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王恭,字禮言,清朝江蘇太倉人,安閑淡泊,少求寡欲。年少時即放棄科舉之業(yè),平日喜好作詩。他所居住的南園,是以前宗族長老文肅公的別墅,其園中的竹林木石蕭瑟凄涼,王恭時常偕同好友,在其中品酒吟詩安然自得。五十多歲時,停止作詩從此不為,并開始持長齋,修習(xí)凈土法門,自號為破有居士。
相關(guān)故事
有一天夜里,王恭夢見游歷極樂凈土,醒來后作詩來說明當(dāng)時所見的情景,詩說:
無多些子沒商量,夢入蓮邦大歇場。諸上善人譚法性,各天帝釋雨華香。
鳥音樹樂無停響,珠閣金臺盡放光。咫尺仙源曾不隔。莫教迷路嘆漁郎。
又說:
雪山老子最多情,指點歸家路甚明。不住直須這里住,無生恰好個中生。
投將種后芽旋發(fā),培得根來果自成。領(lǐng)取臺山驀直去,何勞萬里訪蓬瀛。
當(dāng)時王恭已經(jīng)七十二歲了。隔年夏天,王恭臥病于南園的潭影軒,軒前有蓮池,但蓮華尚未綻放。只有一朵蓮蕊依著崖石旁邊,獨對王恭的床榻而開,其色澤鮮麗美好。開滿二日后,王恭如平常時課誦佛名,然后雙手結(jié)印而往生,那朵蓮華也跟著枯萎了。此時是清高宗乾隆四十七年(1782)五月八日。沒多久,劉河地方的人有以乩童降神的,王恭的兒子王沖前往叩問,乩童寫大字說::“我就是破有主人!蓖鯖_問:“公居于何處?”答:“很幸運地登于極樂世界。”又問:“是否很憶念家呢?”答:“有什么思念?有什么好憂慮的呢?”問起家中的事,則答:“南無佛!眻猿衷賳,又寫:“南無佛!比绱巳椴偶澎o下來
論曰:“我年少時聽到生死輪回六道往返之說,常常自己悲嘆流浪于五濁惡世,心中愁悵好象無所依靠的樣子。年紀稍長,看到庾彥寶、王日休等諸公的行跡,放棄世間的榮華富貴,一心往生西方凈土,實在是很仰慕他們。人生百年只是剎那的時間而已!對于身家妻子的籌量謀度日加堅執(zhí),悲歡得失榮辱的日子一日日的消失,而死亡早已隨后而漸漸到來了。古人說念佛這個法門,對居士們來說尤其特別重要。置身烈火之中,浸心煩惱之海,一口氣若是不來,則鐵床銅柱隨之而至。若不仰賴佛力,如何能抵抗這些業(yè)力呢?如果有閱覽前述諸位君子的遺跡,而能奮然興起立志修行的人,都將是蓮胎的骨肉啊!我亦愿意策勵自己跟隨在他們的后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