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姓 名:方叔洪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山東歷城
出生年月:1908年
犧牲日期:1939年06月
方叔洪名范,以字行。1908年生于山東省濟南市一個書香世家,其父是濟南名士方慰農(nóng)。方慰農(nóng),原名作霖。山東濟南人。日本弘文學院畢業(yè)。曾任山東省視學、高等學校檢查官。辛亥革命時,與王鴻一等策劃山東獨立。后任陽城縣、淄川縣縣長,膠濟督辦公署秘書長,膠濟鐵路籌辦貨捐局總辦,直隸河務局局長等。在20、30年代在包頭投資建廠,被后人譽為包頭開發(fā)的前驅者。1953年被聘為北京市文史研究館館員。
方叔洪1925年以優(yōu)異成績畢業(yè)于濟南市山東省立第一中學。1925年秋,先自費去日本東京成城學校學習日文,然后回國考取山東公費留學名額,再赴日本入日本陸軍士官學校學習軍事。1927年春,在東京近衛(wèi)聯(lián)隊入伍半年,秋季入該校二十四期步兵科,于1929年在士官學校畢業(yè)。畢業(yè)后,又邀同學及好友翁照垣(后任國民黨陸軍第六軍長)一同去法國慕漠尼航空學校學習航空、去德國學習炮兵技術,1930年回國到十九路軍效力。1932年初,日本帝國主義武裝進犯上海,慘殺我無辜軍民,第十九路軍在忍無可忍的情況下,奮起抵抗,爆發(fā)了一二八淞滬抗戰(zhàn)。戰(zhàn)斗中,由方叔洪擔任指揮的十九路軍教導大隊一馬當先,奮勇痛殲日寇。淞滬抗戰(zhàn),轟動全國。廣大人民群眾,自發(fā)募捐慰問將士,捐贈食品、被服。全國各地紛紛電賀聲援。但蔣介石卻與日軍妥協(xié),強令十九路軍調往福建,方叔洪憤然離開部隊。
抗日心切的方叔洪,回家不久便赴淶源參加朱子橋(朱慶瀾)將軍領導的東北抗日義勇軍。此時,曾在淞滬抗戰(zhàn)中聞名全國的陸軍一五師,調北京郊區(qū)整頓補充,國外僑胞仰慕抗日英雄,紛紛回國要求參加抗日。師長翁照垣深受感動,在京郊南苑一帶覓定營房,成立了華僑救國軍。方叔洪聞訊立即從熱河趕來,翁照垣委派他負責軍事訓練。后救國軍編入一五師與十九路軍一同調住閩西。
那時,舉國上下,渴望全國抗日,而蔣介石仍高喊“攘外必先安內”,推行其反動政策。一面向日軍步步退讓;一面集中兵力“圍剿”中國工農(nóng)紅軍。調往福建的第十九路軍將士無不憤慨,遂與紅軍取得了聯(lián)系。1933年10月,第十九路軍在蔡廷鍇、蔣光鼐的率領下,發(fā)動福建事變,組織了人民政府,方叔洪被委任為政府新兵訓練總監(jiān)。后福建人民政府被國民黨圍困,并遭飛機輪番轟炸,堅持月余終被摧毀。原第十九路軍將領均化裝撤出。方叔洪來到廈門鼓浪嶼。此后,他改名方叔洪,以避免國民黨的通緝。血氣方剛的方叔洪對蔣介石不抵抗外侮的政策十分憤恨,曾說:“寧蹈東海而死,決不投降獨夫民賊蔣介石!”
1936年方叔洪的妻子楊曄患肺結核病住北京協(xié)和醫(yī)院,方叔洪此時正與東北軍共商抗日大計,其妻的病逝未能顧及。
“七七”事變后,方叔洪此時任112師(師長霍守義)667團長,自11月27日到12月1日浴血奮戰(zhàn)5晝夜在江陰要塞。(附帶交代一句112師672團長萬毅是中共地下黨員,當時他在戰(zhàn)報里面說“江陰守備部隊、江陰江防司令、要塞司令、長江下游海軍司令、兵團指揮司令,等等名目繁多,互不協(xié)調,指揮系統(tǒng)不清,司令太多,就不知道哪個司令管哪個司令!保
臺兒莊大戰(zhàn)后,蔣介石設立魯蘇游擊戰(zhàn)區(qū),于學忠任總司令,方叔洪先被委任為51軍114師參謀處長,后又晉升旅長,副師長、中將師長。奉命率領114師進入魯南地區(qū)打游擊。
1939年6月初,日軍以三個師團的兵力掃蕩魯南。方叔洪指揮114師分拒萊蕪,蒙陰、魯村三面之敵,大小戰(zhàn)斗十余次。 6月下旬,日軍組織兵力大舉進犯114師陣地,方叔洪將師部主力大部轉移出敵人包圍圈外,親率師部特務連、戰(zhàn)斗營及十六團由下高村向東南方向轉移。6月23日到達丞石溝一帶宿營。早四時,發(fā)現(xiàn)敵軍一部約300人,攜炮二門到達太平官莊。方叔洪遂令69團前往包抄,激戰(zhàn)竟日,敵人憑借碉堡頑抗,正當方叔洪準備進行夜襲時,不料傍晚敵人又增兵五、六百人及山炮四門,由沂水東里店進抵石坑峪,妄圖解救太平官莊被我軍包圍之敵。69團警戒部隊及戰(zhàn)斗營奮勇阻擊敵人的增援部隊,經(jīng)過異常激烈戰(zhàn)斗,終于阻敵于馮家場(今淄博沂源)。23日夜,69團夜襲太平官莊未能奏效,24日又激戰(zhàn)終日。6月25日晨,方叔洪獲悉太平官莊被我軍包圍之敵有突圍跡象,認為殲敵時機已到,即嚴令69團務必完成殲敵任務,并親自到達老洼子督戰(zhàn)。六時許,太平官莊之敵向俊家場方向潰退。此時,彭家場附近以及馮家場、公家場、閆家場等地均布滿前來救應的日軍,并集中火力向方叔洪部進行射擊,包圍了直屬部隊。我軍將士與數(shù)倍于我的日寇展開血戰(zhàn),激戰(zhàn)了三小時余,我官兵傷亡過半,方叔洪本人頭部、腰部中彈多處。敵人包圍圈逐漸縮小,日軍向他步步逼進,突圍已經(jīng)絕望,為了不落入敵人魔掌,方叔洪用自佩的六輪手槍,向已負重傷的頭部補射一槍,壯烈殉國,時年僅31歲,是抗戰(zhàn)初期犧牲的最年輕將官之一。最初葬埋方叔洪的是日軍中的一個軍官,方叔洪當年的同學。該軍官姓名待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