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
唐·哈金斯是一個年輕氣盛的白人籃球教練,由于他在掌管女子籃球隊方面的出色成績,領導決定安排他執(zhí)教屬于NCAA(全國大學生體育協(xié)會)的西德州聯(lián)隊 (Texas Western)。然而新官上任接到的是個爛攤子,這支籃球隊不但基礎很差,而且白人球員根本不聽一個前女籃教練的指揮。哈金斯是一個具有堅定意志的人,他決心在NCAA里面闖出名堂,而且他的思想非常開明,他并不以膚色區(qū)分天才。
于是哈金斯組織了一群非常有籃球天分的黑人學生作為西德州聯(lián)隊的核心,開始了他艱苦的光榮之路,這些黑人球員連真正的籃球與街球的區(qū)別都不知道,而且他們對種族問題極度敏感,可是這些內部問題與外部的大環(huán)境相比根本算不得什么,整個學校的人從上到下都認為哈金斯瘋了。
人物影響
經過一個訓練期的接觸,哈金斯堅定的信心感染了球隊里的每一個人,這支以黑人球員為主力的球隊一路披荊斬棘,直指決賽,最后在馬里蘭大學著名的Cole Field House,哈金斯教練以五名黑人為先發(fā)并打滿全場的陣容擊敗白人先發(fā)的肯塔基,獲得了1966 NCAA籃球比賽總冠軍,當時肯塔基先發(fā)球員里就有湖人、尼克斯和熱火的教頭帕特·萊利(韋斯·布朗飾)。這場比賽結果不僅捍衛(wèi)了黑人的尊嚴,更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它使美國大學籃壇正式進入黑白共存的時代。
1965年,隨著美國國會民權法案的通過,美國體壇也在醞釀著一場種族變革。當時日益升溫的籃球運動出現(xiàn)了新跡象,張伯倫的杰出天賦不但改變了NBA一貫的白人面孔,也讓種族平等的呼聲在體壇日益高漲。然而在大學籃球界,仍處在種族隔離政策和種族歧視的泥潭之中,很多頗具潛質的天才球員因種族問題而被無緣賽場。
唐·哈金斯,一位雷厲風行的中學籃球教練,抓住了實現(xiàn)個人理想的機遇,被西德州聯(lián)隊聘作球隊教練。為了讓球隊登上冠軍寶座,哈金斯打算重新招募球員,不管他們的種族和家庭背景如何,天賦決定一切。
成就榮譽
從50年代末期開始,西德州大學逐漸向為數(shù)不多的非裔美國球員提供獎學金,進入60年代,這位名不見經傳的哈金斯教練讓學校對黑人球員的獎學金政策迅速提升,他到底特律和紐約的街頭籃球賽場上尋找籃球天才,最終,西德州聯(lián)隊的球員陣容發(fā)生了脫胎換骨的改變,因為越大多數(shù)球員都是黑人。雖然新組建的球隊并不成熟,但在哈金斯的魔鬼式調教下,球隊很快喚發(fā)了前所未有的活力。
1966年,西德州聯(lián)隊開始迎來光輝賽季,以27勝 1負的戰(zhàn)績殺入美國大學生籃球聯(lián)賽(NCAA)總決賽。面對即將打響的冠軍爭奪戰(zhàn),哈金斯決定以全黑人陣容作為首發(fā)陣容,并終以排山倒海之勢力克全白人陣容的肯塔基野貓隊。哈金斯的大膽革新不僅加速了美國體壇種族歧視的廢止,而且還有助于美國社會種族平等的進程。1997年,唐·哈金斯入選“籃球名人堂”。
哈金斯當年最讓人值得銘記的就是他是歷史上第一個把5個先發(fā)主力都留給黑人球員的主教練,這徹底打破了白人對籃球運動的壟斷地位,迪斯尼公司就曾經把他作為原型搬上電影屏幕,這部電影就是大名鼎鼎的《光榮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