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1934年畢業(yè)于湖北省立高級中學,次年到北京圖書館工作,并開始以“嚴文井”的名字發(fā)表作品。1937年出版散文《山寺暮》。1938年5月到延安,進入抗日軍政大學學習,7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1939年在延安魯迅藝術學院文學系任教。
1941年在桂林出版的第一部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寫了孩子們的悲慘遭遇和對美好生活的熱望。1944年出版長篇小說《一個人的煩惱》,批判了小資產(chǎn)階級知識分子的軟弱和個人主義思想。1945到東北,擔任《東北日報》副總編輯兼副刊部主任。寫有反映土地改革的報告文學《一個農(nóng)民的真實故事》和童話《丁丁的一次奇怪的旅行》。
1951年到北京擔任中共中央宣傳部文藝處副處長。從1953年起先后擔任中國作家協(xié)會黨組副書記、作協(xié)書記處書記、《人民文學》主編、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等職,為發(fā)展我國的文學事業(yè),為培養(yǎng)青年作者付出了辛勤的勞動。
嚴文井因病于2005年7月20日凌晨4時30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0歲。
作品風格
他的作品以童話和寓言的影響為大。他的童話、寓言創(chuàng)作故事生動、構思巧妙,具有很濃的哲理與詩意,被譽為“一種獻給兒童的特殊的詩體”。
作品
童話作品有:
《南南和胡子伯伯》(1943)、《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1949)、《蚯蚓和蜜蜂的故事》(1950)、《三只驕傲的小貓》、《唐小西在下一次開船港》(1957)、《小溪流的歌》;雜文集《關于鞭子的感想》;游記作品《印尼,我們永遠不會忘記你》。
主要著作被收錄在《嚴文井散文選》、《嚴文井近作》、《嚴文井童話集》、《嚴文井童話寓言集》等。
1958年出版的中篇童話《“下次開船”港》被譯成多種外文介紹到國外!秶牢木⑽倪x》獲中國作家協(xié)會首屆全國優(yōu)秀散文雜文獎。在第二次全國少年兒童文藝創(chuàng)作評獎中被授予榮譽獎。其中《小溪流的歌》被收入語文四年級第二學期滬教版,有改動。
其他作品目錄:
《我是不是個上了年紀的丙崽 》
《濃煙和煙囪 》
《習慣》
《飛蛾和臺燈》
《啊,你盼望的那個原野》
作品詳細:
嚴文井先生的前期創(chuàng)作以散文、小說為主。有篇散文叫《給匆忙走路的人》,以生動貼切的比喻昭示讀者,應該怎樣對待時間、對待人生。文中寫道:“溪水從湖泊注入大海,一路上都在不停地奔流;隕星劃過長空,每分每秒都在燃燒;它們的u2018真美u2019,它們的u2018意義u2019,就存在于整個活動過程當中。假如我們用一生的時間,只為等待最后才可能到來的那個好時刻,而忽略了整個生命的過程,就實在是太愚蠢了!蔽恼虑楦袧庥舳挥谡芾恚苡懈腥玖。
但是,統(tǒng)觀其全部作品,卻“以童話和寓言的影響為較大”(《自傳》)。1943年出版的童話集《南南和胡子伯伯》,描寫了舊社會少年兒童的悲慘遭遇和他們對美好未來的憧憬。1949年發(fā)表的《丁丁的一次奇怪旅行》和1950年發(fā)表的《蚯蚓和蜜蜂的故事》這兩篇童話,是他創(chuàng)作進展的標志。前者寫膽小的小姑娘丁丁,在經(jīng)歷了許多奇怪而又困難的旅行后,獲得了勇氣;后者歌頌了愛勞動的小蜜蜂。它們在當時的小讀者中間產(chǎn)生了積極的影響,后一篇獲得1954年全國兒童文學創(chuàng)作二等獎。1957年的中篇童話《唐小西在下一次開船港》,則反映了他童話創(chuàng)作的成熟。作品寫小學生唐小西因貪玩而總把功課推到“下次”,灰老鼠乘機把他引入永遠到不了“下次”的“下次開船港”。在這個沒有時間、一切都靜止著的地方,唐小西終于認識到“時間”的意義。他逃出“下次開船港”,乘“這次”就開的帆船,回到了媽媽身邊。作品故事生動,構思巧妙,讓兒童懂得熱愛生活、珍惜時間,被譽為童話園地里一朵“綻開的鮮花”。
嚴文井先生的寓言作品,主要收錄在《嚴文井童話寓言集》里。其中不少篇什為我們所熟知。譬如《會搖尾巴的狼》,寫掉入陷阱的狼為使老山羊幫它逃命,就裝成“又老實又可憐”的樣子,當老山羊看出它“狼一樣的神氣”時,它還謊稱自己是“狼狗”。作品突出了狼的狡猾與善變,終至招術用盡、兇相畢露。同時也寫出了老山羊因頭腦冷靜、不輕信,而避免了上當受騙!稘鉄熀蜔焽琛穭t從二者不同的特征入手,借題發(fā)揮,歌頌了一種偉大的沉默。濃煙因升上了天空而得意忘形,終于在自我膨脹中完全消散;煙囪則“沉默地矗立著”,以無聲的創(chuàng)造顯示出自身的力量。作品表現(xiàn)了對一切虛假的浮夸的藐視,和對那偉大的沉默的贊美。
嚴文井先生在《童話漫談》中曾經(jīng)說過:“童話”要適合于孩子們聽和看,因此比一般的文學作品要更富于幻想,浪漫色彩要更濃厚,天上地下都可以寫到,還必須通過一種擬人的手法來達到它的教育目的”。以動物為主人公的作品,要“根據(jù)這些動物的生活習性、膚色,加上想象,加以夸張,給以褒貶”。他的童話作品,大都具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與浪漫氣息,洋溢著樂觀向上的精神。在他的童話中,作品的主題思想和蘊含的哲理,總是通過被賦予了某種人格的動物或自然景物的行動與對話,在輕松幽默的文字中表現(xiàn)出來,令讀者感到親切,樂于接受。
軼事
嚴文井愛貓,最多的時候,家中曾養(yǎng)過7只貓。
在物資匱乏的年代,他自己吃清湯掛面,卻給貓開魚罐頭;送人照片,也是他和貓的合影。他還不時借貓幽默一下,說貓和人一樣,有感情,但人有時候還沒貓偉大。比如,“我們家的貓尋找愛情,會毫不猶豫地從三樓跳下去,人有這樣勇敢嗎?”
有人問過嚴文井,喜愛小動物和寫童話,兩者有什么關系?他回答道:“沒有孩子,沒有孩子的眼睛和心靈,沒有美麗的幻想,沒有浪漫精神……則一定不會有童話!
柔和,是嚴文井最愛用的一個詞,在他的作品中頻頻出現(xiàn):“我的心是柔和的”、“妻看著我,目光逐漸轉向柔和”、“我們的心很柔和,還要繼續(xù)保持柔和。”
他的代表作《啊,你盼望的那個原野》,寫給他去世的愛人——一個國民黨軍官的小姐,他們在投奔延安的路上相遇,然后相愛,直至她生命的盡頭。時至今日,還有讀者感嘆:“奇怪,一個老頭,怎么能寫出那么唯美、感性的文字?”
于是,便有文學評論家把這個有著“蘇格拉底似的謝頂”,長著又圓又大額頭的“童話爺爺”,比喻成“一口井”,“那種流淌出的柔和的美感,好像是底色,鋪陳在他作品的字里行間!
但在那個“以階級斗爭為綱”的年代里,這樣的“資產(chǎn)階級情調”,無疑不合時宜。
盡管長期擔任作協(xié)的領導,但在旁人眼中,嚴文井似乎屬于“刻意被權力邊緣化的角色”!拔母铩敝,他的一次檢討竟這樣開頭:“春天,我看見一個穿紅衣的少女騎著自行車從林蔭道上過來,我感受到一種詩意和美……”
還有一次,作協(xié)組織批斗丁玲,旁人的發(fā)言都很激烈,他卻站起來說:“陳明配不上丁玲!鳖D時哄堂大笑,批判也就進行不下去了。
作家閻綱回憶,“5·16”之后,他被打成現(xiàn)行反革命,白天干活,晚上接受批斗,用強烈的燈光照著,不讓睡覺。一天夜里,他經(jīng)過嚴文井床頭,蚊帳中突然伸出一只手來,塞給他幾顆水果糖,使得他“原本絕望的心,頓生出強烈的感激”。
嚴文井喜愛西洋古典音樂,經(jīng)常去琉璃廠買舊唱片,“文革”家被抄時,僅交響樂、奏鳴曲之類的唱片,就有幾十公斤重。他曾無意中見到沈從文在挨批斗之后,聽音樂聽得淚流滿面,便說:“真正喜愛音樂,打心里欣賞音樂的人,都是好人。”
在韋君宜出版了《思痛錄》后,許多人勸嚴文井也寫寫那段歲月的回憶,他卻拒絕了。因為“不好說”,而且“會傷害許多人”。他寧愿用一幅自畫像來解剖自己,并鄭重地鈐上了自己的印章,分贈給同事和朋友。于是,這幅嘴和臉都扭曲了的自畫像,被人視為“他和他同時代的知識分子的精神肖像”。
嚴文井留世的最后一篇文章,是一篇不到300字的散文。向他約稿的編輯回憶,嚴文井反復修改,整整寫了一年零八個月。他用這樣的筆調寫道:“……我本來就很貧乏,干過許多錯事。但我的心是柔和的,不久前我還看見了歸來的燕子……”
2005年,嚴文井離世。一個前去他家采訪的記者驚訝地發(fā)現(xiàn),這個中國兒童文學泰斗的家,只是一套不到70平方米的“陋室”。除了老舊的單人床和書桌,剩余的空間都被書本占滿。屋內能見著的唯一亮色,就是窗外的一棵綠樹。樹下,埋著他親手安葬的愛貓“歡歡”。
人物觀點
前些年,筆者在田增科老師的引薦下拜訪過嚴文井先生,請他就中小學生如何學習語文談談自己的看法和體會。
嚴文井先生說,提倡重視學習語文是對的。不管是工人、農(nóng)民,還是科學家、各方面的專家,都需要學好用好語文。沒有語文不行的哲學家、科學家、作家和國家領導人。各行各業(yè)的人起碼都要把語文弄清楚。思維能力薄弱的人,數(shù)理化和外語也不好,語文則有利于鍛煉人的思維能力。
嚴文井先生沒有上過大學,卻是一位著名的作家,1953年起先后擔任《人民文學》主編、作家出版社和人民文學出版社社長、總編輯。其中的奧秘就是他長期堅持自學。他在《談讀書》一文中說:“當我明白了自己讀書非常少的時候,我就產(chǎn)生了求學的強烈愿望。當我知道了世界上書籍數(shù)目如何龐大的時候,我又產(chǎn)生了分辨好壞、選擇好書的愿望!保ㄔd1983年1月13日《語文報》第31號)他越學越不滿足,并把不滿足作為繼續(xù)學習的推動力。他還告誡廣大中學生,不要滿足于課本,因為教科書不過是古往今來的各種書籍當中的一小部分,不能被它們捆住手腳。他說,書籍對所有的人都是平等的。即使你沒有上過任何學校,只要你愿意去求教,它們都不會拒絕。
嚴文井先生強調要注意培養(yǎng)觀察能力。當有人問他對動物的研究與童話創(chuàng)作的關系時,他說,他從小就對動物感興趣。童話作家一定要把動物當作角色的話,應該喜歡動物,觀察動物。他的同院鄰居養(yǎng)了一只猴子,他每天仔細觀察它的表情,聽它的聲音,發(fā)現(xiàn)人類的許多行為來源于猴子,猴子也會笑,會哭,會罵人,會記恨,會搗亂。與其說他是在研究動物,不如說他是在研究人的行為、心理和感情。當有人問嚴文井先生在《唐小西在下次開船港》中寫唐小西的影子的用意時,他說:“我的確想懲罰唐小西一下!白恿钐菩∥鞲械接行┯憛。寫完了以后我才覺得這個影子也可以講是一種不好的u2018影響u2019,更重要的他也是一個u2018人物u2019!边@個人物,是嚴文井長期觀察、分析一個小孩,抓住貪玩是他形影不離的東西,才塑造了“影子”這個“人物”。
嚴文井先生認為,學習語文要鍛煉思維能力和恰當表達的能力,不要死記硬背哪部書的作者是誰,死記語法等語文知識,這些知識可以查閱工具書。他不僅這樣說,還為我們作出了榜樣。他曾到過許多地方、許多單位,多次回答記者、編者的提問,而且對答如流。例如他回答《花地》編者問,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①我最珍貴的品德:敢于面對現(xiàn)實,承認事實。②我最厭惡的是:偽善。③我對幸福的理解:一個一個疑問相繼得到解答。④我對不幸的理解:以謬誤為真理。⑤我的座右銘:盡力認識各種局限性。⑥我最喜愛的事:修改自己沒寫好的文章。⑦我的主要特點:不要人的憐憫,不指望上帝賜給好運氣。⑧我寫作之余的愛好:聽音樂。⑨我喜愛的詩人:李白。我喜愛的散文家:魯迅。我喜愛的小說家:契訶夫。我對文學的追求:反對成見與偏見,盡可能地跟說謊、廢話唱反調。我寫作的習慣:與疲乏搏斗,浪費許多稿紙。我對文學青年的期望:不崇拜權威,不走捷徑,不怕寂寞,不急于成名。有了稿費要領取,但不能把作品當商品。”(《嚴文井散文選》,人民文學出版社1985年7月第1版,第179頁~180頁)。我們在拜訪嚴文井先生時,他還沒有搬進新的樓房,他在陳舊的平房里多次接待外賓。當外賓問他,老舍寫的《駱駝祥子》里的那些低矮破舊的平房在北京還有嗎?他說:解放以后,北京市建起了不少高樓大廈,改造了不少危房。當年祥子住的那樣的平房不多了,寒舍就是其中的一處。嚴先生回答十分得體,不亢不卑,既反映了解放后的變化,又說明了還不能全部改變。當我們問他,許多作家都早已住進寬敞漂亮的樓房,您為什么還沒有搬進新居?他幽默地說,誰讓我是人民文學出版社的領導呢?他的回答表明了他的高風亮節(jié)。
嚴文井說,他從小就喜歡寫作,17歲就開始發(fā)表文章,沈從文告訴他文章“應該自己多修改”,此后他就在不斷修改中寫作,養(yǎng)成了反復修改自己作品的習慣。他的寫作動機主要是想恰當?shù)乇磉_出自己真正感受到的和真正意識到的東西。他創(chuàng)作童話、寓言、散文等文學作品,不喜歡雷同,并不斷追求新的立意、新的結構、新的語言、新的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