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雷聲溢少年時期就讀于私塾。民國3年(1914)考入零陵蘋洲中學,學習成績優(yōu)異。民國11年秋,考入北京朝陽大學法律系,畢業(yè)后參加朝陽大學公費留學生甄別考試,膺選第一。因事回湖南家鄉(xiāng),適值北伐戰(zhàn)爭中斷交通而未能赴日留學。
為政舉措
民國16年,雷聲溢在漢口國民革命軍第八軍政治部任文書股長,同年11月又任國民黨湖南省黨部商民部秘書。由于對舊社會官場的阿諛逢迎、爾虞我詐不滿,決計獻身教育,曾應聘到衡陽船山中學,衡陽第五中學任教,擔任過船山中學教務主任。
人物評價
抗日勝利后,雷聲溢被任命為祁陽縣立中學校長。兵燹后的縣立中學,一缺校舍,二無經(jīng)費。他四處奔波,矬款借房,定期中學,一年后,學校即力得有起色。
家族成員
雷聲溢秉公辦事,不徇私情,校長的一個侄子和一個侄孫,侮辱教師,他不顧同事的勸阻,將其開除。
軼事典故
民國35年9月,達孝中學校長周斕慕名禮聘雷聲溢為該校教務主任。雷聲溢搪意聘請進步入士曹火為數(shù)學教員,一時謠言四起,說雷聲溢在“赤化”達孝,但他不為所動。曹炎在達孝組織進步學生成立“野火社”,出墻報,舉行時事座談會,痛斥國民黨反動政權(quán),得到雷聲溢的默許和暗地支持。
新中國成立后,雷聲溢任祁陽崇漢中學(1953年改為祁陽第三中學)校長,多次被評為全縣先進教育工作者、模范教師,還當選為湖南省人民代表、祁最縣人民委員會委員!逗先請蟆份d文介紹了雷的先守事跡,對他的思想、人格、學問和誨人不倦的精神,作了高度評價。文化大革命中,雷聲溢被橫加迫害,1970年8月1日含冤逝世,1976年平反昭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