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司馬騰起初任冗從仆射,封為 東瀛公,后歷任歷陽和魏郡太守,任內都十分稱職。后司馬騰被征召為宗正,又遷太常,后改任寧北將軍,持節(jié)都督并州諸軍事,并任并州刺史。
永興元年(304年),東海王司馬越率晉惠帝起兵討伐鄴城的成都王司馬穎失敗,晉惠帝被俘獲。于此同時,司馬騰和安北將軍王浚合謀殺死司馬穎所任命的幽州刺史和演,后二人更與鮮卑段務勿塵和烏桓羯朱兩個胡族勢力聯(lián)手討伐司馬穎,司馬穎則派王斌和石超抵抗。王浚和司馬騰軍先后擊敗王斌和石超,并且逼近鄴城,司馬穎大驚,只好帶著晉惠帝倉皇逃回洛陽。司馬騰升任安北將軍。同年,劉淵稱漢王,置百官。司馬騰遣將軍聶玄討之,戰(zhàn)于大陵,敗績。司馬騰懼,率并州二萬余戶下山東。明年(305年),又遣司馬瑜、周良、石鮮等討伐劉淵,次于離石汾城,與武牙將軍劉欽等六軍四戰(zhàn)皆敗,劉欽振旅而歸。
光熙元年(306年),司馬越等大軍擊敗司馬颙后,迎接被司馬颙挾持到長安的晉惠帝返回洛陽。司馬騰獲進封 東燕王。永嘉元年(307年),改封 新蔡王,升任車騎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 ,鎮(zhèn)鄴城。同時司馬穎舊將公師藩和汲桑在北方以司馬穎歸葬為名叛亂,并與張泓舊將李豐一同攻向鄴城。當時鄴城府庫資金匱乏,但司馬騰仍然過著十分富裕的生活,而且因性格吝嗇,對久居戰(zhàn)亂的士民沒有任何施惠。當兵臨城下時才賜布帛和米糧給與將士,得不到士民的信任,最終不能抵抗,司馬騰唯有輕騎逃走,在路上被李豐殺害。三個月后茍晞來到解救鄴城,驅走汲桑等。司馬騰的尸身在這三個月期間因天氣炎熱腐爛至不能辨認,謚 武哀王。
子女
司馬虞,有勇力,司馬騰死后逼死李豐,后被李豐余黨所殺。
司馬矯,與司馬虞和司馬紹一同被殺。
司馬紹,與司馬虞和司馬矯一同被殺。
司馬確,庶子,繼嗣,東中郎將,督豫州諸軍事,鎮(zhèn)守許昌。永嘉末年被石勒所殺。
晉書·司馬騰傳
新蔡武哀王騰,字元邁,少拜冗從仆射,封東嬴公,歷南陽、魏郡太守,所在稱職,征為宗正,遷太常,轉持節(jié)、寧北將軍、都督并州諸軍事、并州刺史。惠帝討成都王穎,六軍敗績。騰與安北將軍王浚共殺穎所署幽州刺史和演,率眾討穎。穎遣北中郎將王斌距戰(zhàn),浚率鮮卑騎擊斌,騰為后系,大破之。穎懼,挾帝歸洛陽,進騰位安將軍。永嘉初,遷車騎將軍,都督鄴城守諸軍事,鎮(zhèn)鄴。又以迎駕之勛,改封新蔡王。
初,騰發(fā)并州,次于真定。值大雪,平地數(shù)尺,營門前方數(shù)丈雪融不積,騰怪而掘之,得玉馬,高尺許,表獻之。其后公師籓與平陽人汲桑等為群盜,起于清河鄃縣,眾千余人,寇頓丘,以葬成都王穎為辭,載穎主而行,與張泓故將李豐等將攻鄴。騰曰:“孤在并州七年,胡圍城不能克。汲桑小賊,何足憂也!奔柏S等至,騰不能守,率輕騎而走,為豐所害。四子:虞、矯、紹、確。虞有勇力,騰之被害,虞逐豐,豐投水而死。是日,虞及矯、紹并鉅鹿太守崔曼、車騎長史羊恒、從事中郎蔡克等又為豐余黨所害,及諸名家流移依鄴者,死亡并盡。初,鄴中雖府庫虛竭,而騰資用甚饒。性儉嗇,無所振惠,臨急,乃賜將士米可數(shù)升,帛各丈尺,是以人不為用,遂致于禍。及茍晞救鄴,桑還平陽。于時盛夏,尸爛壞不可復識,騰及三子骸骨不獲。庶子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