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簡介
男,漢族,中共黨員,1952年10月22日生于哈爾濱。1969年7月哈爾濱第四中學畢業(yè)后下鄉(xiāng),五年后被推薦上了大學。1977年東北師范大學中文系畢業(yè)后,曾在吉林省教育學院任教。1983年投考吉林大學中文系研究生,師從劉柏青,劉中樹教授攻讀中國現(xiàn)代文學、中日近現(xiàn)代文學關系。1986年畢業(yè)獲文學碩士學位,留校任教,3年后曾作為客座研究員在日本關西學院大學文學部訪學一年,回國后為現(xiàn)當代文學教研室主任;1992年晉升為副教授。1993年再度赴日,先后為神戶大學、大阪經(jīng)濟大學訪問學者,并在同志社大學、立命館大學、近畿大學等校兼職任課。1999年回國,2001年為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中國魯迅研究會會員,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會員,中國比較文學學會會員。
留校任教后,從事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教學與研究工作,主講過基礎課中國現(xiàn)代文學史,選修課巴金研究,專題課中日近現(xiàn)代文學關系。研究工作大體也圍繞這幾方面進行。
主要著譯
《中日近現(xiàn)代文學關系比較研究》(合著),吉林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外來文化攝取史論》(合譯),吉林教育出版社1990年8月
《偽滿洲國文學》(譯著),吉林大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主要文章
《論巴金小說的創(chuàng)作風格》,《吉林大學研究生論文集刊》1987年l期《中日新感覺派小說創(chuàng)作之異同》,《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992年2期
《從”舊文人”到“文壇泰斗”》,《上海魯迅研究》第3輯,1990年2月
《魯迅與佐藤春夫》,《魯迅研究月刊》1992年8期
《“竹內(nèi)魯迅”的價值取向與歷史影響》,《上海魯迅研究》第6期,1995年7月
《東北淪陷區(qū)文學研究的歷史與現(xiàn)狀》,日本中文研究會《未名》12號,1994年3月
《平衡與差異:五四時期中日文學交流史論》,2001年《吉林大學社會科學學報》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