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條概要
朱買臣,中國西漢中期政治人物。四十多歲前,靠砍柴賣錢,維持生計。經(jīng)同鄉(xiāng)推薦入仕,歷任中大夫、會稽郡太守、主爵都尉、丞相府長史等職。公元前110年率軍平定東越。后因事被漢武帝誅殺。
人物生平
早年經(jīng)歷
西漢的朱買臣是吳縣(今屬江蘇)人。家里很貧窮,但非常愛好讀書。他不治產(chǎn)業(yè),四十歲仍然是個落魄儒生,常?靠巢褓u掉以后換回糧食維持生計。
漢景帝前元三年(前154年),吳王劉濞以誅晁錯為名,聯(lián)合各諸侯擁兵造反,史稱七國之亂。朱買臣夫妻倆為逃離戰(zhàn)亂,背井離鄉(xiāng)逃到會稽郡富春縣下涯(今建德下涯鎮(zhèn)),見前面一條溪流,清澈透明,因唇干舌燥,忙蹲下來用雙手捧水飲之,口感甘爽。他們來到大洲源(新安江的一條支流),在人煙稀少的深山里,搭個茅篷居住。
夫妻倆同到山上砍柴,挑到山下市場上去賣,維持生計。朱買臣在挑柴途中背誦詩文,有人在背后笑他是個書癡,當(dāng)作新聞傳來傳去。惹得妻子難堪,所以勸他挑柴時不要嘴里念個不停,讓周圍人當(dāng)笑柄?芍熨I臣不聽妻子的勸告,無動于衷。反而越念越響,甚至如唱山歌一般,弄得周圍人都圍過來看熱鬧。
他的妻子感到羞愧,請求與朱買臣離婚。朱買臣笑著對她說:“你別看我是個窮鬼,我五十歲要大富大貴,你跟我吃苦已有二十多年,現(xiàn)在我已經(jīng)是四十多歲的人,再等我?guī)啄辏鹊轿腋毁F的時候好好報答你的功勞!逼拮臃藓薜卣f:“像你這樣的人,最后只能餓死在溝壑中,又怎么能夠富貴呢?”朱買臣再三勸說,妻子便索性大哭大鬧,朱買臣沒有辦法亦只好同意離婚,寫了休書,遞到妻子手里,妻子毫不留戀,離家而去。
之后,朱買臣自己在路上邊走邊歌詠,背著柴在墓間行走。他的前妻和丈夫都去上墳,看到朱買臣又冷又餓,召喚他給他飯吃。
進京為官
漢景帝后元三年(前141年)正月,漢景帝駕崩,太子劉徹繼位登基,是為漢武帝。又過了幾年,朱買臣經(jīng)朋友幫忙,介紹到會稽郡當(dāng)一名差役。年末,會稽郡上計吏要進京匯報,派朱買臣去押車。
朱買臣隨上計吏押送輜重車來到長安。他到皇宮門前上送奏書,很久沒有回音。于是在公車署里等待皇帝的詔令,糧食用品都沒有了,上計吏的兵卒輪流送給他吃的東西。一天,朱買臣湊巧在街上遇到同縣人嚴(yán)助,嚴(yán)助官居中大夫,深受漢武帝賞識,于是嚴(yán)助向漢武帝推薦了朱買臣。漢武帝召見朱買臣,朱買臣談?wù)f《春秋》,講解《楚辭》,漢武帝很高興,便封朱買臣為中大夫,與嚴(yán)助一起在宮廷侍奉皇帝。當(dāng)時正要修筑朔方郡城,公孫弘上疏進諫,認(rèn)為修城會造成國家經(jīng)濟疲退,財政吃緊。皇帝讓朱買臣去和公孫弘辯論以使其折服。
后來,朱買臣因犯事被免職,就回到會稽郡,在會稽郡官邸的守邸人那里借住吃飯。
會稽太守
元鼎五年(前111年),東越王余善反復(fù)無常,屢次不聽朝廷命令。因此漢武帝召集文武大臣獻計討伐。經(jīng)文武大臣提議,漢武帝將朱買臣召回,恢復(fù)官職,命令朱買臣獻策。
朱買臣說:“以前東越王居住守護在泉山之上,地勢險要,一人守險,千人都攻不上去。如今我聽說東越王遷徙南行換了地方,此地距離泉山五百里,在大澤中,F(xiàn)在如果派兵過海,直接攻擊泉山,陳設(shè)舟船、排列士兵圍攻,席卷南行,就可以攻破消滅東越國了!
漢武帝非常高興,采納朱買臣的作戰(zhàn)計劃,封他為會稽郡太守。皇帝對朱買臣說:“榮華富貴以后不返回故鄉(xiāng),就好比穿著錦繡衣服在夜間行走一樣,你打算怎么辦呀?”朱買臣叩頭謝恩。
漢武帝下詔命令修造大兵船,準(zhǔn)備糧食和一些水戰(zhàn)用的器具,等詔書下發(fā)后,大批軍隊隨從朱買臣一起出發(fā)前往會稽郡。
朱買臣來到會稽郡城外,令隨從在城外等候,朱買臣仍舊穿上又臟又破的舊衣裳,懷里藏著太守印綬,步行來到郡邸。正逢年末上計官吏到京上報的時候,會稽郡那些上計官吏正聚集在一起飲酒,對朱買臣都不屑看上一眼。朱買臣便走進后廳,守邸人就和他一起吃飯。吃到快飽的時候,朱買臣稍微露出那系著官印的綬帶。守邸人覺得那東西很奇怪,就上前抽出綬帶,看到那方印章,正是會稽太守章。守邸人很吃驚,走出屋外告訴了上計官吏。官吏們都喝醉了,大叫大喊道:“亂說大話!”守邸人說:“你們試著進屋來看看吧!庇形黄剿剌p視朱買臣的舊相識走進室內(nèi)看了官印,嚇得回頭就跑,高聲嚷道:“的確如此!”在座的人都驚慌害怕起來,向守丞稟報,并趕忙相互推擠在中庭排成排拜謁朱買臣。朱買臣這時慢慢地從后廳中走出來,眾人拜倒在地,朱買臣向他們擺擺手,示意讓他們站起來。待眾人起來,外面已驅(qū)入駟馬高車迎接朱買臣,于是他便乘坐著驛車離去。會稽的官員聽說太守將到,征召百姓修整道路。
朱買臣到會稽郡(郡治在今蘇州市)上任后,看見他的前妻及丈夫在修路,就停下車,叫后面的車子載上他們,送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園中,供給食物。過了一個月,他的妻子上吊而死。朱買臣給她丈夫銀兩,讓他安葬。他還召見所有以前曾經(jīng)給過他糧食以及對他有恩的朋友舊相識們,并一一回報他們。
位列九卿
元封元年(前110年),東越王余善自稱東越武帝,入侵漢朝的白沙、武林、梅嶺,殺死地方官員。
朱買臣接受漢武帝的詔令,率領(lǐng)軍隊與橫海將軍韓說從句章出發(fā),由海路進攻東越。戰(zhàn)爭過程中,閩越的君主繇王居股與人合謀殺死了余善,向漢軍投降。從此以后,閩越國滅亡。
朱買臣因平叛有功,被征召到朝廷做了主爵都尉(漢代官名),列于九卿之中。
晚年遭誅
過了幾年,朱買臣因犯法被免官,后又被啟用為丞相府長史。
御史大夫張湯原先是個小吏,在朱買臣前趨承奔走。張湯與公孫弘脾氣相投,是莫逆之交,二人互相推薦,標(biāo)榜朝堂。于是漢武帝敕封張湯為廷尉。
后來張湯誣告朱買臣的好友嚴(yán)助與淮南王劉安謀反有關(guān),漢武帝下令將嚴(yán)助斬首。朱買臣因此怨恨張湯。等到朱買臣為丞相長史,張湯多次執(zhí)行辦理丞相事務(wù),就故意欺侮凌辱丞相府里三名長史(即朱買臣、王朝、邊通三人)。朱買臣、王朝、邊通去拜見張湯的時候,張湯就坐在床上,不以禮相待。因此,三長史對張湯心懷怨恨,待機報復(fù),朱買臣常想舍命害死張湯。
不久,孝文帝陵中瘞錢(陪葬的錢幣)被盜。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將瘞錢被盜一案,全部推卸在莊青翟頭上,而且還要辦他明知故縱的罪名,免去他的官職,然后由自己代替丞相位置。不料有人將隱事泄漏出去,朱買臣、王朝、邊通知道張湯要陷害丞相莊青翟,便一起去通報莊青翟,并對他說:“束手待斃,不如先發(fā)制人,除掉張湯方為上策。據(jù)說商人田信等皆為張湯爪牙,與張湯勾結(jié),營奸牟利,憑此條罪狀好教張湯死心伏罪”。丞相莊青翟就命令三人代為辦理。于是,朱買臣、王朝、邊通暗中命令吏役去抓商人田信等到案審訊。一經(jīng)廷審,嚴(yán)刑逼供,田信只得招認(rèn)。
張湯知自己必死無異,便寫下遺書稱三長史(朱買臣、王朝、邊通)陷害他。寫完遺書后,揮劍自殺,當(dāng)即斃命。
漢武帝看了張湯的遺書,心里感到很后悔。便命令抓捕三長史,誅殺抵罪。將朱買臣、王朝、邊通綁赴刑場斬首。
朱買臣有一個兒子朱山拊,后來朱山拊做到了郡守和右扶風(fēng)的官職。
史書記載
《漢書》卷六十四
家庭成員
妻:崔氏
子:朱山拊
軼事典故
買臣負薪
《三字經(jīng)》中“如負薪”的典故,說的就是朱買臣家貧,賣薪自給,每日砍柴,置書樹下而讀的故事。
覆水難收
連環(huán)畫《覆水難收》描寫了這樣一個故事:朱買臣娶妻崔氏,起初夫妻倒還恩愛。崔氏跟著丈夫過著清苦的生活,漸漸地她有些不耐煩了,脾氣越來越壞,她從心里看不起丈夫那副窮酸的樣子,說話尖酸刻薄。朱買臣有口難言,只得默默忍耐。
一日,天寒地凍,大雪紛飛,朱買臣饑腸轆轆,被崔氏逼到山上砍柴。他以為多砍些柴草賣掉,買回米面,妻子就會高興起來。誰知崔氏另有打算:她讓媒婆為自己物色了新的丈夫——家道殷實的張木匠。朱買臣一進家門,崔氏就提出要他寫下休書。朱買臣痛苦地請求妻子再忍耐一時,等他時來運轉(zhuǎn),日子就會好起來。崔氏卻堅定地表示,即使朱買臣將來做了高官,自己淪為乞丐,也不會去求他。朱買臣見她全然不顧多年的夫妻之情,只好寫下了休書。
不久,朱買臣因才能驚動了漢武帝。在漢武帝得知朱買臣閑賦在家之后,封朱買臣為太守。崔氏得知心慌意亂,她想木匠怎能跟太守相比?太守夫人享的是榮華富貴呀!她決定去找朱買臣,不要現(xiàn)任的丈夫了。崔氏蓬頭垢面,赤著雙足,跑到朱買臣面前,苦苦哀求他允許自己回到朱家。騎在高頭大馬上的朱買臣若有所思,讓人端來一盆清水潑在馬前,告訴崔氏,若能將潑在地上的水收回盆中,他就答應(yīng)她回來。崔氏聞言,知道緣份已盡。她羞愧難當(dāng),自盡而死。
人物評價
《漢書》:而吳有嚴(yán)助、朱買臣,貴顯漢朝,文辭并發(fā),故世傳《楚辭》。
《初學(xué)記》:朱買臣孜孜修學(xué),不覺雨之流粟。
《曲海總目提要》:田蚡、張湯、桑弘羊、朱買臣。各以獻策為進身之階。以理財裕餉為急。
蔡邕:朱買臣出于幽賤,并以才宜,還守本邦。
墓址爭議
朱買臣的墓址一直有幾種不同說法。
一、嘉興說,據(jù)《吳地記》記載:“嘉興縣,本號長水縣,在東二里有會稽太守朱買臣墳!
二、建德說,據(jù)《嚴(yán)州圖經(jīng)》卷二記載:“朱買臣兒子朱山拊護靈柩回故里建德朱池,葬朱買臣于幽徑山!
三、吳縣說,出自北宋范成大所著的《吳郡志》一書。
藝術(shù)形象
評劇《朱買臣休妻》(又名馬前潑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