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道路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吉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老年書畫研究會理事。退休前從事商業(yè)?平逃、省供銷社基層工作調(diào)研、主編《吉林市場行情》計數(shù)十年。期間發(fā)表商經(jīng)論文32篇,數(shù)篇獲省、部級等級獎。數(shù)次參加全國學術研討會,并有論文大會宣讀。應省委黨校等數(shù)所大專院校以發(fā)表論文為題,對學生做學術報告。另有科普、通訊文章30余篇見報。出版《農(nóng)場品貿(mào)易學》專著一部,系商務印書館出版的《中國土特名產(chǎn)詞典》主要撰稿人之一。上計68萬多字。自幼鐘愛書法,作品入選中國書協(xié)舉辦的全國展3次。獲《中國書畫報》全國中老年書畫賽銀獎(應邀天津行)。獲國際“賽克勒杯”、“岳安杯”書法賽優(yōu)秀獎,及其他全國書賽等級獎20多次。省內(nèi)外刻碑上石3次。書法作品及業(yè)績于2009年8月和10月,分別在《長春日報》、《齊魯中國畫苑》雜志作專版介紹。在《中國書畫報》、《書法導報》等專業(yè)報刊發(fā)表《草書略論》、《從張海書法藝術中看的書品與人品》、《沈鵬草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讀》、《沈鵬楷書<千字文>賞析》等書法論文11篇。退休后,辦書法班至今,已知有7名年滿18歲學生加入省書協(xié)。出版發(fā)行書法字帖9種,由沈鵬、張海、鄒德忠、曹壽槐分別題簽、題詞、作序,沈鵬先生題詞:“書法教學是書法事業(yè)的一項基礎工程,邢日祥先生所做的努力值得重視”。
中國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邢日祥先生,不僅在吉林省書法界有些名氣,在全國也嶄露頭角。其楷、隸、行、草書,皆顯現(xiàn)他書法創(chuàng)作的審美個性;書法理論文章頻見報端;多部字帖出版,見證其書法教學的優(yōu)異成果,培養(yǎng)出上千名書法愛好者,傳承了書法藝術;參與吉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領導班子21年,發(fā)揮了不可或缺的作用。
藝術風格
古樸浪漫,神采飛揚。是邢先生書法藝術創(chuàng)作中生機盎然的個性。童年時他受鄉(xiāng)里書家熏陶,習字臨帖與書法結緣。顏體楷書則是他登堂入室的基石,他最推崇“書如其人”的顏真卿,“忠義出于天性,故其字畫剛勁,獨立不襲前跡,挺基奇?zhèn)。”因此,顏體楷書令他癡迷,但怎樣寫出有個性的顏楷,經(jīng)多年嘗試,以《勤禮碑》捺畫“蠶頭雁尾”,撇細捺粗;橫畫細、豎畫粗,兩豎并存左細右粗多相向;鉤畫似“鳥嘴”,出鉤處內(nèi)方外圓的筆勢為基調(diào)。融入《麻姑碑》的橫畫平整,吸收《告身帖》上窄下張的“塔式”結字特征。通篇字跡沉穩(wěn)端莊,氣勢雄渾,又不失俊逸秀雅,賦予了顏楷新面目。
邢先生在以顏楷打下根基后,又從魏碑楷書上下功夫,由《鄭文公碑》入手,研習《魏碑十二品》和《爨寶子碑》等。對隸書以《張遷碑》用功最勤,為使其創(chuàng)作不停留在漢隸古樸的層面上,吸收了《石門頌》,尤其是以“簡書”行筆的率意為依托。對其橫畫,變漢隸的平整,吸收“簡書”的上傾或下斜,或曲直相生;不甚注重漢隸那濃重的“波筆”;對某些部首融入行草書的筆勢;對一些左右結構的部首,故做大小欹側、正斜錯置。這是先生運用了“一體為主,多方取舍”即“正書邊緣化”的原則,使作品彰顯靜中寓動,飄逸多姿的態(tài)勢。
邢先生對行書的學習,從“蘭亭序”入手,后側重學習米芾行書,其主筆豎畫相背而剛韌,橫畫上傾幅度大,折轉融“魏體”筆意,多方折,筆法流便中見規(guī)則;結字筆畫多省簡,左右、上下結構者結體錯置,大小穿插,俯仰欹側;布局保持一定的字距,錯落有致,中軸線無大的擺動,字與字之間多筆斷意連,偶有牽絲縈帶。
草書是書法藝術的制高點,揮毫之下,物象萬千,以氣韻、形質(zhì)、風采彰顯筆墨的美學價值,是書家的最高追求。先生在其發(fā)表的論著中指出:“草書應是筆法靈活,書寫簡捷,墨色濃淡相間,點線活潑多變,結字奇大奇小,正側俯仰,布局聚散跌宕,左右穿插,爭讓有度,謀篇變化層出,氣勢磅礴,險絕中求平穩(wěn)的一種書體!笨v觀其草書作品,由于創(chuàng)作巧用筆墨,布白多變,作品通篇靈動奔放、激情四溢、意境深邃。于2010年9月在全國老齡委舉辦的“第二屆中國老年文化藝術節(jié)”書畫交流中獲銀獎,還于2011年3月“首屆中國書畫春季創(chuàng)作論壇”獲優(yōu)秀獎等等。
善學揣摸,厚積薄發(fā)。書理探究,是書家不斷提高藝術審美修養(yǎng),豐富作品神韻的前瞻性舉措。先生以孜孜以求的精神,從實踐著眼,撰寫發(fā)表的書法理論文章,在規(guī)范他自身書路中也廣為交流于書界。他在學習書法藝術的同時,又喜歡欣賞音樂,以此啟迪書法藝術的不斷提高。在他撰寫的《試論書法與音樂的相通性》一文中說:“書以線達意,樂以韻傳情,書為心畫,曲為心聲!彼J為書法與音樂二者在藝術淵源上,在構成元素上,在感官審美上,在調(diào)式、氣韻上,在緣物寄情上,在各自領域內(nèi)的借鑒創(chuàng)新上都有相通性。并從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著眼,對二者的藝術規(guī)律做了進一步的闡述。文章還特別強調(diào)二者在各自領域內(nèi)的創(chuàng)新中應遵循的原則和注意的問題,這在書法評論中并不多見。他的《淺議初學書法的幾個問題》、《育德、啟智、審美》是書法教育領域有見地的文章。他的《草書略論》、《漫議書畫的臨習與創(chuàng)作》等文章,成為書法愛好者步入書法藝術殿堂的“敲門磚”。讀罷他發(fā)表在《書法導報》2009年6月17日“關注”欄中《謙遜豁達、勤謹務實》一文,使讀者對中國書協(xié)主席張海的書品、人品頓生敬意。他在賞閱原中國書協(xié)主席沈鵬的草書《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時,被其筆法、結字與章法的精妙所感動,還有對沈鵬的《楷書千字文》和隸書作品撰寫的賞析文章,分別從筆法技巧運用、結字、布局與謀篇三個方面縱筆解讀與評析,雖為一家之言,卻得到書法界的贊賞與肯定。書法理論研究,使先生的書法藝術如虎添翼,在其創(chuàng)作中“踐其行,亦求其真”,這在書法界并不多見。
榮譽貢獻
承前啟后,教書育人是先生20余年來傳承書法藝術的夙愿。多年來,他先后培養(yǎng)了上千名書法愛好者,多部字帖的出版,見證了其書法教學的優(yōu)秀成果。他花甲之年后,滿腔熱忱地投入到中小學生和幼兒的書法教學中,最多時每周開設8個教學班,學生百余人。其中有5歲孩童以隸書作品入選中國書協(xié)首屆正書大展,多名學生獲文化部舉辦的“賽克勒杯”等省內(nèi)外書賽等級獎,中國書協(xié)主席張海當年到他家中做客時,肯定了他的家庭書法班教學模式,并建議宣傳推廣。
邢先生不僅嚴格要求自家子女從四五歲開始學寫毛筆字(其小女兒邢悅幾年前就是省書法家協(xié)會會員),而且對遠在他鄉(xiāng)的親屬晚輩“走到哪教到哪”。如每每借回老家煙臺或錦州岳父家探親的機會,對其兒孫晚輩傳授書法技藝。還有的晚輩從山東文登縣、錦州市專程來長春向他學習書法。先生在煙臺的五弟也是先到他家學習后辦起了家庭書法班。其五弟過世后,書法班由他女兒邢巖接替,幾年來學員一直保持在近百人。先生的另一外孫女李曉明和他母親,也在煙臺市郊的煙廠村辦家庭書法班,至今仍有學員20人左右。他們教學所用教材,都是邢先生出版的字帖。沈鵬為他出版的字帖題詞:“書法教學是書法事業(yè)的一項基礎工程。邢日祥先生所作的努力值得重視!
老驥伏櫪,投身老年書畫事業(yè)。邢先生在未退休的1990年便加入了省老年書畫研究會,由任理事、副秘書長、副會長兼秘書長,至眼下任終身顧問的21年中,除完成會內(nèi)重要文稿的草擬工作,又主動撰稿介紹老年書畫活動情況與經(jīng)驗。如1991年9月7日于《長春晚報》刊登的“省老年書畫研究會第二屆作品展開幕”的消息、“喜看東北三省老年書畫展”的通訊,分別刊于1992年2月的《長春日報》和4月的《中國老年書畫報》,“情寄翰墨華發(fā)新章——記吉林省老年書畫研究會”的通訊,配發(fā)省會三位主要領導的書法與繪畫作品,刊于2002年2月21日的《中國書畫報》二版頭條等等。2008年7月在他主持舉辦的“首屆全省老年書畫臨習與創(chuàng)作研討會”中,經(jīng)過對文章的審閱把關和他的推薦,有7篇關于書法臨習與創(chuàng)作的發(fā)言稿刊于2009年《書法導報》“老書家”專欄,4篇繪畫文稿刊于省老年書畫研究會會刊。
邢先生還有愛石之癖,其室內(nèi)有奇石專柜、根雕,琳瑯滿目,大書法家米芾就有“拜石”之說,在報刊介紹沈鵬的文章中也見到有沈先生收藏的奇石襯托。從邢先生2010年面世的《書涯集》一書中,可領悟到奇石所謂的“空、透、皺、瘦、色、晶、似”的諸多特點。先生對錄入書中的每塊奇石都有筆墨說法,石與書相映成趣,為《書涯集》增添了趣味性、可讀性。
綜上,邢先生的書法創(chuàng)作已進入超脫致遠的“自我”狀態(tài),作品給人以精神上的愉悅;其文章的高度概括,某種程度揭示了書法藝術的本質(zhì),令人刮目相看;其書法教學,根據(jù)不同年齡段學生的認知狀況,采取相應的教學模式,并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高,曾學子盈門,而今桃李天下;先生對老年書畫事業(yè)竭力投身,幾十年如一日,為實施該會的工作決策也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