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
夏侯湛少年時就頗有文采,《 晉書》本傳稱他“文章宏富,善構(gòu)新詞”,和潘岳 相友善,因為二人均神逸貌美,時人號為“連璧”。 夏侯湛曾著有 《魏書》,見 陳壽所撰的《 三國志》,便壞己書而停作。還曾著論三十余篇,成 一家之言。 夏侯湛做《魏書》猶緬懷先祖 曹操 孟德之故!段簳,今已失。 據(jù)《 太平御覽》, 山濤拔舉人才所作的“ 山公啟事”評價夏侯湛:“ 皇太子?xùn)|宮多用雜材為官屬,宜令純?nèi)∏宓隆?太子舍人夏侯湛,字孝若,有 盛德,而不 長治民,有益 臺閣,在東宮已久。今殿中郎缺,宜得才學(xué),不審其可遷此選不。” 夏侯湛家族貴盛,本性極為豪侈,“ 侯服玉食,窮滋 極珍”。去世前,他遺命家人將他以小棺薄斂,墳?zāi)?不封不樹。當(dāng)時人認(rèn)為,夏侯湛“雖生不砥礪名節(jié),死則儉約令終,是深達存亡之理。” 據(jù)《 隋書·經(jīng)籍志》記載,夏侯湛原有 《集》十卷, 《新論》十卷,今佚。明人張溥 《漢魏六朝百三家集》輯有《夏侯常侍集》。
作品評價
夏侯湛的文章以《 文選》所載《 東方朔畫贊》最為著名。在這篇贊的《序》中,他稱贊 東方朔“凌轢卿相, 嘲哂豪桀,籠罩靡前,跆籍貴勢。出不休顯,賤不憂戚,戲萬乘若 寮友,視 儔列如 草芥, 雄節(jié)邁倫,高氣蓋世,可謂拔乎其萃,游方之外者已!彼@樣推崇東方朔,可能 是因為在 晉武帝時他有一個時期官職“累年不調(diào)”的緣故!稌x書·夏侯湛傳》所載的《抵疑》,亦有類似的牢騷。這些文章都頗有文采。但他的《昆弟誥》則模仿 《尚書》,文辭古奧,在魏晉散文中頗為罕見。此外他還有一些辭賦,雖有些較好的句子,但不甚著名。 夏侯湛現(xiàn)存詩多系雜言 騷體,皆見于類書,多非全篇。這些詩中不乏佳作,如《長夜謠》:“日暮兮初晴,天灼灼兮遐清。披云兮歸山,垂景兮照庭。列宿兮皎皎,星稀兮月明。亭檐隅以逍遙兮,盻太虛以仰觀;望閶闔之昭晰兮,麗紫微之 暉煥”,文字清新活潑,描寫夜景頗為生動。又如《春可樂》中“桑冉冉以奮條,麥 遂遂以揚秀。澤苗翳渚,原卉耀阜”諸句,也很能表達春天田野中百卉挺生的蓬勃氣象。他的雜言詩對后來 湛方生以及 謝莊、 沈約等人的作品都有不可忽視的影響。另有 《周詩》,據(jù)《 世說新語·文學(xué)》篇載,曾被潘岳稱賞為“此非徒溫雅,乃別見孝悌之性”。原文今存八句,見 《世說新語》 劉孝標(biāo)注所引。 鐘嶸《 詩品》將夏侯湛的詩歸入下品,并因此事,評道:“孝若雖曰后進,見重 安仁!
史籍記載
晉書 卷五十五 夏侯湛,字孝若,譙國譙人也。 祖威,魏兗州刺史。父莊, 淮南 太守。湛幼有盛才,文章宏富,善構(gòu)新詞,而美容觀,與潘岳友善,每行止同輿接茵, 京都謂之「連璧」。 少為 太尉掾。 泰始中,舉賢良,對策中第,拜郎中,累年不調(diào),乃作《抵疑》以自廣。其辭曰: 當(dāng)路子有疑夏侯湛者而謂之曰:「吾聞有其才而不遇者,時也;有其時而不遇者,命也。吾子童幼而岐立,弱冠而著德,少而流聲,長而垂名。拔萃始立,而登宰相之朝;揮翼初儀,而受 卿尹之舉。蕩典籍之華,談先王之言。入閶闔,躡 丹墀,染彤管,吐洪煇,干當(dāng)世之務(wù),觸人主之威,有效矣。而官不過 散郎,舉不過賢良。鳳棲五期,龍蟠六年,英耀禿落, 羽儀摧殘。而獨雍容藝文, 蕩駘儒林,志不轟著述之業(yè),口不釋 《雅》 《頌》之音,徒 費情而耗力,勞神而苦心,此術(shù)亦以薄矣。而終莫之辯,宜吾子之 陸沈也。且以言乎才,則吾子優(yōu)矣。以言乎時,則子之所與二三公者,義則骨肉之固,交則 明道之觀也。富于德,貴于官,其所發(fā)明,雖叩牛操筑之客,傭賃拘關(guān)之隸, 負(fù)俗懷譏之士,猶將登為大夫,顯為卿尹。于何有寶咳唾之音,愛 錙銖之力?向若垂一鱗,回一翼,令吾子攀其飛騰之勢,掛其羽翼之末,猶奮迅于云霄之際,騰驤于四極之外。今乃 金口玉音,漠然 沈默。使吾子棲遲窮巷,守此困極,心有窮志,貌有饑色。吝江河之流,不以濯舟船之畔;惜 東壁之光,不以寓貧婦之目。抑非二三公之蔽賢也,實吾子之拙惑也! 夏侯子曰:「噫!湛也幸,有過,人必知之矣。吾子所以褒飾之太矣。斟酌之喻,非小丑之所堪也。然 過承古人之誨,抑因子大夫之忝在弊室也,敢布其 腹心,豈能 隱幾以覽其概乎!」 客曰:「敢祗以聽! 夏侯子曰:「吾聞先大夫 孔圣之言:’ 德之不修,學(xué)之不講,聞義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憂也。’ 四德具而名位不至者,非吾任也。是以 君子求諸己, 小人求諸人。仆也承門戶之業(yè),受 過庭之訓(xùn),是以得接 冠帶之末,充乎 士大夫之列,頗窺 《六經(jīng)》之文,覽百家之學(xué)。弱年而入公朝,蒙蔽而當(dāng) 顯舉,進不能拔群出萃,卻不能抗排當(dāng)世,志則乍顯乍昧,文則乍幽乍蔚。知之者則謂之 欲逍遙以養(yǎng)生,不知之者則謂之欲遑遑以求達,此皆未是仆之所匱也。 仆又聞,世有道,則士無所執(zhí)其節(jié); 黜陟明,則下不在量其力。是以當(dāng)舉而不辭,入朝而酬問。仆, 東野之鄙人,頑直之 陋生也。不識當(dāng)世之便,不達朝廷之情,不能 倚靡 容悅,出入 崎傾,逐巧點妍, 嘔喁辯佞。隨群班之次,伏 簡墨之后。當(dāng)此之時,若失水之魚, 喪家之狗,行不勝衣,言不出口,安能干當(dāng)世之務(wù),觸人主之威,適足以露狂簡而增塵垢?v使心有至言,言有偏直,此委巷之誠,非朝廷之欲也。 今天子以茂德臨天下,以八方****為四境,海內(nèi)無虞, 萬國玄靜, 九夷之從 王化,猶洪聲之收 清響; 黎苗之樂函夏,若游形之招惠景。鄉(xiāng)曲之徒,一介之士,曾諷 《急就》、習(xí)甲子者,皆奮筆 揚文,議制論道。出草苗,起 林藪,御青瑣,入 金墉者,無日不有。充三臺之寺,盈 中書之閣。有司不能竟其文,當(dāng)年不能編其籍,此執(zhí)政之所厭聞也。若乃群公百辟, 卿士 常伯, 被朱佩紫,耀金帶白, 坐而論道者,又充路盈寢, 黃幄玉階之內(nèi),飽其尺牘矣。若仆之言,皆糞土之說,消磨 灰爛,垢辱招穢,適可充衛(wèi)士之爨,盈掃除之器。譬猶投盈寸之膠,而欲使 江海易色;燒一羽之毛,而欲令大爐增勢。若燎原之煙,彌天之云,噓之不益其熱,翕之不減其氣。今子見仆入朝暫對,便欲坐望高位,吐言數(shù)百,謂陵?曾一世,何吾子之失評也!仆固 脂車以須放,秣馬以待卻,反耕于 枳落,歸志乎 渦瀨,從容乎農(nóng)夫,優(yōu)游乎卒歲矣。 古者天子畫土以封群后,群后受國以臨其邦,懸大賞以樂其成,列九伐以討其違,興衰相形,安危相傾。故在位者以求賢為務(wù),受任者以進才為急。今也則九州為一家,萬國為百郡,政有常道,法有恒訓(xùn),因循而禮樂自定,揖讓而天下大順。夫道學(xué)之貴游, 閭邑之 搢紳,皆高門之子,世臣之胤,弘風(fēng)長譽,推成而進,悠悠者皆天下之彥也。諷詁訓(xùn),傳 《詩》 《書》,講儒墨,說玄虛,仆皆不如也。二三公之簡仆于凡庸之肆,顯仆于 細(xì)猥之中,則為功也重矣;時而清談,則為親也周矣。且古之君子,不知士,則不明不安。是以居逸而思危, 對食而肴乾。今也則否。居位者以善身為靜,以 寡交為慎,以弱斷為重,以 怯言為信。不知士者無公誹,不得士者不私愧。彼在位者皆稷、契、咎、益、伊、呂、周、召之倫, 叔豹、 仲熊之儔,稽古則逾黃、唐,經(jīng)緯則越虞、夏,蔑昆吾之功,嗤桓文之勛,抵?管仲, 蹉雹 晏嬰。其遠則欲升 鼎湖,近則欲超太平。方將保保重 嗇神,獨善其身,玄白 沖虛,仡爾養(yǎng)真。雖力挾太山,將不舉一羽;揚波萬里,將不濯一鱗。 咳唾成珠玉,揮袂出風(fēng)云。豈肯?敝?薜 鄙事,取才進人,此又吾子之 失言也。子獨不聞夫神人乎!噏風(fēng)飲露,不食五谷。登太清,游山岳,靡芝草,弄 白玉。不因而獨備,無假而自足。不與人路同嗜欲,不與世務(wù)齊榮辱。故能入無窮之門,享不死之年。以此言之,何待 進賢!」 客曰:「圣人有言曰:’邦有道,貧且賤焉,恥也!褡又涤械乐溃(dāng)太平之會,不攘袂 奮氣, 發(fā)謀出奇。使 鳴鶴受和,好爵見縻。抑乃沈身郎署,約志勤卑,不亦羸哉!且伊尹之干成湯, 寧戚之迕桓公,或投己鼎俎,或庸身飯牛,明廢興之機,歌 《白水》之流,德入殷王,義感齊侯。故伊尹起 庖廚而登 阿衡,寧戚出車下而階大夫。外無 微介,內(nèi)無請謁,矯身擢手,徑躡名位。吾子亦何不慕賢以自厲,希古以慷慨乎!」 夏侯子曰:「嗚呼!是何言歟!富與貴是人之所欲,非仆之所惡也。夫干將之劍,陸斷狗馬,水截蛟龍,而钅公刀不能入泥。 騏驥 驊騮之乘,一日而致千里,而 駑蹇不能邁畝。百煉之監(jiān),別須眉之?dāng)?shù),而壁土 不見泰山。 鴻鵠一舉,橫四海之區(qū),出青云之外,而 尺鷃不陵 桑榆。此 利鈍之覺,優(yōu)劣之決也,夫欲進其身者,不過千萬乘,而仆以上朝堂,答世問,不過顯所知。仆以竭心思,盡才學(xué),意無 雅正可準(zhǔn),論無片言可采,是以頓于鄙劣而莫之能起也。以此言之,仆何為其不自炫哉!子不嫌仆德之不劭,而疑其位之不到,是猶反鏡而索照,登木而下釣,仆未以此為不肖也。 若乃伊尹負(fù)鼎以干湯, 呂尚隱游以徼文, 傅說操筑以寤主,寧戚擊角以要君,此非仆所能也。 莊周駘蕩以放言,君平賣卜以自賢, 接輿陽狂以蔽身, 梅福棄家以求仙,此又非仆之所安也。若乃 季札抗節(jié)于延陵, 楊雄覃思于 《太玄》,伯玉和柔于人懷,柳惠三絀于 士官,仆雖不敏,竊頗仿佛其清塵。」 后選補太子舍人,轉(zhuǎn) 尚書郎,出為野 王令。以血阝隱為急,而緩于公調(diào)。政清務(wù)閑,優(yōu)游多暇,乃作《昆弟誥》。其辭曰: 惟正月才生魄,湛若曰:「咨爾弟淳、琬、瑫、謨、總、瞻:古人有言,’孝乎惟孝, 友于兄弟。’’死喪之戚, 兄弟孔懷!衷,’周之有至德也,莫如兄弟!稇颍」胖d于訓(xùn)籍,傳于《詩》《書》者,厥乃不思,不可不行。爾其專 乃心,一乃聽,砥礪乃性,以聽我之格言!勾镜 拜手稽首。 湛若曰:「嗚呼!惟我皇乃祖 滕公,肇厘厥德厥功,以左右漢祖,弘濟于嗣君,用垂祚于后。世世增敷前軌,濟其好行美德。明允相繼,冠冕胥及。以逮于皇曾祖愍侯,寅亮魏祖,用 康乂厥世,遂啟土宇,以大綜厥勛于家。我皇祖穆侯,崇厥基以允厘顯志,用 恢闡我令業(yè)。維我后 府君侯, 祗服 哲命,欽明文思,以熙柔我家道, 丕隆我先緒。欽若稽 古訓(xùn),用 敷訓(xùn)典籍,乃綜其微言。嗚呼!自三墳、五典、八索、九丘,圖緯六藝,及百家眾流,罔不 探賾索隱, 鉤深致遠。 《洪范》九疇,彝倫攸敘。乃命世立言,越用繼尼父之大業(yè), 斯文在茲。且 九齡而我王母薛妃登遐,我后孝思罔極,惟以奉于穆侯之 繼室 蔡姬,以致其子道。蔡姬登遐,隘于穆侯之命,厥禮乃不得成,用不祔于祖姑。惟乃用騁其永慕,厥乃以疾辭位,用遜于厥家,布衣席稿,以終于三載。厥乃古訓(xùn)無文,我后丕孝其心,用假于厥制,以穆于世父使君侯。惟伯后 聰明睿智,奕世載德,用慈友于我后。我惟烝烝是虔,罔不克承厥誨,用增茂我敦篤,以播 休美于一世,厥乃可不遵。惟我用 夙夜匪懈,日鉆其道,而 仰之彌高,鉆之彌堅,我用欲罷不敢。豈唯予躬是懼,實令跡是奉。厥乃 晝分而食,夜分而寢。豈唯令跡是畏,實爾猶是儀。嗚呼,予其敬哉!俞!予聞之,周之有至德,有婦人焉。我母氏羊姬, 宣慈愷悌, 明粹篤誠,以 撫訓(xùn)群子。厥乃我 齔齒,則受厥教于書學(xué),不遑惟寧。敦《詩》《書》禮樂,孳孳弗倦。我有識惟與汝服厥誨,惟仁義惟孝友是尚, 憂深思遠,祗以防于微。翳 義形于色,厚愛 平恕,以濟其寬裕。用緝和我七子, 訓(xùn)諧我 五妹。惟我 兄弟姊妹 束修慎行,用不辱于冠帶,實母氏是憑。予其為政 蕞爾,惟母氏仁之不行是戚,予其望色思寬。獄之不情,教之不泰是訓(xùn),予其納戒思詳。嗚呼!惟母氏信著于不言,行感于神明。若夫恭事于蔡姬,敦穆于 九族,乃高于古之人。古之人厥乃千里承師,矧我惟父惟母世德之余烈,服膺之弗可及,景仰之弗可階。汝其念哉!俾群弟天祚于我家,俾爾咸休明是履。淳英哉文明柔順,琬乃 沈毅篤固,惟瑫厥清粹平理,謨茂哉亻 雋哲寅亮,總其弘肅簡雅,瞻乃純鑠惠和。惟我蒙蔽,極否于義訓(xùn)。嗟爾六弟,汝其滋義洗心,以補予之尤。予乃亦不敢忘汝之闕。嗚呼!小子瞻,汝其見予之長于仁,未見予之長于義也! 瞻曰:「俞!以如何?」湛若曰:「我之肇于 總角,以逮于弱冠,暨于今之 二毛,受學(xué)于先載, 納誨于 嚴(yán)父慈母。予其 敬忌于厥身,而匡予之纖介,翼予之小疵,使予有過未曾不知,予知之逌改,惟 沖子是賴。予親于心,愛于中,敬于貌。厥乃 口無擇言, 柔惠且直, 廉而不劌,肅而不厲,厥其成予哉。用集我父母之訓(xùn), 庶明 厲翼,邇可遠在茲!拐鞍菔只自唬骸赣幔 拐吭唬骸付!在修身,在愛人。」瞻曰:「吁!惟圣其難之。」湛曰:「都!厥不行惟難,厥行惟易。」 淳曰:「俞!明而昧,崇而卑,沖而恒,顯而賢,同而疑,厲而柔,和而矜!拐吭唬骸赣!乃言厥有道!勾驹唬骸赣幔§蠓(xùn)!拐吭唬骸竵!琬,汝亦 昌言!圭唬骸赣!身不及于人,不敢墮于勤,厥故維新!拐吭唬骸赣!瑫亦昌言!宫曉唬骸赣幔∽叹从诩,不滋敬于己,惟敬乃恃,無忘有恥!拐吭唬骸赣幔≈円嗖!怪冊唬骸赣!無忘于不可不虞,形貌以心,訪心于虞!拐吭唬骸赣幔】傄嗖。」總曰:「俞!若憂厥憂以休!拐吭唬骸赣!瞻亦昌言!拐霸唬骸赣!復(fù)外惟內(nèi),取諸內(nèi),不忘諸外!拐吭唬骸赣!休哉」淳等拜手稽首,湛亦拜手稽首。乃歌曰:「明德復(fù)哉,家道休哉, 世祚悠哉,百祿周哉!」又作歌曰:「訊德恭哉, 訓(xùn)翼從哉,內(nèi)外康哉!」皆拜曰:「欽哉!」 居邑累年,朝野多嘆其屈。除 中書侍郎,出補 南陽相。遷 太子仆,未就命,而武帝崩。 惠帝即位,以為 散騎常侍。 元康初,卒,年四十九。著論三十余篇,別為一家之言。 初,湛作 《周詩》成,以示潘岳。岳曰:「此文非徒溫雅,乃別見孝弟之性!乖酪虼怂熳鳌都绎L(fēng)詩》。 湛族為盛門,性頗豪侈,侯服玉食,窮滋極珍。及將沒,遺命小棺薄斂,不修封樹。論者謂湛雖生不砥礪名節(jié),死則儉約令終,是深達存亡之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