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云升

    云升(人物)

    云升 (Hun Sen原譯洪森))1951年4月4日,洪森出生于柬埔寨中部磅湛省棟德朗縣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洪森很小就在棉花地里干活,后來被送到金邊的佛教寺廟接受啟蒙教育。20世紀70年代參加柬埔寨人民革命軍,歷任連、營、團長。曾任柬人民革命黨中央常委。1990年9月代表人民革命黨參加柬全國最高委員會。


    簡介

               云升 (Hun Sen,原譯洪森)1951年4月4日出生于柬埔寨磅湛省一農民家庭。啟蒙教育是在寺院中完成的。他20世紀70年代參加柬人民革命軍,歷任連、營、團、師長。曾任柬人民革命黨中央常委。1990年9月代表人民革命黨參加柬全國最高委員會。1991年10月人民革命黨在金邊舉行非常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人民黨,云升當選為副主席。1992年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1993年5月全國大選中當選為磅湛省選區(qū)議員,7月出任柬臨時民族政府聯合主席,9月出任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和柬埔寨王家軍聯合總司令。1998年任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

      1994年1月,他曾與拉那烈聯合率柬埔寨王國政府代表團正式訪華。1996年7月,以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身份對華進行工作訪問。1999年2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已婚,有6個子女。2003年7月21日,柬埔寨新聞部簽發(fā)了一份公告,正式要求柬幾家華文報紙從即日起將首相“洪森”(HUN SEN)的中文譯名改成“云升”。

            云升(Samdech Hun Sen,1951年4月4日-),柬埔寨首相兼柬埔寨人民黨領袖,據說他父親祖籍為海南,而自己可能擁有華人血統。

      云升心直口快、語言通俗、作風粗獷。不過,他也承認自己有時脾氣暴躁,而且要改也難。他說,讓他像謝辛那樣溫文爾雅很難;就像讓謝辛像他那樣粗聲大氣講話一樣難以做到。

    云升

      在日常生活中,云升喜歡閱讀與寫作,也喜歡足球、排球和游泳。有時也下棋,寫詩作曲。云升對文學更情有獨鐘。他對柬埔寨長篇民間小說《靈猴的故事》和印度的《羅摩衍那》的主要角色進行了比較。他認為,只有深入生活實際,才能寫出像《靈猴的故事》如此偉大的傳世之作來。

      云升也是個敢于創(chuàng)新的現實主義者。云升注意吸收外國的經驗和理論,但是又不被他們所束縛。他強調的是柬埔寨的實際情況和人民的愿望。他不在乎別人怎樣看他,不在乎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理論上的差別,共產黨和自由分子在稱呼上的不同,看重的是實際上給國家和人民帶來的利益。

      云升重視維護柬埔寨國內和平穩(wěn)定,把發(fā)展經濟、消除貧困列為首要任務,同時積極拓展對外關系,制定加快融入國際社會的政策措施。1994年1月,他曾與拉那烈聯合率柬埔寨王國政府代表團正式訪華。1996年7月,以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身份對華進行工作訪問。1999年2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4年4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已婚,有6個子女。2003年7月21日,柬埔寨新聞部簽發(fā)了一份公告,正式要求柬幾家華文報紙從即日起將首相“洪森”(HUN SEN)的中文譯名改成“云升”,2004年又將中文譯名改為“洪森”。

    政治生涯

      1970年,云升加入紅色高棉的游擊隊,歷任連、營、團、師長。1975年紅色高棉攻占金邊,推翻了朗諾政權(龍諾政權)之后,進行了大清洗,許多領導人遭到迫害,這使洪森對這一政權感到絕望。1977年,云升與韓桑林等紅色高棉領導人投靠越南,并迅即成為反對赤柬勢力的重要領袖。

             1979年1月17日,越軍攻入金邊,推翻了紅色高棉政權。次日柬埔寨委員會宣布成立,韓桑林為該委員會主席,洪森為委員會委員兼管外交部長。1981年,洪森出任金邊政權副總理兼外交部長,1985年當選為總理兼外交部長,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年輕的政府總理。

      1986年到1991年期間,云升參與了政治解決柬埔寨問題的談判工作。1989年1月6日,越南軍隊從柬埔寨撤軍,1991年10月23日的《巴黎和平協議》標志著柬埔寨和平進程的開始。1991年11月14日,時任金邊政權總理的云升親自到北京迎接并陪同西哈努克親王夫婦回國,據云升回憶,其間親王與其確立了父親和義子的關系。

      隨后,韓桑林與云升等宣布改人民革命黨黨名為人民黨,實行自由經濟和多黨民主,保證公民的一切人權,宣布佛教為國教,對外實行開放。1993年,在聯合國主持下,柬埔寨舉行全國大選,拉那烈為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一首相,云升出任第二首相和柬埔寨王家軍聯合總司令。

      由于與拉那烈長期不和,1997年7月5日云升發(fā)動政變,摧毀了拉那烈的奉辛比克黨總部。拉那烈被解除第一首相職務并流亡國外。在1998年7月26日的柬埔寨第二次全國大選后,在西哈努克的調解下,11月13日,人民黨與奉辛比克黨達成全面合作協議;25日,拉那烈當選國民議會議長,云升任命為首相并負責組閣。

      2003年7月柬埔寨舉行第三屆大選,云升繼續(xù)連任。同年7月21日,他要求當地幾家中文媒體把他的中文譯名改為“云升”,后因有不少人表示未能適應而引起不便,于翌年5月改回使用“洪森”。

      雖然批評者常將洪森描述成“獨裁者”,但在其統治下,柬埔寨近年的國民經濟、人民生活水平和國際地位都有不同程度的改善。

    人物傳奇

      洪森1952年出生于柬埔寨磅湛省的一個農民家庭。13歲那年,他離開老家,獨自一人到首都金邊求學,寄宿在一座寺院里做廟童,直至讀完初中。

      1967年,剛15歲的洪森參加了紅色高棉的部隊(注:“紅色高棉”原是柬埔寨國王西哈努克對柬左派勢力的稱呼,后多指柬共產黨),很快成為一名手握“重兵”的軍官。他帶著自己的部隊南征北戰(zhàn),與親美政權展開殊死搏斗。

       1975年,柬埔寨解放在即,洪森卻受了傷。在一次戰(zhàn)斗中,他左眼中彈,住進了醫(yī)院。由于傷勢嚴重,他沒能保住這只眼睛。但幸運的是,住院期間,這位傷號收獲了愛情和婚姻。醫(yī)院里有一位名叫文拉妮的姑娘。她與洪森早已相識,對洪森一往情深。但當時,洪森所在的部隊規(guī)定:不滿30歲的男兵不許結婚。他交了很多份結婚報告,都被上司擋了回來。后來,考慮到他戰(zhàn)功卓著且身負傷痛,組織上同意了他的請求。可此時,文拉妮那邊又遇到了麻煩。她的上司死活不同意這門婚事,而是希望她嫁給別人。洪森得知消息后,氣得拔出手槍,朝天連開數槍。文拉妮堅決不服從上級安排。最后,上司不得不批準了他們的結婚申請。

      婚后的生活也是在動蕩和波折中度過的。文拉妮生第一個孩子時,洪森正在前線打仗,上級不同意他回家探望。孩子剛出生就不幸夭折了。醫(yī)院瞞著文拉妮,把孩子匆匆掩埋,至今不知尸骨何在。

      1977年,洪森宣布脫離紅色高棉。此后,他的軍事、政治和家庭生活經歷了一段特殊時期。但接下來,他很快走到了權力巔峰:1979年1月,出任柬埔寨外交部長,29歲那年又成為副首相,隨后當選柬埔寨人民黨副主席、中央政治局委員;33歲那年,出任柬埔寨首相,至今已連任5屆。雖然1993年—1998年間,洪森名義上是第二首相,但柬埔寨的國家大權實際上一直牢牢掌控在他手中,直到今天。

      2008年,柬埔寨將舉行全國大選。從現在開始,洪森領導的人民黨就要與奉辛比克黨和桑蘭西黨展開選票爭奪戰(zhàn)。聽柬埔寨朋友說,每到大選前,一些政黨的要員就會到鄉(xiāng)下,給百姓送慰問品、發(fā)紅包。而人民黨卻有不用花錢的制勝法寶——只要洪森卷起褲腿,光著腳下田幫農民插秧,人民黨的得票率就會立刻飆升。無論是插秧、除草還是開拖拉機,洪森都是一把“好手”。

    人物風格——平民首相

         2003年在泰國召開的中國-東盟“非典峰會”上。會后召開了新聞發(fā)布會。洪森首相挨著溫家寶總理,坐在臺上。他一直拿著耳機,認真地聽記者們的提問,同時仔細地觀察臺下的各國記者。

      記者來到柬埔寨,第一次面對面地采訪洪森。此時,柬埔寨雨季已過,陽光明媚。金邊郊外的一座歐式淡黃色小樓,掩映在鮮花和綠樹中,四周一片寂靜。這是洪森的私人別墅。聽工作人員說,如果沒有重大外事活動,洪森就在這里辦公。

      記者提前趕來,在客廳里等待洪森出現。半個小時后,在樓上辦公的洪森準時來到客廳,友好地同記者打招呼。他一身西裝,戴著一副方框眼鏡,目光中透著機智和威嚴。

      記者:中國與柬埔寨的關系一直很密切,您希望今后兩國在哪些方面加強合作?

      洪森:中柬友誼應該是在1279年就開始了,已歷時幾百年。柬埔寨一直并要繼續(xù)堅守一個中國政策,

    為我們長期、牢固的友誼而努力。我和我的官員們做過一些調研,結果發(fā)現,搞同樣一個項目,中國提供給我們的貸款的利息是最低的。中國是在真心誠意地幫助我們,不像日本、歐美那些國家,他們“洋人”的投資都是有附加條件的。所以,不久前柬埔寨發(fā)現石油和天然氣資源后,我們馬上和中方聯系,希望中國派勘探專家來實地考察。我同時也說,一旦我們真的找到了石油和天然氣,就馬上和中國進行貿易。

      我很佩服中國的領導人,F在,中國的商品遍布世界,沒有哪個國家離得開中國。我有一次在美國打高爾夫球,用的器材都是中國制造的。后來,我買了一些物品,回來后打開一看,又全是“中國制造”。你們看,連美國也離不開“中國制造”。

      洪森興致很高,談了將近一個下午。他聲音洪亮,反應異常迅速。20多年前,洪森可不像現在這樣自信、自如。他曾回憶說,自己剛當外長那會兒,很怕見記者,第一次接受采訪時,竟不知所措地稱記者為“閣下”。在一次出席國際會議時,為了不讓別人“嘲笑”他太年輕,洪森居然為自己加了1歲——在登記簿上將出生年份填寫為“1951年”。而如今,洪森早已是一位成熟的外交家,對于國際形勢有著清醒的思考和認識。他雖是行伍出身,但對很多國際問題都能提出精辟的分析,有自己的主張和做法。

      聽柬埔寨的朋友說,洪森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一到百姓中間,就總有說不完的話。他常常站在露天的土地上,一講就是兩三個鐘頭,水也不喝一口。他講起話來感情充沛,風趣幽默;語言非?谡Z化、平民化,生動活潑,通俗易懂;他熟知柬埔寨的傳統文化和佛教教義,不嫌棄農民的狹隘思想和小農意識,喜歡用比喻給他們講道理。有時,在洪森講話過程中,農民們遇到聽不懂的地方,就直接插話提問。此時,洪森會停下來,毫不介意地予以解答。對于柬埔寨百姓來說,沒有什么比聽洪森“演講”更痛快的了。在柬埔寨,大約有4個柬語電視頻道,每天都會轉播或重播洪森的講話,觀眾們都聽得津津有味。

       百聞不如一見。春節(jié)前,記者到柬埔寨采訪時,在中國援建的一條公路的開工儀式上,實地實景感受了洪森這位平民首相的語言特色。

      儀式舉辦地桔井市距首都金邊很遠,洪森乘直升機來到儀式現場。早上8點30分左右,洪森準時抵達。直升機剛剛降落在平整過的紅土地上,上千人的人群就立刻歡呼起來。他們中的許多人天不亮就出門,一路趕來,為的就是看看洪森。洪森穿著一件柬式土布襯衫和長褲,熱情地和大家打招呼。然后,他在塵土飛揚的場地中央站定,手上雖然拿著講稿,但他幾乎不看。剛開始,他用的是比較正式的語言,對開工儀式表示熱烈祝賀,對中國政府和中國援助人員表示感謝。而后,他用再平實不過的語言,為老百姓們算起賬來——先從修路的好處說起,再告訴大家援助項目的造價,最后計算出每修一米路要花多少錢,這些錢可以買多少斤大米,等等,讓每個人都對中國援建的這條公路有了感性認識。

      洪森還對老百姓們講起了柬中友好關系——“中國太大了,中國的一個省就和我們國家的面積差不多。中國人也多,假如全體中國人一起撒尿,我們柬埔寨就會鬧水災!”聽了他的話,全場人都笑得前仰后合,不知不覺間對中國人有了最樸素的了解。洪森自己也是邊說邊笑,打著手勢,笑得開懷時不得不先停下來,笑夠了再接著講。盡管在場的外國人聽不懂柬語,但也被他真摯而富有感情的笑聲感染,都跟著笑起來。

      桔井是洪森打過仗的地方。他像敘舊一樣打著手勢說:“美國人是很好騙的。越戰(zhàn)的時候,美國人把坦克開到了這里。當時我在這里駐軍。那個時候窮得沒有吃的,我就跟美國人說,我們支持你們,和你們是一伙的。美國人一聽,就把食物從車上拋給我們。里面還有一條皮帶。我當時比現在帥多了,借了一身舊軍裝,扎著這條皮帶就去相親了。我和夫人都在這一帶戰(zhàn)斗過,對這里很有感情。來時我看到這里的學校還沒有圍墻,路也沒修過,有關部門一定要盡快把它補上。我明年還要來這里看望大家!”

      洪森講話時常點名提問隨行官員,詢問具體數據。被點到名的部長和地方大員,都緊張地趕快起立,雙手合十,像被老師點到名字的小學生一樣,恭敬地回答他的提問。就這樣夾雜著玩笑和問答,洪森從早上9點多一直講到近午,滴水未沾卻毫無倦意,看到他的直升機卷起黃土、披著熱帶的陽光升空離去,站在地上的人們無不仰頭翹首,大人、小孩的眼中無不充滿依依不舍的神情。眼前這一切,使記者突然覺得,這位農民出身的首相,確實有一種令人信服的個人魅力。

      洪森自己說過:作為柬埔寨的領導人,應當具備堅定、剛毅的性格。從1985年出任首相算起,洪森已

    執(zhí)掌柬埔寨政權20多年。在柬埔寨,沒有人敢對洪森的命令掉以輕心,他因此被稱為柬埔寨的“強人”。但洪森本人并不喜歡這個稱呼。他曾用英語對媒體說,“Strongu2002Man”這個詞,顯示的是殘忍或別的性格,他不想接受所謂的“強人”稱號。他說,他的性格有很多側面,但最主要的是:務實和認真!拔艺J定的事一定要做到。也許正是因為我做事認真,才有人視我為u2018強人u2019!

      但洪森的確是個很好強的人。1979年1月,他出任外交部長。在此之前,他的人生都是在戰(zhàn)火中度過的,外交工作對他來說顯然是完全陌生的。不過,他從頭開始,用心學習,嚴密跟蹤國際形勢,很快就成熟起來。出任外長后,他首次出訪的國家就是蘇聯。洪森后來在回憶錄中寫道:在飛往蘇聯的途中,心里直打鼓,自己沒有經驗,只是一個小國的部長,和蘇聯的老外交家談什么?但當飛機降落時,看到柬埔寨國旗和蘇聯國旗并排在機場上空迎風飄揚,那一瞬間,他立刻有了信心——柬埔寨雖然是個小國,但與蘇聯是平等的在數十年的戰(zhàn)斗、外交和政治生活中,洪森不斷書寫著他的傳奇故事。西哈努克國王曾經說洪森是個“壞子民”,后來卻認他為義子。西哈努克也曾說:柬埔寨有洪森這樣的領導人是幸運的,應當多幾個這樣的人才好。

      洪森注重柬埔寨實際和效益,以及政策靈活的近期典型例子,就是在1996年處理英薩利率領紅色高棉向政府投誠的問題。 誰都知道,洪森是紅高棉的死對頭。但是當1996年7-8月間,紅高棉重要領導人英薩利率領柬埔寨西部地區(qū)的上萬紅高棉士兵和群眾脫離波博的控制,回歸柬埔寨大家庭的時候,洪森和人民黨立即表示歡迎和支持。因為洪森認為,英薩利率部投誠將為和平解決紅高棉問題鋪平道路,從而使柬埔寨徹底結束內戰(zhàn),減少大量無謂的犧牲。

      他指出:“英薩利的行動不是投誠,是為柬埔寨民族和解作出的寶貴貢獻,是雙方的共同勝利。”洪森還到剛剛起義的紅高棉控制區(qū)慰問,在群眾大會上他說:“1970年以來的20年柬埔寨戰(zhàn)亂不斷,這個歷史責任不應當由我們這代人負責,是上一代政治家遺留下來的!焙髞硭诹硗庖粋場合對紅高棉群眾說:“除了波博少數人外,我們都是戰(zhàn)爭的受害者,不對歷史負有責任!彼對投誠的紅高棉說:“你們返回社會大家庭,不是投誠,不是自首,是作為一個柬埔寨兒女應盡的責任,結束戰(zhàn)爭和流血,重建家園!

      1979年,27歲的洪森出任柬埔寨政府外交部長。長期的外交生涯,使他視野比較廣闊,思路敏捷,也練就了雄辯的口才。

      洪森曾贊賞新加坡在國家現代化建設方面取得的成就。說新加坡雖然地方小,人口少,沒有資源,但是一樣可以實現經濟起飛,柬埔寨的自然條件比新加坡好,更有條件取得經濟發(fā)展。他1998年7月在接受新加坡記者采訪時指出,新加坡有兩條經驗最值得柬埔寨借鑒,一是對人才的培養(yǎng)。新加坡能成為一個富有的國家,并不是靠它的資源,因為新加坡沒有資源,甚至連喝的水都不能自給,新加坡的成功在于有人才。第二是新加坡的社會治安和秩序好,新加坡是一個法治的國家。他表示非常尊敬新加坡前總理、現內閣資政李光耀和總理吳作棟。他說李光耀在過去三十年中成功地領導新加坡,使國家得到迅速發(fā)展。

      洪森也注意發(fā)展和中國的關系。洪森自1991年7月首次到中國出席柬埔寨全國最高委員會會議后,曾多次訪華。洪森特別重視和贊賞鄧小平提出的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理論,以及中國在經濟建設與經濟改革方面取得的成功經驗,并在柬埔寨的政治經濟建設中實踐中國的經驗。洪森訪華成功,在客觀上加速了紅高棉的瓦解進程。

      洪森還非常重視民族和諧,對柬埔寨的華裔和越裔一視同仁,把華裔和越裔看成是柬埔寨社會不可分割的部分。洪森曾經說,柬埔寨的華人已經成為柬埔寨一個的少數民族,為柬埔寨發(fā)展做出了貢獻,是高棉族人的兄弟姐妹。洪森和人民黨政府還允許華人說華語,保持華人傳統,開辦華文小學和中學、出版華文報紙;允許在商店招牌上寫中文店名,但要求比柬文字體小一點;允許華人擔任公務員,參加政府、軍隊和警察等。此外,為了讓在柬埔寨經商的大量來自中港臺和東南亞的華商,更好地及時了解柬埔寨發(fā)生的事情和政策,同時也為柬埔寨人學習華文提供方便,柬埔寨官方辦的“晚報”還特別新開辟一個中文版,在官方的巴戎電視臺開設每天兩次的華語節(jié)目,這在柬埔寨歷史上是沒有先例的。洪森的上述民族政策深得柬埔寨華人的擁護與支持。

      長期以來,柬埔寨由于內戰(zhàn)連綿,國民經濟陷于崩潰邊緣,百姓生活苦不堪言。為了擺脫貧困局面,改善人民生活,洪森在國內開展經濟改革,使得柬埔寨近幾年來國民經濟、人民生活水準和國際地位都有不同程度地改善。

      自1986年起,洪森大刀闊斧地進行經濟改革,解散農業(yè)合作社,實行土地承包制,到1995年,這個一貫貧窮的東南亞小國居然做到了糧食自給。洪森還廢除計劃經濟,推行市場經濟,緊縮國營企業(yè),發(fā)展私人企業(yè),實行對外開放,改善投資環(huán)境,吸引外國資本。同時積極改善旅游設施,美化金邊街頭,使“東方小巴黎”面貌煥然一新,旅游業(yè)收入翻了幾倍。

      洪森反對在人民黨內進行關于柬埔寨應當搞資本主義還是社會主義的爭論,而是主張學習中國的鄧小平和新加坡的李光耀,不分什么主義,而是以具體政策對柬埔寨產生的實際效果作為取舍的根本原則。

      生活中的洪森最大的嗜好就是吸煙。據說,聯合國曾致信給他,稱他已被聯合國列為世界上最能吸煙的國家領導人之一。盡管吸煙有害健康,他的夫人文拉尼也勸他戒煙,洪森自己也曾不止一次試圖戒煙,但都以失敗告終,連夫人對他都絕望了。洪森說:“女兒結婚時我就承諾過,等女兒有了孩子就戒煙。如今外孫女三歲零五個月加五天了,我依然舊習不改。”

      生活中的洪森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他的夫人文拉妮是中國海南省移民的后裔,他們育有3男3女,其中有一個是領養(yǎng)的。2個孩子在美國,兩個在法國,一個在新加坡。洪森1975年和文拉妮在戰(zhàn)亂中結成患難夫妻后,曾因戰(zhàn)爭失散3年,1979年劫后重逢,感情更濃,他們從不在公眾場合掩飾對彼此的感情。在洪森接見外國客人的鄉(xiāng)間別墅中,懸掛的是洪森的戎裝照片和夫人文拉妮的照片。洪森1975年和文拉妮在戰(zhàn)亂中結成患難夫妻后,曾因戰(zhàn)爭失散三年,1979年劫后重逢,感情更濃,即使在公眾場合,也讓人強烈感到這一點。

      1996年9月在向洪森頒發(fā)世界和平獎儀式上,他的夫人向他獻花時,兩人親密擁抱,這在柬埔寨是極為罕見的。

      洪森很喜歡自己的孩子,對他們提出的忠告是“既不要只抬頭看天,一心只想當部長、省長、縣長,這種人沒有人敢用,但是也不要只管低頭走路。這兩種人都是要摔跤的。”

      洪森不喜歡讓子女有特殊感。1997年8月談到在美國西點軍校學習的長子洪馬內時,他說,7月事件發(fā)生時,洪馬內也在金邊。雖然他是學軍事的,但是洪森從來沒有讓他看過金邊的軍事地圖。有一次,洪森外出,一回頭,看到洪馬內跟在后面,他立刻轉身往回走,他不想讓兒子沾他的光。洪森說:“我雖然是搞軍事的,但是我不喜歡軍事。我的兒子在西點軍校學的不是軍事,而是軍事經濟管理。今后回到柬埔寨要為經濟建設服務。他回來后,也必須在軍隊中從基層做起,了解柬埔寨軍隊!

    大事記

      洪森 (Hun Sen)1951年4月4日出生。啟蒙教育是在寺院中完成的。20世紀70年代參加柬埔寨人民革命軍,歷任連、營、團長。曾任柬人民革命黨中央常委。

      1990年9月代表人民革命黨參加柬全國最高委員會。

      1991年10月人民革命黨在金邊舉行非常代表大會,決定改名為人民黨,云升當選為副主席。1992年被授予五星上將軍銜。

      1993年5月全國大選中當選為磅湛省選區(qū)議員,7月出任柬臨時民族政府聯合主席,9月出任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兼高棉王家軍聯合總司令。1998年11月出任柬埔寨王國第二屆政府首相。

      1994年1月,他曾與拉那烈聯合率柬埔寨王國政府代表團正式訪華。

      1996年7月,以柬埔寨王國政府第二首相身份對華進行工作訪問。

      1999年2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2003年7月,洪森所屬的柬人民黨在第三屆國民議會選舉中獲得最多議席,但沒有超過三分之二,不能單獨組閣。在政治僵局持續(xù)了近一年之際,人民黨與第二大黨奉辛比克黨正式簽署合作協議,決定組成聯合政府。

      2004年4月對中國進行正式訪問。

      2004年7月,西哈努克國王發(fā)布王令,任命洪森為新一屆柬埔寨王國政府首相并負責組建新政府 。7月15日,柬埔寨第三屆國民議會批準了以洪森為首相的新一屆王國政府 。

      2008年10月出席在北京舉行的第七屆亞歐首腦會議。

      已婚,有6個子女。

      2003年7月21日,柬埔寨新聞部簽發(fā)了一份公告,正式要求柬幾家華文報紙從即日起將首相“洪森”(HUN SEN)的中文譯名改成“云升”。

      2004年又將中文譯名改為“洪森”。

     

    TAGS: 人物 首相 柬埔寨 柬埔寨領導人
    名人推薦
    • 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
        安諾斯·福格·拉斯穆森 (Anders Fogh Rasmussen) 出生于1953年1月26日。丹麥奧胡斯大學經濟學碩士。丹麥政治家。1978年當選為議員...
    • 帕爾梅
      帕爾梅(1927~1986),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末到八十年代中期(1968~1976,1982~1986)間,曾兩度出任瑞典首相,是當時歐洲政壇威望較高的政治家。...
    • 阿巴斯·法西
      阿巴斯·法西(阿拉伯語:???? ?????? 英語:Abbas El Fassi),1940.9.18生,現任摩洛哥首相,2007年9月19日就職。
    • 費萊蒂·塞維萊
      費萊蒂·塞維萊(Feleti Vaka?uta Sevele,1945?-),湯加王國現任首相,畢業(yè)于英國坎特伯雷大學。1999年被選為議員,2002年和2005年連選連...
    • 斯巴克
      斯巴克,比利時首相(1938~1939,1947~1949)。1899年1月25日生于斯哈爾貝克鎮(zhèn),1972年7月31日卒于布魯塞爾市。同名還有中國演員、世界著名HIFI...
    • 阿伯丁伯爵
      第四代阿伯丁伯爵(1784-1860)Aberdeen,George Hamilton Gordon,4th Earl of英國首相(1852-1855)。生于蘇格蘭的愛丁堡,曾在哈羅公學和劍橋大學...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