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介紹
元戊,西魏文帝元寶炬之子,西魏廢帝元欽同母弟,母皇后乙弗氏(乙弗皇后),封武都王。大統(tǒng)四年(538年),母乙弗皇后被廢除,柔然公主郁久閭氏被冊為皇后,不滿乙弗氏還住在都城長安。西魏文帝只好遣武都王元戊為秦州刺史,與母親乙弗氏一同赴鎮(zhèn)。大統(tǒng)六年(540年)春天柔然再次犯邊,迫使賜乙弗皇后自盡。
家族成員
祖父母
祖父:京兆王元愉(元寶炬繼位后,追謚為文景皇帝)。
祖母:楊氏(元寶炬繼位后,追封為皇后)。
父母
父親:西魏文帝元寶炬。
母親:乙弗皇后。
兄弟
長兄:廢帝元欽,母乙弗皇后,元戊同母兄,其母有子女十二人,多早夭,只有廢帝元欽、元戊幸存。
次兄:晉王元謹,生母不詳。
四弟:恭帝元廓,生母不詳。
五弟:梁王元儉,生母不詳。
六弟:趙王元寧,生母不詳。
七弟:燕王元儒,生母不詳。
八弟:吳王元公,生母不詳。
九弟:宜都王元式,生母不詳。
姐妹金明公主,生母不詳,下嫁尉遲迥。
安樂公主,生母不詳,下嫁咸陽郡公王弼。
公主,封號及生母皆不詳,下嫁宇文泰之子武邑公宇文震。
晉安公主元胡摩,生母不詳,嫁宇文泰之子北周孝閔帝宇文覺。
公主,封號及生母皆不詳,下嫁白土縣公辛咸。
義陽公主,生母不詳,下嫁鉅鹿郡公竇照。
相關(guān)史料
《北史·卷十三·列傳第一》:生男女十二人,多早夭,唯太子及武都王戊存焉。
《周書·卷三十八·列傳第三十》記:大統(tǒng)二年后,元寶炬之子宜都王元式為秦州刺史,以黃門侍郎蘇亮為司馬。元寶炬對蘇亮道:"黃門侍郎豈可為秦州司馬,直以朕愛子出蕃,故以心腹相委,勿以為恨。"臨辭,賜以御馬。大統(tǒng)七年,蘇亮復(fù)為黃門郎,加驃騎將軍。
文學(xué)形象
《麥積圣歌》
戰(zhàn)亂頻仍的南北朝,風(fēng)雨飄搖中的西魏皇帝,為壯國威與柔然國聯(lián)姻,柔然公主進宮,先廢太子元戊貶為秦州刺史,再廢皇后乙弗打入冷宮。遠在秦州的元戊,以一幅酷似母親的觀音畫像為藍本,請畫師皇甫鴻在麥積山鑿窟造像,以慰藉思母深情。然而,此幀畫像正是皇甫鴻懷著對兒時女伴的戀情所畫。難忘乙弗的皇帝去冷宮探望被柔然發(fā)現(xiàn),逼令乙弗麥積山出家為尼。皇甫鴻巧遇乙弗,勾起兒時純真美好的回憶,但乙弗波瀾不興,為了社稷安危,甘愿終老尼庵,又以拔劍自刎的方式勸阻了兒子發(fā)兵長安的魯莽行動。秋去春來,皇上思念乙弗,舊情難絕,秘傳諭旨,讓乙弗蓄發(fā),待機回宮。侍女碧蟬受大丞相宇文泰指使,將此舉密報,柔然、宇文泰設(shè)計陷害乙弗……
皇帝駕臨麥積山,柔然皇后借機發(fā)兵長安,脅迫皇帝以違抗圣命圖謀復(fù)辟處死乙弗,深受感化的碧蟬揭露真像后自盡,乙弗為了國泰民安,步上柴堆從容自焚,皇甫鴻目睹悲慘一切,寄托滿腔深情完成雕像,為麥積山留下永久的記憶。
元戊扮演者:石云霄、張建波、漆金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