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資料
姓名:曹志建
性別:男
死亡年月:1650年
國籍:中國
時代:明朝
籍貫:浙江溫州
民族:漢族
身份:官員
個人簡介
曹志建,世襲滄州衛(wèi),清兵入關后,全家死王事者九十三人。少年時落魄,居住南京,靠傳遞邸報為業(yè)。御史劉熙祚巡按湖南,用為中軍,鎮(zhèn)守長沙。劉熙祚兵敗被俘,不降被殺。志建逃至鎮(zhèn)峽關。后屯衡州。曾自言:“吾宿世為燃燈佛,師瞿曇。李耳、仲尼皆吾弟子行,況今之坐而自大者,曾何足比數也!”
順治四年(1647年)五月,曹志建由江西潰退江華、永明。順治六年(1649年)濟爾哈朗率軍破永州、道州,曹志建等退守廣西恭城龍虎關(湘、桂兩省交境)一帶。順治七年(1650年)孔有德部占領龍虎關,戰(zhàn)死士兵達萬余人,曹志建敗逃至其弟曹四駐守的廣西灌陽。連永國公印都一起丟失。九月十二日,孔有德命董英、何進勝等攻灌陽,志建兄弟不敵,再逃至恭城青塘窩。次日,清軍分三路進攻青塘窩,志建轉逃入深山徭峒。焦璉后援救曹志建于賀縣,據山作砦。不久病亡。其部下汪大捷、雷兆圣、歐正福歸附李定國。
曹姓起源
1.賜受曹官,以官為氏
據《百家姓尋根與起名藝術》及其他資料:曹姓最早的一支出于嬴姓,為顓頊帝后裔。始祖曹安為顓頊玄孫陸終的第五子。“安”因佐大禹治水有功被賜“曹”官,即“圜土”為牢,為看押奴隸的獄官。曹安始居今河南靈寶曹水。曹安曾為夏代國君,附近有曹陽墟,曹陽坑遺存。曹安后來反對禹繼舜位,被禹所攻而遷于河南滑縣之曹。即《詩序》所謂“衛(wèi)國有狄人之攻,出處于漕”。商滅夏后,曹姓又與商對抗,被降為方國稱曹方。因被商討伐而再遷山東定陶縣。滑縣曹地西周初年成為衛(wèi)國的曹邑。公元前660年衛(wèi)國被翟擊敗,漕(同曹)邑被翟所占。原來衛(wèi)國被封在漕邑的后代,就以祖先的封邑“漕”作為姓氏。漢代時有游俠漕少游,漕中叔,《續(xù)通志·氏族略六》記載明代有嘉靖主事漕士奇。漕后又演化為糟,均為后來的曹。
2.出此姬姓,以國為氏
“曹”做為姓氏也起源于西周武王時期的姬姓侯國“曹國”。據司馬遷《史記.周本紀》記載,周人始祖稷名棄,擅長農耕,帝堯時被推選為農師,賜姬姓。帝舜時封棄于“邰”(今陜西武功一帶)。殷商后期時周人已傳世千年,最后定居于周原(寶雞、岐山一帶)。
公元前11世紀,周人傳至西伯姬昌為首領時勢力大增。當時正值殷紂暴政,西伯姬昌便聯合涇水流域的虞、汭等小國以及蜀、羌等西戎部族一并討伐紂王。姬昌死后次子姬發(fā)繼續(xù)領導西岐諸部落伐紂,最后商紂王引火自燒,商滅周興。姬發(fā)為周武王,尊姬昌為文王。周朝立國后,武王便大封有功之臣及自己的同姓弟兄們,即史書上說的“領戶分封制”。
《史記·管蔡世家》記載道:“武王同母昆弟十人,母曰太姒,文王正妃也。其長子曰伯夷考次曰武王發(fā),次曰管叔鮮,次曰周公旦,次曰蔡叔度,次曰曹叔振鐸,次曰成叔武,次曰霍叔處,次曰康叔封次曰冉季載”。就是說武王有一母所生的親兄弟十人,曹叔振鐸是周文王的正妻太姒所生的第六個兒子,是周武王的四弟。武王在分封侯國時,將振鐸封在了“曹”。叔振鐸也就是曹國的國君,“曹”最早是一個姬姓諸侯國的國名。
3.曹安后裔,以邑為氏
西周初年,曹安后裔曹挾被周武王另封于“邾”(今曲阜東南)。戰(zhàn)國時“邾”國被楚國所滅,子孫有的以曹邑為曹姓,有的以邾邑為邾姓,后改為朱。則朱曹兩姓同源。(見《三國志·魏志·武帝本紀》)。
4.其他說法
、潘崭牟苄。后漢曹嵩(曹操之父)本曹騰養(yǎng)子,本姓夏侯,后改曹姓,為安徽曹姓之宗。
⑵西漢時中亞昭武九姓之一的曹國人來華后以國為氏。同例有安、米、侯等姓。為河西曹姓之宗。
封號:永國公
33 永國公 曹志建
封號:永國公 姓名:曹志建字光宇 籍貫:浙江溫州
在封:永歷三年六月至六年十二月 1649-1652(4)
生卒:永歷六年卒 ?-1652
原爵:保昌侯 終爵:病卒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七,列傳第四十三,曹志建
34 信國公 艾能奇
封號:信國公 姓名:艾能奇字云枝 籍貫:陜西綏德
在封:永歷三年七月
生卒:永歷二年卒 ?-1648
原爵:信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延安王
史傳:《南明史》卷七十二,列傳第四十八,劉文秀附艾能奇
35 皖國公 劉體仁
封號:皖國公 姓名:劉體仁 籍貫:陜西延安
在封:永歷三年八月至十七年十二月 1649-1663(15)
生卒:永歷十七年卒 ?-1663
原爵:西平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劉體仁
36 忠國公 王祥
封號:忠國公 姓名:王祥字瑞吾 籍貫:重慶綦江
在封:永歷四年正月至十月 1650(1)
生卒:永歷四年卒 ?-1650
原爵:錦江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八,列傳第四十四,王祥
37 宣國公 焦璉
封號:宣國公 姓名:焦璉字國器 籍貫:山西大同
在封:永歷四年五月至五年九月 1650-1651(2)
生卒:永歷五年卒 ?-1651
原爵:新興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宣國忠愍公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五,列傳第四十一,焦璉
38 開國公 趙應選
封號:開國公 姓名:趙應選字玉田 籍貫:云南建水
在封:永歷四年五月至二十年四月 1650-1666(17)
生卒:永歷二十年卒 ?-1666
原爵:新寧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五,列傳第四十一,趙應選
39 衛(wèi)國公 胡一青
封號:衛(wèi)國公 姓名:胡一青本名一清 籍貫:云南建水
在封:永歷四年五月至十三年正月 1650-1659(10)
生卒:?
原爵:興寧侯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五,列傳第四十一,胡一青
40 涼國公 賀遠圖
封號:涼國公 姓名:賀遠圖 籍貫:陜西
在封:永歷四年六月封 1650-?
生卒:?
原爵:? 終爵:?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高必正附賀遠圖
41 鄭國公 于大海
封號:鄭國公 姓名:于大海字昆山 籍貫:河南項城
在封:永歷四年七月至五年十月 1650-1651(2)
生卒:?
原爵:靖南侯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八,列傳第四十四,李占春于大海
42 襄國公 王進才
封號:襄國公 姓名:王進才 籍貫:河南淅川
在封:永歷四年九月至六年十二月 1650-1652(3)
生卒:?
原爵:襄陽侯 終爵:遇害卒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七,列傳第四十三,王進才
43 瑞國公 杜永和
封號:瑞國公 姓名:杜永和字際泰 籍貫:河南通許
在封:永歷四年十一月至六年二月 1650-1652(3)
生卒:?
原爵:江寧侯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七十一,列傳第四十七,杜永和
44 荊國公 王光興
封號:荊國公 姓名:王光興字春宇 籍貫:陜西子長
在封:永歷四年十二月至十九年正月 1650-1665(16)
生卒:?
原爵:靖虜侯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王光興
45 靖國公 袁宗第
封號:靖國公 姓名:袁宗第 籍貫:河南洛陽
在封:永歷四年十二月至十七年十二月 1650-1663(14)
生卒:永歷十七年卒 ?-1663
原爵:靖遠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劉體仁附袁宗第
46 陜國公 黨守素
封號:陜國公 姓名:黨守素 籍貫:陜西合陽
在封:永歷四年十二月至十八年二月 1650-1664(15)
生卒:?
原爵:興平侯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高必正附黨守素
47 景國公 孫可望
封號:景國公 姓名:孫可望本名可旺 籍貫:陜西米脂
在封:永歷三年四月至七月 1649(1)
生卒:永歷十四年卒 ?-1660
原爵:無 終爵:晉升
史傳:《南明史》卷一百二十,列傳第九十六,畔臣三,孫可望
48 吉國公 王佑
封號:吉國公 姓名:王佑 籍貫:江西永豐
在封:用力五年九月至十三年十二月 1651-1659(9)
生卒:?
原爵:無 終爵:降清
史傳:《南明史》卷七十三,列傳第四十九,劉文煌附王佑
49 沅國公 張先璧
封號:沅國公 姓名:張先璧字盟玉 籍貫:云南建水
在封:永歷六年六月 1652(1)
生卒:永歷六年卒 ?-1652
原爵:南寧侯 終爵:遇害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七,列傳第四十三,張先璧
50 漳國公 鄭成功
封號:漳國公 姓名:鄭成功字明儼本名森字大木 籍貫:福建南安
在封:永歷七年五月至九年四月 1653-1655(3)
生卒:天啟四年生,永歷十八年卒 1624-1662(39)
原爵:廣平公 終爵:晉升
史傳:《南明史》卷七十五,列傳第五十一,鄭成功
51 益國公 郝永忠
封號:益國公 姓名:郝永忠字遙期 籍貫:河南商丘
在封:永歷九年十月至十七年十二月 1655-1663(9)
生卒:永歷十七年卒 ?-1663
原爵:南安侯 終爵:死國事 贈謚:無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九,列傳第四十五,郝永忠
52 匡國公 皮熊
封號:匡國公 姓名:皮熊字玉山 籍貫:江西樟樹
在封:永歷三年十月至九年十二月 1649-1655(7)
生卒:萬歷八年生,永歷十八年卒 1580-1664(85)
原爵:定番侯 終爵:晉升
史傳:《南明史》卷六十八,列傳第四十四,皮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