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川模簡介
黃川模,筆名“川木”,網名“川四戈、四川草”,男,1967年9月出生,四川宜賓人,1999年四川師范大學漢語言文學專業(yè)本科自考畢業(yè),宜賓市作家協(xié)會會員,南溪新體詩歌學會常務理事,1986年開始任中小學語文,現(xiàn)任職于“國家級示范性普通高中”四川省宜賓市南溪一中。詩文習作、研究論文、新聞作品散見于《中國教工》《語言文字周報》《四川日報》《華西都市報》《教育導報》《德育報》《金沙》月刊等。詩作入選《1949-2009宜賓文學作品選》。在“紅袖添香網”開有個人文集《龍騰大江》,獨自編著的《漢語新詩240首(1918-2008)》于2011年由內蒙古人民出版社正式出版。
輔導小學生黃橙野作文,榮獲2002年四川省“我愛科學”中小學生主題征文大賽一等獎第一名(當時中學、小學統(tǒng)一排名,未分組)。輔導小學生徐新瀾作文,榮獲2008年首屆“語文報杯”全國小學生童話寫作大賽一等獎。個人獲“怎樣做文明宜賓人”征文全市一等獎。
《漢語新詩240首(1918-2008)》讀者定位
由黃川模老師獨自編著的《漢語新詩240首(1918-2008)》一書,是:
● 一本反映中國新詩90年發(fā)展概貌的珍藏文學選本
● 一本讓中學生、大學生課外受益的詩歌校本教材
● 一本讓語文教師站得更高、看得更遠的教輔讀本
● 一本讓詩歌愛好者、朗誦者眼睛一亮的實用選本
《漢語新詩240首(1918-2008)》編者的話
四川省宜賓市南溪一中 黃川模
子曰:不學詩,無以言(《論語·季氏》)。詩歌是文學皇冠上的明珠。中國是詩的國度,素有重視詩教的優(yōu)良傳統(tǒng)。編者在此力圖為廣大讀者提供一本服務基層,視野宏大,優(yōu)中選精,頗具實用性、珍藏性的特色鮮明的中國新詩中型選本。
讀者定位:中學生、大學生、語文教師、宣傳干部、詩歌愛好者、朗誦愛好者、詩人、詩評家等廣大讀者群。尤其適合新課程改革背景下,“中華誦·經典誦讀行動”全面開展形勢下,中學生、大學生課外閱讀和吟誦,也是廣大語文教師、詩歌愛好者擴大閱讀視野,提升文學修養(yǎng)的優(yōu)良選本。
作品時限:作品的發(fā)表時間,限定于1918至2008年,即展現(xiàn)中國新詩發(fā)展史90年間的基本概貌。1918年1月15日出刊的《新青年》第4卷,發(fā)表了胡適、沈尹默、劉半農3人的9首白話新詩。這是白話新詩經過初期試驗后以全新姿態(tài)出現(xiàn)的首次多人集中展示。
選本容量:本書共選編詩人240位,詩作249首,1人1首代表作(其中,有3人分別是4首微型小詩)。本書共選錄臺港澳地區(qū)及海外華語詩人30人30首,選錄詩人出生年跨越1880-1984百年歲月,其中,生于1910年前(含,下同)的詩人33位,生于1911至1930年間的詩人54位,生于1931至1959年間的詩人84位,生于1960年后的詩人69位。
選詩標準:盡量精選學校教科書和其他選本之外的優(yōu)秀詩作,減少重復;老人近作,新人新作,與時俱進,令人耳目一新;名家名篇,獲獎詩人佳作,知名度高、代表性強的詩作;令人感動,給人啟迪;構思精巧,表達獨特;內容豐富,百花齊放;形式精短,音律和諧,易于傳誦。限于篇幅,本書不收錄敘事詩、散文詩、組詩、長詩(個別節(jié)選)。
編排原則:一律以作者出生年為先后順序,一律只注出生年(不注逝世年);臺港澳地區(qū)及海外華語詩人詩作,注明作者常住地區(qū)或國家。
導讀服務:在精心挑選詩作的基礎之上,為每篇詩作撰寫100字以內的品讀“提示”,附于詩后,或交代作者簡介,或盡量注明作品寫作發(fā)表時間等相關信息和背景,或交流點滴閱讀感悟,均力求精短得當,點到為止,重在啟發(fā)。
題材廣泛:本書收錄詩歌題材廣泛,覆蓋全面,風景、人物、情感、哲理、諷刺、反思、戰(zhàn)爭、建設、開放、回歸、城鄉(xiāng)、教育、環(huán)保、礦難、移民、拆遷、民工、奧運、地震等等,都有所反映。讀者可以從中領略到不同時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風格、不同內容的優(yōu)秀新詩精品,這對開闊詩歌視野,提高詩歌讀寫鑒賞能力,提升綜合人文素養(yǎng),必將起到以小博大的作用?芍^一冊在手,受益無窮。
選編感言:在本書選題策劃和成形過程中,得到宜賓市文聯(lián)、市教育局、南溪黨委政府及宣傳部、南溪教育局、南溪一中等單位相關領導的關心和支持,得到廣大文朋詩友的鼓勵和幫助。特別難忘的是,經我!叭珖行W優(yōu)秀外語教師”劉興芳同志推介,西南大學蔣登科教授為本書盛情作序。在此,編者一并表示衷心感謝。編者特向入選詩人或相關權益人表示誠摯的敬意和謝意,通聯(lián)方便時定當寄贈樣書。作為印數(shù)較少的公益性校本教材和教輔資料,沒有稿酬,敬請諒解。
本書收詩時間跨度較長,原詩中個別用字(特別是寫作于解放前的作品),明顯不符合目前現(xiàn)代漢語語法規(guī)范,如“象”“像”混用、以“底”代“的”、“的”“地”“得”混用等。為貫徹國家語言文字規(guī)范標準,便于新世紀中學生閱讀理解,本次選編全部作了校正,提請讀者注意。
選編工作,十分浩繁,雖艱難比對,盡力核校,十易其稿,也難免錯漏。懇請讀者和專家指正。
主要參考書目:
1.《現(xiàn)代新詩一百首》,錢光培,北京出版社,1983年版
2.《中國當代短詩萃》,張永健,長江文藝出版社,1983年版
3.《中外愛情詩鑒賞辭典》,錢仲聯(lián),范伯群,江蘇教育出版社,1989年版
4.《中國當代詩歌精品》,閻月君,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5.《港澳臺詩歌精品》,馮力,春風文藝出版社,1995年版
6.《中國·星星四十年詩選(1957-1997)》,楊牧,星星詩刊社,重慶出版社,1997年版
7.《精短新詩200首》,苗雨時,張雪杉,百花文藝出版社,2001年版
8.《中華詩歌百年精華》,《詩刊》編輯部,人民文學出版社,2002年版
9.《中國當代詩歌導讀(1949-2009)》,唐詩,作家出版社,2010年版
10. 《中國現(xiàn)代詩歌散文欣賞》,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2009年版
11. 《詩刊》若干期,中國作家協(xié)會詩刊社
(博客:黃川模 hcmaks的博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