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美在线一级ⅤA免费观看,好吊妞国产欧美日韩观看,日本韩国亚洲综合日韩欧美国产,日本免费A在线

    <menu id="gdpeu"></menu>

  • 唐亞偉

    唐亞偉

              唐亞偉,九三學社社員,“亞偉式速記”創(chuàng)始人,“亞偉中文速錄機”發(fā)明人,曾任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蘭州、香港等地亞偉速記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中國生活》畫報主編,北京《速記月報》主編! 

             


    個人簡介

     唐亞偉,1915年生,湖南衡山人,九三學社社員,“亞偉式速記”創(chuàng)始人,“亞偉中文速錄機”發(fā)明人,曾任北京、上海、天津、重慶、南京、杭州、蘭州、香港等地亞偉速記學校校長,上海復旦大學、暨南大學教授,《中國生活》畫報主編,北京《速記月報》主編;現(xiàn)任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文字研究所顧問,中國文獻信息速記學會學長、北京速記協(xié)會理事長兼培訓中心校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兼速記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曉軍辦公設備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華夏速記信息研究所名譽所長,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理事、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顧問、北京市語言學會顧問、北京國際書畫藝術(shù)交流中心顧問、東方速記文秘函授大學名譽顧問,以及一些省市的速記文秘學術(shù)團體的顧問等職務。

     

    個人經(jīng)歷

    唐亞偉是我國著名速記學家,亞偉式速記創(chuàng)始人,亞偉中文速錄機發(fā)明人。在舊中國,如同《申報》成為報紙的代名詞一樣,“亞偉”也成了速記的代名詞;亞偉速記是中國普及面最廣、知名度最高的漢字速記;亞偉中文速錄機是中國唯一一種機械化、電腦化的速記機。

    唐亞偉湖南衡山人,1915年5月28日生(農(nóng)歷為4月14日),中華三育大學教育系畢業(yè)。1930年開始對速記發(fā)生興趣。1933年鉆研英文皮特曼速記與葛銳格速記。1934年創(chuàng)案亞偉中文速記,印出《流線化中文速記音符總表》和《略符略法表》,除了自用以外,還有周圍的人向他學習。1938年2月(23歲),在母親及友人的贊助下正式出版《規(guī)格化亞偉中文速記學》,設班傳授。1939年4月在四川重慶南岸龍門浩正式成立了“亞偉中文速記學社”,開始了他的速記創(chuàng)業(yè)生涯。

     

    唐亞偉

    學習經(jīng)歷

    唐亞偉湖南衡山人,1915年5月28日生(農(nóng)歷為4月14日),中華三育大學教育系畢業(yè)。1930年開始對速記發(fā)生興趣。1933年鉆研英文皮特曼速記與葛銳格速記。1934年創(chuàng)案亞偉中文速記,印出《流線化中文速記音符總表》和《略符略法表》,除了自用以外,還有周圍的人向他學習。

    自主創(chuàng)業(yè)

    1938年2月(23歲),在母親及友人的贊助下正式出版《規(guī)格化亞偉中文速記學》,設班傳授。1939年4月在四川重慶南岸龍門浩正式成立了“亞偉中文速記學社”,開始了他的速記創(chuàng)業(yè)生涯。

    據(jù)亞偉自述:“我的接觸速記,也是非常偶然的,只是在1930年的夏天,在南昌一家舊書店里發(fā)現(xiàn)一本早期速記書(注:指蔡錫勇著的《傳音快字》),因而引起我的興趣,便開始鉆研起來。以后,感到速記是一種對人類文化極為有益的學術(shù),而當時意未見有人推廣,深覺可惜;乃留意搜集中外有關(guān)資料!币院螅趫D書館里找到了英文“皮特曼速記”和“葛銳格速記”,進行比較研究,冀圖創(chuàng)造一種適合我國的速記方案,以便利國人廣泛使用。從此,他便沉浸于速記符號之中,夜以繼日,廢寢忘食,耗費掉不少精力,走了許多彎路,終于在1934年制成一種流線體系的速記方案。(參見唐亞偉:《從辛苦支持到勝利發(fā)展的道路》,載《速記月報》1955年第49、50期合刊號)。

     

    堅持創(chuàng)新

    唐亞偉自1938年投身于速記教育事業(yè)以來,其后60年間,他一直為中國速記事業(yè)的發(fā)展努力奮斗,做出了巨大貢獻,建立了豐功偉績。

    他不僅把橢圓式速記體系引進到中國,并使之得到發(fā)展,成為中國速記的主流。他為了使亞偉速記的完善,不斷修改方案,在省略方面首創(chuàng)聲符提高省略韻符略法及上中下三種“附離略法”,并發(fā)展了“交疊略法”使之系統(tǒng)化等。它對以后各式速記產(chǎn)生了深遠影響。

    他雖然首倡橢圓速記學派,并使之得到發(fā)展,他的學生又有所創(chuàng)新,使橢圓式速記百花齊放,人才輩出;但他并不抱門戶之見,不采取“保護主義”,而能高瞻遠矚,放眼世界。他在速記月報社成立了斜體速記創(chuàng)研組。1953年8月召開創(chuàng)研工作會議,討論并通過了中國斜體速記方案草案。其后40年間,形成了“3Y斜體式速記體系”并應用于大專院校課堂教學。

     

    引領(lǐng)主流

    隨著世界速記形勢的發(fā)展,電腦速記在外國出現(xiàn),唐亞偉本人早在50年代就已開始研究專用鍵盤的并擊式速記機,至80年代,便與計算機結(jié)合,進一步研究“專用鍵盤”并擊式的電腦速記機,于1994年開發(fā)成功。定名為“亞偉中文速錄機”,填補了中國電腦速記機的空白。

    普及推廣

    當80年代初中國速記進入復興革新時期,唐亞偉身體力行在西城區(qū)三里河和新街口工人俱樂部舉辦亞偉速記培訓班,有近4000黨政干部、年青人參加了培訓。唐亞偉首先團結(jié)北京速記界人士發(fā)起創(chuàng)立北京市速記協(xié)會,在北京速協(xié)的帶動下,全國各地紛紛成立速記研究會、協(xié)會和學會。1985年他又組織中國速記友好訪日代表團,被推為團長赴日參觀訪問,進行速記文化交流。1994年他又以中國文獻信息速記學會會長身份,率領(lǐng)中國速記代表團前往土耳其出席第40屆國際速記打字聯(lián)合會。在這次大會上,國際速聯(lián)正式接納中國為成員國。

    獲得榮譽

    他在速記學術(shù)研究、速記教育、速記推廣、速記活動各方面都起著帶頭和促進的作用,成為中國速記發(fā)展的先鋒與動力!绑@天時速”的業(yè)績成為中國速記近代史的重要組織部分。他已成為中國當代名人,被錄入《中國當代名人錄》和《當代英才》、《中國專家人名辭典》等典籍。

    創(chuàng)業(yè)感言

    唐亞偉老先生今年(2004年5月28日)89周歲了,目前,他仍然步履穩(wěn)健、思維敏捷,講起話來聲音洪亮。2004年1月24日上午對他的學生張發(fā)同志說:“節(jié)縮時間,等于延長人的壽命,這是速記的生命力所在。手寫速記能極大地方便所有同志的工作和學習;電腦速記走過十年的艱難歷程,全國高級法院系統(tǒng)普遍使用亞偉速錄機進行庭審記錄,使用速錄機的前景越來越寬了,從去年開始,學習速錄機的人越來越多了,我希望摸索在黨政機關(guān)、大的企業(yè)中的高級文秘人員中開設亞偉速錄機培訓,使亞偉速錄機能為首都現(xiàn)代化建設服務”?梢娺@位近90高齡的老人還在為速記事業(yè)的發(fā)展而奮斗。

    人物傳記

    唐亞偉:速記泰斗的漫長征程

    2月27日,人民大會堂。在中共中央、國務院隆重召開的國家科學技術(shù)獎勵大會上,一位精神矍鑠的老教授格外引人注目。黨和國家領(lǐng)導人同獲獎代表合影時,胡錦濤總書記握著他的手,親切地詢問:“您老高壽?”他,就是中文速記的創(chuàng)始人、享有中國“速記”泰斗稱譽、今年已經(jīng)92歲高齡的老科學家唐亞偉先生。在為我國的速記事業(yè)拼搏了70余年后,他以“亞偉中文速錄機技術(shù)與裝置”榮膺國家技術(shù)發(fā)明二等獎。

    榮譽

    其實,在獲此殊榮之前,亞偉速錄技術(shù)還取得了北京市市級最高科技獎和全國專業(yè)技術(shù)領(lǐng)域的最高榮譽。2005年5月,在北京科學技術(shù)大會上,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共北京市委書記劉淇向唐亞偉教授頒發(fā)了“北京市科學技術(shù)一等獎”榮譽證書;2006年11月,在首屆錢偉長中文信息處理科學技術(shù)頒獎大會上,唐亞偉教授獲得一等獎。此外,作為我國速記界的權(quán)威專家,國際速聯(lián)授予了唐亞偉教授終身成就獎,在國際速記界,唐亞偉教授是該榮譽的惟一獲得者。

    成就  

     提起中文速記,人們已不陌生,而上世紀30年代發(fā)明中文速記的,正是唐亞偉。此次獲獎的“亞偉速錄”,簡單地說就是進行實時語言信息采集的關(guān)鍵技術(shù),它采用專用鍵盤和專用軟件對語言信息同步記錄并轉(zhuǎn)化為文字,是中文信息處理必不可少的重要環(huán)節(jié),是實現(xiàn)信息化的基礎。

    中國速記發(fā)展史上的兩大步,都是由他跨越的。

    創(chuàng)業(yè)  

    成就設想

    舊書店里一本《傳音快字》,啟發(fā)了“亞偉速記”的誕生。

    我國老一代速記工作者還清楚地記得,在第一次全國文代會上,毛澤東主席接見文藝工作者時,攝影記者拍攝的燈光十分耀眼,使緊張的速記人員更加著急。毛主席見此情景,停下講話對記者們說:“請你們靠后一些,不要影響速記人員的工作。”有一次,周恩來總理接見外賓,服務員把速記人員的座位安排在門口。距離遠,速記員聽不清講話,被總理察覺后,立即把速記者請過來,坐在他的身后。從那以后,速記和翻譯坐在賓主后邊,成了外事活動的固定格式。周恩來多次指示:“新聞工作者和翻譯人員要學會速記!痹温(lián)合國副秘書長的冀朝鑄,在50年代遵照周總理的指示,發(fā)奮學習速記,成了當時我國速記速度最快的速記員。

    談起往事,唐老說,那時他們使用的技術(shù)方法,都不知道是怎么來的,其實,是舊書店里一本不起眼的小書《傳音快字》啟發(fā)了我,才有了“亞偉速記”的誕生。

    唐亞偉原名唐恭漢,生于1915年,湖南衡山人。工人家庭出身的他,自幼家境貧寒,但他天資聰慧、勤奮好學,不僅學業(yè)優(yōu)良,而且還寫得一手好字,曾被推薦給當時的江西省“安息日會”會長當書記。由于職業(yè)的關(guān)系,使他對文字的書寫方法萌生了興趣。就在這時,他在南昌舊書攤上看到一本我國最早的關(guān)于速記的書《傳音快字》(蔡錫勇著)。就是這本不起眼的小書,決定了他一生孜孜以求矢志不渝的目標——為中國速記學獻身。

    唐亞偉在研讀這本書時發(fā)現(xiàn),蔡錫勇的中國速記符號以英國速記體系為基礎,根據(jù)毛筆的粗細筆道來記錄。但當時科技的發(fā)展,中國已經(jīng)出現(xiàn)水筆,書寫方式發(fā)生了很大改變。唐亞偉又找到了英文的“皮特曼速記”和“葛瑞格速記”進行比較和研究,希望總結(jié)一種適合中國人的速記方法。由于每天都要記錄校長口述的大批公文、信件,唐亞偉試著用一些簡單的符號來代表文字,書寫速度果然快了很多。于是,他結(jié)合漢語的結(jié)構(gòu)、讀音、語法學、詞匯學原理,同時吸收國際速記學原理,終于在1934年,創(chuàng)造出“流線體中文速記音符總表”和“字符略法表”。

    這項發(fā)明在當時具有劃時代的意義,開中文速記之先河。提起這段往事,唐老依然興致勃勃。他說:“實踐出真知。我們祖先在有文字之前不是就懂得了用繩子打結(jié)記事了嗎?那應該說是最古老的文字符號。后來又有了倉頡造字。其實那么多漢字絕不可能是倉頡一個人坐在屋里閉門造車想出來的,肯定是古代人在勞動實踐中創(chuàng)作產(chǎn)生出來的,倉頡做了一些加工整理工作。速記的產(chǎn)生,也來源于工作實踐!彼麍猿职褜W科的創(chuàng)立定位在對勞動實踐的加工整理上,其中的艱辛、甘苦融入了他曲折的經(jīng)歷中。1938年,他正式出版了《規(guī)格化亞偉中文速記學》。 

    唐亞偉開始辦學,推廣速記。1939年,“亞偉中文速錄學社”正式成立,1942年春,更名為“亞偉速記學!保T玉祥將軍出任學校董事會董事長,陶行知、李公樸、顧執(zhí)中等擔任董事。1945年,在重慶亞偉速記學校籌集速記教育基金大會上,唐亞偉先生還清楚地記得,馮玉祥將軍發(fā)表了題為“速記的功用和發(fā)展途徑”的演講,結(jié)合軍事制勝中“迅速、準確、秘密”的三個特點,分析和強調(diào)速記的重要功效。他說:“我主張每個小學生,從三年級起就應該學習速記,這樣對于學生求學的幫助真是無法估計!

    創(chuàng)造漢字快速記錄法

    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上世紀50年代是中國速記的發(fā)展高潮時期。當時中國學習蘇聯(lián),而蘇聯(lián)特別重視速記學,蘇聯(lián)的每一個部門都有速記員編制,因而中國每一個部門也配了速記員編制。如全國總工會有14個速記員,中央黨校也有十幾個速記員,各部委都有速記員。亞偉速記學校,北京有總校,上海、南京、杭州、蘭州、重慶、新疆、香港都有分校。北京亞偉速記學校有一個專修班,由各機關(guān)保送人員來學習,一共辦了13屆,半年一屆,為國家培養(yǎng)了一大批速記專業(yè)人員。外交部特別重視速記,部內(nèi)還辦了速記班,由唐亞偉的學生執(zhí)教。 

    1955年,經(jīng)陳毅副總理批準,我國成立了第一所政府開辦的速記學校——北京速記學校,仍以“亞偉速記法”為教材。盡管社會上流行的速記方式多樣化,但亞偉速記法始終是流行最廣的方式。從國際上看,只有蘇聯(lián)、德國的方式是國家統(tǒng)一的速記方式,其中如美國、日本都是多種速記方式并行,但美國推行最廣的是葛瑞格方式。唐亞偉教授承認,他受葛瑞格方式影響較大,在體系、系統(tǒng)上與這種方式有相通之處。

    20世紀60年代,由于中蘇關(guān)系的破裂,速記工作也慢慢松懈了。各部門速記員的編制改成了秘書編制,或由秘書兼任速記員,速記工作已不被重視。特別是“文革”中北京速記學校被迫停辦,速記符號被視為密碼、異端而廢止。只有陳毅副總理仍堅持在外交部開辦速記班,在遍布世界的大使館里,還有一些速記員為我國外交事業(yè)立下了汗馬功勞。陳毅說:“速記和打字是外交上的斗爭武器。”過去我們同國外的談判,由于沒有速記員容易吃虧,所以外交部一直堅持速記工作。基辛格秘密來中國的時候,就帶了兩個速記員。周恩來總理也帶了兩個速記員,一位叫廉正保,一位叫胡鳳仙,F(xiàn)任外交部檔案館館長的廉正保同志回憶道:“1973年,周總理看到基辛格帶來的速記人員使用速錄機,用手敲擊鍵盤就可以完成記錄工作,總理非常感興趣。會談休息的時候,他走到我身邊,當著基辛格的面問我,咱們能不能制造中文速錄機啊?我那時候膽子挺大,我說:u2018能,一定能造出來。u2019但是我心里一點也沒底。總理笑笑說:u2018那好,好好努力,想辦法把它造出來,人家能夠做到的,我們也一定能夠做到。u2019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八九十年代,我大部分時間在駐外使、領(lǐng)館工作……1998年我回國以后,知道唐亞偉教授帶領(lǐng)一批專家創(chuàng)造出了u2018亞偉中文速錄機u2019,只要敲擊鍵盤,電腦顯示器上就可以直接顯示出中文,速度和效果都比當年的英文速錄機還好。我沒有做到的,唐老做到了,實現(xiàn)了周總理的遺愿!”

    當時,我們的速記人員用的都是“亞偉速記”。說到往昔的情況,唐老十分緬懷周恩來總理、陳毅副總理對亞偉速記的關(guān)注和支持。盡管教學停止了,但速記事業(yè)并未廢止。就是在“五七”干校的日子里,唐亞偉教授的腦子里也全都是“速記”。他認為手寫速記太累了,總想用打字的方法代替手寫,以提高準確率,降低勞動強度。他白天勞動,晚上回到小屋就開始琢磨、研究,終于構(gòu)思形成了一套方案。那個年月,怎么可能把他的研究方案投入試驗!唐亞偉不甘心,他在當時簡陋的條件下,用腦子和鋼筆硬是創(chuàng)造出了“漢字快速記錄法”,沒有終止他的不倦的追求。這種手寫式的速記新方法,也曾風靡一時。

    鋼琴演奏生靈感,催生中文速錄機

    改革開放的時代,正是中國速記事業(yè)的第二個春天。人們在觀念上發(fā)生了變化,對速記越來越重視。唐亞偉教授也煥發(fā)了青春,抓緊對速記的研究并不斷有所創(chuàng)新。他先后完成了《打字速記法》、《ABC記錄法》、《速記機研究》等設計方案,為速記機械化、電子化開拓道路。1981年,他被推選為北京市速記協(xié)會理事長兼學術(shù)委員會主任。他一邊從事速記方面的領(lǐng)導工作,一邊從事學術(shù)技術(shù)研究開發(fā),還與日本、加拿大、美國等國的速記學者進行學術(shù)交流,不斷了解、研究國際速記學發(fā)展的新動態(tài),以推動中國速記事業(yè)的新發(fā)展。

    進入九十年代以后,計算機開始進入國內(nèi)。自從了解了電腦以后,唐亞偉一直在想辦法,如何把速記和電腦結(jié)合,把最復雜、最繁雜的工作交給電腦。正因為速記后期“翻譯”最累,導致了速記很少有人在用。那么,普及速記的最好方式非電腦莫屬。然而,對于一位對電腦一竅不通的老人而言,這個難度是可想而知了。

    唐亞偉首先需要解決的,就是速記能不能按照拼音完全打出來。當時,他創(chuàng)造性地設計了一個輸入方案,利用標準鍵盤一鍵一擊,一只手打聲母、另一只手打韻母。由于漢字基本都是聲韻結(jié)合的,兩只手正好聲、韻分工。按照這個設想,每分鐘應該能夠輸入200字。但是,這樣一來兩只手太忙了。不過,唐亞偉發(fā)現(xiàn),漢語里面雙音詞最多,怎樣利用這種雙音詞的特色,開發(fā)便捷快速的電腦速記方法?

    終于,他從鋼琴演奏上受到啟發(fā),既然彈鋼琴可以一只手彈主旋律,另一只手彈和弦,甚至可以交叉彈奏,那么電腦速記完全也可以采用雙手同時敲擊鍵盤輸入的方法。因為兩只手同時敲擊鍵盤,記錄的速度自然能夠明顯提高。但是,這個想法引發(fā)的下一個問題是,必須拋棄現(xiàn)有的計算機鍵盤,重新研制一種新型的速錄鍵盤。憑借深厚的速記功底、豐富的編碼能力和扎實的拼音功夫,唐亞偉重新對鍵盤進行設計。面對26個字母,聲碼需要用幾個鍵、韻碼需要用幾個鍵、按鍵相互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等等,成為他每天琢磨的重點。1993年,他拿出了一套完整的電腦速記編碼方案和速錄鍵盤設計。但是,計算機速記在當時計算機還很不發(fā)達的情況下,讓別人聽起來是那樣的陌生,與人合作開發(fā)的事宜一再擱淺,后來才找到志同道合的合作公司。

    直到1994年,經(jīng)過了幾百個日夜,速錄機終于在北京展覽館最顯著的展臺上亮相。30分鐘的演講后,與會者在出門的時候,每人可以得到一份熱騰騰的快報,這就是用速錄機來進行實時記錄、瞬間完稿,再用速印機把一張張的快報印刷出來的。它,無疑成為了那次展覽會的一個亮點。

    1995年,在荷蘭舉行的第41屆國際速記聯(lián)合大會的展廳里,各國代表驚奇地發(fā)現(xiàn)中國已擁有自己的中文電腦速錄機了。因為中國文字是方塊字,用電腦速記畢竟是一個難題。是誰攻克難點,使中文電腦速錄夢想成真?唐亞偉,一個國際速記界熟悉的名字又闖進了他們的視野——“亞偉中文速錄機”。

    健康秘訣

    我和唐老一問一答,暢談著。坐在一旁的王小姐用亞偉中文速錄機記錄著。不慌不忙,筆記本電腦屏幕上清晰地顯示出談話的中文記錄。我有意加快語速,連珠炮似的發(fā)問,并說了幾個成語。話音剛落,電腦屏幕上已工整成文,只字不差!我為這種神奇的工作方式所驚異,唐老卻平靜地繼續(xù)著侃侃而談:“速錄機是多鍵并擊,一下按幾個鍵,雙手并擊,一擊出現(xiàn)兩個漢字。這種多指并擊的方法在生理上是完全可能的,彈鋼琴就是一例。我們用拼音的方法,左右對稱的鍵盤,一手可打出一個聲韻結(jié)合的漢字,兩手并擊,一下打出兩個漢字,即一個雙音詞。速度很快,完全可以跟上語言的速度,甚至可以在看打錄入的時候,每分鐘超過200字以上。一個人講話每分鐘大約是180字左右,速錄機完全可以勝任了! 

    唐老告訴我,人的講話口語和書面語言是有差距的,口語啰嗦一些。我國語言學家、教育出版社社長張志公先生,對他自己講話的記錄稿,他一看就說這是“速記稿”。如果按照錄音帶一字一句整理的口語進行,沒法看,太啰嗦。一個好的速記員,要有一定的寫作素養(yǎng),才能打出高水平、高質(zhì)量的稿子來。唐老的兒子唐可亮補充說:在編碼攻關(guān)的日子里,老人或是在斗室里鉆研試驗,或是騎著自行車到圖書館查找資料,到中關(guān)村電腦界“弄潮”,仿如年輕人一般奔波。

    今天,在唐老的名片上還有眾多的頭銜:中國人民大學語言所教授、顧問,中國老教授協(xié)會理事會理事,中國語文現(xiàn)代化學會顧問,復旦大學北京校委會顧問,北京國際書畫藝術(shù)交流中心顧問、中國文獻信息速記學會會長、北京速記協(xié)會理事長兼培訓中心校長、中國中文信息學會常務理事兼速記專業(yè)委員會主任、北京曉軍辦公設備有限公司名譽董事長、九三學社北京市委會顧問等等。

    我試著打探他的身心健康的秘訣,他笑了笑,認真地說:那和速記有關(guān),每天速記大量的信息,也留駐了青春。

    他的家人開玩笑地舉例佐證:老人70多歲的時候,還總是喜歡騎自行車走來走去。一次被汽車剮倒,摔了一跤,腦部出血。治療期間,即使是面對著親人,他也叫不出任何人的名字,但他卻能清晰地說出“速記”兩個字。病愈后,家人都對他說,您是六親不認,只認識“速記”!

    雖然唐亞偉教授和他的亞偉速錄機已經(jīng)得到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重視和認可,速記這一古老的技術(shù)也正在以嶄新的面貌重現(xiàn)在世人面前,并且越來越發(fā)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這位耄耋老人至今依然惦記著速記,牽掛著信息時代亞偉速錄技術(shù)的歷史使命和神圣責任,那就是一定要讓速記為中華文明的傳承,為人類文明的傳承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如今,令老人十分欣慰的是,亞偉中文速錄機已逐漸被更多的人所認識,并被廣泛應用于各個領(lǐng)域。

    成就廣泛應用

    最高人民法院曾正式發(fā)文,“在全國法院系統(tǒng)大力推廣、使用亞偉中文速錄機,實現(xiàn)庭審記錄計算機化!比珖延2000多家法院使用了這項設備,并在進一步推廣。中央電視臺多次使用該設備,整理會議記錄。甚至有一些長篇電視連續(xù)劇的劇組請七八個劇作家侃劇情,侃結(jié)構(gòu)設計,請速錄員記錄下來進行編排。有一位軍旅作家,自己錄了一個30萬字的長篇小說,拿著錄音帶請他們幫助整理出來,結(jié)果只用了5天,一部書稿就完成了,F(xiàn)在,由唐老出任名譽董事長的曉軍公司專門成立了一個速錄服務部,幫助各部門從事會議記錄并整理成文,忙得不亦樂乎。

    “速記”泰斗唐亞偉先生漫長的征程,令人敬重!

    (2007年3月2日《北京日報》) 

    TAGS: 速記 速錄
    名人推薦
    • 李可妮
      李可妮 ,演員。代表作品有《啊,山還是山》、《沒有家園的靈魂》、《肥貓尋親記》、 《男男女女》等。李可妮是典型的小臉的窈窕美女,在電視熒屏上...
    • 陳柏文
      陳柏文,男,浙江人,藝人,參加過快樂中國仁和閃亮快樂男聲,同年參加我型我秀。被稱為男版張柏芝。
    • 薇安
      薇安,本名陳雅雯,臺灣Channel [V]娛樂臺的綜藝節(jié)目《我愛黑澀會》中,人氣頗高的新妹。
    • Picasso
      姓名:巴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  全名:巴勃羅·迭戈·何塞·弗朗西斯科·德·保羅·讓&middo...
    • 茱莉亞·斯蒂爾斯
      朱麗婭·斯蒂爾斯好萊塢著名演員,她不算漂亮,帶點莎翁筆下小悍婦的氣質(zhì);也不算紅,不是什么大明星。然而,她是那種你一旦看見就無法忘懷...
    • 尼古拉斯·克蘭
      尼古拉斯·克蘭,男,中國公民,1964年1月7日出生于美國加州長灘,職位是導演、演員、電影制片人。
    名人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