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李小樹

    李小樹

    李小樹,男,漢族,1949年10月出生。1978年考入中國人民大學歷史系,畢業(yè)后留校任教。主要從事中國史學史和中國監(jiān)察史的研究。


    重要論文

      發(fā)表《論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形態(tài)演進與特征變化》(《學術研究》2000年第5期)、《魏晉南北朝民間史學活動探論》(《學術論壇》2000年第5期)、《宋代商業(yè)性講史的興起與通俗史學的發(fā)展》(《 史學月刊》2000年第1期)、《11—19世紀中國史學的大眾化歷程》(《學習與探索》2000年第2期)、《李大釗史學理論蘊含的幾個觀念》(《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3期)等論文;獨立和合作出版《秦漢魏晉南北朝監(jiān)察史綱》(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反腐敗與監(jiān)督通論》(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10月)、《中國歷朝行政管理》(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等著作。參撰專著曾獲“第四屆中國圖書獎”、“國家教委首屆全國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北京市第五屆哲學社會科學優(yōu)秀成果獎”。曾擔任北京市監(jiān)察學會副秘書長、理事,現(xiàn)為中國人民大學歷史學院副院長,歷史系主任。

    著作

      1、《中華史學三千年史》(獨著),中國物資出版社,2010年6月。

      2、《秦漢魏晉南北朝史學史稿》(主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3、《秦漢魏晉南北朝監(jiān)察史綱》(獨著),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5月。

      4、《反腐敗與監(jiān)督通論》(合著),人民日報出版社,1994年10月。

      5、《中國歷朝行政管理》(合著),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李小樹

      6、《周世宗柴榮》(合著),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5月。

      7、《歲月河山—圖說中國歷史》(合著),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8月。

    文章

      1、《敦煌講史變文與唐代民間的通俗歷史講唱活動》,《國學學刊》2010年第2期。

      2、《秦漢時期中國史學的演進》,《中華國學研究》2008年10月創(chuàng)刊號。

      3《關于通俗歷史熱的歷史學考察》,《中國圖書評論》2007年第1期。

      4、《關于通俗史學的幾個問題》,《博覽群書》2009年第5期。

      5、《公元3—6世紀巴蜀地區(qū)史學的發(fā)展》(合著),《重慶社會科學》2010年第2期。

      6、《中國史學的革新思潮與李大釗的變革主張》,《甘肅理論學刊》2006年第4期。

      7、《公元3-6世紀三晉史學區(qū)域發(fā)展探論》(合著),《晉陽學刊》2010年第1期。

      8、《留名心理驅動下的漢晉樹碑之風與史傳寫作》(合著) 《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7年第4期。

      9、《班固受賄寫史辨疑》,《史學月刊》2005年第3期。

      10、《中國史學的雅俗分流與俗史學的復興》,《中國人民大學學報》2005年第2期。

      11、《公元3—6世紀秦隴史學區(qū)域發(fā)展探論》(合著),《蘭州學刊》2008年第11期。

      12、《李大釗史學理論蘊含的幾個觀念—紀念〈史學要論〉問世80周年》,《史學理論研究》2004年第3期。

      13、《南朝首都佛寺建造特點論析—從〈建康實錄〉的記載談起》,《學術界》2004年第2期。

      14、《晉武的寬宏與唐太宗的納諫》,《光明日報》2003年1月28日。

      15、《托物留名與東漢史學》(合著),《光明日報》2007年1月5日。

      16、《論李大釗史觀變革的核心取向》,《天津市政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02年第3期。

      17《周世宗柴榮的選人與用人》,《中國人事報》1999年9月21日。

      18、《李大釗對中國史學科學化的構想》,《貴州社會科學》2002年第6期。

      19、《論李大釗在中國史學多元格局中的理論選擇》,《北京社會科學》2002年第3期。

      20、《李大釗史學革新觀探論》,《求索》2001年第1期。

      21、《李大釗對近代西方史學思想的借鑒》,《中州學刊》2001年第1期。

      22、《魏晉南北朝民間史學活動探論》,《學術論壇》2000年第5期。

      23、《論中國史學發(fā)展的形態(tài)演進與特征變化》,《學術研究》2000年第5期。

      24、《論20世紀中國史學大眾化的百年歷程》,《貴州社會科學》2000年第3期。

      25、《論李大釗對史學革新的倡導及其實踐》,《北京社會科學》2000年第2期。

      26、《11—19世紀中國史學的大眾化歷程》,《學習與探索》2000年第2期。

      27、《宋代商業(yè)性講史的興起與通俗史學的發(fā)展》,《史學月刊》2000年第1期。

      28、《明清通俗史學探論》,《史學論叢》第2輯1999年10月。29、《李大釗與中國史學的大眾化》,《學術研究》1999年第6期。

      30、《封建傳統(tǒng)史學的沒落與通俗史學的興盛—明代史學探論`》,《北京社會科學》1999年第1期。

      31、《千載蒙冤說史誣》,《中國教育報》1999年1月19日。

      32、《先秦兩漢講史活動初探》,《貴州社會科學》1998年第2期。

      33、《論東漢道德教化網(wǎng)的形成》,《晉陽學刊》1997年第6期。

      34、《陳壽“謗議”諸葛亮質(zhì)疑》,《中州學刊》1997年第1期。

      35、《柴榮選拔、善用人才的措施》,《貴州社會科學》1994年第6期。

      36、《由廟堂回歸民間—中國史學的大眾化歷程》,《中國社會科學院院報》2004年6月10日。

    名人推薦
    • 盧大儒
      盧大儒,男,1965年7月出生,江蘇泰州人,1965年7月出生,1984年畢業(yè)于江蘇省泰州中學,中共黨員。1988年畢業(yè)于復旦大學生物工程系,1996年獲復旦大...
    • 李仲飛
      李仲飛,男,1963年出生。嶺南學院風險管理與保險學系教授,金融學專業(yè)和世界經(jīng)濟學專業(yè)博士生導師。曾任內(nèi)蒙古大學助教、講師、副教授、教授,2000...
    • 李永麗
      李永麗,女,1963年出生,天津大學電氣與自動化工程學院電力系統(tǒng)及其自動化專業(yè)教授,博士研究生導,現(xiàn)為天津市電力學會理事,繼電保護與安全自動裝...
    • 李科杰
        男   出生年月: 1946年7月   山東龍口人,機械電子工程國家重點學科首席教授,機電工程系主任,微小型系統(tǒng)研究中心常務副主任,校學術委...
    • 李鑫鋼
      李鑫鋼,男,1961年出生,1982年9月畢業(yè)于天津大學化工系,1992年3月獲得化學工程專業(yè)博士學位,天津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2009年4月9日中午,國家...
    • 林暢松
      林暢松,教授、博士生導師,1958年10月生,漢族,廣東人。畢業(yè)于中國地質(zhì)大學(武漢)和中國地質(zhì)大學(北京)。英國Liverpool大學博士后。美國Virgi...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