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白鳳翔

    白鳳翔

    白鳳翔(1897-1941) 字瑞麟,熱河省圍場縣新?lián)苕?zhèn)人(今屬河北。啄昙邑,10歲左右即隨父耕牧。十七、八歲只身趕馱子往返蒙古旗販鹽。后聚眾進山為匪,外號叫白三閻王;顒佑诔喾、圍場一帶。后率部投靠張作霖,張作霖見他善于騎射,槍法精湛,給他編一個騎兵旅,讓他任旅長,1930年隨張學良入關駐防保定。

    個人簡介

      姓名:白鳳翔

      性別:男

      民族:漢族

      籍貫:河北圍場

    白鳳翔

      出生年月:1897年

      犧牲日期:1941年

    生平

           白鳳翔(1897-1941) 字瑞麟,熱河省圍場縣新?lián)苕?zhèn)人(今屬河北省),幼年家貧,10歲左右即隨父耕牧。十七、八歲只身趕馱子往返蒙古旗販鹽。后聚眾進山為匪,外號叫白三閻王;顒佑诔喾,圍揚一帶。后率部投靠張作霖,張作霖見他善于騎射,槍法精湛,給他編一個騎兵旅,讓他任旅長,1930年隨張學良入關駐防保定。1934年,張任鄂豫皖三省“剿匪”副司令,他開往河南省息縣,改為騎六師,任師長。同年夏,赴廬山受訓,結業(yè)時蔣介石贈他大量金錢,想離間他與張的關系,他不為所動。

      1935年,張學良任西北剿匪軍總司令,他部開往陜西乾縣,改編為騎兵軍106師,仍任師長。中共地下黨員劉瀾波以堂兄劉多荃為掩護在東北軍中活動,他在與劉接觸中知道了共產黨的抗日主張。1936年,派師參謀長汪鏞與紅軍代表朱瑞在固原縣楊郎鎮(zhèn)密簽局部停戰(zhàn)協(xié)議。

      西安事變前夕,張學良電召白來西安,向其秘密布置了臨潼兵諫的任務。12月10日,張學良以準備讓白鳳翔回熱河打游擊為名,帶領白來華清池見蔣介石,其實是為了讓白鳳翔熟悉華清池地形和認清蔣介石容貌。12月12日,兵諫行動開始后,白鳳翔指揮本部和東北軍侍衛(wèi)營孫銘九部直沖華清池,經過一番激戰(zhàn),解除了蔣衛(wèi)隊的武裝,他的部下劉桂五并在驪山半山腰抓住了蔣介石,順利完成了任務,受到張學良嘉獎。

      張學良被蔣扣押后,被免職。一直在北平閑居?谷諔(zhàn)爭爆發(fā)后,白鳳翔來到南京向蔣介石請戰(zhàn),被為熱河省抗日先遣軍總司令。隨即從南京返回到西安,先將原騎六師庫存的武器彈藥拿出來,然后招回部分舊部及收攏陜北各縣土匪,渡過黃河,經常在日本占領的綏遠省西部各縣山地神出鬼沒,逐步發(fā)展到萬人,轄四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1939年后半年,深入到熱察邊境多倫附近,給日偽軍造成很大威脅。日軍集中數(shù)倍兵力將其包圍在固陽地區(qū),戰(zhàn)斗中,他受重傷,部隊彈盡援絕。重慶軍統(tǒng)負責人指示按“曲線救國”辦法行事,他接受了偽蒙軍李守信勸降,日軍大造聲勢,并將七個騎兵師和一個步兵師交白統(tǒng)領,任命他為東亞同盟軍總司令。

      1941年冬太平洋戰(zhàn)爭后,認為反正時機已到,準備起義。因事機不密,被日本駐包頭特務機關長福森利柱偵知,派日本醫(yī)生以看病為名,暗放毒藥將他害死,其部隊只有兩個師起義成功。

    軼事

    從“西安事變”捉蔣到抗日殉國

          1936年12月12日,發(fā)生了由張學良和楊虎城決策、由白鳳翔捉押蔣介石的重大事件,這就是對中國近現(xiàn)代史產生重大影響的“西安事變”。

          白鳳翔為什么會成為“西安事變”的三號人物?他又是怎樣在抗日中殉國的?

    捉蔣英雄膽氣豪

          白鳳翔籍貫河北滄州,年少習武,能騎善射。起家于圍場縣,在綠林中“拉桿子”打擊惡霸,開倉濟貧,因敢打能拼,被奉系軍閥張作霖收編為東北軍,委任團長、旅長。1933年被張學良提升為東北軍騎六師師長。

          1935年9-10月,白鳳翔的騎六師跟隨張學良東北軍開到西北“剿”共,駐扎在甘肅慶陽地區(qū)。東北軍廣大官兵思鄉(xiāng)心切,無心與紅軍交戰(zhàn),多與共產黨接觸。白鳳翔首先與中共地下黨劉瀾波、王再天(騎兵軍副軍長黃顯聲的參謀)接觸,繼而又與中共重要領導秘密交往,逐漸接受了共產黨救民救國的思想,明白了共產黨領導的紅軍才是真正的抗日軍隊,要想打回東北去,就必須制止蔣介石的不抵抗主義,停止“剿”共,聯(lián)合抗日。1936年“九一八”事變五周年之際,白鳳翔委派騎六師參謀長汪鏞,與紅一軍團政治部主任朱瑞會談,又經紅軍總政治部副主任鄧小平批準,在寧夏固原楊郎鎮(zhèn)秘密簽署了局部停戰(zhàn)、抗日救國的四條協(xié)議。

          人民紅軍政治部關于《東北軍騎兵第六師與紅軍簽訂停戰(zhàn)協(xié)定》的文件如下:

          一九三六年九一八紀念日,騎兵第六師代表汪鏞,參加人劉繼堯與紅軍代表朱瑞等三人關于“停止內戰(zhàn),抗日救國”有所商談,談話中誠[懇]一致認為救亡圖存,騎兵第六師紅軍之間應有如下數(shù)事協(xié)定:(一)自九一八事變以來,日人無厭的侵略及中國國民黨、政、軍當局的投降與不抵抗政策,不但迅速喪失東北,繼已及于華北,日人近且大舉南進和西窺,走私遍及全國,特務機關到處設立,偵探走狗無微不入,亡我國家,滅我民族之方法無所不用……凡此事實的種種,無一不證明亡國滅種的慘禍正已迫近眉睫。為今之計“停戰(zhàn)抗日”為一切不愿當亡國奴的中國人絲毫不可回避與推諉的天職,尤其是東北軍及紅軍的天職。東北軍局部來說,即騎兵第六師與紅軍不管有何種隔閡,為“抗日救國”計,均有絕對理由及需要,在抗日救亡基本條件與無上任務下,做成親密的聯(lián)盟,并從今日始一致確定這一聯(lián)合。(二)“抗日”既為騎兵第六師與紅軍聯(lián)合條件與無上責任,則騎兵第六師與紅軍今后一切行動與一切措施,絕對受此崇高無上的,光榮的抗日任務所約束……騎兵第六師因某些原因至今得暫時存于抱著一貫不抵抗與賣國政策的國民黨政府與軍旗之下,尤以顧全大局……以不損害抗日的神圣責任為原則,出以最大限度的敷衍,具體內容是:(1)不受命進攻紅軍。(2)萬一須敷衍,則不打槍或不作殺傷射擊不前進。(3)事先向紅軍通報行動及騎兵師位置,以免誤會。(4)在可能與須要時,經過互相協(xié)商可作友誼退讓,但應以實現(xiàn)抗日利益為原則。(三)為了互相砥礪,互相監(jiān)督,互相幫助以達實現(xiàn)抗日的親密的兄弟聯(lián)系,建議互派代表互相研究、互相通商,經常會商并解決一切可能發(fā)生的問題與糾紛。(四)各以最大努力切實進行地方群眾之抗日動員與組織,并切實注意自己部屬的抗日教育與抗日準備工作,為交換經驗,于必要時常以互派代表了解群眾與部屬抗日教育及抗日準備工作的情形。

          1936年12月8日,張學良、楊虎城將軍請求蔣介石放棄“剿共”一致抗日的努力失敗后,為了民族大義,決定發(fā)動“兵諫”。張學良密電駐守在今寧夏固原市的白鳳翔來西安,白鳳翔遵命與隨從副官常國賓、王國才、連長寇寶珠、副官孫德泰、宋連甲等親信一同前往。到西安后,張學良帶他去臨潼華清池,以去熱河一帶打游擊為名向蔣介石辭行,特意讓他察看了蔣介石的住所地形。

          12月11日晚6時許,張學良通知白鳳翔馬上來見他。到了張公館,少帥背著手,低著頭,面色沉重,心有所思,來回踱步,過了好一會兒,張學良低聲說:“我想了好久,決定派你干一件天大的事,把委員長扣起來,逼他抗日,F(xiàn)在,我命令你到臨潼u2018請u2019蔣委員長進城,共商抗日大計!記住,不要傷著委員長!”白鳳翔當即表示:“只要副司令下命令,我白鳳翔赴湯蹈火、粉身碎骨在所不辭。”張學良聽后面色釋然地說,這次行動由你總指揮,劉桂五團長、孫銘九營長與華清池王玉瓚衛(wèi)隊里應外合配合捉蔣(王玉瓚是東北衛(wèi)隊營第一營營長)。他離開張公館時,張學良又命令副官給他和隨從人員12支手槍。就這樣,白鳳翔擔負起了臨潼捉蔣的重任。

          白鳳翔回到玄風橋家中,命令副官、衛(wèi)兵不得離開,馬上檢查槍械,一切安排就緒,白鳳翔叫伙夫炒了幾盤好菜,請全家人一塊喝酒。席間,白鳳翔對家里人說:“今晚我要外出執(zhí)行一項重要任務,萬一回不來,你們都不要太難過,記著,我干的這是正道的事兒!

          1936年12月12日凌晨2時,白鳳翔召集劉桂五、孫銘九在金家巷會合,并同車到壩橋東面王協(xié)一連隊營地集結,整理好隊伍,他簡要地講了今晚要執(zhí)行的任務:“張副司令命令我們到臨潼去,把蔣介石請到西安來,逼他同意停止內戰(zhàn),打日本人,這樣我們就能很快打回東北老家,雪洗恥辱!

          清晨4點多,白鳳翔和孫銘九趕到華清池,帶領一部分人朝蔣介石的住所五間廳沖去,遭到蔣介石衛(wèi)隊猛烈抗擊。他迅即改道從假山石小道摸進五間廳,發(fā)現(xiàn)蔣介石的衣帽、假牙都在,人卻不見了,伸手摸了摸蔣介石睡過覺的被窩,尚有余熱,判斷蔣介石不會走得太遠,即命令士兵在院內各處搜索。此時天已放亮,他電話向張學良報告:“蔣介石還沒捉到!”張學良指示白鳳翔:“一定要找到,9點鐘以前找不到委員長你提頭來見我!卑坐P翔深知這句話的分量。白鳳翔正在審問蔣介石侍從室主任錢大鈞時,一名士兵前來報告,在華清池外發(fā)現(xiàn)蔣介石的一只鞋,白鳳翔馬上命令劉桂五、孫銘九、王玉瓚率兵搜山,很快找到了躲在臥牛石旁夾縫中的蔣介石,白鳳翔立即命人電話向張學良報告,張學良命令馬上把蔣介石送到西安,白鳳翔把自己的狐皮大衣脫下來披在只穿了一件薄睡衣的蔣介石身上,命令劉桂五、孫銘九陪護蔣介石入城。

          捉蔣任務完成后,張學良將軍授予白鳳翔東北軍十字勛章,并提拔白鳳翔接替騎兵軍軍長,后因張學良被蔣介石扣留在南京而受阻!拔靼彩伦儭焙,國民黨削去了白鳳翔的官職,給他掛了個養(yǎng)閑的高參文職。在中共抗日主張的感召下,白鳳翔回到北平,相繼賣掉了東直門一個大四合院,西郊、南郊兩百多頃地,以籌資購買武器,裝備抗日先遣軍。

    抗日驍將震東洋

          1937年,蔣介石同意白鳳翔成立熱河抗日先遣軍,授中將軍銜。1938年元旦剛過,白鳳翔就率部到熱河、綏遠、察哈爾一帶抗擊日寇,歸第八戰(zhàn)區(qū)傅作義指揮。抗日先遣軍轄四個騎兵旅,一個步兵旅,有兵力一萬七千三百多人。

          部隊途經陜北時,毛澤東在延安會見并宴請白鳳翔,稱他是有作為的青年愛國將領。后來又致信勉勵他為中華民族御敵再創(chuàng)新功,周恩來、彭德懷、習仲勛等中共方面黨政軍領導人轉交了毛澤東的親筆信。中共還贈送武器彈藥及一部電臺給抗日先遣軍,派了兩位游擊戰(zhàn)教官,這對抗日先遣軍是寶貴的支持。

          白鳳翔的抗日先遣軍有較強的戰(zhàn)斗力,這與連營級軍官熟知日軍戰(zhàn)術有關。1933年中國軍隊長城抗戰(zhàn)伊始,白鳳翔部的東北軍騎六師就在戰(zhàn)斗序列中。當時,長城抗戰(zhàn)由兩個方面軍組成,由張學良、張作相指揮。白鳳翔的騎六師與騎一師、騎二師、騎五師與第29軍、第17軍部隊協(xié)同作戰(zhàn),轉戰(zhàn)司馬臺、古北口、多倫。騎六師逐漸掌握了日軍的突擊戰(zhàn)術、迂回戰(zhàn)術等。

          1937年“七七事變”后,日本發(fā)動全面侵華戰(zhàn)爭,7月29日,北平淪陷、華北危機!日軍長驅直入熱河、綏遠、察哈爾三省的大部分地區(qū),通遼、赤峰、阿爾山、集寧、包頭相繼陷落。

          1938年初,傅作義將軍命令白鳳翔率抗日先遣軍主力部隊進駐巴盟、后套,在大青山至臨河(今巴彥淖爾)、紅柳湖(烏梁素海)一線布防,開展游擊戰(zhàn)。白鳳翔部隊進駐后套地區(qū),在這一帶開始了四年多的艱苦卓絕的抗戰(zhàn)斗爭,與馬占山將軍的抗日挺進軍一部形成有效的軍事防御態(tài)勢,牽制了十幾萬日軍主力。

          白鳳翔帶領部隊運動到張家口、多倫等地襲擊日軍,參加了綏西戰(zhàn)役、包頭戰(zhàn)役,給日軍以沉重打擊,這時,他的部隊已經擴大到兩萬多人,讓日本侵略軍心寒膽戰(zhàn),使日軍不能渡過黃河侵犯陜北。白鳳翔部多次與共產黨領導的大青山騎兵支隊聯(lián)手伏擊日軍。

          1939年7月,白鳳翔率部誘引日軍駐包頭部隊“出洞”,他指揮部隊邊戰(zhàn)斗邊轉移,把日軍引到烏拉山南麓一處山谷,敵人進入伏擊圈后,他一聲令下,埋伏在山林里的先遣軍官兵迅疾扔手榴彈,將尾部的兩輛汽車炸毀,堵上了后退道路。日軍亂作一團,二十多輛汽車亂了方陣,日軍棄車向山上突圍,一枚枚手榴彈把敵軍炸開了花,這場仗打得很漂亮,消滅三百多日偽軍,繳獲了一批武器裝備。

          1940年2月,傅作義將軍指揮了綏西戰(zhàn)役,第三十五軍、八十一軍(軍長馬鴻賓)、抗日先遣軍(司令白鳳翔)、三十一師(師長孫蘭峰)形成合力,殲滅日軍三千多人、偽軍五千多人;3月下旬在烏梁素海(紅柳湖)一戰(zhàn)中,傅作義指揮一〇一師董其武等部反攻五原,白鳳翔率部在五原城東的二驢子灣臺圪臺埋伏。3月21日傍晚,化了裝的日軍綏西警備司令水川伊夫中將由五原逃到了烏梁素海西岸的義坑樸隆。按照傅作義、董其武將軍的命令,白鳳翔指揮部隊利用蘆葦蕩的地形優(yōu)勢,發(fā)起猛烈沖鋒,一舉殲滅了殘敵,擊斃了水川伊夫中將等三百多人。日本皇族水川中將被擊斃,在東京引起很大震蕩,這是繼八路軍在淶源擊斃所謂“名將之花”阿部規(guī)秀后,又一個被擊斃的日軍中將。

          蔣介石特致電傅作義將軍,對白鳳翔建立的戰(zhàn)功予以褒獎。延安《新華日報》、上!渡陥蟆愤M行了報道。

          1942年2月,日軍動用飛機、大炮、毒氣彈進行反攻。固陽一役,抗日先遣軍陷入絕境,在達茂旗南部與固陽縣的交界處合教村戰(zhàn)斗中,白鳳翔不幸中彈,倒在血泊中,后在療傷時被日特毒殺。

          2015年,中共中央為白鳳翔將軍追授了抗日英烈獎章。2015年9月,文物部門在白鳳翔將軍犧牲地建立了“合教抗日兵變舊址”,列入抗日遺址保護名錄。 

    張學良

      張學良(1901年6月3日~2001年10月14日),陸軍一級上將,曾發(fā)動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周恩來對其評價是:“民族英雄、千古功臣”。張學良,字漢卿,號毅庵,乳名雙喜、小六子,漢族,籍貫遼寧海城,祖籍河北大城。1901年6月3日(夏歷4月17日)出生于遼寧省臺安縣九間鄉(xiāng)鄂家村張家堡屯(舊稱桑子林詹家窩鋪)。人稱“少帥”,奉系軍閥首領張作霖的長子,另外他風流倜儻,是民國四大美男子之一。

    TAGS: 人物 軍事人物 西安事變 擊斃水川伊夫中將
    名人推薦
    • 周從化
      周從化,(1895—1949),字繼金,周從化烈士,與楊杰、黎又霖等人同為民革川康地下組織發(fā)起人,是重慶解放前夕犧牲于白公館的“川康五魂”之一。
    • 許進
      許進,曾用名統(tǒng)緒、蘇魂,廣東潮安人。是中國共產黨早期華僑運動領袖,同時又是一位著名的報刊政治宣傳工作者,擔任過《右江日報》主編。1923年加入...
    • 王光宇
      王光宇(1911-1938) 原名王興。滿族,吉林德惠人。早年參加進步學生運動。1931年九一八事變后加入當?shù)胤慈樟x勇軍,參加抗日武裝斗爭。1933年春加入...
    • 方叔洪
      方叔洪,男,1908年生于山東省濟南市一個書香世家,山東濟南人,日本弘文學院畢業(yè)。曾任山東省視學、高等學校檢查官。辛亥革命時,與王鴻一等策劃山...
    • 程書勛
      程書勛(程福勛、程書訓、程樹勛),原名程興文(新文),人稱“程老五”、“五大頭”,出生于1889年,山東省定陶縣大劉樓村人。曾任八路軍冀魯豫軍...
    • 湯慕禹
      湯慕禹又名湯茂如。四川巴縣木洞雙河鄉(xiāng)人。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