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那赫里布
辛那赫里布,公元前704年—前681年在位。辛那赫里布是薩爾貢二世的長子,他在位時力圖擴大先父的戰(zhàn)果。據(jù)史載,他的輝煌戰(zhàn)果包括89座城鎮(zhèn)、820個鄉(xiāng)村,俘獲7200匹馬、11.1萬頭驢、8萬頭牛、80萬頭羊以及20.8萬個俘虜。而且,他痛恨也可能是嫉妒巴比倫城的繁華奢侈,在攻破巴比倫后,一怒之下將巴比倫城全部夷為平地,燒成灰燼。這一浩劫,也使辛那赫里布永遠被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辛那赫里布時代(公元前704—前681年), 亞述的步兵在裝備和組織方面又有重大發(fā)展。他把 弓箭手分為四類,即重裝弓箭手、次重裝弓箭手、輕裝弓箭手和最輕裝弓箭手。他們都與薩爾貢二世時期的弓箭手不同。重裝弓箭手身穿 緊身衣,外罩長至腰部的鎧甲,頭帶尖頂頭盔,下著 緊身褲,他由1名或2名著同樣服裝的伙伴伴隨,持巨大的柳條盾掩護他射箭。次重裝弓箭手的服裝只是略有變化,緊身衣在一側開口,下身著短裙,雙腿裸露。戰(zhàn)斗時一般兩人一組,沒有盾牌掩護,同時放箭射擊。
輕裝弓箭手不帶頭盔,頭部圍以寬寬的 束發(fā)帶。身著緊身衣,衣服上有兩條寬帶把衣服束緊分別挎在左肩和右肩上。腰扎寬帶,下著短裙。最輕裝弓箭手頭束發(fā)帶,身著 條紋緊身衣,衣服前襟短后襟長,從頸部直達膝部,腰扎腰帶。他們難得佩帶劍,只是身掛箭筒,是“真正”的弓箭手。辛那赫里布時代的矛手分為重裝矛手和輕裝矛手兩種。重裝矛手頭戴尖頂頭盔,鎧甲長至腰部,并覆蓋住雙臂上部,上身著緊身衣,有一側開口;下身著緊身褲,外罩短裙,還有護脛。他們攜帶金屬制凸面大盾,幾乎可以把整個身體掩蓋起來。長矛比身體略短一點,還在身體右側佩有短劍。重裝矛手人數(shù)較少,通常充當國王的衛(wèi)兵。
輕裝矛手的裝備同矛薩爾貢二世時的長矛手幾乎相同。頭戴鳥冠式頭盔,身穿樸素緊身衣,腰扎寬帶,使用圓形柳條盾。但辛那赫里布時代的輕裝矛手通常穿著褲子和護脛,手持半圓形的凸面柳條盾,而不是 圓盾,因而又與薩爾貢二世時期的長矛手有所不同。辛那赫里布還在工兵和投石手部隊方面的建設上有所進展。工兵部隊真正完完全全地獨立出現(xiàn)在戰(zhàn)爭場面的浮雕中。工兵工作時一般兩人一組,配合行動。所著服裝同重裝矛手相同,只是手持的不是長矛,而是雙頭斧或手斧。投石手部隊主要利用 投石器進行投石攻城工作,他們在攻城時頗具威力。
辛那赫里布在公元前704年登上王位后,窺測時機企圖 重返巴比倫的 梅羅達克·巴拉丹在盟國 埃蘭的支持下,回到巴比倫,宣布巴比倫恢復獨立。辛那赫里布絕不容忍迦勒底人和埃蘭控制巴比倫,于是親率大軍,直撲巴比倫。埃蘭分兵一部駐守巴比倫東部屏障 庫塔城,把主力部隊及迦勒底、阿拉美亞和阿拉伯等國聯(lián)軍布置在東南古城 基什,這樣便對進攻巴比倫的亞述軍形成了南北夾擊的鉗形陣勢。辛那赫里布識破了這一意圖,派 精悍部隊一支奔往基什,阻敵主力北上,自己率軍棄巴比倫而不顧,猛攻庫塔,全殲守軍。然后他火速南下基什,增援正在平原上苦戰(zhàn)數(shù)倍于己的、即將瓦解的阻擊部隊。一場搏殺,聯(lián)軍敗北,亞述軍攻入巴比倫城。巴比倫三度歸屬亞述。
接著在 公元前701年,辛那赫里布又揮師西向,去鎮(zhèn)壓 巴勒斯坦和腓尼基的叛亂。 公元前700年,辛那赫里布率軍來到西方時,敘利亞和巴勒斯坦各國國王們聞風而降,只有 猶太國王 希西家憑借其強大實力和埃及作后援,決意要與亞述周旋到底。
辛那赫里布再次采用 迂回戰(zhàn)術,先占猶太的側翼阿什克龍城,擊潰遠來的埃及援兵,再攻占埃克隆,然后兵分數(shù)路圍攻 耶路撒冷。這時亞述軍內發(fā)生瘟疫,于是和猶太停戰(zhàn),保全了耶路撒冷。
當辛那赫里布在西方作戰(zhàn)時,迦勒底人又發(fā)動叛亂。為了徹底消滅迦勒底的力量,辛那赫里布于 公元前694年決心遠征在埃蘭的梅羅達克·巴拉丹的余部。亞述戰(zhàn)士在海軍的配合下,攻占了一些迦勒底殖民點和埃蘭城鎮(zhèn)?墒前Lm國王哈魯蘇卻率軍攻入了巴比倫。不久,埃蘭發(fā)生內亂,辛那赫里布乘機出兵侵入埃蘭。但頑強的 埃蘭人卻聯(lián)合阿拉美亞人、迦勒底人和亞述東方的3個 行省,組成反亞述聯(lián)軍,在 公元前691年向亞述殺來。辛那赫里布率軍在哈魯城迎戰(zhàn)。
銘文以自述形式對辛那赫里布在哈魯大戰(zhàn)中的行動描述說:敵人“像一群群 遮天蔽地的蝗蟲”,“他們腳踏起的塵土,像暴風雨之前的蔽開濃云”!拔疑泶⿷(zhàn)袍,戴著王盔——這是我軍勝利的標志;我憤怒地乘著我的戰(zhàn)車,把敵人紛紛撞倒。我一手握 阿述爾神給我的弓,一手持尖銳的長矛,高聲大呼,如 春雷滾滾。我像雷神一樣咆哮著,怒吼著,抵擋住敵人的攻勢,成功地包圍了敵人。埃蘭軍的u2018 圖爾坦u2019(軍隊司令官的稱號——作者)和其他的貴族身佩金劍,手戴閃閃發(fā)光的金鐲,我急速殺死他們,像 割繩子般砍斷他們的喉嚨和手臂!便懳穆暦Q亞述殺傷敵軍150000人。但亞述也傷亡慘重。 亞述人未能奪取巴比倫,只好退軍 尼尼微稍作休整。 公元前689年,埃蘭發(fā)生內亂,辛那赫里布又乘機攻打巴比倫,亞述第4次占領巴比倫。
公元前681年,辛那赫里布被殺死,其子阿薩爾哈東繼承王位,對內實行懷柔統(tǒng)治政策,對外又戰(zhàn)勝 米底和埃及等國,使帝國版圖又有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