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桂山 - 簡介
何桂山(1846年—1917年),男,名寶慶,直隸大興(今北京)人。父親喜福,演花衫后改老旦,桂山是他第九個兒子,所以大家稱桂山為“何九”,晚年又稱他為“老何九”,以區(qū)別其子佩亭(小何九)的稱謂。
何桂山幼入保定全慶科班學藝,先后拜劉大頭、汪正士為師,學成后在北京搭入三慶班。常與程長庚配戲。后入春臺班,與俞菊笙合作演出最多。晚年分搭各班,又曾為譚鑫培配戲。
在何桂山時代,京劇花臉行當對“銅錘”、“架子”沒有嚴格分工,何的戲路子是集“銅錘”、“架子”于一身,尤其擅長昆曲。他這個花臉,可以說是后來各種凈行藝術(shù)流派之源,是“凈行中的程長庚”,是一代花臉宗師。
何桂山 - 藝術(shù)經(jīng)歷
他先拜花臉演員劉大頭為師,后又拜汪正士為師。搭入三慶班后,經(jīng)常與程長庚配戲。后入春臺班,先后為俞菊笙、譚鑫培配戲多年。他能戲很多,如銅錘戲《遇皇后》、《打龍袍》、《雙包案》、《大回朝》、《御果園》、《白良關(guān)》等。架子花臉戲《黃一刀》、《太行山》、《龍虎斗》、《五鬼鬧判》,都很擅長。昆曲戲以《功宴》、《北詐》、《鐘馗嫁妹》、《醉打山門》、《冥勘》等戲最為出色。他的嗓音渾厚嘹亮,唱腔古樸簡潔,功架凝重沉穩(wěn)。他所扮演的鐘馗的“二十四式門神架子”、魯智深的“十八羅漢式”舞姿極富造型美,被譽為“昆凈第一”。他為花臉演唱和表演藝術(shù)的發(fā)展做了大量開創(chuàng)性的工作。何桂山是京劇界的正凈泰斗。他的臉譜氣魄雄偉。
何桂山 - 藝術(shù)特色
他的嗓音渾厚嘹亮,唱腔古樸簡潔,功架凝重沉穩(wěn),演唱中擅用膛音、炸音,使鼻音不尚花腔,唱昆曲也滿宮滿調(diào),且身段特佳,被譽為昆凈第一,有鐵嗓子稱號。他所扮演鐘馗的“二十四式門神架子”、魯智深的“十八羅漢式”舞姿極富造型美。
何桂山 - 活動年表
1879年9月4日,光緒五年(己卯)七月十八日:三慶班應(yīng)史家胡同仁和王文恰公夒石宅堂會
1900年1月9日,光緒二十五年(己亥)十二月初九日:光緒二十五年十二月初九日福壽班外串代燈
1900年4月27日,光緒二十六年(庚子)三月廿八日:光緒二十六年三月廿八日四喜班外串代燈
1914年6月9日,農(nóng)歷甲寅年五月十六日:西柳樹井第一舞臺成立
1914年10月19日,農(nóng)歷甲寅年九月初一日:文明園演出
何桂山 - 代表劇目
代表劇目有《遇皇后》、《打龍袍》、《雙包案》、《大回朝》、《御果園》、《白良關(guān)》、《黃一刀》、《太行山》、《龍虎斗》、《五鬼鬧判》、《功宴》、《北詐》、《鐘馗嫁妹》、《醉打山門》、《冥勘》等。
何桂山 - 主要弟子
他的弟子有劉永春、金秀山、裘桂仙、唐永常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