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簡介
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 (Jose Maria Aznar) ,西班牙政治家,1996-2004年的首相。有著濃密胡須、犀利目光、略顯矮小身材。曾借“改良的中間主義”主張和行之有效的治國方略在歐洲政治舞臺傲視群雄。但因恐怖主義襲擊而下臺。
政壇三級跳
阿斯納爾1953年2月25日生于馬德里名門世家,祖父當過外交官,父親曾任國家電臺臺長。上世紀60年代,阿斯納爾就讀的學校反獨裁統治運動日益高漲,但保守家庭的熏陶卻使其成為“;庶h”一員。不過,阿斯納爾也受到民主思想影響,16歲時曾發(fā)表公開信,倡導改良專制體制。1975年畢業(yè)于馬德里康普魯滕塞大學法律系,獲法學碩士學位。會講法語,英語略知一二。同年3月25日與和法學碩士安娜·波特拉結婚。1979年,他加入右翼政黨“人民同盟”(1988年改稱“人民黨”)。此后,他用17年時間完成了進入國家權力中心的三個飛躍:1982年首次當選為眾議員并擔任人民同盟總書記,1987年7月,贏得卡斯蒂利亞萊昂自治區(qū)主席席位;1989年,擔任人民黨副主席,翌年在人民黨第十次代表大會上當選為主席;阿斯納爾現在還分別擔任國際民主聯盟副主席和歐洲民主聯盟副主席。1996年3月,領導人民黨取得立法選舉勝利,同年5月成為西班牙民主改革以來第一位右翼首相,2000年3月立法選舉中再領風騷。此后,阿斯納爾強調弱化傳統意識形態(tài),在推行“自由經濟”的同時,加強國家對經濟的宏觀調控。
私有化經濟
西班牙曾是“被西歐遺忘的孩子”。在佛朗哥去世后的28年里,西班牙一直在追趕西歐其他國家。佛朗哥時代承襲下來的大批國有企業(yè),無法適應開放型市場經濟發(fā)展的需要,成為國家財政的沉重負擔。阿斯納爾上臺伊始便宣布將私有化列入政綱,制定“戰(zhàn)略計劃”。經過兩屆任期努力,今天的西班牙“已擁有歐洲最有活力的經濟”:失業(yè)率從23%下降到11%左右,八年創(chuàng)造的就業(yè)機會“比歐盟其他14國加起來還多”;經濟持續(xù)穩(wěn)定增長,GDP增幅居歐盟國家領先地位,甚至比歐盟平均增幅高出一倍以上;2003年首次實現零赤字,公共財政還略有贏余。西班牙和西歐其他國家的差距正在縮小。
敗于恐怖潮
西班牙深受恐怖主義之害。阿斯納爾主張加強國際反恐合作,根據“埃塔”的部分據點設在法國和一些拉美國家的特點,同法、墨和多米尼加等國建立了雙邊反恐怖合作關系,加大反恐怖斗爭的人力和物力投入,爭取有效削弱、直至最終徹底摧毀“埃塔”。
阿斯納爾第一任期開展全方位外交,立足歐盟,深化與美國的傳統盟友關系,加強與地中海和拉美傳統重點國家的關系,提升俄羅斯和亞洲國家在其外交全局中的地位。積極充當西方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的橋梁,推動歐盟與拉美等國家建立不同程度的合作伙伴關系,從而既在發(fā)達國家內部、又在發(fā)展中國家提高自身的地位和影響。他還提出“文化大國”的設想,推廣西班牙語,努力使西語成為國際交流的重要工具之一,并通過學術文化交流拓展外交空間。蟬聯首相后,阿斯納爾為重振西班牙的大國雄風,轉而把發(fā)展對美關系放在首位,將參與全球熱點事務、全面提升國際影響作為其外交活動的首要目標。2003年,他不顧國內外政治力量和民眾的反對,一意孤行支持美國“打伊”,并成為其最堅定的盟友之一。
馬德里三一一爆炸案發(fā)生的前幾天,西班牙媒體在大選前的最后一次民意調查表明,人民黨比工社黨領先7.5個百分點。但是,3.11改變了一切。3月14日星期日早晨,阿斯納爾攜夫人安娜來到投票大廳。其支持者改變了往日的做法,只默默地為他助威。與此形成鮮明對照的是大街對面聚集著眾多反對派人士,高呼“騙子!”、“下臺!”等口號。在反對派看來,阿斯納爾隱瞞了3.11慘案調查真相,回避這一慘案源頭應該歸咎于他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追隨美國的積極立場。面對此景此情,阿斯納爾嘴唇緊閉,目光嚴肅,黯然神傷。阿斯納爾似乎預感到什么,但仍然希望憑借以往的政績使人民黨轉危為安。投票結果顯示,執(zhí)政的人民黨得票率37.6%,工人社會黨42.8%,執(zhí)政黨在取得諸多政績的情況下無可挽回地下臺,首相何塞·瑪麗亞·阿斯納爾也黯然離去。“
阿斯納爾駕駛的“船”猛然傾覆,世界輿論為之震驚。
大選前,阿斯納爾在法國《世界報》的一次采訪中表示,一個犯了錯誤的領導人“絕對有責任向議會和國家作交待”,“我本人也是如此,我會這樣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