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內(nèi)容
陳朱氏,福建莆田仙游人,生卒年不詳,宋室文閣侍制朱紱之女,奉直大夫陳汝器夫人。志書說她“性忠厚,憐貧惜苦,樂善好施,常常資助窮人”。后人因此為她編織了許許多多的美好傳說。 據(jù)傳,朱氏雖出生于官宦家庭,但她一生樂善好施,濟貧救難,窮苦人家有急事相求,她總是有求必應(yīng),解囊相助。因此,她把家財施舍殆盡。一天,有位女道士慕名前來求乞。陳夫人極其為難地相告:“我家已無余資余物,實難相助,請到別人家求施吧!”女道士毫不客氣地說:“既無資財可施,即望贈我夫人所著鞋襪!”陳夫人聽了一震,隨即進入內(nèi)室,脫下鞋襪,光腳而出,恭恭敬敬地將鞋襪送給女道士。女道士也不推讓,接過鞋襪轉(zhuǎn)身就走。轉(zhuǎn)眼間,女道士忽然不知去向。一會兒,陳夫人聽見屋里叮叮當(dāng)當(dāng)響聲不斷。她急忙進屋查看,只見樓板上堆滿了飛來的銀元。她雖莫名其妙,卻也驚喜萬分。事情傳出,圍觀者無數(shù),皆說陳家善有善報,終得“飛錢滿堂”。“飛錢滿堂”的“飛錢陳”世系由此得名。
同時,陳朱氏還教子有方,她與陳汝器的三個兒子承襲父母親德行,修橋鋪路,為百姓排憂解難,譽滿鄉(xiāng)里。她教子可大成名,可大登宋政和二年(1112年)進士第,歷任潮州、漳州等地州官,有政聲。
陳朱氏平時看到城關(guān)南門木蘭溪水域?qū)掗,水流激湍,船只往來,每有生命財產(chǎn)之虞。因之,她讓兒子可大建仙溪橋(即南門橋)。經(jīng)過數(shù)年的施工,才告完成,行旅方便。至今人們還盛贊陳朱氏當(dāng)年建橋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