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周鉞,江蘇常州人,字鐵眉、秉節(jié),生卒年不詳,約生活在康熙中晚期和雍正早期?滴踟暽洺⒄僭,先后任河北密云知縣、景州(今河北景縣)知州、賓川州(今云南大理州賓川縣)知州。
人物生平
康熙五十二年(1713 ) ,調任賓川州知州。適逢地方饑荒,官府對人民不加撫恤,張三虎在萂 村揭竿起義,響應者數百人,官吏驚駭。周鉞抵州三日,提兵前往鎮(zhèn)壓,張三虎被俘,其余殺散。張三虎之子小彪劫獄失利,也被捕。周鉞將其父子殺害。為安撫州境,開倉濟民,釋放起義其他人員?滴跷迨迥辏瑸楦副紗识ヂ。
周鉞在任期間,關心人民疾苦,革除舊時陳規(guī)陋習。禁止各項攤派,裁減夫役,不準差役向人民勒索酒食。重視農桑,尤關心學校教育。捐出薪棒修建筆山書院,親自講學授課,核閱學生作業(yè),培養(yǎng)良好學風,時人稱為“清白吏”。離任時,地方人士在縣城鄒公祠東面建立周鉞生祠,繪圖奉祀。
雍正三年(1725 ) ,周鉞再任賓川州知州,苦于省志、府志對賓川事跡雖有記載,皆略而不詳。每當涉及賓川歷史事實,無資料可查閱參考。于是根據有關史志文獻,列出篇目提綱,采集山川、風土、人物、謠俗、藝文、政令檔案等,分門別類,編纂雍正《 賓川州志》十二卷。每定一稿,立即刊刻付印,保存了許多有價值的歷史資料。雍正五年(1727 )二月,周鉞卸任。后曾寓居雞足山,自號鐵門居士,留書自作絕句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