執(zhí)行好每一天的計劃。這也是成就他的弟子獲得北京奧運金牌的基礎。
胡恩勇 - 成名地——汕頭
恐怕沒有什么地方比汕頭更適合承辦第九屆全運會跳水比賽。在汕頭新建的游泳跳水館舉行的跳水比賽中,除了有汕頭籍運動員,還有汕頭籍教練、汕頭籍裁判員和汕頭籍的仲裁委員。而坐在看臺上的觀眾里還有這些運動員的啟蒙老師、他們的前輩和那群快樂的小師弟和小師妹。
從70年代起,汕頭就開始在跳水運動上嶄露頭角。那時,這里先后走出了全國冠軍廖師泰、周振漢、陳文文、李宋芳。
80年代初,這里演繹出中國的跳水“神話”。從金砂小學走出來的李宏平、李德亮和李巧賢先后在世界大賽中奪冠,一時間,“金砂三李”的威名響徹全國。二十年后的今天,我們再次追尋他們的足跡,發(fā)現他們都沒有離開跳水。如今,李宏平和李德亮執(zhí)教于大洋彼岸的美國加洲大學跳水隊;而李巧賢則在廣東省跳水隊擔任教練。
90年代,孫淑偉又為汕頭跳水帶來了空前的輝煌與榮耀。從1990年到1995年,他囊括了全國比賽、亞運會、世錦賽、世界杯和奧運會十米臺冠軍。當年齡的增長使他從跳臺轉到跳板上后,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仍然在八運會和九運會為廣東隊摘金奪銀……
在同一時期,從這里走出來的還有世界冠軍肖燕娟、林媛霞和世界大運會冠軍池美蘭……
胡恩勇 - 人物評價
胡恩勇現任廣東跳水隊教練。在5年的運動員生涯中沒有創(chuàng)造出什么驕人戰(zhàn)績的他,卻培養(yǎng)出一大批奧運冠軍和世界冠軍。在他的門下弟子中,有奧運冠軍孫淑偉,世界冠軍余卓成、肖燕娟、林媛霞、鄧泳、蔡玉燕,亞洲冠軍池美蘭和全國冠軍譚玉蓮。
這些跳水明星的閃爍,給他贏得一個美稱--“造星專家”。
胡恩勇是一個喜歡鉆研的人。在執(zhí)教實踐中,他創(chuàng)出了“倒立斜坡上下行走”、“沙坑行走”、“海棉墊行走”等訓練方法,解決了運動員訓練中腕關節(jié)易于受傷的難題。現在,國內的跳水運動員都吸收了他的這一訓練方法。
胡恩勇說:“我當教練,總是抱著很本性的東西,我愛我的隊員。這么多年來,對我影響最深的不是比賽成績,而是隊員們給我的快樂。我記得孫淑偉很小的時候就很能淘氣,有一次他爬到樹上捅蜂窩,被蜂蟄得眼睛腫老高,無法訓練,我記得還動手打了他……”
肖燕娟、林媛霞是胡恩勇的第一批隊員,孫淑偉、余卓成是第二批,池美蘭、鄧泳是第三批,現在的蔡玉燕已是第四批了。隊員小的時候,胡恩勇與他們情同父子;隊員長大了,他們又親如兄弟。1997年,胡恩勇與他的“大弟子”肖燕娟結為伉儷,傳為跳壇佳話。
胡恩勇 - 相關資料
[1] 搜狐網 http://news.sohu.com/20070927/n252382586.shtml
[2] 新華網 http://news.xinhuanet.com/sports/2008-05/10/content_813945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