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馬知遙

    馬知遙


    馬知遙
      1971年生于新疆,詩人,作家,評論家.山東大學文學博士,供職于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1989年寫作,至今已經發(fā)表詩歌、散文、小說、評論等300余萬字。

    馬知遙 - ■詩詞曲賦

    馬知遙科研成果和創(chuàng)作成績

    馬知遙本名馬永生,1971年生于新疆阿克蘇。1992年本科畢業(yè)于陜西師范大學中文系,近十年的新聞從業(yè)經歷,先后在大眾日報、濟南時報、山東電視臺做編輯、記者、編導。2000年6月在山東大學獲得現當代文學碩士學位,2006年6月畢業(yè)于山東大學,獲現當代文學博士學位,就職于山東藝術學院藝術研究所、副教授。主要研究領域為藝術民俗學、藝術創(chuàng)意學、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基礎理論、當代藝術批評,所任課程藝術民俗學為山東省省級精品課程(2006)。所在專業(yè)公共事業(yè)管理2009年獲得國家級特色專業(yè)。為山東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民間藝術)核心成員。近年來主持省部級社會科學研究項目多項,先后出版學術著作7部,創(chuàng)作專著3部,翻譯1部,發(fā)表學術論文100余篇,核心期刊論文43篇。
    社會兼職主要有中國作家協會會員、中國音樂家著作權協會會員、中國神話學學會會員、山東省民俗學會副秘書長、山東省作家協會會員。北京《黃河詩報》常務主編、北京《新詩代》雜志副主編。



    一、文章
    1. 非遺保護中的悖論和解決之道,《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3期
    2. 非遺保護:搶救 喚醒 文化自覺,《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10年第2期
    3. 傳統節(jié)日的人文傳播和現代傳承,《藝苑》,2010年第2期
    4. 藝術創(chuàng)意將成為創(chuàng)意產業(yè)發(fā)展關鍵,《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3月30日,文化產業(yè)專版
    5. 水的浪漫和夜的深沉,《中國稅務報》,2010年3月12日
    6.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2期
    7. 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現狀探析,《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3期
    8. 莫非詩歌論,《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4期
    9. 當代中國詩壇病癥解讀,《星星》理論版,2010年第5期
    10. 美質直通天地 大愛可撼人心,《黃河詩報》,2010年第1期
    11.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黃河詩報》,2010年第1期
    12. 親情充盈 愛撒故園,《黃河詩報》,2010年第1期
    13. 路也訪談錄,《黃河詩報》,2010年第2期
    14. 評論專欄:馬累、江非、三色堇、宇向作品評論,《黃河詩報》,2010年第2期
    15. 新詩技法研究散論,《黃河詩報》,2010年第3期
    16. 中國鄉(xiāng)民藝術的精神鏡像與吉祥追求,《民俗研究》2009年第1期
    17. 宿命的吶喊和可畏的現實《名作欣賞》2009年第10期下旬刊
    18. 對世紀初詩歌"文化現象"的幾點思考《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7期
    19. 世紀初詩歌的"文化現象"的對話《中國詩人》,2009年第一卷
    20. 譚延桐:上升的道路《中國詩人》,2009年第二卷
    21.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1)《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10期
    22.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2)《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3.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3)《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4.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4)《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5.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5)《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6.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6)《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7.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7)《黃河詩報》,2009年第8期
    28. 樸拙自然 心遠氣清《時代文學》,2008年第12期
    29. 所有澄靜溫暖甚至奔赴光榮的詩歌都因為愛《南京理工大學學報》,2009年第4期
    30. 曹禺戲劇的先鋒性《名作欣賞》,2009年第11期
    31. 詩歌不死,詩在民間《星星》理論版,2009年第11期
    32. 選本時代的詩歌問題,《中國詩人》2009年第四期
    33. 隱秘內心的清晰敘述,《中國詩人》2009年第四期
    34. 成就的快慰和黑暗的來臨《非非評論》,2009年年選
    35. 中國傳統節(jié)日的人文內涵和精神鏡像《中國民俗文化當代傳承浙江論壇》論文集,2010年4月,浙江人民出版社出版
    36. 藝術創(chuàng)意學設立的必要性探討《第四屆中國藝術管理教育年會》論文集,2009/09《齊魯藝苑》雜志
    37. 孟姜女傳說的人文內涵及創(chuàng)意開發(fā)《中國孟姜女傳說學術研討會》論文集,《民俗研究》2009年第3期摘登。
    38. 《檀香刑:狂歡化敘述的女子》,2007.6《海南師范大學學報》
    39. 《封鎖和被封鎖的人間世》,2008.5《名作欣賞》
    40. 《從創(chuàng)意學角度看一本刊物的成長》,2008.3《詩歌月刊》
    41. 《中國當下泛裸體現象考察》,2008.1《求實》
    42. 《傳媒高新技術發(fā)展中的中國藝術創(chuàng)意》,2008.9《理論學刊》
    43. 《眾聲喧嘩中的銳利歌唱》,2008.1《詩歌月刊》
    44. 《想象的恬靜與人間煙火》,2008年第三卷《中國詩人》
    45. 《陳先發(fā):古典的現代表達》,2008年9月《青年文學》(下半月)
    46. 《關注被遺忘的群落 發(fā)現新詩發(fā)展的可能》序馬忠《文本與言說》,2008年9月,大眾文藝出版
    47. 《論動物圖案中的吉祥情結》,2008年5月《藝苑》雜志
    48. 長篇評論《眾聲喧嘩中的寂寞言說》《芝麻開門》2008年11月,中國戲劇出版社
    49. 《中國當代漢詩年鑒》,2006-2007卷,發(fā)表《2007年中國詩歌大事述評》
    50. 《鄉(xiāng)間戲劇中的儒家文化》,2004.7《理論學刊》
    51. 《余華小說先鋒藝術論》,2007.7《理論學刊》
    52. 《道德失范時代的價值迷!罚2004.3《名作欣賞》
    53. 《為男欲掌控下的女性悲歌》,2005.3《名作欣賞》
    54. 《夫妻之役:一場驚心動魄的命運對決》,2005.5《名作欣賞》
    55. 《我因此看到平凡人生》,2004.3《名作欣賞》
    56. 《外國詩歌創(chuàng)作中的感動寫作》,2007.7《名作欣賞》
    57. 《當代詩歌創(chuàng)作中感動寫作》,2007.1《名作欣賞》
    58. 《歷史題材電視劇的第三條道路》,2007.4《齊魯藝苑》
    59. 《論中國吉祥文化的精神鏡像和藝術表達》,2007.4《藝苑》,全文選入《首屆中華龍文化蘭州論壇論文集》
    60. 《荒誕中的真實》,2006年秋季《小說評論》
    61. 《于堅:在大城市的黑夜里》,2005.9《名作欣賞》
    62. 《王小妮:我看到了海的臉》2006.1《名作欣賞》
    63. 《韓東:那些年》2006.5《名作欣賞》
    64. 《隱秘歷史的的現代書寫》2005.1《西北第二民族學院學報》
    65. 《余華的活著與活著的現實性》2002.1《名作欣賞》
    66. 《在細雨中吶喊的實驗性》2002.2《名作欣賞》
    67. 《蟲草花木總關情》,《時代文學》(下半月)2007.5
    68. 《在遼河的歷史中回望》,《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7.5
    69. 《吉祥文化的精神鏡像和藝術表現》,《民俗研究》2007.5吉祥文化?
    70. 《他獨自在高原亮劍》,《雪蓮》2007.5
    71. 《詩歌中堅的世紀合唱》,《詩歌月刊》(下半月)2007.7/8
    72. 《精英文化的媒體傳播》,2007.7《當代小說》
    73. 《內心隱秘的潛入者----讀湯養(yǎng)宗詩歌》,《敦煌》雜志,2007年第1卷
    74. 《那些喂養(yǎng)詩歌的兄弟姐妹》,《詩歌月刊》(下半月)2007.12
    75. 《新世紀以來的中國詩歌觀察》,《詩歌月刊》下半月,2006.11
    76. 《關注當下生活——首屆魯迅文學獎部分獲獎小說掃描》,1998.2《理論學刊》
    77. 《大家風范 經典印象》,2005.7《當代小說》
    78. 《音樂譜就的快樂和憂傷》,2000.2《西北大學學報》
    79. 《文化轉型期的山東70后詩群》,2007.9《地域文化與文學研究論集》,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80. 《你看你看文壇的臉》,2001.7《當代小說》
    81. 《崛起在網上的山東新詩人》,2006.9《當代小說》
    82. 《揚州文學》,2005.3《揚州文學》
    83. 《2003年的中國詩歌》,2004.3《時代文學》
    84. 《讓詩歌找到“感動”和“意義”》,2005.1《新詩代》
    85. 《感動寫作論》,2005.2/3《新詩代》
    86. 《他在詩歌中讓長詩找回尊嚴》,2006.9《海嘯三部曲》
    87. 《解救我們的小說》,2002.7《出版廣角》
    88. 《眾聲喧嘩中最銳利的獨唱》,2008.1《詩歌月刊》(下半月)
    89. 《刺探黃禮孩的隱秘世界》,2006.9《文學界》
    90. 發(fā)表評論《水色的浪漫和夜的溫柔》2007年<大型詩叢>總第12卷
    91. 發(fā)表評論《冥想中的濰河灘》2007年<大型詩叢>總第12卷
    92. 《蘆葦岸:讓內心找到豐富多彩的表達:閱讀蘆葦岸近期詩作有感》,2006.1,《中國詩人》
    93. 崛起在網絡上的山東新詩人《當代小說》2006.7,
    94. 非遺保護的人文和環(huán)境《中國文化報》2009年6月28日
    95. 山東民俗20年《社會科學報》,2008年5月14日
    96. 從創(chuàng)意學角度看當代紅色經典的改編《現當代文學論壇》,2009年11月,中國華僑出版社
    97. 孟姜女傳說的人文內涵和產業(yè)開發(fā)的可能《中國社會科學報》,2010年2月9日
    98.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系列4《星星》2010年2期(理論版)
    99. 中國當代詩壇創(chuàng)作現狀掃描《星星》2010年3期(理論版)
    100. 鑒別從文本細讀開始系列5《星星》2010年4期(理論版)
    101. 《紅燈記》電視劇與新世紀紅色文化重構,《海南師范大學學報》2009年3期
    102. 預約死亡或者回答,《星星》2010年5期(理論版)
    103. 中國當下詩壇病癥解讀,《星星》2010年5期(理論版)
    104. 詩人請穿上褲子 不要隨地吐痰,《藝術廣角》2010年4期
    二、著作

    1《感動寫作論》,2007.7 中國戲劇出版社,專著,27萬字
    2、《現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怨婦母題》,2007.11中國戲劇出版社,專著,18萬字
    3、《二十世紀中國經典戲劇研究》,2008.4, 中國戲劇出版社,(主要著者)28萬字
    4、《中國小說藝術探幽》,2008.5 ,中國戲劇出版社,專著,18萬字
    5、《當代藝術思潮論》,2009.9,青海人民出版社,合著,22萬字
    6、《影評寫作理論與實踐》,2006.11中國戲劇出版社,第二主編,18萬字
    7、《法蘭西之旅》,2006.1鷺江出版社,第二譯者,22萬字
    8、《爸爸的黃羊》(小說),2002年5月,黃河出版社,22萬字
    9、《光打不到風的身上》(詩集),2000.9 作家出版社
    10、《走遍天涯》,1998年11月,燕山出版社,20萬字
    11、《芝麻開門》(詩歌),主編,2008年11月


    三、個人獲獎狀況:
    1、2005年度山東省出版研究論文選《書壇話語》刊發(fā)評論:《在宏大歷史敘事中呈現可能:讀女作家虹影長篇新作〈上海之死〉》(泰山出版社)該論文獲出版優(yōu)秀論文獎.
    2、《影評寫作理論與實踐》獲得2006年度山東藝術學院科研三等獎
    3、《影評寫作理論與實踐》獲得山東省2007年度藝術科學優(yōu)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二等獎。
    4、曾獲得山東大學2006年度最高研究生獎學金“立青獎”。
    5、《現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怨婦母題》,獲2008年省高校優(yōu)秀科研成果二等獎。
    6、《現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怨婦母題》山東藝術學院2008年度優(yōu)秀科研成果專著類二等獎(一等獎空缺)、7、《現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怨婦母題》獲山東省2008年度山東省藝術科學優(yōu)秀專著類三等獎。
    8、《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山東省文化藝術科學優(yōu)秀專著類一等獎。
    9、《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2009年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專著類二等獎(一等獎空缺)。
    10、2007年小說、詩歌、散文分獲10項山東省五一文化獎。其中二等獎3次,三等獎5次。
    11、民俗小說《爸爸的黃羊》2002年獲得全球華語文學創(chuàng)作優(yōu)秀小說大獎。
    12、中篇小說《昨日之城》2009年榮獲首屆萬松浦?佛山文藝文學大賽,優(yōu)秀小說大獎。
    13、2009年獲得國家國慶60周年彩車游行優(yōu)秀工作者。
    14、山東省國慶60周年群眾游行彩車“最佳創(chuàng)意文案獎”。



    四、主持或參加的科研項目
    1. 山東省教育廳項目:《三大演劇體系下的中外戲劇研究》(第一項目合作人) 4萬元 2007~2009 (2/2)
    2. 山東省教育廳項目:《民俗學視閾下的中國現當代文藝研究》(獨立) 0.5萬元 2007~2009 (1/1)
    3. 山東省文化廳藝術科學重點項目:《祛魅與返魅:當代藝術思潮論》(獨立)0.5萬元(1/1)
    4. 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產業(yè)開發(fā)與非遺保護》2009~2012(1/1)(獨立)2萬元(1/1)
    5. 七所藝術高!敖y一通用”教材建設規(guī)劃項目:《藝術創(chuàng)意學概論》(獨立) 2010年(1/1)
    6. 2007年度山東藝術學院重點科研項目:《當代藝術思潮系列研究》,(獨立)0.5萬元 2008年(1/1)
    7. 2008年度山東藝術學院重點科研項目:《山東非遺保護中的吉祥情結》,(獨立)0.5萬元 2009年(1/1)
    8. 2007年《現當代文藝創(chuàng)作中的怨婦母題》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
    9. 2008年《中國小說藝術探幽》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
    10. 2008年《20世紀中國經典戲劇研究》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
    11. 2009年《當代藝術思潮論》獲得山東藝術學院科研出版基金項目



    另附藝術實踐成績:
    2010年
    《當代小說》第2期推出張德明博士對我詩歌近作的評論
    《黃河詩報》第3期推出安琪和長征對我詩歌近作的評論
    2009年11期《詩選刊》下半月推出張立群博士對我詩歌近作的評論
    2010年4期《星星》下半月推出趙思運博士對我詩歌近作的評論
    2010年3月《淄博晚報》推出馬兵博士對《小說藝術探幽》的評論
    山東文學第2期發(fā)表散文《聽聽那城市的風聲》
    黃河詩報第2期發(fā)表組詩《馬知遙的詩歌》
    雁鳴湖2009年第4期發(fā)表散文:愛情濟南、白楊的故鄉(xiāng)、平原上的城市
    濟南時報3月26日發(fā)表關于《小說藝術探幽》的評論《厚積薄發(fā)之力》
    都市女報4月1日發(fā)表關于《小說藝術探幽》的評論《細讀的力量》


    2009年上半年2008年
    1.越過大漠風沙的母親2009年第5期<祝你幸福>雜志  
    2.十個人就是十條命運<中西詩歌>2009年第1期
    3聽聽那城市的風聲<作文選刊>2009年第3期
    4馬知遙的詩歌<新潮>2009年第2期
    5、《綠風十年精品詩歌選》一書收入詩歌《傾聽》
    6、<詩刊>08年8期上半月 發(fā)表詩歌<父親>(外一首)
    7、<當代小說>08年第10期上半月,發(fā)表小說<茶是怎么涼的?>
    8、<行走>第一期發(fā)表小說<遍地孤兒>
    9、<中華讀書報>8月20日發(fā)表詩歌詩歌一首
    9、《南方》第7期發(fā)表:《葉爾羌河》、《出走》、《那最后的相逢》、《迷路》、《孤獨》
    10、《詩潮》第8期,發(fā)表對詩歌洪燭的評論
    11、詩歌入選《天堂之路--2008汶川大地震詩選》
    12、《星星》詩刊理論版,第9期虛擬選本:當代詩100首,馬知遙選編本目錄
    13、當代小說第6期(上半月)發(fā)表小說<童僧>
    14、《中西詩歌》第二期,遙望汶川
    15、《綠風》第4期,馬知遙:《廢墟》、《石頭》;
    16、美國詩天空《中文詩刊》“汶川大地震“專輯于2008年5月31日,刊登馬知遙 遙望汶川:寫給地震中的親人們
    17、海嘯主編:《大愛無疆——汶川我們和你在一起》選國殤(外一首)
    18、<浣紗>第二期發(fā)表短篇小說<成長的繭>
    19、《詩選刊》第二期下半月發(fā)表《馬知遙詩選》
    20、詩歌<那年那月>獲得淄博晚報"過橋緣"情詩大賽特別獎.
    21、散文<聽聽城市的風聲>發(fā)表于<山東文學>2010年第2期
    22、隨筆<可愛是那永遠的才情>發(fā)表于都市女報,2008,3月7日
    23、詩歌<病>發(fā)表于<新詩代>2008年第1期"我們自己的經典"
    24、詩歌入選<中國網絡詩人100家>一書
    25、趙麗宏主編:《驚天地 泣鬼神:汶川大地震詩鈔》,選《遙望汶川》
    26、詩歌<那年那月>獲得淄博晚報"過橋緣"情詩大賽特別獎.
    27、詩歌<馬知遙的新作>8首發(fā)表于<山東文學>2008/3頭題
    28、隨筆<可愛是那永遠的才情>發(fā)表于都市女報,2008,3月7日
    29、詩歌<病>發(fā)表于<新詩代>2008/1"我們自己的經典"
    30、詩歌入選<中國網絡詩人100家>一書
    31、詩歌《病》《父親》入選《最適合中學生閱讀詩歌年選》,北方婦女兒童出版社

    
    2007年的事情
    1、 隨筆《他們的村莊》原刊于齊魯晚報,后全文被人大復印資料刊發(fā)于《當代文粹》2007/1,同時被《作家選刊》全文轉載,2007/4
    2、原發(fā)于2006年第一期<九龍詩刊>的詩歌<缺陷><變慢>入選2007年遼寧人民出版社出版的<2006年中國最佳詩歌>
    3、 評論《先看路也的地圖再看曉杰的質疑》,《紅豆》2007/11
    4、詩歌《灰燼》(外二首),《星星》(短詩大展特別專號)2007/8
    5、詩歌《孩子》,《綠風》2007/6
    6、組詩34首《停》,《葵》2007年卷
    7、詩歌<街道>(外二首)發(fā)表于<當代小說>第八期(下半月)......
    8、 組詩20首《馬知遙新詩歌》發(fā)表于《極光》2007年卷
    9、<馬知遙的詩歌>,<詩歌月刊>2007/4,選自<誰>創(chuàng)刊號
    10、<他們>(四首)發(fā)表于<文學港>2007/1
    11、詩配畫系列詩歌作品從4月起在<東莞日報>每周兩期開設專欄
    12、在<淄博晚報><中國風><詩家園>發(fā)表作品隨筆詩歌等十余篇
    13、《靠近》《風暴》選入(《21世紀中國文學大系?2006詩歌》
    14、《他們》(四首),《文學港》,2007/1
    15、短評:平實的力量,《詩潮》11/12
    16、詩歌3首,《燕趙詩刊》,2007/3
    17、2007年1月7日參與多多詩歌朗誦會, <新詩代>2007/1刊發(fā)房偉評論:<詩性的批判與詩意的冒險――評馬知遙的詩歌>
    
    2006年的事情
    1、2006年10月21日,星期六晚7點參與山東70后詩人詩歌朗誦會暨《WHO》詩刊創(chuàng)刊發(fā)布并舉行
    2、10月,齊魯晚報"山東青年散文家檔案"刊發(fā)照片及簡歷和照片以及散文<他們的村莊>
    3、《愛著那夜夜傳來的敲打》(三首),《文學港》2006/5
    4、《詩選刊》第8期選用發(fā)表于2006年第一卷《中國詩人》上的詩歌《愛著那夜夜傳來的敲打》等7首。這月參加在東營召開的"地域文學和創(chuàng)作研討會"。
    5、詩歌三首,《詩歌月刊》下半月/9
    6、詩歌一首,《詩歌月刊》下半月/3博客專號
    7、八月中旬的《淄博晚報》半版篇幅刊登詩人郝永勃的文章《馬知遙:路遙知馬力》
    8、第七期《上海文學》登出《極光》特輯,選用詩歌5首,并有隨筆《極光5年》
    9、第九期〈青年文學〉刊登長詩〈絕愛〉。
    10、《中國風》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詩歌12首,并作為首席詩人推出。
    11、5月《極光:2006年年度詩選》正式出版了。
    12、《當代青年詩人代表詩選》,銀河出版社2006年3月出版,收入《單身》《結婚》《相遇》三首
    13、《詩歌大觀》2006/3發(fā)表評論文章《詩歌與詩人的獨立》
    14、.受到國際神話學年會邀請,到鄭州參加為期9天的學術活動。
    15、北京《新詩代》第4期和第5期。第四期保持了以往樸素學究的氣質,第五期是中國詩歌群落大展,大氣磅礴。編者海嘯、南方狼。內收入我的《再論感動寫作》
    16、浙江《九龍詩刊》2006年第一期。內收入我的訪談和詩歌多首。刊物厚重,收入幾十位詩歌界重量級詩人
    17、《中國詩人》第1期發(fā)表詩歌8首,并配創(chuàng)作談
    18、主持山東詩歌群落大展,發(fā)表于《新詩代》第1期(總第5期)
    19、《特區(qū)文學》第9期發(fā)表了著名詩人徐江發(fā)表的評論《平實的馬知遙》。
    20、《詩選刊》2006/1發(fā)表《馬知遙的詩歌》,以民刊專號的方式發(fā)出,我是代表《新詩代》出現的。在這期上同時還選登了我和嚴冬主持的《極光》上的3位詩人的作品。
    21、2005年第4期《中西詩歌》發(fā)表評論:《詩人請穿好褲子,不要隨地吐痰----再論感動寫作》
    22、2005年第12期《詩刊》發(fā)表詩歌《奔跑》
    
    2005年的事情
    1、12月:《魯籍國畫大師研究》人民美術出版社出版,我撰寫了其中的6萬字。
    2、著名詩歌門戶網站《詩生活》開通我的“評論家專欄”:馬知遙在路上
    3、10月:《極光》十詩人特刊出版,刊出自選詩歌十余首,參加國際詩人大會受邀參加“39屆國際詩人大會”
    4、《泰山》雜志創(chuàng)刊號出版發(fā)表詩歌〈向日葵〉(8首),發(fā)表評論〈山東十詩人作品速讀〉
    5、〈都市女報〉詩歌版發(fā)表〈單身〉(2首)
    6、美國《新大陸》發(fā)表詩歌《烏鴉》
    7、《揚子江》詩刊第6期發(fā)表《深夜在山東一角》
    8、《九龍詩刊》第2期發(fā)表詩論《他在長詩中讓詩歌找回尊嚴》
    9、《中外詩歌研究》發(fā)表評論《一路歌來一路吟》
    10、9月:《當代文苑》創(chuàng)刊號發(fā)表組詩《扳手》
    11、《半夜出來走的人》(外兩首)發(fā)表于〈廈門文學〉2005。7!靶率兰o中國現代詩大展”(山東專輯)
    12、《愛著那夜夜傳來的敲打》(長詩選章〉發(fā)表于〈新詩代〉第2/3期合刊
    13、5月:2005年第2期《南窗》發(fā)表詩歌《鐵道》
    14、2005年第3期《六盤山》發(fā)表詩歌〈馬知遙的詩歌〉一組
    15、2005年5月6日〈都市女報〉發(fā)表詩歌〈母親就在我身邊〉
    16、2005年5月15日〈生活日報〉發(fā)表詩歌〈拾荒的少年〉
    17、2005年第3期〈星星〉詩刊發(fā)表評論〈馬累詩歌印象〉于封二
    18、2005年4月 〈中西詩歌〉發(fā)表〈讓詩歌找到感動和意義〉
    19、接到文化部全國文化信息建設資源建設中心的函,收入我的小說集《爸爸的黃羊》
    20、陜西〈此在詩刊〉2005年卷收入詩歌9首
    21、參加《新詩代》天津詩會
    22、完成系列電視短劇《恩情的代價》等
    23、2月:和嚴冬等一起舉辦了《極光新春詩會》
    24、1月:馬知遙的詩歌6首發(fā)表于〈伯樂〉(中國網絡詩歌集團大展專號)2005/1
    25、“馬知遙作品展示”發(fā)表于著名詩人、評論家徐江主編的2005民刊〈葵〉(總第7輯)共推出30余首詩歌。
    26、〈中國網絡詩歌精選〉(中國國際廣播公司出版)主編 易涵 發(fā)表長詩〈平凡的事件〉節(jié)選
    27、大型民刊〈極光〉2004年年選出版。發(fā)表詩歌若干和兩篇對詩人雒武和史質的評論。
    28、隨筆〈讓詩歌找回感動的力量〉發(fā)表于〈深圳法制報〉
    29、隨筆〈青島是男性的〉發(fā)表于〈山東畫報〉2005年第一期。
    30、短小評論于〈星星〉詩刊2005年第一期推薦詩人高文
    31、為山東有線電視臺撰寫電視小品〈夫妻之戰(zhàn)〉
    32、詩歌《破碎的瓶》入選《2004年中國詩歌精選》(長江文藝出版社出版)
    
    2004年的事情
    1、2004年3月 《回到阿克蘇》(7首)刊登于《2003年中國最佳詩歌》(遼寧人民出版社),原刊于《中西詩歌》
    2、《烏鴉》(2首〉刊登于《21世紀新文學大系2003詩歌卷》(春風文藝出版社)
    3、《鏡子》(3首)刊登于《2003中國大學生最佳詩歌》(春風文藝出版社)
    4、《花瓶》發(fā)表于《藍風》詩刊春季卷
    5、《父愛伴我行千里》刊登于《齊魯晚報》
    6、《女人不要弄假了自己》刊登于《都市女報》
    7、《馬知遙的詩歌》發(fā)表于《個》詩刊創(chuàng)刊號
    8、《馬知遙的作品》發(fā)表于《詩歌月刊》4月號
    9、詩歌《破碎的瓶》發(fā)表于《星星》第3期“ 甲申詩歌風暴作品大展”
    10、詩歌《單身》等被收入《兩岸三地詩歌300首》(百花洲文藝出版社)
    11、2004年2月 〈出行,離我們還有多遠〉(隨筆)刊登于〈山東畫報〉第2期
    12、〈等待〉(詩歌9首)刊登于〈審視〉詩刊2003年卷
    13、2004年1月 〈性情文字〉(評論)刊登于〈南方都市報〉
    14、〈我們收斂地活著〉(隨筆)刊登于〈南方都市報〉
    
    2003年的事情
    1、12月《山東畫報》隨筆:《她把陽光灑遍世界》
    2、《散文百家 選刊版》散文:全文摘登《命運:那若有若無的琴弦》(8篇)原發(fā)表于《中國鐵路文學》
    3、散文:《想象一匹馬》,發(fā)表于《中國鐵路文學》
    4、11月《中國書報刊博覽》書評:《碎時光》
    5、9月 《詩選刊》頭條:“本月好詩”《馬知遙作品》
    6、《爸爸的黃羊》小說集由黃河出版社出版,收入寫作以來的獲獎作品,其中短篇小說4篇,中篇一部,長篇一部
    7、8月 《中國鐵路文學》系列散文《命運:那若有若無的琴弦》
    8、6月 《極光》詩刊第3期出版,推出組詩及詩歌評論
    9、《詩歌與人 完整性寫作專號》推出“馬知遙的作品”及相關創(chuàng)作隨筆和評論,其中8首選入《詩選刊》第9期,1首被《2003年大學生最佳詩歌》收入
    10、《紅豆》第6期推出“極光專號”,發(fā)表作品4首,其中2首選入《2003年大學生最佳詩歌》
    11、4月 《當代小說》第4期發(fā)表小說《駕機飛翔》
    12、《綠風》詩刊推出“山東詩人專號”發(fā)表詩歌5首。
    13、3月 《中國鐵路文學》詩歌頭條推出“馬知遙的作品”詩歌4首
    14、〈中西詩歌〉發(fā)表詩歌7首后被全部被收入〈2003年中國最佳詩歌〉
    15、2月 《詩選刊》第2期選用《遍地孤兒》(組詩)原發(fā)表于2002年〈極光〉詩刊第2期
    16、〈詩歌月刊〉第2期發(fā)表〈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你〉(組詩8首)
    17、〈散文 海外版〉選登長篇隨筆〈那些看不見的人物都經歷著〉原發(fā)于2002年〈青年文學〉第9期散文頭題
    18、〈大河詩報〉創(chuàng)刊號推出:山東9詩人專輯”發(fā)表4首
    19、1月 〈采納〉詩刊創(chuàng)刊號推出“重磅詩人”詩歌8首并配發(fā)評論
    
    2002年以前的事情。。。。。。。
    
    1、1991年小說《白色鳥》獲“路遙青年文學獎”二等獎頭名(一等獎空缺)并發(fā)表于《文友》雜志
    2、1993年詩歌《把她帶回家》獲“路遙青年文學獎”三等獎。
    3、1994年《涉水》(組詩)發(fā)表于《山東文學》第5期詩歌頭題
    4、1996年詩歌《扛槍的人》發(fā)表于《青年文學》第3期
    5、1998年發(fā)表系列評論《解讀海子》于《青年詩人》第3期
    6、1998年5月完成長篇小說《莽莽蒼蒼的西部》并受邀參加《小說界》“70年代后”代
    表作家筆會
    7、1998年《茅盾文學獎作品掃描》發(fā)表于《理論學刊》2008/2
    8、1998年《當代小說》第7期推出“馬知遙小說專輯”
    9、1999年12月散文《風中的呼喊》發(fā)表于《文論報》
    10、1999年《假想的童年》(組詩)發(fā)表于《詩刊》第6期
    11、1999年《遙望西部》(組詩)發(fā)表于《綠風》詩刊第3期
    12、1999年3月小說《遍地孤兒》獲《全國精短文學優(yōu)秀作品集》一等獎
    13、1999年7期《山東文學》發(fā)表小說《馬知遙是個小人》
    14、1999年散文《城市的月光》獲山東省報紙副刊作品三等獎
    15、2001年小說《爸爸的黃羊》獲第三屆“榕樹下”短篇小說金獎
    16、2001年小說《飄在空中的城市》發(fā)表于《當代小說》第3期
    17、2001年小說《漂亮女人和三個夜晚》及創(chuàng)作談〈解救我們的小說〉發(fā)表于《歲月》雜
    志第9期
    18、2001年5月完成長篇小說《青春往事》
    19、2002年小說《架機飛翔》發(fā)表于《歲月》雜志第8期
    20、2002年《冥想:疲憊時候的那些感動》發(fā)表于《青年文學》第9期散文頭題
    21、2002年《那些看不見的卻經歷著》發(fā)表于《青年文學》第11期散文頭題
    22、2002年詩歌《新疆》(三首)發(fā)表于《星星》第9期下半月,其中《長安》入選《200
    中國最佳詩歌》(遼寧人民出版社)
    23、2002年詩歌《向日葵》(四首)發(fā)表于《詩刊》第10期下半月
    24、2002年詩歌《多浪河》(外一首)發(fā)表于《詩歌月刊》第11期入選《2002年網絡最佳
    短詩選》
    25、2002年詩歌《老水壺》發(fā)表于,詩刊》第11期并入選,《2002年度最佳詩歌》(漓江
    出版社)
    26、2002年10月詩歌《馬知遙的童話和現實》刊登于《葵》并入選,《2002年最佳詩歌》
    (春風文藝出版社)
    27、2003年詩歌《讓全世界的人都認識你》(組詩30首選8首)發(fā)表于第2期《詩歌月刊》并獲得詩歌月刊探索詩獎。
    28、2003年詩歌《遍地孤兒》(組詩)刊登于民刊《極光》并被《詩選刊》第2期全文選登
    29、2003年詩歌《馬知遙的詩》(組詩)發(fā)表于《中國鐵路文學》第3期詩歌頭題
    30、2003年完成長篇小說《失魂落魄》
    
    另發(fā)表在《大眾日報》《齊魯晚報》《生活日報》《濟南日報》《濟南時報》《深圳法制報》《中國旅游報》《淄博晚報》《淄博日報》《齊魯周刊》《城市信報》等散文隨筆作品計200余篇不一一登記。
    
    


    馬知遙詩歌十首
    這世界可以那么深情地愛過(組詩)

    絕色(長詩)之十三
    絕色(長詩)之一

    絕色9長詩)之三
    絕色(長詩)之四

    絕色(長詩)之五
    絕色(長詩)之七

    絕色(長詩)之十
    絕色(長詩)之八

    絕色(長詩)之九
    絕色(長詩)之二

    絕色(長詩)之六
    絕色(長詩)之十一

    絕色(長詩)之十二
    絕色(長詩)之十四

    馬知遙 - ■散文隨筆


    以一株青草的速度老去
    長途車、戈壁灘和家

    愛因為醋味而爛漫
    暗戀:那如同窗簾后的窺探

    在濟南
    悲喜交加的“安全套”

    當博客漸成時尚
    此生和彼生

    大沙漠
    呼吸和觸摸那些進行的腳步

    阿克蘇

    名人推薦
    • 米璐璐,臺灣禾馬出版社的一名作家,自稱米小璐,其作品一般都在水叮當系列出版。作品風格幽默詼諧,被眾多讀者喜愛,作品有《愛上你的靈魂》等系列...
    • 莫懷戚(1951—2014),筆名周平安、章大明,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重慶作協副主席,1951年出生于重慶,1966年初中畢業(yè),到四川內江插隊。1980年開始文...
    • 馬麗華,女,山東濟南人,中共黨員。1976年畢業(yè)于山東臨沂師專中文系,1990年畢業(yè)于北京大學中文系作家班。一級作家、編審,現任中國藏學出版社總...
    • 馬舸,吉林省作家協會會員。1969年2月8日生于吉林省長春市。自幼酷愛讀書?既爰止I(yè)大學機械系,93年學業(yè)期滿,就職于中檢公司。
    • 麥天樞,男,漢族,1956年出生,寧夏中衛(wèi)人,中共黨員,作家、學者,畢業(yè)于山西財經學院貿易系。八十年代曾是《中國青年報》著名記者,是當時報告文...
    • 那多(1977—),原名趙延 ,上海人,萌芽主編趙長天之子。上海市作家協會2010年度推出的15位簽約作家之一。從公務員到記者再到作家,從愛情小說到...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