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歷
程翔宇,河北人,先后畢業(yè)于河北理工大學藝術學院、中國美術學院中國畫系山水專業(yè)。曾進入北京畫院、中國藝術研究院第三屆名家班、中國畫研究院龍瑞工作室研修學習,F(xiàn)為文化部中國美術創(chuàng)作基地主任,中國美術家協(xié)會會員,中國國際書畫藝術研究會理事,英國維卡東西方藝術聯(lián)盟榮譽主席,大美術報主編,翔宇美術館藝術總監(jiān),中國書畫雜志社畫院畫家。
主要作品及成就
《山居圖》在炎黃子孫各國友好國際畫展中獲優(yōu)秀獎并赴法國、日本、美國展出。
《黃河千古流》入選《國際水墨畫大展》并赴國外展出。
《黃河情》在《中國黃河魂藝術大展》中獲優(yōu)秀獎。
《太陽光》入選“中亨杯”全國書畫大展并選入畫冊。
《太行深處有人家》在文化部《二OOO年世界華人藝術展》中獲銅獎,授予“世界華人藝術家”稱號。
《春晚綠野秀》入選《紀念毛澤東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講話》發(fā)表60周年全國美術作品展。
《家在秋色里》、《沃野》獲河北省“燕趙群星獎”一等獎,并入選《第二屆全國中國畫展》
2004年《秋韻》入選《全國第十屆美術作品展》。
2005年《祥云》入選《韓中現(xiàn)代美術展》,《秋氣滿山》、《細語溪山》、《山水清音》、《秋山溪遠》參加《西部風韻——中國畫名家邀請展》,作品《春風又綠江南》參加《2005長江頌中國畫名家提名展》。
2006參加年赴日本參加由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與日中文化經(jīng)濟交流機構共同舉辦大型中國文化月活動并參加日本·東京2006《中國畫名家作品邀請展》開幕式活動。2007年多幅作品參加了聚合·中國畫壇中國畫家提名作品全國巡展;同年11月赴法國參加《中國——法國——意大利美術作品巡回展覽》。2008年作品《高天厚土》入選2008 · 第三屆中國北京國際美術雙年展參展。多幅作品曾在《文藝研究》、《美術觀察》、《美術觀點》、《詩刊》、《中國書畫報》、《國畫家》、《書與畫》、《美術報》、《中國文化報》、《中國旅游報》、《大美術報》、《中國書畫報》、《世界當代著名畫家真跡展覽》、《財富與收藏》、《水墨視界》、《畫壇》等刊物發(fā)表并有專題介紹,出版有《程翔宇山水畫選》、《古巷品逸—程翔宇作品集》、《程翔宇水墨山水》、《名家畫扇——程翔宇山水扇面精品》、《當代名家畫庫——程翔宇寫意山水》及《中國畫名家優(yōu)秀作品·程翔宇》。
經(jīng)歷
程翔宇藝術經(jīng)歷
多年來在藝術上孜孜不倦的求索、創(chuàng)新,在山水畫面貌上兼南北二宗、自立風格,于蒼茫渾厚中求清空秀逸,作品沉雄厚重,幽深大美,不僅體現(xiàn)了一種學術的高度和創(chuàng)作的精度,還能使人感受到情感的濃度與文化的純度。近年多幅作品參加國內(nèi)外大展并在大展中獲獎。受到了社會各界人士的關注。曾在中國美術館、河北畫院、蕭龍士藝術館、經(jīng)典藝苑舉辦《程翔宇畫展》、《程翔宇作品研討會》,并在中央電視臺、北京電視臺、河北電視臺、南京電視臺報道,多幅作品曾被國內(nèi)外等藝術機構收藏。
作品賞析
秋韻
作品《秋韻》呈現(xiàn)在我們面前的是藍藍的天上有白云三朵,“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挺有意思。好看的畫面濃陰處透著金黃,肅穆雄渾的山間,有寂靜的村舍時現(xiàn)。在山的那一邊似乎聽到收割機的轟鳴,富足的喜悅隨著帶有涼意的風,絲竹般的飄然而至,是繁忙的金秋,收獲的季節(jié)。無聲的畫面顯現(xiàn)的卻是有聲的世界,從構成形式到畫面的造境真可謂鬼斧神工用心良苦。
繪畫是一個“承變和創(chuàng)變”的過程。承變即對前人已變之精神的吸承。一位畫家的藝術生命之所以永存,可貴之處正在于能創(chuàng)作出不同于他人而風格獨具的藝術作品,而這又不是無根無脈的,不是突發(fā)的。而是在繼承前人的基礎上,通過別巨匠心的思路引導,運用獨到之筆墨,方能描繪出已經(jīng)新穎而深邃的作品。創(chuàng)變,是在風格面貌上的變化。讀萬卷書行萬里路方能使然。明代王世貞在《藝苑言》中講:“山水至大小李,一變也:荊、關、董、巨,一變也:李成、范寬,又一變也:劉、李、馬、夏,又一變也……”!皫煿湃,棵棵大樹有陰涼,且不可盤腿而座,沿路棵棵向前,總有收獲”。
賓虹老曰:“今人作畫,不能食古而不化,要出人頭地,還要別開生面”。這是一個至真的道理。關鍵許多人并未花上幾十年的工夫去師古人,就大言“道法自然,中得心源”。不免會流入輕浮的窘境。石濤言:“搜盡奇峰打草稿”,豈不知石濤早年作畫極能工細。大師們的話足資借鑒,但要全面研究,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們都有極好的傳承基礎,文化底蘊又是如此的豐厚。
花花世界諸多誘惑,以至千年古寺香火不斷,進出的人各有各的想法,各拜各的神,各得各的道,各成各的仙,繪畫也是如此。不僅要沿前人的腳步扎扎實實地不斷吸收,不斷融化,不斷創(chuàng)新,而且要燃盡青春,耗其生命,傾其心血來描繪,才能使作品達到新的高峰。
黃河古流
一瀉而下的黃河水撲面而來,順勢望去,白云、水氳、黃土地渾然一體,朵朵祥云承載著美好生活的夢想繞山飛度,簇擁著古老的窯舍及閃爍的新村。母親河用它坦蕩的胸懷擁抱著這片古老的土地,哺育著華夏兒女,捍衛(wèi)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畫家以嫻熟細膩的傳統(tǒng)技法、渾然沉厚的色墨將黃土高原的渾樸曠遠與古流黃河頑強的生命張力相交融,使得整個畫面氣勢磅礴,沉雄厚重,墨彩渾融、幽深大美。
高天厚土
藍天,白云,雄渾厚重的黃土地,展現(xiàn)了中華民族發(fā)祥地的人文精神與自然風情。畫家以嫻熟細膩的水墨技法,濃郁渾厚的色彩,豐厚多變的層次,將黃土高原的渾樸曠遠、凝重蒼雄及那頑強的生命張力與畫面交融一體,達到了生活與藝術高度和諧統(tǒng)一。置身于藍天白云之下,佇立在高原厚土之上,蒼厚與古樸,遼闊與壯麗,粗獷與豪放,令人心儀神往…
畫家語錄
中國當代藝術多元化的發(fā)展是非常正常的規(guī)律。畫家水平的高下,旁觀者一眼就能看得出來,所以我們不必責怪他們是應該還是不應該、允許還是不允許的存在,但對自己的事兒要說清楚。中國繪畫所應崇尚和追求的文化意蘊、傳統(tǒng)精髓及對當代的了解。我認為無論古人還是當下,應以傳神、寫意、取韻、有味為終始對象。寫心目界之所有,形成藝術的獨特光彩。藝術貴在異中求同。一個民族相對另一個民族如此,一個人相對于他人也是如此,在開放與融合共存的今天,以社會為信息,基于生活,妙在筆墨,變而通之,取長補短,而成其大異大同,性情所致寫出自己的境界,才是藝術家該保持的藝術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