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概述
李宗義(1913-1994),男,京劇老生。祖居天津河東,票友出身。
李宗義,中國全長卷國畫家,八歲學畫,曾就讀于魯迅美術學院,幾十年潛心研修,勤奮不輟,練就了一筆成,不打底稿的“飛筆神功”,被畫界同仁稱奇,謂之“東方神筆”。四年創(chuàng)世界吉尼斯之最五項記錄
1997年,作品<八萬四千佛>84000個人物活躍在1000米畫卷中,被上海大世界吉尼斯總部授予<人物最多的白描畫證書>;
1999年,作品<百萬達摩徒>再一次被大世界吉尼斯授予<人物最多的白描畫>證書;
1998年,被大世界吉尼斯授予<數(shù)量最多的人物畫>(<漢代詩人畫卷><八萬四千佛><萬佛圖>);
1999年,<上會圖>郵資明信片被大世界吉尼斯授予<世界最長的郵資名信片>證書;
藝術經(jīng)歷
自幼酷愛京劇,天賦佳喉。1927年在天津頤中煙草公司、正昌煙草公司工作,曾在河北電影院任售票員。同時經(jīng)常在河北正風國劇社及城內(nèi)著名的票房——中南國劇社票演。1936年拜天津“票界”三王之一王庾生為師深造。1939年正式“下!贝畎嘌輵,拜鮑吉祥為師。根據(jù)本身嗓音條件,以演高派戲為主,兼余、馬諸派之長,形成自己的藝術風格,在北京、天津、武漢、上海以及山東等地演出。,甚得好評。在北京首場演出《探母回令》與李玉芝、李多奎、茹富慧、諸如香等名家聯(lián)袂合作,大獲成功。曾與姜妙香、傅德威、鄭如冰、顧正秋等合作。
1950年參加中國戲曲研究院京劇實驗工作團第二團(即今中國京劇院二團)任主演,與張云溪、張春華等排演了《三打祝家莊》、《江漢漁歌》等新劇目。1952年與梁小鸞等名家合作新排《琵琶行》連演數(shù)場,由田漢編劇。1956年至1957年間,隨中國藝術團到歐洲、南美洲等十幾個國家訪問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后調(diào)入梅蘭芳京劇團,1960年灌制唱片《擊鼓罵曹》、《斬黃袍》。與李慧芳、王泉奎合演《大·探·二》一劇轟動京、津、滬。1964年后并入北京京劇院二團,排演過現(xiàn)代戲《洪湖赤衛(wèi)隊》、《海港》等戲。
藝術特色
他嗓音高亢,挺拔有力,唱功尤佳,很具感染力。其聲腔遠宗譚鑫培、劉鴻聲,近法高慶奎、余叔巖諸家。解放前夕逐漸形成個人聲腔風格特色,身段穩(wěn)整。不似其他票友身上“羊毛”,足下“蹚水”。
代表劇目
擅演劇目有《轅門斬子》、《失空斬》、《斬黃袍》、《逍遙津》、《碰碑》、《四郎探母》、《大·探·二》及新遍劇目《強項令》、《三打祝家莊》等。
獲獎情況
1952年在全國戲曲觀摩演出大會中,主演新編故事劇《兵符記》,獲演員二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