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生平
《呂氏春秋·不茍論·自知》、《新序·雜事》、《資治通鑒·周紀一》講述了戰(zhàn)國初翟璜巧諫 魏文侯,免除 任座之罪的策略方式。魏文侯與幾位 士大夫宴飲,席間他問大家:“我是一個什么樣的君主?”大家贊仁稱智,都說的是贊揚之語。輪到任座發(fā)言,任座說:“您是一位不賢明的君主。攻取了中山不封給弟,卻封給兒子,以此知道你不賢明!蔽暮畈桓吲d,怒形于色,準備處罰任座,任座嚇得快步跑了出去。接下來輪到翟璜發(fā)言,翟璜說:“您是賢明的君主。我聽說過,賢明的君主,他的 臣子說話就直率。剛才任座的話很直率,因此可知您很賢明!蔽暮盥犃撕芨吲d,急忙將任座從門口請過來,拜為上卿。
魏文侯讓大家評論他,看來是更喜歡聽到贊揚的話, 任座的批評之言惹怒魏文侯之后,翟璜既想肯定任座的意見,又想不再惹惱君主,還想讓君主高興地赦免任座,于是就在君臣關(guān)系上巧設(shè)玄機,把君主的賢明和臣子說話的直率作為一般的規(guī)律而聯(lián)系在了一起,提出了只有君主賢明,臣子才說話直率的認識前提。以此為前提,他以任座說話直率來反證魏文侯的賢明,自然使魏文侯樂于接受。
人物評價
巧妙之處在于, 魏文侯的賢明在這里是通過 任座說話的直率得到證明的。樂于接受賢明之譽的魏文侯,自然對證明了他本人賢明的直率之言和直率之人憎惡不起來了,甚而會變得喜愛其言其人。同時,翟璜在這里僅僅說到任座之言直率,并未涉及直率之言的內(nèi)容,也未對其言進行評判,他僅僅做到使魏文侯喜歡其言就止住了,對其直率之言的評判和采納留給了魏文侯本人。既然魏文侯已喜歡其言,那他必定會認真考慮、慎重對待,甚或可以采納其意,改正過失。聰明的翟璜不強求君意,給了君主較大的活動空間和穩(wěn)便的下臺階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