冉耕
冉耕:(約前544~?)春秋末魯國人。字伯牛。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弟子中,以德行與顏淵閔子騫并稱。因惡疾早逝?鬃影@其“亡之,命矣夫!”(《雍也》)唐玄宗開元二十七年(739年)追封為“鄆侯”。宋大中祥符二年(1009年)改封“東平公”。南宋咸淳三年(1267年)改封為“鄆公”。明嘉靖九年(1530年)改稱“先賢冉子”。清光緒十七年《肥城縣志》載:“冉子故里在縣西南冉家莊,有明知縣王惟精書
冉子故里碑!比郊仪f有冉子祠和冉子廟,距廟20里有冉子墓,石橫鎮(zhèn)隆莊有冉子先
人墓。《東原志》載:“冉子父名在,母田氏,以周景王二十三年已卯冬十一月初八
生冉子,敬王二十一年壬寅冉子父卒,葬陶山陽野村(石橫鎮(zhèn)隆莊村)。
冉子為孔子的弟子,在孔門中以德行著稱,有很高的威望!妒酚洝份d:“孔子
曰:u2018受業(yè)身通者七十有七人u2019,皆異能之士也。德行:顏淵,閔子騫,冉伯牛,仲
弓!笨鬃訉θ阶邮制髦,其任魯國司寇時(shí),冉子曾為中都宰。后,冉子得了不治
之癥,孔子親自前去探望。握著冉子的手,望天長嘆,悲痛異常。
冉子去世后,故鄉(xiāng)冉家莊修祠修廟,以示紀(jì)念。