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容
馬安禮
中國清代后期伊斯蘭教學者。1820至1899年生卒。字敬齋,云南省紅河州瀘西縣白水鎮(zhèn)巨木村委會巨木村人;刈;顒佑19世紀。系著名回族穆斯林學者馬復初(1794~1874)的弟子和得力助手。通曉阿拉伯文、波斯文,具有較扎實的古漢語基礎,經(jīng)常協(xié)助乃師完成漢文伊斯蘭經(jīng)籍譯著。其師馬復初的若干撰述,如《四典要會》、《大化總歸》、《醒世箴言》等,均系口授,由馬安禮筆錄、整理或參與潤色。相傳《古蘭經(jīng)》最早的漢譯本《寶命真經(jīng)直解》前5卷,也是乃師口授、馬安禮執(zhí)筆。馬復初的《朝覲途記》,原系阿拉伯文著述,于清咸豐十一年(1861)由馬安禮譯為漢文,在昆明刊行問世。埃及詩人蒲綏里(1213~1294或1297)的長詩《袞衣頌》(亦譯為《天方詩經(jīng)》),由馬復初于1867年譯成漢文,光緒十六年(1890)復由馬安禮整理重譯,以阿、漢文對照形式木刻問世,1957年由人民文學出版社影印、再版。他對伊斯蘭漢文著述的傳播與發(fā)展,貢獻頗多。據(jù)國外有關資料記載,1872年云南回民反清斗爭失敗,馬復初遇難后,馬安禮曾避入北京,任法國駐華公使館的漢、阿文譯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