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藝經(jīng)歷
門基樂隊是一只 美國本土樂隊,由四人組成,于二十世紀(jì)60年代興起,最初,樂隊成員是應(yīng)一則電視廣
告走到一起的。電視制作人想尋找四位很活躍又很會演奏的樂手。他們在報上登了廣告,想招 搖滾樂手,但是只招到一位符合條件的——也就是后來的樂隊主唱David。樂隊的其他人只能用演員,演員不會唱,因此起初演節(jié)目時由別的歌手唱歌,而樂隊其他成員假唱。門基樂隊開始每個星期都要演唱由別的 音樂家作的一兩首歌曲。然而,經(jīng)過大約一年,門基樂隊逐漸對他們的工作嚴(yán)肅起來,他們像一支真正的樂隊開始用自己的樂器演奏,并且自己作詞作曲了。后來他們還出了自己的唱片,并開始旅行演出自己的樂曲。門基樂隊雖然有模仿“ 甲殼蟲樂隊”的意思,但他們甚至比“甲殼蟲”樂隊還要受歡迎,出售的錄音專輯還要多。他們在 英國的旅行演出同樣獲得了巨大成功,英國的年輕人也開始對The monkees變得瘋狂然而,門基樂隊在1970年左右解散了,到80年代中期才又重組起來。1996年他們出了一張新的專輯,慶祝他們一起合作的愉快時光。
1967年,在一檔兒童表演節(jié)目中演出的4個沒有名氣的年輕人,成為了全球最受歡迎的流行樂樂隊。在 美國,他們的唱片銷量超過了 貓王和 甲殼蟲樂隊。他們就是——頑童合唱團(tuán)!但是頑童合唱團(tuán)不是一個真正的樂隊,他們是一臺被個性和雄心驅(qū)動的人造 賺錢機(jī)器,最終隕落、消失了。這部紀(jì)錄片講述的是流行音樂樂壇第一個產(chǎn)業(yè)化樂隊的 內(nèi)幕故事。這個四人組合是第一個產(chǎn)業(yè)化的流行樂隊,憑借輻射很廣的電視節(jié)目和朗朗上口的流行歌曲,他們至今還吸引了一批崇拜者。
甚至日前的門基樂隊(THE MONKEES)還被收錄到了高中英語課本里面當(dāng)作課文了。2010年,香港 電影《 歲月神偷》使用門基樂隊的“I wanna be free”作為電影插曲,很好地烘托了電影的氣氛。
人物評價
門基樂隊在1966年至1968年期間深受 美國及 英國年輕人歡迎,被譽(yù)為是美國的 甲殼蟲樂隊。他們演唱的《我想要自由》、《白日夢信徒》、《我相信愛情》等歌曲征服了無數(shù)歌迷的心。其中,《我想要自由》被作為2010年中國香港電影《 歲月神偷》的插曲,恰到好處地烘托了電影情節(jié)。門基樂隊1970年解散后,戴維·瓊斯于第二年推出了個人單曲《愛哭的簡》,并參演了《 美國式的愛》、《脫線家族》等劇集。上世紀(jì)80年代中期,戴維·瓊斯與米基·德倫茨、彼得·托克重組樂隊,并展開巡回演出,一時間又贏得了眾多歌迷。1987年,三人錄制了新唱片《Pool It》,并于1989年留名好萊塢星光大道。
門基樂隊主唱戴維·瓊斯的發(fā)言人海倫·肯西克于2012年2月29號證實,戴維·瓊斯當(dāng)天在位于佛羅里達(dá)州的住所,因心臟病突發(fā)去世,終年66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