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羅書肆(1918~1982)翻譯家,筆名翼如、洛士等。 湖南長沙人。民盟成員。1935至1936年在長沙上高中時翻譯過一些短篇小說。1935年4月發(fā)表第一篇短篇小說《孩子的奇遇》?谷諔(zhàn)爭時期,就讀于武漢大學外文系,為武漢的報紙副刊寫些小品文與短篇小說。1938年隨學校由武昌遷往四川樂山時,寫了10篇《川行散記》在當時長沙的報紙副刊上發(fā)表。1940年畢業(yè)后,歷任武漢大學文學院研究助理和重慶《時與潮》雜志社編譯,翻譯英、美短篇小說,刊載于《時與潮文藝》和《中華英語半月刊》上。重慶前中央大學附中英文教師,1946年起在武漢大學外文系執(zhí)教,曾任武漢大學外文系講師,人民出版社編輯,《譯文》編輯,中國社會科學院外國文學研究所編輯。建國后,加入武漢市文聯(lián)。1956年加入中國作家協(xié)會。20世紀50年代致力于翻譯實踐與翻譯理論的建樹。
主要作品
1950~1952年為北京《翻譯通報》寫了《談〈辯證唯物主義與歷史唯物主義〉中譯本》、《介紹泰特勒的翻譯理論》、《由〈實踐論〉談建立翻譯理論問題》、《論譯文中的歐化語》、《被動語的譯法》、《翻譯工作的計劃與組織》、《魯迅論翻譯批評》、《“在普及的基礎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導下普及”》 等論文。作品還有論文《哈代小說的地方色彩》、《亞里士多德的詩論》、《亞里士多德的悲劇理論》等,譯著《馬克思恩格斯給美國人的信》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