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女
李義山,字伯高,豐城人,知成州修己之子。嘉定十三年進士,授大宗正兼金部。輪對,言「為善不可有疑心,去惡不可有悔心」,并陳「進善不能無疑者三,去惡不能無悔者三」,由是罷出知吉州。后以湖南提舉攝帥漕。楚俗尚鬼,有妖覡譚法祖假禍;笕,先生曰:「此張角、孫恩之漸也。」斬法祖,毀其祠。歷階至中正大夫。所著有《后林遺■》、《思過錄》。(參《江西通志》。)
(梓材謹案:《萬姓通譜》以先生為嘉魚人,且言其師事朱仲晦、張敬夫!度辶肿谂伞芬蛑粤杏谥、張之門。梨洲《學案》原本,亦存其名于南軒門人?枷壬鸀榧味ǜ竭M士。魏鶴山志其母蔣恭人墓言:「先生逾冠擢乙科。」當生于慶元閑,而朱子即卒于慶元庚申,南軒先生卒于淳熙庚子,其不及事朱、張明矣。故為易著于南軒再傳云。)
史籍記載
根據(jù)《宋元學案》第072卷.卷七十二.二江諸儒學案(全氏補本)記載:
知州李先生修己
李修己,字思永,豐城人也。乾道進士,參興國軍事。陸復齋為教授,盡告以躬行之說,謂「當息其已學,求所未學」,遂知圣賢源流。已而得見朱子,學益進。先生故與彭止堂(彭龜年)為同年相善,因介紹之,從南軒游。兩令寧鄉(xiāng)、衡陽,皆有聲,當路多薦之。將召,以哭趙忠定公,忤宰相,通判成都府。二江范月舟者,南軒高弟也。方聚同志講學,先生與上下其議論。時蜀中后進盛從事于南軒之教,而先生與延平張仕佺子真參焉。尋知成州。韓侂胄聞其名,使人諷其附己,先生笑而不答,竟不得召。先生居官,一介不取,而友愛任恤,不計有無,故歿無私蓄。有《李成州集》十卷。子義山。
◆李氏家學
中正李后林先生義山
李義山,字伯高,豐城人,知成州修己之子。嘉定十三年進士,授大宗正兼金部。輪對,言「為善不可有疑心,去惡不可有悔心」,并陳「進善不能無疑者三,去惡不能無悔者三」,由是罷出知吉州。后以湖南提舉攝帥漕。楚俗尚鬼,有妖覡譚法祖假禍;笕,先生曰:「此張角、孫恩之漸也!箶胤ㄗ,毀其祠。歷階至中正大夫。所著有《后林遺■》、《思過錄》。(參《江西通志》。)
(梓材謹案:《萬姓通譜》以先生為嘉魚人,且言其師事朱仲晦、張敬夫。《儒林宗派》因之,以列于朱、張之門。梨洲《學案》原本,亦存其名于南軒門人?枷壬鸀榧味ǜ竭M士。魏鶴山志其母蔣恭人墓言:「先生逾冠擢乙科!巩斏趹c元閑,而朱子即卒于慶元庚申,南軒先生卒于淳熙庚子,其不及事朱、張明矣。故為易著于南軒再傳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