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小檔案
籍貫:北京
星座:處女
愛好:游泳、國畫
最喜歡的顏色:藍色
最尊敬的人:孫毓敏
偶像:童芷苓、言興朋
第一次登臺的劇目:《扈家莊》
第四屆青年演員研究生班研究生;
第五屆CCTV全國京劇青年演員電視大獎賽花旦組金獎;
九三學社社員;
“華鼎獎”2008年度中國戲劇最佳表現(xiàn)女演員;
代表劇目:《典妻》
常演劇目:《紅娘》《游龍戲鳳》《紅樓二尤》《勘玉釧》
《金玉奴》《烏龍院》《戰(zhàn)宛城》
《荀灌娘》《杜十娘》《霍小玉》《癡夢》等。
指導老師
從師:孫毓敏、李金鴻、李喜鴻、胡芝鳳、宋靜媛等老師
學藝經(jīng)歷
常秋月,女,北京京劇院花旦演員。1978年出生,祖籍北京。
1990年考入北京市戲曲學校,從11歲起向?qū)O毓敏老師學習荀派藝術(shù),1997年畢業(yè)。學習了荀派劇目《紅娘》、《紅樓二尤》、《金玉奴》、筱派劇目《烏龍院》、尚派劇目《破洪州》、梅派劇目《霸王別姬》、昆曲劇目《思凡》等,以荀派為主。1997年畢業(yè)后分配到北京京劇院,后又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shù)表演學院深造,師從孫毓敏、李金鴻、李喜鴻、胡芝鳳、宋靜媛等。 所學劇目30余出,多為荀派戲。參加了《風雨同仁堂》等新劇目的演出。在2000年初參加紀念"荀慧生大師誕辰100周年演出",匯報演出了《勘玉釧》一劇。在筱派劇目上,如《烏龍院》也深得榮春社老前輩崔榮英老師的指點。2005年開始隨“筱派”名家陳永玲先生學習《戰(zhàn)宛城》、《翠屏山》等劇目,藝術(shù)上又有新的提高。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研究生班學員,現(xiàn)為北京京劇院一團演員,國家一級演員。 《杜十娘》(常秋月)
《目蓮救母》(康靜)
《未央宮》(張宏偉)
《狀元媒》(姜亦珊)
《金翅大鵬》(黃齊峰)
《艷陽樓》(韓云江)
所獲獎項
1994年在“希望之星”公開賽中獲一等獎,1995年在藍島杯大賽中獲二等獎。在2005年CCTV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中榮獲花旦組第一名。
常演劇目
《紅娘》、《紅樓二尤》、《勘玉釧》、《金玉奴》、《烏龍院》、《翠屏山》、《戰(zhàn)宛城》等。
活動年表
1994年8月,農(nóng)歷甲戌年:“孫毓敏率徒演出專場”在天津舉辦
本月下旬,孫毓敏率龔蘇萍、常秋月、張嵐芳等8名弟子在天津中國大戲院舉辦“孫毓敏率徒演出專場”。厲慧良先生給予大力支持。在天津國民大飯店舉辦的“孫毓敏藝術(shù)研討會”上,來自北京、上海、天津、武漢的京劇前輩厲慧良和戲曲理論家王家熙、徐城北、魏子晨、翁思再、吳大棠、和寶堂等參加了研討會并發(fā)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1994年9月,農(nóng)歷甲戌年:“孫毓敏率徒演出專場”在北京舉辦
本月中旬,孫毓敏率龔蘇萍、常秋月、張嵐芳等8名弟子在北京工人俱樂部舉辦“孫毓敏率徒演出專場”。
2001年1月23日,農(nóng)歷庚辰年十二月廿九日:2001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2001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jié)目單
序曲:《世紀第一春》(李東橋、李梅、田敏、冷明宇、吳亞玲、余順、孫靜、蕭雅、閆學晶、董寶貴、李欣、李勝素)
一. 鬧春宵
京劇《趙氏孤兒》選段(孟廣祿)
京劇數(shù)板(卡爾羅)
京劇《武家坡》選段(王蓉蓉、羅京、白燕升、李揚)
豫劇《百歲拜年》(小香玉、劉璐、周濤、鞠萍、孫曉梅)
二. 賞華章
京劇《將相和·三擋》(于魁智、楊赤)
京劇《大保國》選段(鄧沐瑋、趙秀君)
京劇《四郎探母·見娘》(趙葆秀、葉復潤)
電視小戲《巧獻藝》(吳愛民、孫鵬、魏建平、張斌、王雪樺)
京劇樂舞:《白蛇情》
1. 《峨嵋的祝愿》
2. 《婚慶》(周濤、鞠萍、白燕升、房印庭)
3. 《寶和堂》(張火丁、宋小川)
4. 《驚變》
5. 《水漫金山》(王怡、張淑景、包飛、景寶琪)
三. 滿庭芳
越劇《五女拜壽》(孫曉梅、張霞君、蔣暢、裘丹莉、楊麗芳、董鑒鴻、俞雷、項麗英、袁慧萍、陳雯婷、章益清)
秦腔《背媳婦》(張武宏、劉西玲)
黃梅戲《巧妹與憨哥·敘夢》(吳亞玲、余順)
蒲劇《徐策跑城》選段(郭澤民)
越劇《盤妻索妻·洞房》(蕭雅、劉偉)
粵劇《寶蓮燈·花燈詠》(梁淑清、李燕明、鄧有銀)
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彭蕙蘅、彭艷琴、劉志欣)
四. 重回眸
京劇歌舞《蘭陵王》(鄧敏、李欣)
電視小戲《慈禧看戲》(孫曉梅、朱軍、楊少春)
電視小戲《義拍定軍山》(李玉聲、趙保樂、李勝源、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
京劇歌舞《百年菊圃放眼量》(杜鎮(zhèn)杰、董圓圓、李佩紅、朱強)
五. 譜新篇
贛劇《還魂后記》選段(陳俐、沈懷林)
川劇《文成公主》選段(劉萍、孫譜協(xié))
湖南花鼓戲《鄉(xiāng)里警察》選段(宋谷、田既安、李小嘉、葉俊武、凌國康)
豫劇《搶來的警官》選段(李樹建、周春、張金洲、侯偉)
評劇《貧嘴張大民的幸福生活》選段(于文華、韓建光)
六. 會群英
京劇歌舞《太真賞月》(李勝素)
京劇《范進中舉》選段(張建國)
京劇《謝瑤環(huán)》選段(李維康)
京劇《兩將軍》選段(王立軍、李師友、奚中路、張幼麟)
京劇《春閨夢》選段(李世濟、張威)
京劇《貞觀盛事》選段(尚長榮)
七. 傳薪火
戲曲舞蹈《向未來》
青年京劇聯(lián)唱(張建峰、韓勝存、楊小彭、常春生、常秋月、李海青、吳燕、康靜、翟墨、張立媛、翟憲忠)
少兒豫劇《抬花轎》(趙爽、于坤龍、賈龍龍、王利強、張廣許)
少兒秦腔《頂燈》(安妥、王肖、李剛)
少兒秦腔《掛畫》(梁少琴、劉倩)
少兒京劇聯(lián)唱(王文端、裘識、趙佳、宋詩嫻、王夢婷、鄭菲、陳晨、陸地圓、穆宇)
少兒武戲表演(喬羽、譚笑、郝瑩、蔡錦超)
尾聲《世紀將軍令》(關(guān)懷、劉桂娟)
2005年10月7日,農(nóng)歷乙酉年九月初五日,晚: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閉幕。
獲獎名單
金獎(20名)
老生組:譚正巖、凌科、張建峰
花旦組:常秋月、唐禾香、熊明霞
武生組:李陽鳴、黃齊峰
小生組:金喜全
花臉組:劉魁魁、安平
武旦組:閆虹羽、楊亞男
丑行組:焦敬閣
老旦組:翟墨、康靜
青衣組:張慧芳、王艷、呂洋、姜亦珊
銀獎(21名)
老生組:韓勝存、劉建杰
花旦組:張悅
武生組:王雪清、詹磊、李哲、康云翔
小生組:包飛、朱福
花臉組:舒桐、陳長慶
武旦組:李丹、潘月嬌
丑行組:談元
老旦組:黃麗珠
青衣組:丁曉軍、李國靜、郭偉、張立媛、周利、隋曉慶
2005年12月26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一月廿六日:安云武、常秋月、江汁在外交部講授京劇
安云武、常秋月、江汁在外交部講授京劇。
2006年1月28日,農(nóng)歷乙酉年十二月廿九日:2006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播出
2006年春節(jié)戲曲晚會在央視播出。
節(jié)目單
序曲——《鼓舞中國》(史依弘、鄧沐瑋、楊赤、杜鎮(zhèn)杰、倪茂才)
主持人開場:白燕升、鞠萍、董藝、韋翔東
一. 京韻流芳——名家名段聯(lián)唱
1. 京劇《珠簾寨》(中國京劇院于魁智)
2. 京劇《西施》(中國京劇院李勝素)
3. 京劇《赤桑鎮(zhèn)》(中國京劇院袁慧琴,天津青年京劇團孟廣祿)
串場節(jié)目一《兩個胖徒弟》
二. 高甲歌舞《花婆鬧是春》福建晉江高甲戲劇團
串場節(jié)目二《李校長收徒》
三. 風俗畫卷——地方風情小戲
1. 北京曲劇《摘豆角》(北京曲劇團盧雪文等)
2. 錫劇《雙推磨》(江蘇省錫劇院湯達、董云華)
3. 五音戲《拐磨子》(山東淄博市五音戲劇院呂鳳琴)
4. 廣東粵劇《分飛燕》(廣東佛山粵劇團李淑勤)
5. 花鼓戲《劉?抽浴罚ê鲜』ü膽騽≡豪钭、葉紅)
6. 廣西彩調(diào)《劉三姐》(廣西省彩調(diào)劇團王予嘉等)
串場節(jié)目三《咱們得彩唱》
四. 群仙奪魁——武戲集錦(原創(chuàng))
主要演員:年金鵬、李陽鳴、黃齊峰、劉魁魁、詹磊、王雪清、閻虹羽、秦占寶、呂興、徐瀅、劉宸、黃樺等
串場節(jié)目四《尹相杰“套磁”》
五. 京劇《空城計》——譚門三代組合譚元壽、譚孝曾、譚正巖
主持人:董藝、韋翔東
六. 《天女散花》組合
表演:鄭佳艷(浙江京劇團)丁小君(戰(zhàn)友京劇團)
串場節(jié)目五《范軍PK尹相杰》
七. 戲曲什錦《大登殿》
演員(按出場序):王洪玲(河北梆子)飾王寶釧,齊愛云(秦腔)飾代戰(zhàn)公主,翟墨(京。╋椡醴蛉,李樹建(豫。╋椦ζ劫F
主持人:白燕升、鞠萍
八. 風華正茂——名家名段聯(lián)唱(二)
1. 京藏《文成公主》(中國京劇院、西藏藏劇團:鄧敏、馬翔飛、班典旺久)
2. 京劇《二堂舍子》(中國京劇院張建國)
3. 京劇《詩文會》(北京京劇院王蓉蓉)
4. 京劇《白蛇傳》(中國京劇院張火丁)
5. 京劇《洛神賦》(葉少蘭、董圓圓)
串場節(jié)目六《騙上驢》
九. 時代節(jié)拍“現(xiàn)代戲薈萃”(含《智斗》采訪)
1. 豫劇《朝陽溝》(河南省豫劇院汪荃珍、賈文龍)
2. 評劇《黛諾》(天津評劇院曾昭娟)
3. 《杜鵑山》(戰(zhàn)友京劇團于蘭)
主持人:鞠萍、韋翔東
4. 京劇《智斗》(瑪麗娜[亞美尼亞]、王陶陽、趙超智)
串場節(jié)目七《半路殺出個阿寶》
十. “行云流水”,京劇聯(lián)唱
1. 《鎖麟囊》(天津京劇院呂洋,北京京劇院郭偉)
2. 《穆桂英掛帥》(上海京劇院李國靜)
3. 《淮河營》(北京京劇院朱強)
4. 《狀元媒》(北京京劇院張立媛)
5. 《雙陽公主》(重慶京劇團周利、北京京劇院劉山麗)
6. 《白蛇傳》(戰(zhàn)友京劇團靳學斌)
7. 《紅娘》(北京京劇院常秋月、中國京劇院唐禾香)
8. 《秦香蓮》(北京京劇院陳俊杰)
主持人:董藝、韋翔東
十一. 家鄉(xiāng)美——地方戲小聯(lián)唱
1. 歌仔戲《三家!罚◤B門市歌仔戲劇團)
2. 黃梅戲《牛郎織女》(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吳亞玲)
3. 晉劇《富貴圖》(山西省晉劇院崔建華、張智)
4. 瓊劇《紅葉題詩》(?谑协倓F陳素珍、張衛(wèi)山)
5. 川劇《杜蘭朵》(劉萍)
串場節(jié)目八《小猜謎》
十二. 湖山情夢(越劇聯(lián)唱)
1. 《盤妻索妻》(上海越劇院趙志剛)
2. 《春香傳》(上海越劇院王志萍、鄭國鳳)
3. 《何文秀》(蕭雅文化藝術(shù)有限公司簫雅)
4. 《盤夫索夫》(杭州越劇院謝群英)
5. 《梅龍鎮(zhèn)》(上海越劇院章瑞虹、華怡青)
串場節(jié)目九《阿寶過關(guān)不斬將》
十三. 戲迷一歡親
1. 《梨園擂臺》擂主表演(含阿寶主持)
2. 《霸王別姬》(李尤婉云[香港])
主持人:董藝、韋翔東
十四. 國韻流觴
1. 京劇《紅拂傳》(北京京劇院遲小秋)
2. 京劇《大登殿》(沈福存)
3. 京劇《李清照》(中國京劇院李維康、耿其昌)
主持人:白燕升
4. 京劇《謝瑤環(huán)》(杜近芳)
主持人:白燕升
5. 京劇《曹操與楊修》(上海京劇院尚長榮)
串場節(jié)目十《大獻寶》
尾聲——歌舞《合家歡》
主要演員:趙葆秀、李軍、劉桂娟、王艷、姜亦珊)
演出單位:吉林市歌舞團、樺甸市歌舞團、總參八一幼兒藝術(shù)團、銀河少兒合唱團
2006年2月3日,農(nóng)歷丙戌年正月初六日:CCTV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歷屆金獎得主專場演出第一場
央視京劇大賽金獎得主將匯集上海賀新春,天蟾逸夫舞臺推出“CCTV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歷屆金獎得主專場”。此為兩場演出中的第一場。
演出劇目
《竹林記》(馮蘊)
《范進中舉》(張建峰)
《古城會》(田磊)
《烏龍院》(常秋月,陳少云(特邀),孫正陽(特邀))
《斷密澗》(安平,倪茂才(特邀))
2006年2月4日,農(nóng)歷丙戌年正月初七日:CCTV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歷屆金獎得主專場演出第二場
央視京劇大賽金獎得主將匯集上海賀新春,天蟾逸夫舞臺推出“CCTV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歷屆金獎得主專場”。此為兩場演出中的第二場。
演出劇目
《酒樓》(田磊)
《翠屏山》(常秋月)
《白帝城》(張建峰)
《鋸大缸》(馮蘊)
《轅門斬子》(倪茂才(特邀))
《赤桑鎮(zhèn)》(安平,王小磚(特邀))
2006年5月9日,農(nóng)歷丙戌年四月十二日,晚:2006年香港“京劇群英會”演出第一場
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主辦的“京劇群英會”在香港葵青劇院演藝廳演出第一場。
演出劇目
《鎖五龍》(孟廣祿)
《拾玉鐲·法門寺》(杜鎮(zhèn)杰,張慧芳,鄧沐瑋,鄭巖,常秋月,馬增壽,包飛)
2006年10月2日,農(nóng)歷丙戌年八月十一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重張十周年演出第六場
長安大戲院重張十周年演出第六場,為旦行折子戲?qū)觥?/p>
演出劇目
《棒打無情郎》(唐禾香)
《失子驚瘋》(李國靜)
《女起解》(劉薇)
《斷橋》(王艷)
《貴妃醉酒》(李潔)
《鎖麟囊》(呂洋)
《合缽》(常秋月)
《狀元媒》(王蓉蓉)
2006年11月12日,農(nóng)歷丙戌年九月廿二日:2006年“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第二場
“百花芬芳——京劇名家演唱周”舉行。第二場為中國戲曲學院第四屆在讀研究生班專場,演員有(按姓氏筆畫):王平、包飛、田磊、呂洋、安平、朱福、張馨月、陳淑芳、金喜全、姜亦珊、倪茂才、唐禾香、常秋月、康靜、黃麗珠、熊明霞、[[譚正巖]。
2007年2月22日,農(nóng)歷丁亥年正月初五日:河北省2007迎新春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播出
由河北電視臺、河北頤新文化影視投資有限公司、河北省戲劇家協(xié)會聯(lián)合主辦的迎新春戲曲名家名段演唱會在河北衛(wèi)視播出。該晚會在石家莊市人民會堂錄制,節(jié)目包括孫毓敏、劉長瑜、武建蓉演出的京劇《金玉奴》、《紅燈記》、《癡夢》選段;唐禾香、常秋月、張慧敏、許翠演出的《荀灌娘》、《戰(zhàn)宛城》、《紅娘》、《杜十娘》選段;劉爍宇演唱的《紅娘》選段,劉秀榮演唱的評劇《劉巧兒》選段,彭蕙蘅演唱的河北梆子《大登殿》選段。
2007年2月28日,農(nóng)歷丁亥年正月十一日,晚:“共育和諧——廊坊市商業(yè)銀行慰問u2018兩會u2019代表、委員戲曲演唱會”舉行
由廊坊市商業(yè)銀行主辦的“共育和諧——廊坊市商業(yè)銀行慰問u2018兩會u2019代表、委員戲曲演唱會”在廊坊市明珠影劇院舉行。晚會由中央電視臺節(jié)目主持人白燕升主持。京劇演員于魁智、李勝素、趙葆秀、孟廣祿、王蓉蓉、張火丁、常秋月、徐孟軻,評劇演員谷文月,河北梆子演員王洪玲、王英會,青年舞蹈家柴明明,分別表演了精彩的經(jīng)典曲目。
當日下午,廊坊市商業(yè)銀行為感謝廣大客戶和社會各界人士對該行的關(guān)心、支持與厚愛,滿足廣大市民精神文化需求、一堵名家風采的愿望,以同樣的強大陣容演出了一臺精彩的戲曲名家演唱會。
2007年3月26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初八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八場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北京京劇院演出。
演出劇目
《金玉奴》(常秋月,朱虹,包飛,劉明哲,包巖)
2007年3月27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初九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九場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北京京劇院演出。
演出劇目
《坐寨盜馬》(方旭)
《虎牢關(guān)》(包飛)
《大登殿》(王怡,宋昊宇,常秋月)
2007年3月31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十三日,19時30分: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第十三場
2007年“百花芬芳——京昆系列演出季”在北京民族文化宮大劇院舉行。中國戲曲學院演出。
演出劇目
《杜十娘》(常秋月)
《目蓮救母》(康靜)
《未央宮》(張宏偉)
《狀元媒》(姜亦珊)
《金翅大鵬》(黃齊峰)
《艷陽樓》(韓云江)
2007年4月5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十八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7年荀派藝術(shù)專場演出第一場
長安大戲院舉辦荀派藝術(shù)專場演出。本日演出全本《紅娘》,先后由常秋月(驚艷、許婚)、唐禾香(悔婚)、續(xù)麗雯(琴心)、龔蘇萍(傳柬)、耿巧云(逾墻)、孫毓敏(佳期)、宋長榮(拷紅)七人分飾紅娘。李中華司鼓,周志強操琴。
2007年4月6日,農(nóng)歷丁亥年二月十九日,19時30分:長安大戲院2007年荀派藝術(shù)專場演出第二場
長安大戲院舉辦荀派藝術(shù)專場演出。本日為荀派經(jīng)典唱段集萃。
演出劇目
《霍小玉》(許翠飾霍小玉,李冉飾浣紗)
《紅樓二尤》(朱俊好飾尤三姐)
《賣水》(呂慧敏飾梅英)
《杜十娘》(王桂榮飾杜十娘)
《玉堂春》(王萍飾蘇三)
《紅娘》(劉爍宇(6歲)飾紅娘)
《荀灌娘》(唐禾香飾荀灌娘,郭曉磊飾馬童,王冠、韓旭東、胡剛、黃鵬展飾四軍士)
《尤三姐》(管波飾尤三姐)
《勘玉釧》、《鐵弓緣》(常秋月飾韓玉姐,包巖飾韓臣,周璞飾江海)
《紅娘》(續(xù)麗雯飾紅娘)
《辛安驛》(耿巧云飾周鳳英)
《癡夢》(龔蘇萍飾崔氏)
《游龍戲鳳》、《辛安驛》、《紅燈記》(劉長瑜)
《紫釵記》(宋長榮,張佳春)
《金玉奴》(洞房)(孫毓敏飾金玉奴,鄭祥振飾莫稽,張永生飾金松,賈明舉飾林大人,郭琦飾林夫人,劉靜菲、方煒、劉俊余、歐陽菲飾四丫鬟)
2007年12月15日,農(nóng)歷丁亥年十一月初六日:長安大戲院2007年12月15日演出
本日長安大戲院由由京劇研究生班歷屆學員聯(lián)合演出。
演出劇目
《白蛇傳》(于蘭(游湖)、王怡(酒變)、閆。ūI草)、李紅艷(水斗)、張火。〝鄻颍、常秋月(合缽)、趙秀君(祭塔)分飾白素貞,包飛、宋小川、朱福分飾許仙,主沉浮飾小青)
人物經(jīng)歷
昨晚,梅蘭芳大劇院常秋月專場演出在觀眾的掌聲和叫好聲中完美結(jié)束。對鏡卸妝,看著鏡子里的蘇三,常秋月的思緒一下飄回到了20多年前,看到當初不諳世事的自己滿臉艷羨地看著舞臺上滿頭珠翠的阿姨們,親昵地叫她們“紅阿姨”,從此走上一條充滿荊棘與快樂的路。
常秋月說,她入行最初的動因很簡單,純粹出于女孩子愛美的心理。父親是票友也是風雷京劇團團長兼書記,她是從小聽著父親吊嗓子,看著后臺的滿目繁華長大的,最愛旦角漂亮的頭飾,總憧憬著哪一天能戴在自己頭上。
1989年,中國戲曲學院“春芽班”招生,11歲的常秋月被錄取,1990年又考上北京市戲曲學校。父親原本并沒打算讓女兒學戲,可看她身子單薄,就想著去戲校學習刀馬旦也能鍛煉身體。誰知因為身子太單薄,學不了刀馬旦,戲校的老師讓她專工花旦。
進了戲校,秋月如魚得水。學戲的苦在她看來也變得甘之若飴,周末甚至都不愿回家!霸诤錈o比的冬天,凌晨6時,天還黑著我們就被轟起來,要圍著操場跑好多圈,之后,就是把腰擔在鐵椅子上,被老師強力下腰和壓腿時發(fā)出煉獄般地嚎叫,這樣的嚎叫伴隨著老師的怒斥聲,回蕩在學校小操場的每一個角落。”這樣辛苦的日子,常秋月今天看來仍是財富,“沒有當初那樣的訓練,也不會有今天的我!”
到北京戲校的第2年,常秋月因為表現(xiàn)出眾被“荀派”大師荀慧生嫡傳弟子孫毓敏老師收為學生。孫老師曾和她們說:“你們雖然是小學生,但我教你們的都是大學的課程,要集中注意力領(lǐng)會,教三遍必須會!”由于孫老師的特殊教法,常秋月演戲的感覺都比別人開竅早,13歲她就能演荀派的兩個半小時的整場大戲。15歲時,她在北京工人俱樂部演出《紅娘》,票價是10塊錢。
花旦之美那是在臺上,讓常秋月沒有想到的是這條好看的路走起來竟然那么難。
京劇重青衣老生,花旦戲雖然好看好聽,但總被輕視。戲校還未畢業(yè)時,常秋月就與同學郭偉、翟墨等人一起成為班里的佼佼者,被稱為“科里紅”?僧斔M入北京京劇院,走上工作崗位后卻一直遭遇各種波折。單位考評時,有人認為她唱的荀派戲不正宗,給她打零分;最難的時候甚至十一個月無戲可演,不得不去開服裝店。
但倔強的她卻從不認命,每一次身處逆境都憑借著自己的努力掙扎著站起來。用孫毓敏的話說,這孩子事業(yè)心很強,奮斗起來很帶勁,從不氣餒,有個性,也很自尊。
2005年央視舉行第五屆全國青年京劇演員電視大賽,秋月選擇了曾經(jīng)學習過的筱派戲《翠屏山》來參加比賽,最后她以98.8分的花旦組最高分獲得青京賽金獎。
常秋月還是個有心人,對于自己的藝術(shù)生涯有著自己的計劃。2006年著名劇作家羅懷臻被邀請到中國戲曲學院為青研班的同學上課,在課堂上他以自己改編自柔石小說《為奴隸的母親》的甬劇《典妻》劇本為例,談到了京劇改編與創(chuàng)新的問題。羅懷臻的話點醒了正在為無新戲可排而犯愁的常秋月。課后,她立刻說出了自己的打算,把甬劇《典妻》改編成京劇。
有一天一位老師問她:“秋月,你是哪里人?”“北京的呀!”“北京的?看你總那么努力地蹦跶,我還以為你是北漂呢!”她笑著回答說:“我是掉進這坑里爬不上來了,就得不停地u2018掙u2019吧!”劇院有的同事看見她就豎大拇指,管她叫“戰(zhàn)士”。
“秋月常歌 荀游天下”這是此次專場演出的名字,也是常秋月一直以來為之努力奮斗的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