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遏云 - 簡介
章遏云,出生于1912年生,籍貫上海(另一說是廣東),小名萍兒,別署珠塵館主。幼年家貧,12歲隨母到天津拜江順仙、王庾生為師學戲,14歲登臺,16歲入名師王瑤卿門下。她初搭雪艷琴班,后自行組班,20世紀30年代被譽為“四大坤旦”之一。40年代一度因遷居香港而息影,1948年到臺灣,演出教學并重。
章遏云 - 藝術經(jīng)歷
自幼由養(yǎng)母鄧氏撫養(yǎng)成人,養(yǎng)母妹夫即名武生張德俊。在養(yǎng)母教養(yǎng)下,七歲開始拜師學戲。
十一歲在北京新明劇團首次登臺。最初向老藝人江順仙學戲。
十二歲從名票王庾生習老生,于上海首次登臺演出《武家坡》,后改學青衣、花旦,于天津演出《汾河灣》。后遷居北京西城舊簾子胡同,經(jīng)議員佘子立取藝名“遏云女士”,曾于北京“城南游藝園”邊學藝邊演出。幾乎北京名伶如梅蘭芳、尚小云、李寶琴、榮蝶仙等人,她均先后拜門求藝。又從李壽山、張彩林、江順仙、律佩芳、陶玉芝等名師學藝。
十六歲時她帶藝投師,拜在通天教主王瑤卿門下,精研劇藝,《雁門關》、《乾坤福壽鏡》、《金猛關》等戲,頗得王派神髓,被王瑤卿譽為“女伶中的梅蘭芳”。后又向梅蘭芳學了《霸王別姬》,曾先后與楊小樓、金少山、袁世海合作演出。當她最走紅之時,與當年新艷秋、金友琴、胡碧蘭合稱為四大坤旦,馳名南北。
1932年間,她不惜以每月三百銀元高價,聘請程硯秋的琴師穆鐵芬操琴,隨穆專攻程派戲路,一學就通,《荒山淚》、《碧玉簪》、《文姬歸漢》為常演劇目。
1948年去香港,曾一度息影舞臺。
1954年到臺灣演出《六月雪》,十分轟動。
1958年定居臺灣,被大鵬劇校聘請任教。曾赴香港、泰國等地演出,極受贊譽。
尤其《得意緣》,曾得余玉琴、江順仙、李寶琴等名家指教。她多才多藝能戲頗多,曾在《群英會》中反串魯肅,從不與女演員配戲的程繼先,竟破例與其合作扮演周瑜,茹富蕙飾演蔣干,程繼先并向其傳授了周瑜,她亦曾登場反串演出,并留有所飾周瑜劇照。她還向朱素云學了《轅門射戟》。
亦曾在《八蠟廟》戲中反串黃天霸,充分說明她有著深厚的功底。她初搭雪艷琴班,后自行組班,曾與諸如香、李壽山、王又宸、馬連良、高慶奎、侯喜瑞、王又荃、周瑞安、一斗丑、葉盛蘭、馬富祿、王士英、陳少霖等眾多名家合作演出。
1989年獲美國“亞洲杰出藝人獎”。
章遏云 - 擅長劇目
她擅演的劇目有:《四郎探母》、《玉堂春》、《寶蓮燈》、《鴻鸞禧》、《虹霓關》、《杏元和番》、《雁門關》、《兒女英雄傳》、《得意緣》、《金鎖記》、《天河配》等。
章遏云 - 藝術傳人
培養(yǎng)了古愛蓮、邵佩瑜、張安平三個程派名旦及王海萍、周珍華等女弟子。
章遏云 - 藝術特色
她聰慧穎悟且練功刻苦,其水袖功、園場功及蹺功均佳。她博采眾長,青衣、花旦、刀馬旦皆精。其扮相秀麗、臺風端莊,嗓音甜潤響亮,唱腔流利酣暢。
章遏云 - 感情生活
章遏云當選“四大坤伶皇后”不久,曾經(jīng)歷了一次失敗的婚姻。那一年她嫁與北洋軍閥倪嗣沖之子倪幼丹后,“深閨重鎖,侯門似海”。首先斷絕了她與演藝界同仁和多年捧場的戲迷朋友的聯(lián)系;
其次是外出探親必派聽差左右跟隨監(jiān)視;在家閑坐,門前以及院內(nèi)也有持槍人日夜看守。這一年里,章遏云在精神上、身體上都忍受了種種痛苦。
于是她借故乘車逃至兆豐路著名大律師李景光事務所門前呼救,跟隨其后的一行打手舉槍恫嚇緊逼,演繹了一幕最終以法調解離婚的人間悲喜劇。此事是當年津門的頭條文化新聞,報紙上每天追蹤報道,連篇累牘,沸沸揚揚,名動一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