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姓 名:張匯滔
性 別:男
民 族:漢族
籍 貫:安徽壽州(今壽縣)
出生年月:1882年4月6日
犧牲日期:1919年
人物生平
張匯滔,字孟介。1882年出生于安徽壽縣西鄉(xiāng)澗溝集張大郢孜。幼年讀書,喜好兵略。初入安慶軍中當兵。1904至1905年間,赴日本留學,結(jié)識深受孫中山所器重的同盟會代總干事孫毓筠,以其住所為同盟會安徽分會機關(guān)。旋歸國,以實行革命為志,四方奔走,集結(jié)同志多人。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fā),與壽州紳士王慶云擬謀響應(yīng),被推為首領(lǐng)。集合土槍刀矛擊敗壽春鎮(zhèn)總兵,旋收復(fù)潁州(今阜陽)及河南固始等縣。袁世凱命河南布政使倪嗣沖前去鎮(zhèn)壓,他率軍獨立作戰(zhàn)。1912年臨時政府北遷,所部屬南京留守黃興,降為混成旅旅長,未就職。二次革命時赴安徽討袁,鏖戰(zhàn)月余,退至廬州(今合肥)。其后來往于東京、上海之間,屢有圖謀未成。1919年被倪嗣沖所派刺客刺傷于上海墳山路,后卒于廣慈醫(yī)院。
正陽公學畢業(yè)后,入安慶武備學堂,后入清廷新軍,與熊成基、柏文蔚等組織“同學會 ”。因宣傳革命,引起清廷注意,乃逃往上海。1905年東渡日本,入監(jiān)警學校,后加入孫毓筠在日組織的“陽明學社”。不久,加入同盟會。次年 回國,在壽州組織“信義會”。1908年農(nóng)歷三月十王日,擬乘四頂山廟之機舉義,事泄,改變計劃。后在壽州組織農(nóng)會活動。1909年與王慶云等在壽州組織團練。1911年光復(fù)壽州后, 成立淮上軍司令部,任副司令兼參謀長。率第三路軍北上,光復(fù)各州縣。倪嗣沖兵分兩路向淮上軍攻,匯滔率部分頭突圍,犧牲慘重。1912年1月,孫中山就任臨大總統(tǒng),匯滔任副參軍長。1913年3月回皖組織討袁皖軍,準備起義,失敗后回上海,再渡日本。1919年由日回滬,被倪嗣沖派人刺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